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名避讳制度始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于明清至顶峰,在皇权及民俗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国讳、官讳、家讳、圣讳、恶人之讳逐渐形成及至严苛。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民主与科学的涌进,人名避讳在现代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在梳理中国人名避讳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现代人名避讳的类型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人名;避讳;文化;意义
引言
姓名作为人的一种符号代码,本无特殊含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从而使人名在生活中具有了引申意义,增强了语言表现力。从中国古代开始,姓名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一种价值观念及思想内涵。随着权力观念、尊卑意识的加强及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人名避讳制度,至此,人名避讳现象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中。作为人类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人名避讳制度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人名避讳制度的产生开始,其就与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人名避讳制度的不断变化发展中,折射着中国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美学观念的变更,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及文化积淀。
一、人名避讳的起源及发展
(一)人名避讳的起源
人名的避讳因为尊祖的需要而起源于我国的周朝。《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鲁桓公为给太子命名,向大臣申繻征求意见,申繻回答:“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生,以畜生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从申繻的回答可以得知,周人对死去的祖先的神灵实行避讳。祖先一旦死去,他的名就要避讳,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书写还是为后辈起名用字,都要避讳祖先的名,以示尊崇。
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盖殷以前,尚志不讳名,至周始讳。”[1] “讳”也就是避讳的意思,自从周王朝确立了避讳制度,对于已经逝去的祖先的名字,周朝的臣民会进行一种避讳,之所以形成祖先死后讳其名的制度,和周王朝的“尊祖敬宗”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周以礼立天下,在周朝时中国的各种礼仪制度开始初具规模,实行避讳制度一方面因为周王朝“尊祖敬宗”思想的形成,避开祖先的名字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与敬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统治的需要,任何政权的巩固都必须加强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因此周王朝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皇权独尊思想的统治下,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尊祖敬宗”的宗法等级体系,因而在意识形态的领域中,祖先死后讳其名即避讳就成了周王朝“家天下”思想和“尊祖敬宗”宗法制度的体现。
(二)人名避讳的发展
在周以后的时代变迁中,姓名避讳制度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王朝权利的更替而日趋完善。避讳制度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或松或紧,或严或宽,或张或弛,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价值观念上,都对古代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陈垣认为:“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宋时避讳之风最盛,故宋人言避讳者亦特多。”[2]总的来说,人名避讳制度在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形成大一统局面后逐步完善,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秦朝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父祖长辈的姓名避讳形成完整的体制,这既有思想文化的影响,又是政治统治的一种体现。至唐宋时期,姓名避讳制度趋于严格,上至天子皇臣,下至文人百姓,都生活在避讳制度的框架之中。姓名避讳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致。在这个封建社会的末端王朝,思想的控制可谓达到顶峰,“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题,此题却被人告发说‘维止’暗示雍正被砍头示众,惨死狱中。就因此二字,查嗣庭遭戮尸枭首,其儿被斩,兄侄流放。”[3]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民主制度的建立,人名避讳制度的制约力亦逐渐减弱。
二、现代人名避讳的类型
在古今的文化继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姓名避讳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接受着理性的考验。在这个信息爆炸、崇尚民主与自由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所严格执行的姓名避讳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谓的国讳、官讳、圣讳如今已不复存在。而其他的一些姓名避讳制度则作为中国的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内蕴在民间被传承下来,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中一些新的元素的介入,姓名避讳制度也产生了变异与更新。
(一)长辈名的避讳
长辈名的避讳根植于古代的家讳或私讳,是受中国由来已久的宗族观念、血亲意识的影响,不直呼长辈的姓名已经成为尊敬长辈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现今长辈名的避讳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直呼长辈的姓名,一种是在为晚辈起名时不与长辈同名或尽量避免使用长辈名字中已有的字。在儒家思想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历史上,长幼尊卑的观念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百姓的骨血之中,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是可以直呼长辈的姓名而不被礼教所苛责的。“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等观念思想一直教育着中国的百姓,如今虽不像古代不说不写长辈的姓名中的字那样严苛,但对长辈用尊称确实是被视为一种礼仪、一种教养,是中国人讲礼节、尊长辈的一种表现。
(二)不雅字的避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名字伴随着人的一生,在对待名字符号方面,人们总是趋于求美求雅,力避丑俗不堪。清代的乾隆皇帝曾下诏去掉《辽史》、《元史》中因译音而出现的“狗子”“乞儿”之类的“丑名”,另改雅致雅训的新名。对于不雅字的避讳,自古至今一直延续着,只是由于文化意识与审美观念的不同对不雅字的定义有些许的偏差。对于不雅字,现以动物名的避讳、身体不雅部位的避讳、凶字的避讳这三部分为例来介绍。 1.动物名的避讳
在古代的平民百姓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识字读书的人并不多,或许在白丁的人家会出现诸如李二狗、小猫儿之类的“俗名”,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起名时越来越趋于高雅。在起名时不会使用像牛、羊、鸡、鼠之类的动物名(有些小名除外),但对于一些被神化的动物人们依然喜欢用来命名,例如龙、凤、鲲、鹏等等。
除了上述界限分明的不宜命名的“凡兽”动物和常用来命名的“神兽”动物之外,有一种备受争议的动物“龟”。在古代,乌龟与龙、凤、麒麟一起被誉为“四灵”,而且“龟”字也被取名用字。例如唐玄宗时有一位乐者叫李龟年,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也提到了此人;唐贞观年间的嗣楚王叫李龟灵;“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个侄子小名称为‘阿龟’,诗人很喜欢他,在《弄龟罗》中写道:‘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4]但是在现代,随着“龟”的内涵的俗化,乌龟的名声越来越不好,有很多骂人的话都与乌龟有关,“龟”字逐渐成为名字的禁忌。所以,如今取名用字与乌龟绝了缘。
