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水稻生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产品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才能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目标。
1 抚顺市水稻生产现状
1.1 2016年,全市水稻生产面积20309公顷,产量136844吨。病虫害发生面积65.24万亩次,防治面积59.23万亩次,挽回损失1244.2吨,实际损失615.1吨。
1.2 品种结构
以优质米品种为主,多为吉粳、辽粳、富禾系列。
1.3 育苗方式
以无纺布覆盖旱育苗为主,另有部分冷棚育苗。
2 存在问题
2.1 自然条件
2.1.1 水资源不足
我市水田多数靠中小型水库、方塘、河流灌溉,由于5月份插秧期用水量集中,降水相对较少,因而出现用水供需矛盾,有的因缺水插不上秧,有的插秧后一周左右才能轮灌一次水、严重影响水稻缓苗和药剂除草,进而影响水稻分蘖,即影响有效株数。
2.1.2 漏水田多
我市水田多位于道路两旁和河流两岸,漏水田较多,保水保肥力差,致使水肥利用率低。
2.1.3 气象因素
8月份,我市水稻处于抽穗灌浆期,要求日照充足,适宜温度为28~32℃,而此时正值我市天气低温寡照阴雨连绵期,影响水稻授粉、灌浆,形成秕粒和青米,即株粒数减少,粒生降低,并易发生稻曲病、穗颈瘟。
2.2 管理水平
一家一戶的生产方式,使水稻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户生产管理水平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穗颈瘟重,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2.1 品种
稻农高产心切,盲目购种,有的品种特性不符合当地气象条件,造成晚熟而影响产量。种子不经晾晒、选种直接浸泡,浸种药剂浓度、水温度、时间达不到要求,特别是优质米稻种,种皮薄、伤口多,如果浸种效果不好,田间易发生种传病害,并在田间大面积传播,特别是恶苗病,稻瘟病一般可造成20~30%产量损失,严重的甚至绝收。
2.2.2 播种量
稻农受“宁舍种不舍苗”的观念影响,播种量普遍偏高,高的达到干籽0.5kg/㎡,播量大,形成“牛毛秧”。
2.2.3 温度
秧苗二、三叶期后膜内温度偏高,不及时通风炼苗,造成秧苗徒长,或阴雨天不及时掩盖放风口,秧苗易感染青枯病和立枯病。
2.2.4 水分
水量掌握不准,使床面过干或过湿;冷水浇苗,有的甚至贪图省力,利用雨水浇苗,使秧苗免疫力下降而感染青枯和立枯病。
2.2.5 本田管理
整地时间晚,多数农户边翻地边插秧,特别是一些烂泥地土壤熟化程度低,养分不易释放,土壤通透性差。耙地粗放,田面不平,高低差超过1寸,影响药剂除草效果。插秧密度过高,每穴苗数多,通风透光性差,田间小气候郁蔽,易发生病虫害。插秧过深,分蘖节位提高,抑制了低位分蘖发生,影响水稻穗数和穗粒数。
偏施氮肥,农家肥、磷钾肥及微肥量低,普遍施用“大头肥”,无效分蘖多,贪青晚熟,易感染病虫。肥料多在插秧前撒施表面,易产生青苔,使水中缺氧,透光率下降,水温降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结构恶化,产生H2S气体,水稻根部中毒形成黑根。
稻水象甲主要防治了苗期为害状明显的越冬代成虫,而忽视防治越冬代幼虫和新一代成虫,致使本检疫性害虫不能扑灭,为害范围不断扩大;二化螟只在防治稻水象甲时兼防,防治时期偏早,造成虫口基数增加,为害呈上升趋势。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种子消毒不彻底,插秧密度高、无效分蘖多,造成“烂脚秧”,纹枯病重,有的田间病株率达10~20%,甚至上到剑叶,影响水稻产量。
3 解决问题对策
3.1 硬件
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资金投入,兴修水利,创造良好的水源条件,保证水稻需水量;建立育苗工厂和扶持育苗大户,进行标准化育苗,培育状秧;培育农资配送中心,实现统防统治。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队伍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实现病虫预报手机信息化、电视可视化,电台可听化,全市形成预报网络,信息共享,提高预警水平,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3.2 软件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水稻生产管理、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水平。实行安全控害,实现安全生产。
3.2.1 发展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加强集约化生产,实现品牌化,增加附加效益。
3.2.2 推行《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实现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3.2.3 推广应用新技术
推广应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技术,利用稻田养鸭、养蟹捕食害虫;推广应用苦参碱、绿僵菌、噻虫嗪等高效低毒药剂。
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品种需肥特性,目标产量水平等因素,制定施肥配方。农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改“大头肥”为分层分段施肥,保证水稻各生育期养分需求。
3.2.4 适时巧治病虫害。采取田内与田外,物理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压低虫口基数,达到安全、高效、经济、控害的效果。
田外防治,春季采用白僵菌、敌敌畏等药剂处理田外稻草,或在稻草垛旁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成虫,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30%虫量。在水稻移栽前或移栽后1~2天对田埂、水沟、旱地等稻水象甲越冬聚集地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常规农药施药一次,综合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省药、省工、省力,还可保护天敌。
