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既丰富,又富有个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生物的教学过程,特别要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训练.
关键词:教学 培养 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者说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研究的心理状态。在传统的培养目标上,只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未提“提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是最好的教学。而今,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没有问题的课不算是成功的课”因此,学生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为让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既丰富,又富有个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相同层次的班级中,选取一半班级推行了问题本的形式,既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生物问题本,每天在上面写下一个有关于生物方面的问题,内容可以是课本中的难点,也可以是生活中感兴趣的生物现象。为了对学生的提问能力有个更好的评价机制,在开始阶段向学生和家长分别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在结束阶段再发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给学生和家长,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来更具体地评价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半个学期的实践研究,通过将实施了问题本的和没有实施的班级学生进行对比,总结出采用问题本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 提供提问的平台,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对于一个事实,有人能够提出问题,有人却提不出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有方法可言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自然和生活现象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和好奇之处,这其实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盟点。但由于他们不会自觉地把这些問题提出来,或是没有获得解答的途径,这点宝贵的创新的火花可能就熄灭了。
如果老师这时加点强制性的因素,即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物问题本,每天把自己的一个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老师每周都把问题收集上来解答,这样就会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开始,考虑到有些同学的知识面和能力有限,问题的内容除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和生活现象之外,还可以是关于课本中的难点知识,总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问题经过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提出的问题都是比较宽泛的,比如:“生物为什么有生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为什么生老病死?”和“人为什么会哭?”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关于自然现象的疑问,但总结出来都带着“为什么”,甚至有些是没法找到答案的,可以看出随意应付老师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不要去过分追求问题的质量,而应该督促每个同学按时上交问题本,耐心认真的批改每个同学的问题,特别注意在本子后面的批语中多加一些鼓励的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否则有些同学就会半途而废。到了第三周后,就会发现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有明显的进步,从原来的宽泛到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逐渐转变成能根据自己现有的生物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和课堂联系很紧密的问题,比如:“蚊子有血型吗?”、“为什么静脉会曲张?”、“人缺碘会怎样?”、“舌头为什么能辨别味道?”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提问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经过思考的,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再是应付式的了,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一直坚持一个学期下来的话,会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已经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他们同学之间的讨论和竞争,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由感兴趣而升级为一种提问的好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触觉神经变得更加的敏感,好奇心也更强了。
所以通过问题本的训练,学生逐步由应付式地提出一些宽泛的问题,成长为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二、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创设宽松的提问环境。
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还有些学生是不敢一班上同学面前发言,怕引起同学异样的眼光,特别提问也的问题比较特殊,没有得到老师及时地解答,甚至是招到老师的批评。通过问题本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学生不需要在班上同学面前直接向老师提问,而是通过问题本向老师请教。老师可以通过批发的形式,在一开始尽可能的给予解答,并写上一些鼓励的话,鼓励学生坚持提出问题和自己共探讨,给学生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和焦虑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到后期,随着学生的提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必要再依赖老师的答案,而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图书馆工网络查找资料,以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就是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积极的、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教学 培养 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者说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和研究的心理状态。在传统的培养目标上,只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未提“提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是最好的教学。而今,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没有问题的课不算是成功的课”因此,学生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
为让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既丰富,又富有个性,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在相同层次的班级中,选取一半班级推行了问题本的形式,既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生物问题本,每天在上面写下一个有关于生物方面的问题,内容可以是课本中的难点,也可以是生活中感兴趣的生物现象。为了对学生的提问能力有个更好的评价机制,在开始阶段向学生和家长分别一份调查问卷,然后在结束阶段再发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给学生和家长,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数字来更具体地评价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半个学期的实践研究,通过将实施了问题本的和没有实施的班级学生进行对比,总结出采用问题本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 提供提问的平台,养成提问的好习惯。
对于一个事实,有人能够提出问题,有人却提不出问题。可见能不能提出问题是有方法可言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对于自然和生活现象肯定会有很多的疑问和好奇之处,这其实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盟点。但由于他们不会自觉地把这些問题提出来,或是没有获得解答的途径,这点宝贵的创新的火花可能就熄灭了。
如果老师这时加点强制性的因素,即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物问题本,每天把自己的一个问题记录下来,然后老师每周都把问题收集上来解答,这样就会促进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开始,考虑到有些同学的知识面和能力有限,问题的内容除了是对自己感兴趣的自然和生活现象之外,还可以是关于课本中的难点知识,总之为了让每个学生都问题经过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提出的问题都是比较宽泛的,比如:“生物为什么有生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为什么生老病死?”和“人为什么会哭?”等等。虽然这些问题看似关于自然现象的疑问,但总结出来都带着“为什么”,甚至有些是没法找到答案的,可以看出随意应付老师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不要去过分追求问题的质量,而应该督促每个同学按时上交问题本,耐心认真的批改每个同学的问题,特别注意在本子后面的批语中多加一些鼓励的话,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否则有些同学就会半途而废。到了第三周后,就会发现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有明显的进步,从原来的宽泛到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逐渐转变成能根据自己现有的生物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和课堂联系很紧密的问题,比如:“蚊子有血型吗?”、“为什么静脉会曲张?”、“人缺碘会怎样?”、“舌头为什么能辨别味道?”等等,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提问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经过思考的,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再是应付式的了,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如果一直坚持一个学期下来的话,会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已经比较复杂,而且由于他们同学之间的讨论和竞争,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学生已经由感兴趣而升级为一种提问的好习惯了,他们对生活的触觉神经变得更加的敏感,好奇心也更强了。
所以通过问题本的训练,学生逐步由应付式地提出一些宽泛的问题,成长为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二、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创设宽松的提问环境。
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还有些学生是不敢一班上同学面前发言,怕引起同学异样的眼光,特别提问也的问题比较特殊,没有得到老师及时地解答,甚至是招到老师的批评。通过问题本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学生不需要在班上同学面前直接向老师提问,而是通过问题本向老师请教。老师可以通过批发的形式,在一开始尽可能的给予解答,并写上一些鼓励的话,鼓励学生坚持提出问题和自己共探讨,给学生创设宽松、安全的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和焦虑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到后期,随着学生的提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必要再依赖老师的答案,而应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图书馆工网络查找资料,以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同时也锻炼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人生态度,就是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积极的、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