2.身体不雅部位的避讳
在周时取名有五条原则,有一条为“信”,即“以名生为信”,也就是说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与有关情况取名。例如,“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有明显的黑块,据此取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周桓公名黑肩,大概也是用此法取名。”[5]现如今,这类不雅部位的名字已消失殆尽。
3.凶字的避讳
名字是一个人的外在象征符号,在人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或许在未见面之前,名字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长辈在为晚辈起名时,尤其是学名,都会用一些积极、阳光、大气的字,至少不会用一些带有煞气的字,诸如泪、杀、弊之类的。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名字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和身体发肤一样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和人的灵魂相联系的。取一个温婉的名字和取一个带有煞气的名字对人的气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固然与某些迷信思想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与如今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三)名字的反避讳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种种名字的避讳,有种奇特的姓名避讳方式是给孩子取贱名。在为孩子起名的过程中,有时会取两个名字,大名比较正式,遵循人名避讳传承下来的种种习俗,而小名则采用反避讳的方式,多以贱名为主,如“狗蛋儿、猪仔儿、小猫儿”等,“中国人认为生命中的病、死等灾难多为妖魔鬼怪作祟,而鬼怪喜欢好的名字,如果取坏名字,引起鬼怪的厌恶,就会放过他们,小孩就好养了。”[6]这实际是一种反禁忌手段,是用一个不太好的比较低贱的名字来保护孩子避免鬼怪的迫害,是一种灾难坎坷的转移。在这种反禁忌手段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迷信思想。在现代,这类的反禁忌手段一般用于农村的孩子的小名,尤其以六七十年代以前为盛,在农村的老人看来,贱名好养。
三、人名避讳文化的意义
人之取名,根于心意,沿于习尚,因时变迁。时间的流逝,文化的传承,使得在取名的过程中有所避讳成为一种古老的习俗,在这种习俗的背后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人名避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迷信、恐惧心理。“语言行径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7]基于这种心理,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名字中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人的名字和肢体、发肤一样都是人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有的时候名字会决定一个人的气运。在现代人们取名的过程中,虽不似古代人民一般把名字作为神物来崇拜,却也有趋利避害的潜层表现。随着人名避讳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在人名的取向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
第二,人名避讳制度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在历史的千年变迁中,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古代的人名避讳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国讳、家讳和圣讳,在如今的生活中,虽然国讳和圣讳已不复存在,但是家讳却作为一种文化习俗传承下来。对家族长辈的尊敬与谦卑由封建家长制变换为一种孝道礼仪被延续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为晚辈取名的过程中,对长辈名字的避讳实质上仍有一种宗法观念作为支撑。对于长辈、敬崇之辈名字的避讳中所蕴含的宗法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第三,为人名避讳为探索消亡的历史提供了线索。人名避讳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社会现实因素对这种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人名避讳制度的盛行,也为我们探索消亡的历史提供了线索。透过历代人名避讳制度的不同特点,可以窥见历朝历代政治上皇权专制的轻重,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开放与交流程度以及思想自由气氛的浓厚程度等等。在宋代,圣讳主要以避孔子讳为主,可以看出孔师儒学在宋朝的地位以及儒学对于维持封建统治的巨大作用;依据宋人、辽民、金人及西夏百姓互讳的历史事实,可以得知当时民族关系的大融合以及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状况;及至清朝,人名避讳制度从松到紧、从疏到密,无不体现出清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对思想的压制以及在清朝的统治过程中对于汉民族一些统治手段的沿袭和发展;在新的时期,人们取名过程中不再有国讳、官讳,也可得知民主氛围的宽松。政治与文化的交融,使得透过文化查看历史成为可能,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解读历史的一个佐证。
第四,人名避讳在可帮助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人名避讳制度作为整个避讳制度的一个分支,在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方面也有所助益。例如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汉石残经碑把“邦”改为“国”,在古汉语中,“邦”和“国”为同义词故有此种替换。同时,“世”改作“代”,“人”用来替代“民”等等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同义词,从这一方面入手,对于汉语构词法和汉语词汇史研究都很有帮助。
第五,人名避讳制度的研究,对现代取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习古代人名避讳制度,从中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与习俗,顺着历史的脉络,追溯今时人名避讳制度的渊源,把握贯穿其中的文化积淀。在现代的人名避讳制度中,对长辈名的避讳,对不雅字的避讳,以及名字的反避讳的研究,使得在取名的过程中更具有现代元素,体现着新时代的价值观及文化观。
结语
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人名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与社会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名避讳制度作为其中的一朵文化浪花,成为现代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历史政治文化的研习都有重要的影响。综合社会因素、语言结构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从人名避讳制度研究中窥见中国人民在取名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民族心理及文化积淀。随着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学和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人名避讳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结构,反映着社会历史变化的同时,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名系统所蕴涵的不同文化思想内涵。在中国,由于其漫长的封建历史以及儒家等各种文化学派的影响,形成了凸显迷信及宗法皇权的古代人名避讳制度,随着自由与民主的普及,科学的涌进,人名避讳制度在新的时代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民俗,除此内部研究之外,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之间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文化对比研究,从而在异同中彰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3.
