【摘 要】
:
西方环境美学从对比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入手进行理论建构,将"非框架性"视为自然对象区别于艺术作品的重要特性.环境美学对框架的反思则经历了颠覆、回归、重构三个阶段.从批判视角出发,环境美学中的非框架主义将框架视作艺术美学传统对自然审美的强行规训,主张颠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审美框架.从自然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出发,框架主义认为框架不仅是自然对象需要保持独立和区分的必要边界,而且是主体审美经验选择与聚焦审美对象的必然要求,从而回归了框架的本然内涵.在分歧与争论中,环境美学以科学知识、文化叙事等因素不断丰富着框
【机 构】
: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济南250100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18ZDA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环境美学从对比艺术审美与自然审美入手进行理论建构,将"非框架性"视为自然对象区别于艺术作品的重要特性.环境美学对框架的反思则经历了颠覆、回归、重构三个阶段.从批判视角出发,环境美学中的非框架主义将框架视作艺术美学传统对自然审美的强行规训,主张颠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审美框架.从自然审美的主客体关系出发,框架主义认为框架不仅是自然对象需要保持独立和区分的必要边界,而且是主体审美经验选择与聚焦审美对象的必然要求,从而回归了框架的本然内涵.在分歧与争论中,环境美学以科学知识、文化叙事等因素不断丰富着框架的内涵,以实现主客体的融合与平衡.在反思的同时,环境美学也在更广阔的语境下重构了自然审美框架.环境美学对自然框架的三重反思不仅厘清了自然审美中框架理论的多重内涵,也为当前自然美学的发展拓宽了视域.
其他文献
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其发展受到产业形态、农民收入水平以及进城成本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县城,推动了县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城市缺乏工业化基础,县城消费较多地依赖外部资源输入,发展后劲有限.大规模县域城镇化极大地改变了县域人口布局、社会生活方式、人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结构等,给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需结合工业化、产业升级、农村政策、土地制度、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进
伴随席卷而来的银发浪潮,以健康为焦点的跨部门合作治理理念逐步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失能老人照护服务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失能老人照护服务需求复合性特点和照护服务碎片化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该领域的常态化问题.以整体性治理为核心理念对失能老人照护制度进行改革,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路径.因此,应确立持续照料的战略目标与服务体系,构建照护服务的整体性治理网络与平台,提升多元主体的服务供给与治理能力,探索服务支付方式改革与整合衔接,不断提升失能老人照护服务的整体性治理效果.
夯实医保体系托底保障功能是社会政策托底的必然要求,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对我国当前医保体系托底保障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十分重要.当前,医保托底保障的制度结构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制度组合而成,托底保障总体成效显著,但面临诸多挑战,制度碎片化使得医保托底的区域不均衡问题突出,制度间功能定位不清影响了医疗救助的核心托底地位,不同制度衔接沟通欠流畅制约了托底效果,单一的费用补偿目标使医保托底更倾向于传统补救模式.我国医保体系托底保障功能改进应坚持整体性治理思路,优化制度组合并强化医疗救助核心地位,优化制度衔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竞相发展和各类智慧样板的涌现,万物互联、万物重构、万象互算的数字化社会扑面而来.数字社会的崛起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新变革,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数字社会也是喜忧交织的"福音",潜藏着信息安全、人际交往、劳动和谐、主体性发展等方面的伦理困境和风险.为此,必须基于伦理批判思维,对数字社会进行伦理考察、评价和规制,明确数字社会的伦理秩序和确定性,促使数字社会成为一个既有活力又有温度的真正的精神性整体和伦理性实体.
对生命的敬畏感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所独具的特性,是人这一生命生存与发展的本源要求、行动与实践的伦理依据.教育作为基于生命、为了生命、发展生命的事业,关涉人的生命敬畏感理应成为教育内在的价值逻辑.然而,现实中功利思潮的涌动使得对生命的敬畏感在人的精神贫困中走向消解;利己主义的张扬弱化了人的生命敬畏感;美善德性的遗失消弭了人的生命敬畏感.面对人对生命的敬畏感弱化的现状,教育应当对其予以关注与培育,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盈,引领人在精神丰富中感知生命可敬;关注人"类生命"的发展,指引人在"类存在"状态中体
南宋时期的东南漕运因漕供机制变化、转般与直达供漕方式的交替进行、漕供运程远及供输压力大而产生了水脚糜费.官般与民般这两种承运方式在运行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脚糜费.漕粮交卸地变动与州县官员违规办漕过程中的水脚糜费,导致上供欠折.对水脚糜费造成的上供欠折,宋廷借助货币政策与司法手段予以应对.
宋代统治者深知疫病的有效防治与中央集权加强和地方社会秩序稳定密切相关,因此在疫病的防治过程中,积极应对,并对疫病防治进行监督,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主要从信息获取、药材购买、用药情况、隔离治疗、民间"巫医"的惩治等方面入手,建立了较系统的问责监督体系,其特点是防治中的动态问责监督和多元化问责监督等.虽然宋代针对疫病防治建立了较为细致的问责监督制度,但仍有局限性,如监司职权分散、混淆等.
近代中国分税制思想肇始于晚清,发展于民国,是中国传统集权财政思想向近代财政分权思想转型的标志.晚清时期,部臣疆吏对税收划分标准和地方税分级展开了讨论;北洋政府时期,政学两界的讨论将税收划分深入到支出责任的划分,并提出将田赋划为地方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分税制思想从税收和支出责任划分进一步深入到事权划分,并延伸到分税制制度类型及补助金制度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税收划分标准从五花八门到渐趋统一,地方财政从省县不分到各自独立.可以说,近代分税制思想为近代中国分税制立法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国内对哲学合法性的讨论往往集中于传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几乎被无视.这跟近代中国的落后、西方科学力量的强大,以及哲学观的过分狭窄密切相关.近代中国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科学方面,而人们又普遍将西方哲学当成是西方科学的支持性因素,并将哲学活动视为求知活动,于是,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哲学不得不以西方哲学为标准进行剧烈重构.但是,西方哲学并不直接支持西方科学,它们之间更不互相涵盖,哲学的主要目标也并非获取知识,而是提供价值、界定意义.因此,需要反思西方哲学重构中国哲学的合理性和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合法性.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合法
朱熹于乾道九年编成的《伊洛渊源录》,是理学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理学学派的著作.朱熹在编纂此书过程中,一是广搜博采原始文献,尽载行实可作实录;二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精心编排省察世情;三是师法《史记》叙事传统,以人系事纵横对比,全面客观地反映出以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为代表的北宋理学宗派的学术面貌,用坚实的文献依据奠定了二程在宋代道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伊洛渊源录》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