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细观破裂的实验观测研究及其对认识地震活动性的启示

来源 :地球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48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合一条预制中心割缝的大理岩六边形试件进行了对边均匀加压实验,在扫描电镜下实时观测了细观裂纹的起裂、扩展过程,研究了它们与外载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实验过程中拍摄的显微照片测量与计算了裂端距(割缝周围次级裂纹开裂点至割缝端点的距离)与外载方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当加载方向变化时裂纹扩展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最后将实验结果与滇西北洱源-鹤庆断裂尾端张性盆地的发育过程做了对比,发现两者在受力方向改变时,次级断层的发育过程具有相似之处.
其他文献
提出了孕震系统宏观层次上的单元体应力水平群体涨落模型,并以此作为解释异常场和震后效应、震后新异常的物理基础,以青海共和、甘肃天祝等地区为对象,给出了该模型的有关实验结果。讨论了应力场扰动力源类别及影响范围。重点研究了震后异常的分类,并讨论了各类震后异常与新地震的关系。指出继承性异常、继承性新异常(正反M、N和正弦波型)和新异常,异常群体再次出现高值及震后出现新的异常集中区等,均可作为还有新地震发生
期刊
讨论了构造艺术分形图的L系统方法,给出了通用的算法以及程序和例子。
期刊
介绍了将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通信信号的分选和识别的初步研究结果;选择了二值自适应共振(ART1)神经网络完成对输入信号的分类,确定输入信号类型是否已被网络存储,发现新出现的信号并标记;再采用多层前馈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完成每一标记信号的识别,即识别该信号类型。比较了神经网络分类识别器和树形分类器的性能,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器的性能远优于传统技术分类器。
期刊
讨论用全息扫描器来传送一幅彩色图像的方法和全息扫描器传送系统中的一些设计参数。
期刊
介绍了INMARSAT-M系统语音编码方案,着重介绍了IMBE算法,包括IMBE语音模型,语音参数,参数编码与纠错码,IMBE语音合成等问题。
期刊
对二值和多值图象的边界跟踪和逼近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可识别边界线上左右边缘点的边界跟踪算法、利用链码的矢量性的多边形逼近算法和二次Bezier曲线逼近算法。这些算法简单实用,效果较好。
期刊
本文叙述了一个新的高效图形压缩算法及实现,它是针对监控系统中的二维模拟因而设计的,其压缩比达到了8~12倍,满足在分布式实时控制环境中模拟困的传输与切换的需要,文中还通过实验对此算法和几种常用压缩算法的压缩效率和速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刊
针对目前图象边界检测中存在的难点,本文系统阐述了主动型边界检测的思想,试图将边界检测由传统的信号处理过程转化为信息的能动提取过程,并介绍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些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边界的主动提取方法给边界检测过程赋予了主动性,从而能够综合利用、权衡各种信息,提高边界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期刊
运动目标的识别比起静止或变化缓慢的目标识别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即要求对方位、比例因子的变化及目标的运动等因素不敏感。讨论了运动目标识别的不变矩方法后,提出了基于角特征的运动目标识别的方法。
期刊
用1984-1991年发生在京津唐地区(37°-41°N,112.5°-120°E)的2505个地震的22234条P波到时进行的层析成像,揭示了地震活动性与速度图像间的联系:1.公元1000年以来该区强震震中在上地壳的投影大多分布在高速块体内或高速块体与低速块体相交地带,偏高速体的一侧.2.唐山地震和三河-平谷地震所处的构造背景相似,均未依傍大断层,处在介质速度变化剧烈部位.3.宁河与唐山、滦县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