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语文课上的“伪热闹”现象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提问、讨论、读书等三个方面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的现象,并对这三个方面的有效性做了探究性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去伪存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7-068-01
  
  伪热闹现象之一:伪提问。
  一方面主要是教师提问的题目太琐碎,缺少思考的价值,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提问的主体地位,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是跟着教师的预设走。
  课堂上怎么才能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常常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师不断提问学生,问题引导不失为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的有效形式。但提问也是有讲究的。
  第一,提问要讲究针对性,学生已经明白了就不要再问了,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作者,教师还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呀?”问题太大而空,不着边际,学生无法深入把握。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文章较长,一位教师让学生带着“文章是选用了哪些细节描写金先生的”这样的问题,轻读和圈划课文,这是对篇幅较长文章的明智选择,学生很迅捷地抓住文章重点,可以通过对文中有关金先生的细节描写,形象的了解金先生的为人、学问以及人生态度。
  第二,提问要体现发展性,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让学生思考的价值和空间。譬如我在教授《赤壁赋》一文时,不是就课文学课文,而是围绕对苏轼的人生态度设计问题,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如屈原、柳宗元、柳永等人对待失意、挫折的人生态度进行比较,学生在参阅了大量苏轼的作品和别人对苏轼的评价后,比较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苏轼,真正体会“假如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拔起,我相信,整部中国文化史将因之而失重”。
  第三,提问要注意换位性,教师是问题的主要设计者,但不能以预设代替生成,让学生完全失去提问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是最为迫切的。作家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金岳霖教授上课时,就提到“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请金先生解答。”就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说明西南联大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及创造力的培养至今让我们仰慕不已的个中原因。
  伪热闹现象之二:伪讨论。
  主要是讨论的指向性不明,忽视讨论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讨论,怎么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问题比较含糊,过程比较草率,教师完全置身其外未能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对讨论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教师经常布置学生同桌讨论,或者前后两桌同学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的讨论和全班汇报交流,了解了其他同学的思考,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讨论中澄清了认识。然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叽叽喳喳讨论一番,你一句,我一言,热闹非凡,最后教师再讲一通,这样的讨论,忽略了讨论的基本要求。
  第一,讨论问题要明确,要具有商榷和讨论的价值,要有让学生思辨的价值,要避免不言而喻的“伪问题”。
  第二,讨论形式要细化,讨论要明确一个主持人,起到牵头组织作用,过程中要适当记录,对参与讨论的学生的不同见解要突出,讨论的时间要宽裕,而不是走过场。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明确一个主持人和一个记录人,在长期的讨论过程中要形成一种组织讨论、参与讨论、有效讨论的素养。
  第三,讨论结果要反馈,讨论的目的就是在于去伪存真,去粗存精,要让学生代表进行全班交流,不能草草了事,最后总结还是老师“一言堂”,一个结论。如果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所有的讨论小组逐一汇报讨论的结果,可以随机选择几个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其小组讨论的情况
  伪热闹现象之三:伪读书。
  主要是读书目的不明,教师不加指导,学生不加选择,一个读法,有口无心。
  课堂上让学生出声朗读的现象比较普遍,朗读书是语文学习必要的、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但选择何种读书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尤其是公开课上,不少教师觉得学生默读似乎不能赢得听课者的认同,唯恐出现“冷场”,似乎只有书声一片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度,较多地选择“朗读”这一形式。
  第一,读书要分文体,文体不同,读书的方法就有侧重,文学体裁与应用文体,古代作品与现代作品,有的要反复吟诵,有的只要通读浏览,不能一概而论。即便同是散文,也需要一文一读,完全不必一概选择发声朗读的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有一篇散文《亡人逸事》,教师针对此文文字比较浅显直白,通篇叙事的特点,就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进行浏览式默读,同一个单元,针对散文《荷塘月色》,教师则需要走进其优美的文字,静静地朗诵吟咏,才能用心感悟静谧情境和淡淡哀愁。
  第二,读书要有目的,为什么读书,要让学生明确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感,还是为了加强记忆,是为了筛选信息,还是解决问题,否则,漫无目的的“读”,是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教师也无法检测学生“读”的效果。学生读了要能对所读内容获得一定“读”的收获。教师不妨让学生写写读书笔记,记下读书要点,写出读书感悟。
  第三,读书要讲方式,语文学习,读书多以朗读为主,但读书的形式是多样的,有一目十行地速读,也有一行十目地细读,可放声地读,也可默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读书的方式。而且读书的方式有时也受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国企本身的体制机制原因导致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瓶颈,本文通过青年人才的调查问卷所反映的现状对国企人
[摘 要] 中等職业学校学生由于学业上的反复失败,备受歧视,自卑感强,长期的挫败使中职生无助感增强,容易自暴自弃,言行放纵。但他们遭遇困难和挑战时更加乐观积极,他们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  [关 键 词] 积极心理学;引领;成长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庭前程序做了重大改革,庭前会议程序成了此次修改的亮点之一。本文简述了庭前会议程序的概念和具体内容,提出了完善庭前会议程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程序;浅析  庭前会议制度的确立,提高了办案效率,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大部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公开审理案件的透明度,使更多人了解案件信息,实现了打击犯罪与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有机结合与
与经济使命不同,刚刚过去的总统选举更多的是一场对共和党对某些事情熟视无睹的习惯的一种社会评价,该党关于同性恋权利以及学生贷款的立场是很大的失误,如果共和党希望在201
[摘要]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及各项条件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滞后性,且许多法律中的规定存在矛盾及冲突,其中物权法与担保法的冲突越来越突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不仅仅反应了现代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也说明了现代法律制度在物权担保本身规划的缺陷。我国现代的经济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物权法及担保法的立法设计、实践操作、对该法规的理解等,均需要不断完善和加深。本文简单
摘 要: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愈发完善,企业之间也开展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普及,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可以说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越高,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摆脱了旧模式的枷锁、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总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后才能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
[摘要]废旧金属收购业属于特种行业,但是当前废旧金属业存在收购站点数量激增,分布不合理;无证经营、违法收购问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违法经营花样翻新;收购站点设施简陋,事故隐患普遍存在。法律法规不到位;联合协调不到位;日常管理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我小组对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问题展开了调查,对解决问题的对策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废旧金属收购业;违法;治安问题;对策  一、引言  废旧
【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原因入手,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讨论,具体论述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学习水平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物理学习 提高 能力 对策  由于初高中物理差异较大,而高中物理这门课对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文字的能力,许多高一新生认为物理难、不好学,因而丧失了学习物理的积
目的 探讨P-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短期预后的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8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P-选择素、CRP和cTnI水平.随诊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改革,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实践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学生互相之间合作学习.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下共同成长进步.  关键词: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 自主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