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作为国内社会发展背景之下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缺少爱与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在学习自信、情绪、同学关系等方面形成了一些问题。为此,本文阐述了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及针对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4-01
作为留守儿童来讲,其学习成绩常常不够理想。因为留守儿童长时间地跟父母分居,他们大部分都让老人照看,老人仅仅注重其平时生活的照料,在学习上缺少辅助的能力,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因为留守儿童跟父母长期地分离,缺少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在价值观与思想认知方面存在误区,从而使孤独、自卑、偏激的心理形成。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的性格会逐步地形成下面两种极端现象:一是表现为沉默少语、害怕、自卑的畏缩型;二是表现为打架、冲动的攻击型。
一、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存在自卑、孤僻、封闭的心理问题
对于人际沟通来讲,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都外出务工而体现为非常强的自我封闭性,不少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会形成一种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期中常常沉默寡言,不想积极主动地跟他人沟通,也不想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情感,不想跟他人说出自己的心事。由于他们缺少父母亲情,所以安全感缺失,常常不相信其它人群,对别人形成一种心理防线,性格逐步地变得孤僻冷傲,难以跟别人友好地交流。并且,如此的心理状态特别突出地体现在留守女性儿童身上。
2.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问题
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体现得较为强烈,他们常常对其他的事与人持冷漠的态度。因为父母的远离,他们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常常怀有警惕、多疑的心理,也仇恨其他长者的教育和批判。他们对父母的远离保持不理解的态度,感觉父母不爱自己,在抱怨中常常跟父母对着干。还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感慨社会的不公平,认为是社会抛弃了自己,从而会导致一些暴力倾向的出现。
3.存在不好的学习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往往体现为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的外出让留守儿童变得意志薄弱,在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因为不具备科学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法比较被动和机械化,往往是在监护人或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学习,所以难以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一部分留守儿童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比较辛苦而想着孝敬和报答父母亲情而学习,也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挣钱或致富而学习,感觉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够发财。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的积极学习观缺少,学习动机模糊,学习态度也比较差,因而会形成厌学的心理状态,结果往往是辍学、逃学等。
二、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有效地体现家庭教育的关键功能
一是尽量地多开展亲情互动。父母的爱是其它任何情感都难以取代的,良好的亲情是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留守儿童恰恰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求父母照料与关爱他们。即使父母很少回家,也需要时常地联系孩子,可以多多跟孩子通过书信、电话等手段进行沟通。父母还能够给孩子说明自己的务工过程,以使孩子切实尊重自己与理解自己,从而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减轻。二是父母需要尽可能地给孩子选择切实负责任的监护者,且多多跟监护人进行联系,让监护人多多指导和教育孩子,不可松懈不管,也不可太过溺爱,实时地把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现状,紧密留意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实时地处理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总之,应尽可能地实现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完善远离孩子造成的不足之处。
2.教师与学校尤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需要进一步地调查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创建档案,在档案中记录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方式、家长联系方式、留守儿童家庭住址等等。学校设置关于心理教育的课程,定期地组织有关的心理讲座,以使孩子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实时地疏导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惑。教师应通过固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家访,跟监护人与其父母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还能够安排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以使孩子在每一天都快乐成长,并非在电脑和手机游戏上浪费时间。
3.政府部门与社会多关注留守儿童,优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广大的留守儿童能够受到社会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的关爱也非常关键。社会需要使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优良之风形成,给孩子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的社会氛围。
一是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经济现状创建留守儿童的活动场地,像是建设图书馆,以及购置很多思想进步、宣扬正能量、健康积极的书籍,以使孩子在悠闲的时间阅读书籍、获取知识,丰富和提升自己。
二是政府部门应当吸收外资在本区域办立工厂、企业等,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家长能够在本地就业,不再去大城市远离孩子,从而由本质上使留守儿童的数量减少。除此之外,政府部分需要资助学校建立与健全基础设施,像是优化学生的住宿条件,给广大的留守儿童提供宿舍,以使孩子在大集體(同学、教师组合)中生活和学习,从而体会到大家庭的关怀,完善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