田内防治:在水稻移栽前3~5天,苗床施用吡虫啉、噻虫嗪和甲霜灵·咯菌清等内吸性强的农药,移栽后对害虫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水稻生产是一项综合农业技术,需多方配合,创造适合水稻健康生长的条件,发挥各种因子作用,增强安全性和抗灾减灾能力。
1 抚顺市水稻生产现状
1.1 2016年,全市水稻生产面积20309公顷,产量136844吨。病虫害发生面积65.24万亩次,防治面积59.23万亩次,挽回损失1244.2吨,实际损失615.1吨。
1.2 品种结构
以优质米品种为主,多为吉粳、辽粳、富禾系列。
1.3 育苗方式
以无纺布覆盖旱育苗为主,另有部分冷棚育苗。
2 存在问题
2.1 自然条件
2.1.1 水资源不足
我市水田多数靠中小型水库、方塘、河流灌溉,由于5月份插秧期用水量集中,降水相对较少,因而出现用水供需矛盾,有的因缺水插不上秧,有的插秧后一周左右才能轮灌一次水、严重影响水稻缓苗和药剂除草,进而影响水稻分蘖,即影响有效株数。
2.1.2 漏水田多
我市水田多位于道路两旁和河流两岸,漏水田较多,保水保肥力差,致使水肥利用率低。
2.1.3 气象因素
8月份,我市水稻处于抽穗灌浆期,要求日照充足,适宜温度为28~32℃,而此时正值我市天气低温寡照阴雨连绵期,影响水稻授粉、灌浆,形成秕粒和青米,即株粒数减少,粒生降低,并易发生稻曲病、穗颈瘟。
2.2 管理水平
一家一戶的生产方式,使水稻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户生产管理水平低,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穗颈瘟重,降低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2.1 品种
稻农高产心切,盲目购种,有的品种特性不符合当地气象条件,造成晚熟而影响产量。种子不经晾晒、选种直接浸泡,浸种药剂浓度、水温度、时间达不到要求,特别是优质米稻种,种皮薄、伤口多,如果浸种效果不好,田间易发生种传病害,并在田间大面积传播,特别是恶苗病,稻瘟病一般可造成20~30%产量损失,严重的甚至绝收。
2.2.2 播种量
稻农受“宁舍种不舍苗”的观念影响,播种量普遍偏高,高的达到干籽0.5kg/㎡,播量大,形成“牛毛秧”。
2.2.3 温度
秧苗二、三叶期后膜内温度偏高,不及时通风炼苗,造成秧苗徒长,或阴雨天不及时掩盖放风口,秧苗易感染青枯病和立枯病。
2.2.4 水分
水量掌握不准,使床面过干或过湿;冷水浇苗,有的甚至贪图省力,利用雨水浇苗,使秧苗免疫力下降而感染青枯和立枯病。
2.2.5 本田管理
整地时间晚,多数农户边翻地边插秧,特别是一些烂泥地土壤熟化程度低,养分不易释放,土壤通透性差。耙地粗放,田面不平,高低差超过1寸,影响药剂除草效果。插秧密度过高,每穴苗数多,通风透光性差,田间小气候郁蔽,易发生病虫害。插秧过深,分蘖节位提高,抑制了低位分蘖发生,影响水稻穗数和穗粒数。
偏施氮肥,农家肥、磷钾肥及微肥量低,普遍施用“大头肥”,无效分蘖多,贪青晚熟,易感染病虫。肥料多在插秧前撒施表面,易产生青苔,使水中缺氧,透光率下降,水温降低。长期施用化肥,土壤结构恶化,产生H2S气体,水稻根部中毒形成黑根。
稻水象甲主要防治了苗期为害状明显的越冬代成虫,而忽视防治越冬代幼虫和新一代成虫,致使本检疫性害虫不能扑灭,为害范围不断扩大;二化螟只在防治稻水象甲时兼防,防治时期偏早,造成虫口基数增加,为害呈上升趋势。
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恶苗病。种子消毒不彻底,插秧密度高、无效分蘖多,造成“烂脚秧”,纹枯病重,有的田间病株率达10~20%,甚至上到剑叶,影响水稻产量。
3 解决问题对策
3.1 硬件
争取各级财政和相关部门资金投入,兴修水利,创造良好的水源条件,保证水稻需水量;建立育苗工厂和扶持育苗大户,进行标准化育苗,培育状秧;培育农资配送中心,实现统防统治。
加强病虫预测预报队伍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实现病虫预报手机信息化、电视可视化,电台可听化,全市形成预报网络,信息共享,提高预警水平,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3.2 软件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水稻生产管理、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水平。实行安全控害,实现安全生产。
3.2.1 发展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加强集约化生产,实现品牌化,增加附加效益。
3.2.2 推行《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实现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3.2.3 推广应用新技术
推广应用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技术,利用稻田养鸭、养蟹捕食害虫;推广应用苦参碱、绿僵菌、噻虫嗪等高效低毒药剂。
推广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品种需肥特性,目标产量水平等因素,制定施肥配方。农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改“大头肥”为分层分段施肥,保证水稻各生育期养分需求。
3.2.4 适时巧治病虫害。采取田内与田外,物理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压低虫口基数,达到安全、高效、经济、控害的效果。
田外防治,春季采用白僵菌、敌敌畏等药剂处理田外稻草,或在稻草垛旁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成虫,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30%虫量。在水稻移栽前或移栽后1~2天对田埂、水沟、旱地等稻水象甲越冬聚集地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常规农药施药一次,综合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省药、省工、省力,还可保护天敌。
田内防治:在水稻移栽前3~5天,苗床施用吡虫啉、噻虫嗪和甲霜灵·咯菌清等内吸性强的农药,移栽后对害虫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效果。
水稻生产是一项综合农业技术,需多方配合,创造适合水稻健康生长的条件,发挥各种因子作用,增强安全性和抗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