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化已经不可阻挡地席卷了每一个学科,针对我校的美术特色,对于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未来电脑美术校本课也必将为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学科在新的时代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电脑美术校本课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陈至立曾经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模式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某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而对电脑娱乐却乐此不疲。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既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成为学生强大的学习工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又能更好的完成整体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任务。
由于高中学生个性已经初步形成,兴趣趋向比较明显。特别是在我们学校,是一所以美术为主的特色学校,在打好美术基本功的前提下,能够让学生们了解数字时代借助电脑而产生的新美术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科技,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知识需要。信息技术在美术领域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美术创作手法,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的高度融合。由此,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创作工具的电脑美术设计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行业应运而生。那么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开展程度适当的电脑美术设计课程是否可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 客观条件的成熟为开展电脑美术设计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脑”也已成为一件普通的商品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了一个现代化的电脑教室,学生家庭中电脑的普及率也相当高。据初步调查,在我校学生中,每两名学生中便有一名学生拥有电脑,拥有率为50%。高年级学生电脑占有率则更高。同时,目前的许多美术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美术设计能力,信息化、网络化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小学、初中阶段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迫切希望能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利的服务。这些主客观方面的条件的成熟已经为电脑美术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电脑美术设计是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相关内容的纽带
我校在开展了一系列校本课程的研究探索课程中,开始尝试把电脑美术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并不断研究、完善。我们不难发现,绘制电脑图画、制作FLASH动画、网页,除了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的诸如复制粘贴、各种工具的应用等电脑技术外,其中的许多环节如色彩、构图、素材的绘制,透视关系等都与美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电脑美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对设计者在美术学科中所掌握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鉴赏能力的综合反映。一个出色的电脑高手,在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外,往往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美术与信息技术在电脑美术设计领域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电脑美术),是课堂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电脑美术),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可以说,电脑美术设计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整合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内的纽带。
3 信息网络特点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拓展新领域
随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电脑美术设计的领域正在逐步拓宽,年龄、学校等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涉足该领域人群的决定要素。同时因信息网络的特点,电脑美术设计本身必然会衍生出并不仅仅适合于专业人士,而是适应不同年龄阶层人“消费”的领域。它在提供给微妙“消费”领域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全新空间。当我们在网络上浏览一件件精美的电脑美术作品时,我们很难想象制作它们的竟然会是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惊叹于孩子们的杰作,而那些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则更值得我们深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但是电脑美术校本课程在实施时注意不要走极端。如完全成为软件学习的教学,技术性太浓,这样容易增加学生学习电绘的难度,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应避免活动性太强,又太脱离了软件的学习和使用环境,学生学不知所学,达不到学习目的。
当我们正在苦苦思索如何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时,孩子们其实已经给我们教学上了一课。信息技术学科应该根据学情的发展拓展更具时代性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好地融入迎接新时代的学生的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而应延伸至更广阔的跨学科领域中去。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主要体现通用性、权威性和强制性。而校本课程则强调根据各校的实际需求,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更多体现了特殊性、适用性和针对性。电脑美术校本课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涵,扩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和美术教育的教育空间。电脑美术是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的完美组合,是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经典之作。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电脑美术),是课堂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电脑美术),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我们相信,电脑美术设计这一逐步“大众化”的领域将成为整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一条重要纽带,它也必将为信息技术学科在新的时代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电脑美术校本课程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陈至立曾经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因此,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模式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某些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而对电脑娱乐却乐此不疲。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既有利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协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成为学生强大的学习工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又能更好的完成整体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任务。
由于高中学生个性已经初步形成,兴趣趋向比较明显。特别是在我们学校,是一所以美术为主的特色学校,在打好美术基本功的前提下,能够让学生们了解数字时代借助电脑而产生的新美术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生活,也更贴近科技,更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知识需要。信息技术在美术领域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美术创作手法,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的高度融合。由此,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创作工具的电脑美术设计作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的行业应运而生。那么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开展程度适当的电脑美术设计课程是否可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 客观条件的成熟为开展电脑美术设计提供了物质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脑”也已成为一件普通的商品进入到了千家万户,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每一所学校都拥有了一个现代化的电脑教室,学生家庭中电脑的普及率也相当高。据初步调查,在我校学生中,每两名学生中便有一名学生拥有电脑,拥有率为50%。高年级学生电脑占有率则更高。同时,目前的许多美术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脑美术设计能力,信息化、网络化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人们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小学、初中阶段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许多学生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同时他们也迫切希望能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为自己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利的服务。这些主客观方面的条件的成熟已经为电脑美术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电脑美术设计是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相关内容的纽带
我校在开展了一系列校本课程的研究探索课程中,开始尝试把电脑美术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并不断研究、完善。我们不难发现,绘制电脑图画、制作FLASH动画、网页,除了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的诸如复制粘贴、各种工具的应用等电脑技术外,其中的许多环节如色彩、构图、素材的绘制,透视关系等都与美术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电脑美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对设计者在美术学科中所掌握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鉴赏能力的综合反映。一个出色的电脑高手,在掌握了相应的信息技术外,往往具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美术与信息技术在电脑美术设计领域有着十分微妙的关系。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电脑美术),是课堂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电脑美术),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可以说,电脑美术设计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整合高中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内的纽带。
3 信息网络特点为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拓展新领域
随着信息化脚步的加快,电脑美术设计的领域正在逐步拓宽,年龄、学校等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涉足该领域人群的决定要素。同时因信息网络的特点,电脑美术设计本身必然会衍生出并不仅仅适合于专业人士,而是适应不同年龄阶层人“消费”的领域。它在提供给微妙“消费”领域的同时,也让我们有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全新空间。当我们在网络上浏览一件件精美的电脑美术作品时,我们很难想象制作它们的竟然会是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惊叹于孩子们的杰作,而那些作品背后的点点滴滴则更值得我们深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但是电脑美术校本课程在实施时注意不要走极端。如完全成为软件学习的教学,技术性太浓,这样容易增加学生学习电绘的难度,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应避免活动性太强,又太脱离了软件的学习和使用环境,学生学不知所学,达不到学习目的。
当我们正在苦苦思索如何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全方位多角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时,孩子们其实已经给我们教学上了一课。信息技术学科应该根据学情的发展拓展更具时代性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更好地融入迎接新时代的学生的生活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而应延伸至更广阔的跨学科领域中去。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主要体现通用性、权威性和强制性。而校本课程则强调根据各校的实际需求,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更多体现了特殊性、适用性和针对性。电脑美术校本课将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技术的教学内涵,扩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和美术教育的教育空间。电脑美术是信息技术和美术课程的完美组合,是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经典之作。开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电脑美术),是课堂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校本课程(电脑美术),为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舞台。我们相信,电脑美术设计这一逐步“大众化”的领域将成为整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一条重要纽带,它也必将为信息技术学科在新的时代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