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13~16日,母港是日本横须贺的美舰“韦伯”号来到青岛,本刊特约记者两次登上该舰。这是美国太平洋舰队“伯克”级驱逐舰服役以来第一次访问中国,随舰来访的美军官兵超过300人。“伯克”级无疑是当今驱逐舰建造技术最高水准的代表,在排水量、续航能力、远程作战能力和反潜防空能力等方面鲜有对手。
人才: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刚踏上美舰甲板,满脸微笑的舰长约翰·劳尔中校就向记者热情地介绍该舰:1992年5月16日下水,1994年3月19日服役,日本的横须贺是它的母港。动力系统由4台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LM2500燃气轮机组成,舰长154米,宽20.1米,吃水9.3米,满载排水量8 422吨,航速可达到30节,乘员337人……
从他流利的介绍中,看得出他对这艘舰艇的性能了如指掌。这位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汤姆斯河畔的年轻军官,从小成长于纽约的波特斯丹姆,1983年毕业于霍巴特学院,1986年8月~1988年3月,在“瓜达尔卡纳尔”两栖登陆舰上担任火控与武器官。先后获得过心理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外国事务专业硕士学位。
按说如此多的学位证书足以让他感到荣光,然而当记者称赞他学历的时候,他却并不以为然,反倒是对自己军旅生涯中3次获得“战斗效率奖”而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1992年10月,在“维拉湾”号巡洋舰上司职武器官和战斗系统官期间,他带领部属完成了该舰的首次部署,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3次获“战斗效率”奖。他非常自信地说:“舰上官兵看中我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素质!”
“一个能带领我们打胜仗的上司,大家自然会竭力推举他!”上等兵施沃德告诉记者。“韦伯”舰官兵的提拔与晋升,完全是凭自己过硬的工作业绩。他举例说,今年3月刚刚到舰上报到并任执行官的副舰长H·B·黎,如果没有2000年9月在巡洋舰上任武器官时为舰艇赢得的3次“战斗效率奖”,以及在非洲好望角、北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协助“持久自由”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他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置的,哪怕他有很多学位证书。
在“韦伯”号驱逐舰上,记者还了解到,男兵与女兵同干一样的工作时享受一样的待遇。谁的能力素质强,谁就能当领导;谁的技术水平高,谁就能受奖赏。从舰员中走出的女兵,有的当上舰长,有的升了将军。水兵们说:“最关键的一条不是别的,是能力素质在战斗效率上的最终体现!”
训练:怕担风险比流血牺牲更可怕
这次“韦伯”号的来访,几乎是与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结伴同行的。面对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的巨大危险,作战执行官福乐少校向记者介绍说,尽管美国局部地区遭遇飓风袭击的阴影还未散去,但这次舰艇与“卡努”相伴,官兵们并不畏惧。他说,这种情况对大家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官兵们在训练中经常遇到许多来自自然界的艰苦挑战!
在谈到部队的训练时,福乐少校认为,部队本来就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平时例行训练难度越大越能锤炼部队。他说,对于一支军队而言,训练中怕担风险远比战场上真正流血牺牲更可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美国海军主战舰艇的“韦伯”号,训练的标准和要求非常“苛刻”,他们除了敢于向自然界挑战以外,平时训练还要人为设置许多高难科目。比如在进行对抗演练中,他们均不事先通报情况,训练科目完全按照实战的标准和要求设置,目标搜索、方案拟定、攻防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固定的预案和脚本。对于进入临战部署的官兵,面临的一般不是来自某一方位、某一目标的威胁,而是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较量。这就需要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司其职,既要做好防空火力准备,又要抵御来自水面的攻击,同时还要进行有效反潜。难度可想而知。
战争一旦爆发,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没有规则可言!这是遵从“西点法则”的“韦伯”舰官兵的共识。对于训练中的安全问题,他们说:“只有有效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在这方面,他们与我军倡导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观点既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仅靠流汗是不够的,平时训练该流血也一定要流血!
在这艘舰上,随处可见“忠诚、勇敢”、“沉着、冷静”等战斗口号和标语。官兵们说,这些口号和标语就是无声的激励,时时引领和提醒着他们勇往直前,不能被艰难和困苦所吓倒!
