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LOGO语言是针对儿童而制作的一种较为简单的编程语言,主要用于“图画”制作,并且采用了“海龟绘图”的方式,符合儿童喜爱图画的特点,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该门语言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LOGO语言 信息技术 教学法
LOGO语言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趣味的环境中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及创造力,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LOGO语言程序自然不是难事。但有些教学内容仍然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对此,本人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经过思考和论证积累了一些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自生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它的存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课堂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学生们虽然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但如果长期照本宣科、死板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对此,教师只有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这一强力“武器”。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其次还要通过恰当且生动的例子吸引学生。我在上课时往往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课程。例如,在新学期上第一节课时,我并没有急着介绍LOGO语言,而是做了一个精美的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是介绍“麦田怪圈”,同学们被一张张精美且神奇的麦田怪圈深深地吸引了。接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同学们怀着好奇心认真观察、比较,试图发现麦田怪圈的“秘密”。趁机引入本课的正题,向同学们介绍LOGO语言,并向同学们介绍它强大功能,能够帮助我们绘制像“麦田怪圈”这样精美又复杂的图形。此种做法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很高。
二、变抽象为具体,深化编程思想
小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很难理解过程的真正意义,怎样变抽象为具体是小学生学好LOGO语言的关键。
我先用幻灯片给出一个机器人的模型,然后问学生:“这个机器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机器人由头、身子、手、脚四个部分组成。”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理解了LOGO语言的过程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个过程就像机器人的某个部位,只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图形。然后再讲解过程就是预先写好一段程序,这段程序也许就代表某个图形。当用到这个图形时,就可以用主程序直接调用了。接下来,通过这种直观的演示和分解合并,指导学生理解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路;再通过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说明模块化程序的做法。经过我的实践,效果良好。
三、传统与现代课堂结合,交叉并行开展
上信息技术就应该到微机室,这可能是大多数教师的普遍认识,但我不赞同这个做法。平时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上机时很兴奋,对你的讲课充耳不闻。你在上面讲你的,他在下面“捣鼓”他的,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果。同时,LOGO语言在执行程序时速度很快,一闪而过,直接给出程序的结果。这导致学生们对每条语句没有直观的感受,不能深刻体会到每个语句的具体功能。
所以,我在讲授新课时都是在教室里,每讲授一个新命令、每分析一个程序时,我都会用粉笔在黑板上模拟小海龟的动作,画出每条语句与之相对应的图形,就像教学生广播操时把每个动作分解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个动作。做练习时也让同学们在本子上模拟小海龟的每个动作、每个转向,让学生们做到深刻理解每个命令。
巩固练习课我总是让学生们去上机练习,让他们做做上节课已经做过的题目,针对他们的出错及时改正,同时他们也带着课堂上的疑问来练习。这样上机练习与课堂新授交叉并行进行,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时刻体验成功,激励学生上进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也曾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学生的活动主体功能,诱导学生以群体方式参与教学过程,能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的创造性学习,并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每次上机课,我都是让学生做他们新授课时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比较简单,同时我也已经讲解过,每当学生们成功地运行程序,得出相应的图形,他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显得特别兴奋。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同学们:LOGO语言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认真学,打好基础,再难的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自信的表情。我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两个学生一台电脑,由好学生带领差点的学生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上来。
关键词:LOGO语言 信息技术 教学法
LOGO语言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趣味的环境中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及创造力,激发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学习LOGO语言程序自然不是难事。但有些教学内容仍然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对此,本人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经过思考和论证积累了一些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自生创新的强大的内动力,它的存在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不会把学习当成负担,课堂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学生们虽然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程,但如果长期照本宣科、死板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对此,教师只有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这一强力“武器”。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其次还要通过恰当且生动的例子吸引学生。我在上课时往往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课程。例如,在新学期上第一节课时,我并没有急着介绍LOGO语言,而是做了一个精美的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是介绍“麦田怪圈”,同学们被一张张精美且神奇的麦田怪圈深深地吸引了。接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同学们怀着好奇心认真观察、比较,试图发现麦田怪圈的“秘密”。趁机引入本课的正题,向同学们介绍LOGO语言,并向同学们介绍它强大功能,能够帮助我们绘制像“麦田怪圈”这样精美又复杂的图形。此种做法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很高。
二、变抽象为具体,深化编程思想
小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很难理解过程的真正意义,怎样变抽象为具体是小学生学好LOGO语言的关键。
我先用幻灯片给出一个机器人的模型,然后问学生:“这个机器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机器人由头、身子、手、脚四个部分组成。”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理解了LOGO语言的过程编程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个过程就像机器人的某个部位,只需要发挥你的想象力,就可以搭配出不同的图形。然后再讲解过程就是预先写好一段程序,这段程序也许就代表某个图形。当用到这个图形时,就可以用主程序直接调用了。接下来,通过这种直观的演示和分解合并,指导学生理解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路;再通过讲解课本上的例题,说明模块化程序的做法。经过我的实践,效果良好。
三、传统与现代课堂结合,交叉并行开展
上信息技术就应该到微机室,这可能是大多数教师的普遍认识,但我不赞同这个做法。平时我发现大部分同学上机时很兴奋,对你的讲课充耳不闻。你在上面讲你的,他在下面“捣鼓”他的,严重影响了听课的效果。同时,LOGO语言在执行程序时速度很快,一闪而过,直接给出程序的结果。这导致学生们对每条语句没有直观的感受,不能深刻体会到每个语句的具体功能。
所以,我在讲授新课时都是在教室里,每讲授一个新命令、每分析一个程序时,我都会用粉笔在黑板上模拟小海龟的动作,画出每条语句与之相对应的图形,就像教学生广播操时把每个动作分解出来,这样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个动作。做练习时也让同学们在本子上模拟小海龟的每个动作、每个转向,让学生们做到深刻理解每个命令。
巩固练习课我总是让学生们去上机练习,让他们做做上节课已经做过的题目,针对他们的出错及时改正,同时他们也带着课堂上的疑问来练习。这样上机练习与课堂新授交叉并行进行,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时刻体验成功,激励学生上进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姆也曾指出:“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学生的活动主体功能,诱导学生以群体方式参与教学过程,能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为自主的创造性学习,并在合作、竞争中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个体学习的潜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每次上机课,我都是让学生做他们新授课时的题目,这些题目往往比较简单,同时我也已经讲解过,每当学生们成功地运行程序,得出相应的图形,他们会倍感成功的喜悦,显得特别兴奋。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同学们:LOGO语言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认真学,打好基础,再难的题也都会迎刃而解。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自信的表情。我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两个学生一台电脑,由好学生带领差点的学生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课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