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陷阱一:背离原文,曲解观点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南卷第14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陷阱分析】本题A项背离原文,曲解观点。印第安人之所以喜欢烈酒,涉及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即烈酒要具有超自然力,必须以“自己完全喝醉”为前提而非只取决于烈酒这一客观事物本身。B项,这一饮酒现象,反映的是其“要喝必醉”的心理和习惯,无所谓精华。C项,原文为“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对此”是针对“法国毛皮商人”的做法,本项中窜入“军队的行为”,因而错误。D项,依据原文“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可知本项表述是有道理的。
陷阱二: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
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典例】(全题见2013年四川卷第5题)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陷阱分析】将题干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本题中A、C、D的表述均和原文意思一致,而B项则错在“取得重大突破”的说法,属于置否定为肯定。从第一自然段可知,明代初期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时期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从第二自然段可知,“吴门四家”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明代中期的画家。从第三段可知,“严格地说,吴门画派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由此可知,B项将原文中的否定说成了肯定,完全违背了原文的观点。
陷阱三:主次不分,本末颠倒
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的问题,或将次要的问题说成主要的问题,倒置其关系。
【典例】(全题见2013年辽宁卷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D项主次不分,本末颠倒。与D项相关的内容是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华饮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是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实现的,从而说明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选项D说“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则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是把条件当成了结果。
陷阱四:过于武断,夸大其词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辞,或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
【典例】(全题见2013年山东卷第8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A。其中D项过于武断,夸大其词。原文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D选项却删去了“在一定程度上”,语气变得很绝对;另外“隔绝俗世”也不当,原文是“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拒斥俗世的欲望”,而非隔绝。B项中“是中国艺术的通则”也是任意夸大,太绝对。C项引申有误,中国画不是听觉艺术。
陷阱五:节外生枝,无中生有
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典例】(全题见2013年山东卷第6题)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其中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本中没有说“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A项中“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错,原文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B项以偏概全,文中没有说“全部内容”。
陷阱六:东拉西扯,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将甲的观点态度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东拉西扯,混乱不清。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A。其中C项中“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属于“张冠李戴”:第四段说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B项中“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D项中“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陷阱七:不明事理,偷换概念
不明白原文所阐释的道理,将原文中阐释的某一概念换成另一概念,也就是原文说的是甲事物怎么样,而选项说成是乙事物怎么样,义理混淆不清。
【典例】(全题见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第2题)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其中D项为不明事理,偷换概念。对D项的表述,关键是对文中朱熹的话的理解,朱熹说“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其中“或人所称”即前文《论语·宪问》中的“或曰”,“或曰”的内容是问“以德报怨,何如?”,而《论语》引用《老子》的应当就是这句话,而不是“子曰”的内容;“子曰”的内容,按原文的说法“是对《老子》的批评”。由此可知D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属于偷换概念。
陷阱八:不明关系,强加因果
或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并强加因果关系,或将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的因果关系颠倒,因说成果,果说成因。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北卷第7题)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C。其中B项强加因果,B中“因为大家感情深厚”与“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表达的是“礼俗是规矩,规矩是习得的”,而不是选项主观加上的“大家感情深厚”。A中“没有隔阂”与原文的“无数次的小摩擦”矛盾,“更容易获得”在原文中没有比较,原文表达的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获得的自由的意义是不同的,没有难易上的比较。D中“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对这种信任原文是否定的。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中学]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误选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南卷第14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对烈酒着迷,是因为它像某些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植物一样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谦让旁观的饮酒现象,表明民族传统习俗中精华与糟粕并存。
C.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D.麦斯卡尔酒的发展和被利用的事实,提醒我们在引进外国技术的时候,应警惕其负面影响。
【陷阱分析】本题A项背离原文,曲解观点。印第安人之所以喜欢烈酒,涉及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也即烈酒要具有超自然力,必须以“自己完全喝醉”为前提而非只取决于烈酒这一客观事物本身。B项,这一饮酒现象,反映的是其“要喝必醉”的心理和习惯,无所谓精华。C项,原文为“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对此”是针对“法国毛皮商人”的做法,本项中窜入“军队的行为”,因而错误。D项,依据原文“今天,烈酒不再与奴役和剥削联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可知本项表述是有道理的。
陷阱二: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
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的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
【典例】(全题见2013年四川卷第5题)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陷阱分析】将题干和原文进行仔细比对,本题中A、C、D的表述均和原文意思一致,而B项则错在“取得重大突破”的说法,属于置否定为肯定。从第一自然段可知,明代初期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明宣宗时期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从第二自然段可知,“吴门四家”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明代中期的画家。从第三段可知,“严格地说,吴门画派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由此可知,B项将原文中的否定说成了肯定,完全违背了原文的观点。
陷阱三:主次不分,本末颠倒
将原文中所说的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的问题,或将次要的问题说成主要的问题,倒置其关系。
【典例】(全题见2013年辽宁卷第3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
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
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
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D项主次不分,本末颠倒。与D项相关的内容是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华饮食文化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是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实现的,从而说明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选项D说“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则曲解了原文的意思,是把条件当成了结果。
陷阱四:过于武断,夸大其词
将原文对某一个方面的判断扩大成对整体的判断,故意扩大判断对象的范围,夸大其辞,或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一定会发生,过于主观武断。
【典例】(全题见2013年山东卷第8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A。其中D项过于武断,夸大其词。原文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D选项却删去了“在一定程度上”,语气变得很绝对;另外“隔绝俗世”也不当,原文是“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拒斥俗世的欲望”,而非隔绝。B项中“是中国艺术的通则”也是任意夸大,太绝对。C项引申有误,中国画不是听觉艺术。
陷阱五:节外生枝,无中生有
原文中本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典例】(全题见2013年山东卷第6题)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其中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本中没有说“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A项中“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错,原文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B项以偏概全,文中没有说“全部内容”。
陷阱六:东拉西扯,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将甲的观点态度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东拉西扯,混乱不清。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北卷第6题)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A。其中C项中“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错,属于“张冠李戴”:第四段说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B项中“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起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D项中“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属于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陷阱七:不明事理,偷换概念
不明白原文所阐释的道理,将原文中阐释的某一概念换成另一概念,也就是原文说的是甲事物怎么样,而选项说成是乙事物怎么样,义理混淆不清。
【典例】(全题见2013年全国课标卷Ⅱ第2题)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D。其中D项为不明事理,偷换概念。对D项的表述,关键是对文中朱熹的话的理解,朱熹说“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其中“或人所称”即前文《论语·宪问》中的“或曰”,“或曰”的内容是问“以德报怨,何如?”,而《论语》引用《老子》的应当就是这句话,而不是“子曰”的内容;“子曰”的内容,按原文的说法“是对《老子》的批评”。由此可知D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属于偷换概念。
陷阱八:不明关系,强加因果
或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并强加因果关系,或将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的因果关系颠倒,因说成果,果说成因。
【典例】(全题见2013年湖北卷第7题)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陷阱分析】本题答案为C。其中B项强加因果,B中“因为大家感情深厚”与“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不构成因果关系。原文表达的是“礼俗是规矩,规矩是习得的”,而不是选项主观加上的“大家感情深厚”。A中“没有隔阂”与原文的“无数次的小摩擦”矛盾,“更容易获得”在原文中没有比较,原文表达的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获得的自由的意义是不同的,没有难易上的比较。D中“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对这种信任原文是否定的。
[作者单位:河北辛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