当然,“韦伯”舰官兵推崇的敢冒风险,绝不仅仅是有勇无谋的一介莽夫,而是在遵循科学规律前提下的善战骁将。对于盲目冒进的现象和行为,他们的处罚也相当严厉。上等兵卡斯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次,该舰在演练过程中,枪炮部门的一名士兵在未精确计算来袭目标距离的情况下,擅自提前开火,尽管最终没有影响到“战局”的胜利,但事后这名士兵还是被调离了战斗岗位。
敢冒风险成就了这艘舰官兵勇猛顽强的战斗性格,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他们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装备: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众所周知,“韦伯”舰作为美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武器装备十分精良。
在这艘舰上,记者看到了2座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舰首29单元,舰尾61单元,可发射“战斧”、“标准”、“阿斯洛克”、“海麻雀”等导弹。还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可发射Ⅰ、Ⅱ型“鱼叉”反舰导弹。除了1座MK45型127毫米舰炮、2座MK15“密集阵”6管20毫米近防炮外,还有2座MK32型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可发射MK46型鱼雷。干扰诱饵由4座MK53型诱饵发射装置发射,还装备有一部SLQ-25“水精”拖曳鱼雷诱饵。
雷达系统也相当先进,包括一部SPY-1D三坐标相控阵对空搜索雷达、一部SPS-67(V)型对海搜索雷达、三部SPG-62型火控雷达以及一部URN-25型战术导航雷达。
声呐装置包括一部SQQ-89(V)6/10型声呐系统、一部SQS-53C型球首声呐和一部SQR-19型被动拖曳声呐。舰载机起降平台可携带两架SH-60B/F“海鹰”反潜直升机。
参观中让记者感到与现代化战舰不太协调的是,舰首两舷居然还装备有相当于我军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双管高射机枪。官兵介绍说,别看这玩意儿“土气”,但“应急”时刻却非常管用。据说在美国新近建造的“伯克”级上,“密集阵”近防炮已经被取消了,纯机械和人工操作的机枪却堂而皇之的立到了甲板上。此种现象记者在英国的驱逐舰上也曾见过。可见装备之间的互补并没有传统武器或新技术装备的区分。
在美观与实用之间,“韦伯”舰官兵更注重后者。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舰艇两舷的走廊,还是舰尾的直升机起降平台,所采用的全是蓝灰色防滑漆,表面凹凸不平,显得十分粗糙,但防滑效果很好,踩上去的感觉像穿着球鞋的运动员踏上塑胶跑道一样。整艘舰的外观并不算漂亮,有的地方甚至还锈迹斑斑。对此,油漆兵里特介绍说:“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的确,在这艘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军舰上,记者没有发现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倒是多了几分“普通”与“自然”。无论是舰员的工作场所,还是水兵的休息住舱,各种机械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摆放得都不是很“规整”,在舰艇左舷的走廊里,甚至还七零八落地放着刚刚拆卸下来的灯具、电缆等设备。不过记者发现这些器材和工具的摆放非常符合战备要求。比如灭火器、石棉布、救生衣等损管器材,都按要求存放在易于发现、便于操作的显著位置,一般没有装箱上锁。一位初级士官告诉记者,这些器材存放之所以不那么整齐划一,完全是为了满足应急需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舰员随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种损管部署。
在一台外观比较陈旧的设备旁,记者问一名正在巡查机械运行情况的士兵:“你们的设备需要经常检修吗?”他十分自信地回答:“别看它外观比较陈旧,性能却很好,从舰艇下水服役到现在,很少出现毛病。”他说,美国海军舰艇,尤其是主战舰艇,建造时采用的都是优质钢材,交付部队使用时把关也非常严格。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只要不违规操作,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故障。
穿行于“韦伯”舰的舱室和甲板,记者发现,舰员对设备的实用性非常重视,同时也对自己执掌的武器装备充满了自信,而对其外表的美观程度要求却并不高。这大概是他们的管理理念更加倾向于实战性要求吧!
