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林业工作者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将国外先进的培育技术与国内各地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提高了我国种苗培育能力。虽然我国在林业种苗的管理和培育技术上有所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林业管理人员缺乏、育苗设备落后、育苗资金不足、种苗市场管理不规范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种苗发展;对策研究
林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种苗的管理与生产,要严格把关,提高种苗质量。加强林业种苗人才培养,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待遇,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实现种苗种植规范化;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加强政策指导,提升服务意识,建立种苗信息网,使信息畅通,共同促进林业的繁荣发展,培育出优质种苗。
一、种苗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相关的林业法规规定,林木种苗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创新培育。同时,由于受到国内外林业技术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用于林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林木种苗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竞争,逐渐形成了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转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以前林木种苗供求无序、无固定种苗生产基地、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的格局。要搞好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生产的技術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森林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林业种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当前的林业发展体系中,大部分种苗单位的种植人员都属于农民工,这部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自身的种植水平以及工作素养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导致整体的工作会存在质量影响;其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林业部门的设备以及材料都存在一定的落后状态,甚至会与林业发展之间形成脱节,影响了种苗的有效性;最后,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市场以及苗种市场都比较混乱,并且由于没有标准以及制度,导致部分不法分子会故意钻空子,影响了市场上的苗种质量。
三、对策
1.加强林业人才培养,提升待遇
一是加强林业专业种苗人才的培养,对现有种苗工作技术人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种苗生产专业技能。同时,通过考核督促种苗工作人员对种苗管理和技能进行学习,增强工作能力。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积极与高校合作,引进林业人才,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还可以通过委培的方式提高种苗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此外,改善林业生产区的基本设施条件,提高生产区食宿条件和职工福利待遇,积极做好林业专业人才引进工作。
2.加大资金扶持,升级生产装备
一是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尤其是种苗研发更离不开资金的扶持,所以林业部门要积极筹备资金,确保林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林业建设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设备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种苗检验率,控制种苗质量;三是利用资金积极引入新品种,提高种苗培育能力,加强种苗培育创新,从而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种苗,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增强种苗竞争力。
3.加强种苗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对种苗市场的监管,严查假苗,提高种苗检验水平,筛选优质种苗,坚决淘汰劣苗;二是提高种苗行业准入门槛,实现种苗种植合法化,实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对于无证经营的取消经营资格,保证种苗质量,淘汰低水平的种苗经营者,从而使种苗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4.加强政策指导,提升服务意识
针对当前混乱的种苗市场,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规范种苗合理价格区间,调控种苗的市场供求,积极为种苗种植户提供种植意见,防止盲目种植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并完善种苗信息网,发布有关种苗的最新情况,展示最新种苗品种,发布种苗相关的最新政策,从而使信息畅通,灵活调整种苗种植的工作。
5.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信息交流平台
首先,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中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是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有力保证,因此,强化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对于现代化企业管理,建立行业内交流综合服务体系来说非常重要。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还需要发挥计算机管控方面的优势,利用相关的管理软件,实现专业化的生产管理,进而形成良好的市场供求管理体系。此外,通过网络平台将种苗培育经营中的种苗信息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更能够实现供需平衡,实现林业种苗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其次,积极推进种苗协会建设,成立以具有代表性的育苗企业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协调、代表等方面的作用,其他育苗企业与其签订协议,从而对各方面利益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规定,积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发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
另外,结合《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和地方中长期林业项目发展规划,为造林管理部门和种苗生产企业的合作提供信息平台,建立起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以往依靠经验和市场预测来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从而提前制定按树种分类的种苗数量和规格,培育适销对路、品质可靠的良种壮苗,满足市场需求。
6.加快保障性苗圃建设
根据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对苗木的需求,以培育林木良种、珍贵树种苗木为主要任务,在现有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民营育苗企业中,择优一家公司作为保障性苗圃。通过资金扶持、使用林木良种、应用先进育苗技术和实行规模化生产,提高林木良种和珍贵树种苗木生产供应能力,对主要造林工程所需苗木实行政策性调控和保障性供应;建设优化林木良种基地,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和试验推广,大力推进林木良种生产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强化林木种苗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促进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林业的发展质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关注,在开展林业种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们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种苗质量形成严格保障。此外,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们还应该注重强化自身的种苗水平以及工作素养,共同推进林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宏生.紫金县林业种苗生产问题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19(8):117.
[2]侯新华.林业种苗生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8):54-55.
