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概念和作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公园 色彩景观 景观意境
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概念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因此,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二)色彩景观的概念。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环境中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它是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一种象征,也是一种文化。”
二、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作用
(一)物质景观的构成。植物是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的重要构成,是园林景观中色彩的物质载体。城市公园园林要素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两大类。植物就是城市园林要素中重要的自然要素,其色彩虽不可更改,但造园者可巧妙地利用它们,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植物要素能充分的发挥在城市公园或者其他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
(二)景观意境的提升。植物景观的色彩同样由于游客个体的感知不同,而由客观的物质颜色上升到心理颜色。植物色彩在心理上的物理效应象魔法一样地用来创造心理空间,表现内心情绪,反映思想感情。正是由于不同色彩有着各异的作用,植物色彩成功的被利用为城市公园景观的景观意境提升。如在宽阔草坪、厂场地上的开朗空间,用大色块、浓色调、多色对比处理的花从、花坛来烘托明快、畅朗的环境气氛;在山谷林间、崎岖小路的闭合空间,用小色块、淡色调、类似色处理的花境来表现幽深等等,利用植物色彩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提升景观的精神意境。
(三)景观文化的构成。植物色彩能强烈的表达出植物造景的寓意,寄情于景,触景生情。同时,植物色彩突出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表达出园林景观的不同文化。如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松柏常青,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驻;春花洁白的白玉兰,象征烈士们纯洁品德和高尚情操;枫叶如丹、茶花似血启示后人珍惜烈士鲜血换来的幸福。又如江南园林植物色彩与园林建筑的搭配,体现出不燥不火崇尚自然,清雅而疏朗的儒家中庸思想和江南人孺雅的风格。
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
色彩给人强烈的空间感,由于光波进入人眼后,人眼对不同光刺激进行不同的调节、 因此,色彩给人以比实际距离前进或后退,比实际大小膨胀感或缩小的感觉,形成强烈的空间感;色彩还给人冷暖感,最暖的色为橙色,橙为暖极,最冷的色为蓝色,称为冷极。橙、红、黄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为冷色。
除此之外色彩还给人轻重感、软硬感、兴奋、忧沉寂等情感[58]。
在城市公园植物色彩设计中,利用色彩的心理及生理感知影响,根据色彩整体和谐、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将植物色彩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功能,进行合理的色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
(二)色彩系统理论。色彩学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它的涵盖面很广,本研究则主要建立在色彩语言系统理论之上,现有的色彩语言系统繁多,包括Munsell、CIE、NCS等。本文所使用的色彩语言系统为瑞典的NCS色彩语言系统,该系统被研究环境色彩的学者们广泛使用[60]。
(三)景观美学。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观赏者和观赏景观的审美关系出发,主要研究内容有:景观的审美构成和审美特征,景观审美的心理结构和特征,以及景观审美关系形成和发展及其在审美意境中的积淀,并包括景观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美学原则。景观美学涉及到景观、观赏者和景观审美意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四)植物群落学。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首先,充分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色彩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期望。其次,应尊重植物本身对立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及其群落特征,这是植物生长良好的前提,也是植物造景的基础,同时也是植物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应遵循色彩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色彩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功能性、和谐对比、文化意境及因地制宜为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 艾定增,金笠铭,王安民.景观园林新论[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5.
[2] 高润清.园林树木学[M].气象出版社,2001.
[3] 李娟.城市居住区色彩分析----论“色彩群”理念 [D] .郑州大学,2007.
[4]《常德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常德市规划局
【关键词】城市公园 色彩景观 景观意境
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概念
(一)城市公园的定义。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因此,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二)色彩景观的概念。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关注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从宏观的、景观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环境中色彩因子的控制性规划和设计,来表现地域化、个性化的城市景观。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汇聚成一种国家的文化的特征:色彩是一个丰富而又生动的主题,它是一种符号,一种形式,一种象征,也是一种文化。”
二、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作用
(一)物质景观的构成。植物是城市公园景观要素的重要构成,是园林景观中色彩的物质载体。城市公园园林要素的色彩主要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两大类。植物就是城市园林要素中重要的自然要素,其色彩虽不可更改,但造园者可巧妙地利用它们,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植物要素能充分的发挥在城市公园或者其他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
(二)景观意境的提升。植物景观的色彩同样由于游客个体的感知不同,而由客观的物质颜色上升到心理颜色。植物色彩在心理上的物理效应象魔法一样地用来创造心理空间,表现内心情绪,反映思想感情。正是由于不同色彩有着各异的作用,植物色彩成功的被利用为城市公园景观的景观意境提升。如在宽阔草坪、厂场地上的开朗空间,用大色块、浓色调、多色对比处理的花从、花坛来烘托明快、畅朗的环境气氛;在山谷林间、崎岖小路的闭合空间,用小色块、淡色调、类似色处理的花境来表现幽深等等,利用植物色彩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提升景观的精神意境。
(三)景观文化的构成。植物色彩能强烈的表达出植物造景的寓意,寄情于景,触景生情。同时,植物色彩突出园林景观的整体风格,表达出园林景观的不同文化。如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松柏常青,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驻;春花洁白的白玉兰,象征烈士们纯洁品德和高尚情操;枫叶如丹、茶花似血启示后人珍惜烈士鲜血换来的幸福。又如江南园林植物色彩与园林建筑的搭配,体现出不燥不火崇尚自然,清雅而疏朗的儒家中庸思想和江南人孺雅的风格。
三、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
色彩给人强烈的空间感,由于光波进入人眼后,人眼对不同光刺激进行不同的调节、 因此,色彩给人以比实际距离前进或后退,比实际大小膨胀感或缩小的感觉,形成强烈的空间感;色彩还给人冷暖感,最暖的色为橙色,橙为暖极,最冷的色为蓝色,称为冷极。橙、红、黄为暖色,蓝、蓝绿、蓝紫为冷色。
除此之外色彩还给人轻重感、软硬感、兴奋、忧沉寂等情感[58]。
在城市公园植物色彩设计中,利用色彩的心理及生理感知影响,根据色彩整体和谐、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将植物色彩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功能,进行合理的色彩配置所形成的景观。
(二)色彩系统理论。色彩学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它的涵盖面很广,本研究则主要建立在色彩语言系统理论之上,现有的色彩语言系统繁多,包括Munsell、CIE、NCS等。本文所使用的色彩语言系统为瑞典的NCS色彩语言系统,该系统被研究环境色彩的学者们广泛使用[60]。
(三)景观美学。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观赏者和观赏景观的审美关系出发,主要研究内容有:景观的审美构成和审美特征,景观审美的心理结构和特征,以及景观审美关系形成和发展及其在审美意境中的积淀,并包括景观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美学原则。景观美学涉及到景观、观赏者和景观审美意境三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四)植物群落学。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首先,充分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色彩美,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期望。其次,应尊重植物本身对立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及其群落特征,这是植物生长良好的前提,也是植物造景的基础,同时也是植物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因此,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设计应遵循色彩心理学、景观美学、植物群落学、色彩系统理论等基础理论;以功能性、和谐对比、文化意境及因地制宜为设计原则。
参考文献:
[1] 艾定增,金笠铭,王安民.景观园林新论[M].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5.
[2] 高润清.园林树木学[M].气象出版社,2001.
[3] 李娟.城市居住区色彩分析----论“色彩群”理念 [D] .郑州大学,2007.
[4]《常德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常德市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