在参观和交谈过程中我们的确发现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参考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让当过水兵的人看了不太舒服的地方,比如在水兵舱的通风管道上方,有人将发臭的旅游鞋塞在夹缝处,军官舱的电脑桌面上滚动着裸体女人的图片,飞行指挥室的玻璃上贴着许多卡通图标等等。总之,我们了解的美军只是皮毛,有些专业方面的东西是“专家”们研究的事。
人才: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刚踏上美舰甲板,满脸微笑的舰长约翰·劳尔中校就向记者热情地介绍该舰:1992年5月16日下水,1994年3月19日服役,日本的横须贺是它的母港。动力系统由4台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LM2500燃气轮机组成,舰长154米,宽20.1米,吃水9.3米,满载排水量8 422吨,航速可达到30节,乘员337人……
从他流利的介绍中,看得出他对这艘舰艇的性能了如指掌。这位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汤姆斯河畔的年轻军官,从小成长于纽约的波特斯丹姆,1983年毕业于霍巴特学院,1986年8月~1988年3月,在“瓜达尔卡纳尔”两栖登陆舰上担任火控与武器官。先后获得过心理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外国事务专业硕士学位。
按说如此多的学位证书足以让他感到荣光,然而当记者称赞他学历的时候,他却并不以为然,反倒是对自己军旅生涯中3次获得“战斗效率奖”而津津乐道。他告诉记者,1992年10月,在“维拉湾”号巡洋舰上司职武器官和战斗系统官期间,他带领部属完成了该舰的首次部署,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3次获“战斗效率”奖。他非常自信地说:“舰上官兵看中我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素质!”
“一个能带领我们打胜仗的上司,大家自然会竭力推举他!”上等兵施沃德告诉记者。“韦伯”舰官兵的提拔与晋升,完全是凭自己过硬的工作业绩。他举例说,今年3月刚刚到舰上报到并任执行官的副舰长H·B·黎,如果没有2000年9月在巡洋舰上任武器官时为舰艇赢得的3次“战斗效率奖”,以及在非洲好望角、北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协助“持久自由”行动中的突出表现,他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置的,哪怕他有很多学位证书。
在“韦伯”号驱逐舰上,记者还了解到,男兵与女兵同干一样的工作时享受一样的待遇。谁的能力素质强,谁就能当领导;谁的技术水平高,谁就能受奖赏。从舰员中走出的女兵,有的当上舰长,有的升了将军。水兵们说:“最关键的一条不是别的,是能力素质在战斗效率上的最终体现!”
训练:怕担风险比流血牺牲更可怕
这次“韦伯”号的来访,几乎是与今年第15号台风“卡努”结伴同行的。面对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的巨大危险,作战执行官福乐少校向记者介绍说,尽管美国局部地区遭遇飓风袭击的阴影还未散去,但这次舰艇与“卡努”相伴,官兵们并不畏惧。他说,这种情况对大家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官兵们在训练中经常遇到许多来自自然界的艰苦挑战!
在谈到部队的训练时,福乐少校认为,部队本来就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平时例行训练难度越大越能锤炼部队。他说,对于一支军队而言,训练中怕担风险远比战场上真正流血牺牲更可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美国海军主战舰艇的“韦伯”号,训练的标准和要求非常“苛刻”,他们除了敢于向自然界挑战以外,平时训练还要人为设置许多高难科目。比如在进行对抗演练中,他们均不事先通报情况,训练科目完全按照实战的标准和要求设置,目标搜索、方案拟定、攻防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固定的预案和脚本。对于进入临战部署的官兵,面临的一般不是来自某一方位、某一目标的威胁,而是空中、水面、水下的立体较量。这就需要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各司其职,既要做好防空火力准备,又要抵御来自水面的攻击,同时还要进行有效反潜。难度可想而知。
战争一旦爆发,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没有规则可言!这是遵从“西点法则”的“韦伯”舰官兵的共识。对于训练中的安全问题,他们说:“只有有效消灭敌人,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在这方面,他们与我军倡导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观点既是一致的,但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仅靠流汗是不够的,平时训练该流血也一定要流血!
在这艘舰上,随处可见“忠诚、勇敢”、“沉着、冷静”等战斗口号和标语。官兵们说,这些口号和标语就是无声的激励,时时引领和提醒着他们勇往直前,不能被艰难和困苦所吓倒!