关键词:林业;种苗发展;对策研究
林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种苗的管理与生产,要严格把关,提高种苗质量。加强林业种苗人才培养,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待遇,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实现种苗种植规范化;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加强政策指导,提升服务意识,建立种苗信息网,使信息畅通,共同促进林业的繁荣发展,培育出优质种苗。
一、种苗管理的重要性
根据我国相关的林业法规规定,林木种苗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创新培育。同时,由于受到国内外林业技术迅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用于林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林木种苗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转向了质量的竞争,逐渐形成了一个合理有序的竞争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转变以往的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以前林木种苗供求无序、无固定种苗生产基地、规模小且分散经营的格局。要搞好各项林业工程建设,实现林业生产的技術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森林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林业种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当前的林业发展体系中,大部分种苗单位的种植人员都属于农民工,这部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自身的种植水平以及工作素养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导致整体的工作会存在质量影响;其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林业部门的设备以及材料都存在一定的落后状态,甚至会与林业发展之间形成脱节,影响了种苗的有效性;最后,我国当前的林业资源市场以及苗种市场都比较混乱,并且由于没有标准以及制度,导致部分不法分子会故意钻空子,影响了市场上的苗种质量。
三、对策
1.加强林业人才培养,提升待遇
一是加强林业专业种苗人才的培养,对现有种苗工作技术人才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种苗生产专业技能。同时,通过考核督促种苗工作人员对种苗管理和技能进行学习,增强工作能力。林业主管部门也要积极与高校合作,引进林业人才,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还可以通过委培的方式提高种苗工作人员的技能素质。此外,改善林业生产区的基本设施条件,提高生产区食宿条件和职工福利待遇,积极做好林业专业人才引进工作。
2.加大资金扶持,升级生产装备
一是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尤其是种苗研发更离不开资金的扶持,所以林业部门要积极筹备资金,确保林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林业建设工作保驾护航;二是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设备智能化、信息化,提高种苗检验率,控制种苗质量;三是利用资金积极引入新品种,提高种苗培育能力,加强种苗培育创新,从而培育出更加优质的种苗,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增强种苗竞争力。
3.加强种苗市场管理
一是加强对种苗市场的监管,严查假苗,提高种苗检验水平,筛选优质种苗,坚决淘汰劣苗;二是提高种苗行业准入门槛,实现种苗种植合法化,实行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对于无证经营的取消经营资格,保证种苗质量,淘汰低水平的种苗经营者,从而使种苗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4.加强政策指导,提升服务意识
针对当前混乱的种苗市场,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规范种苗合理价格区间,调控种苗的市场供求,积极为种苗种植户提供种植意见,防止盲目种植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另外,还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并完善种苗信息网,发布有关种苗的最新情况,展示最新种苗品种,发布种苗相关的最新政策,从而使信息畅通,灵活调整种苗种植的工作。
5.建立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信息交流平台
首先,在现代化管理理念中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是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有力保证,因此,强化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对于现代化企业管理,建立行业内交流综合服务体系来说非常重要。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还需要发挥计算机管控方面的优势,利用相关的管理软件,实现专业化的生产管理,进而形成良好的市场供求管理体系。此外,通过网络平台将种苗培育经营中的种苗信息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更能够实现供需平衡,实现林业种苗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其次,积极推进种苗协会建设,成立以具有代表性的育苗企业为核心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协调、代表等方面的作用,其他育苗企业与其签订协议,从而对各方面利益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规定,积极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发布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实现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
另外,结合《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和地方中长期林业项目发展规划,为造林管理部门和种苗生产企业的合作提供信息平台,建立起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方式,彻底转变以往依靠经验和市场预测来组织生产的传统模式,从而提前制定按树种分类的种苗数量和规格,培育适销对路、品质可靠的良种壮苗,满足市场需求。
6.加快保障性苗圃建设
根据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对苗木的需求,以培育林木良种、珍贵树种苗木为主要任务,在现有生产条件好、技术力量强、设施设备较为完善的民营育苗企业中,择优一家公司作为保障性苗圃。通过资金扶持、使用林木良种、应用先进育苗技术和实行规模化生产,提高林木良种和珍贵树种苗木生产供应能力,对主要造林工程所需苗木实行政策性调控和保障性供应;建设优化林木良种基地,加强林木良种选育和试验推广,大力推进林木良种生产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强化林木种苗生产和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管,促进林木种苗生产供应由数量保障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林业的发展质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关注,在开展林业种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种植人员们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对种苗质量形成严格保障。此外,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们还应该注重强化自身的种苗水平以及工作素养,共同推进林业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宏生.紫金县林业种苗生产问题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19(8):117.
[2]侯新华.林业种苗生产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1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