三是公安机关部门需要定期地检查学校附近的一些娱乐场所(游戏厅、网吧等),实时地教育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且坚决地打击允许孩子进入的游戏厅与网吧,实现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从而给孩子创设优良的学习气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一起努力,从而使教育跟爱的合力形成。只有如此,才可以切实有效地处理好留守儿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孩子的健康发展与成才。
参考文献
[1]杨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7).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简介:朱海霞(1976-),女,山东宁阳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4-01
作为留守儿童来讲,其学习成绩常常不够理想。因为留守儿童长时间地跟父母分居,他们大部分都让老人照看,老人仅仅注重其平时生活的照料,在学习上缺少辅助的能力,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这是因为留守儿童跟父母长期地分离,缺少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在价值观与思想认知方面存在误区,从而使孤独、自卑、偏激的心理形成。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的性格会逐步地形成下面两种极端现象:一是表现为沉默少语、害怕、自卑的畏缩型;二是表现为打架、冲动的攻击型。
一、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存在自卑、孤僻、封闭的心理问题
对于人际沟通来讲,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都外出务工而体现为非常强的自我封闭性,不少儿童在父母外出之后会形成一种失落感,他们在一段时期中常常沉默寡言,不想积极主动地跟他人沟通,也不想在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心声与情感,不想跟他人说出自己的心事。由于他们缺少父母亲情,所以安全感缺失,常常不相信其它人群,对别人形成一种心理防线,性格逐步地变得孤僻冷傲,难以跟别人友好地交流。并且,如此的心理状态特别突出地体现在留守女性儿童身上。
2.存在较强的逆反心理问题
一部分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体现得较为强烈,他们常常对其他的事与人持冷漠的态度。因为父母的远离,他们在人际沟通的过程中常常怀有警惕、多疑的心理,也仇恨其他长者的教育和批判。他们对父母的远离保持不理解的态度,感觉父母不爱自己,在抱怨中常常跟父母对着干。还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感慨社会的不公平,认为是社会抛弃了自己,从而会导致一些暴力倾向的出现。
3.存在不好的学习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往往体现为缺少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父母的外出让留守儿童变得意志薄弱,在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分散。因为不具备科学的指导,留守儿童学习的方法比较被动和机械化,往往是在监护人或教师的监督下进行学习,所以难以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一部分留守儿童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比较辛苦而想着孝敬和报答父母亲情而学习,也存在一部分留守儿童为了挣钱或致富而学习,感觉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够发财。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的积极学习观缺少,学习动机模糊,学习态度也比较差,因而会形成厌学的心理状态,结果往往是辍学、逃学等。
二、初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有效地体现家庭教育的关键功能
一是尽量地多开展亲情互动。父母的爱是其它任何情感都难以取代的,良好的亲情是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留守儿童恰恰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求父母照料与关爱他们。即使父母很少回家,也需要时常地联系孩子,可以多多跟孩子通过书信、电话等手段进行沟通。父母还能够给孩子说明自己的务工过程,以使孩子切实尊重自己与理解自己,从而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减轻。二是父母需要尽可能地给孩子选择切实负责任的监护者,且多多跟监护人进行联系,让监护人多多指导和教育孩子,不可松懈不管,也不可太过溺爱,实时地把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现状,紧密留意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实时地处理存在的问题与隐患。总之,应尽可能地实现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完善远离孩子造成的不足之处。
2.教师与学校尤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需要进一步地调查留守儿童的家庭现状,创建档案,在档案中记录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方式、家长联系方式、留守儿童家庭住址等等。学校设置关于心理教育的课程,定期地组织有关的心理讲座,以使孩子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实时地疏导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困惑。教师应通过固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家访,跟监护人与其父母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还能够安排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以使孩子在每一天都快乐成长,并非在电脑和手机游戏上浪费时间。
3.政府部门与社会多关注留守儿童,优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广大的留守儿童能够受到社会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的关爱也非常关键。社会需要使一种关爱留守儿童的优良之风形成,给孩子的健康发展营造优良的社会氛围。
一是需要结合区域的实际经济现状创建留守儿童的活动场地,像是建设图书馆,以及购置很多思想进步、宣扬正能量、健康积极的书籍,以使孩子在悠闲的时间阅读书籍、获取知识,丰富和提升自己。
二是政府部门应当吸收外资在本区域办立工厂、企业等,从而使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家长能够在本地就业,不再去大城市远离孩子,从而由本质上使留守儿童的数量减少。除此之外,政府部分需要资助学校建立与健全基础设施,像是优化学生的住宿条件,给广大的留守儿童提供宿舍,以使孩子在大集體(同学、教师组合)中生活和学习,从而体会到大家庭的关怀,完善家庭教育的不足之处。
三是公安机关部门需要定期地检查学校附近的一些娱乐场所(游戏厅、网吧等),实时地教育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且坚决地打击允许孩子进入的游戏厅与网吧,实现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从而给孩子创设优良的学习气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一起努力,从而使教育跟爱的合力形成。只有如此,才可以切实有效地处理好留守儿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孩子的健康发展与成才。
参考文献
[1]杨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2]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7).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作者简介:朱海霞(1976-),女,山东宁阳人,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