当然,“韦伯”舰官兵推崇的敢冒风险,绝不仅仅是有勇无谋的一介莽夫,而是在遵循科学规律前提下的善战骁将。对于盲目冒进的现象和行为,他们的处罚也相当严厉。上等兵卡斯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次,该舰在演练过程中,枪炮部门的一名士兵在未精确计算来袭目标距离的情况下,擅自提前开火,尽管最终没有影响到“战局”的胜利,但事后这名士兵还是被调离了战斗岗位。
敢冒风险成就了这艘舰官兵勇猛顽强的战斗性格,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他们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装备: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众所周知,“韦伯”舰作为美国海军的主战舰艇,武器装备十分精良。
在这艘舰上,记者看到了2座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舰首29单元,舰尾61单元,可发射“战斧”、“标准”、“阿斯洛克”、“海麻雀”等导弹。还有2座四联装发射装置,可发射Ⅰ、Ⅱ型“鱼叉”反舰导弹。除了1座MK45型127毫米舰炮、2座MK15“密集阵”6管20毫米近防炮外,还有2座MK32型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可发射MK46型鱼雷。干扰诱饵由4座MK53型诱饵发射装置发射,还装备有一部SLQ-25“水精”拖曳鱼雷诱饵。
雷达系统也相当先进,包括一部SPY-1D三坐标相控阵对空搜索雷达、一部SPS-67(V)型对海搜索雷达、三部SPG-62型火控雷达以及一部URN-25型战术导航雷达。
声呐装置包括一部SQQ-89(V)6/10型声呐系统、一部SQS-53C型球首声呐和一部SQR-19型被动拖曳声呐。舰载机起降平台可携带两架SH-60B/F“海鹰”反潜直升机。
参观中让记者感到与现代化战舰不太协调的是,舰首两舷居然还装备有相当于我军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双管高射机枪。官兵介绍说,别看这玩意儿“土气”,但“应急”时刻却非常管用。据说在美国新近建造的“伯克”级上,“密集阵”近防炮已经被取消了,纯机械和人工操作的机枪却堂而皇之的立到了甲板上。此种现象记者在英国的驱逐舰上也曾见过。可见装备之间的互补并没有传统武器或新技术装备的区分。
在美观与实用之间,“韦伯”舰官兵更注重后者。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舰艇两舷的走廊,还是舰尾的直升机起降平台,所采用的全是蓝灰色防滑漆,表面凹凸不平,显得十分粗糙,但防滑效果很好,踩上去的感觉像穿着球鞋的运动员踏上塑胶跑道一样。整艘舰的外观并不算漂亮,有的地方甚至还锈迹斑斑。对此,油漆兵里特介绍说:“实用比美观更重要!”
的确,在这艘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军舰上,记者没有发现更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倒是多了几分“普通”与“自然”。无论是舰员的工作场所,还是水兵的休息住舱,各种机械的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摆放得都不是很“规整”,在舰艇左舷的走廊里,甚至还七零八落地放着刚刚拆卸下来的灯具、电缆等设备。不过记者发现这些器材和工具的摆放非常符合战备要求。比如灭火器、石棉布、救生衣等损管器材,都按要求存放在易于发现、便于操作的显著位置,一般没有装箱上锁。一位初级士官告诉记者,这些器材存放之所以不那么整齐划一,完全是为了满足应急需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舰员随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种损管部署。
在一台外观比较陈旧的设备旁,记者问一名正在巡查机械运行情况的士兵:“你们的设备需要经常检修吗?”他十分自信地回答:“别看它外观比较陈旧,性能却很好,从舰艇下水服役到现在,很少出现毛病。”他说,美国海军舰艇,尤其是主战舰艇,建造时采用的都是优质钢材,交付部队使用时把关也非常严格。在设计使用寿命期内,只要不违规操作,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故障。
穿行于“韦伯”舰的舱室和甲板,记者发现,舰员对设备的实用性非常重视,同时也对自己执掌的武器装备充满了自信,而对其外表的美观程度要求却并不高。这大概是他们的管理理念更加倾向于实战性要求吧!
在参观和交谈过程中我们的确发现了一些值得学习和参考的东西,当然也有一些让当过水兵的人看了不太舒服的地方,比如在水兵舱的通风管道上方,有人将发臭的旅游鞋塞在夹缝处,军官舱的电脑桌面上滚动着裸体女人的图片,飞行指挥室的玻璃上贴着许多卡通图标等等。总之,我们了解的美军只是皮毛,有些专业方面的东西是“专家”们研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