[2]陈垣.励耘书屋丛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54.
[3]刘俟晨.漫谈我国古今人物的姓名字号[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
[4]蒋栋元.汉语姓名的避讳和英语姓名的张扬[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1).
[5]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6]徐一青,张鹤仙.姓名趣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关键词:人名;避讳;文化;意义
引言
姓名作为人的一种符号代码,本无特殊含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变化,从而使人名在生活中具有了引申意义,增强了语言表现力。从中国古代开始,姓名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一种价值观念及思想内涵。随着权力观念、尊卑意识的加强及意识形态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人名避讳制度,至此,人名避讳现象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中。作为人类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人名避讳制度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人名避讳制度的产生开始,其就与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人名避讳制度的不断变化发展中,折射着中国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文化心理、美学观念的变更,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及文化积淀。
一、人名避讳的起源及发展
(一)人名避讳的起源
人名的避讳因为尊祖的需要而起源于我国的周朝。《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鲁桓公为给太子命名,向大臣申繻征求意见,申繻回答:“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生,以畜生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从申繻的回答可以得知,周人对死去的祖先的神灵实行避讳。祖先一旦死去,他的名就要避讳,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书写还是为后辈起名用字,都要避讳祖先的名,以示尊崇。
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盖殷以前,尚志不讳名,至周始讳。”[1] “讳”也就是避讳的意思,自从周王朝确立了避讳制度,对于已经逝去的祖先的名字,周朝的臣民会进行一种避讳,之所以形成祖先死后讳其名的制度,和周王朝的“尊祖敬宗”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周以礼立天下,在周朝时中国的各种礼仪制度开始初具规模,实行避讳制度一方面因为周王朝“尊祖敬宗”思想的形成,避开祖先的名字以表示对先祖的尊崇与敬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统治的需要,任何政权的巩固都必须加强思想意识形态的控制。因此周王朝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等皇权独尊思想的统治下,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尊祖敬宗”的宗法等级体系,因而在意识形态的领域中,祖先死后讳其名即避讳就成了周王朝“家天下”思想和“尊祖敬宗”宗法制度的体现。
(二)人名避讳的发展
在周以后的时代变迁中,姓名避讳制度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王朝权利的更替而日趋完善。避讳制度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或松或紧,或严或宽,或张或弛,不管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价值观念上,都对古代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陈垣认为:“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宋时避讳之风最盛,故宋人言避讳者亦特多。”[2]总的来说,人名避讳制度在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形成大一统局面后逐步完善,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秦朝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父祖长辈的姓名避讳形成完整的体制,这既有思想文化的影响,又是政治统治的一种体现。至唐宋时期,姓名避讳制度趋于严格,上至天子皇臣,下至文人百姓,都生活在避讳制度的框架之中。姓名避讳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致。在这个封建社会的末端王朝,思想的控制可谓达到顶峰,“雍正年间,主考官查嗣庭引用《诗经》中的‘维民所止’为题,此题却被人告发说‘维止’暗示雍正被砍头示众,惨死狱中。就因此二字,查嗣庭遭戮尸枭首,其儿被斩,兄侄流放。”[3]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中,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民主制度的建立,人名避讳制度的制约力亦逐渐减弱。
二、现代人名避讳的类型
在古今的文化继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姓名避讳制度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接受着理性的考验。在这个信息爆炸、崇尚民主与自由的时代,在中国古代所严格执行的姓名避讳制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谓的国讳、官讳、圣讳如今已不复存在。而其他的一些姓名避讳制度则作为中国的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内蕴在民间被传承下来,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中一些新的元素的介入,姓名避讳制度也产生了变异与更新。
(一)长辈名的避讳
长辈名的避讳根植于古代的家讳或私讳,是受中国由来已久的宗族观念、血亲意识的影响,不直呼长辈的姓名已经成为尊敬长辈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现今长辈名的避讳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免直呼长辈的姓名,一种是在为晚辈起名时不与长辈同名或尽量避免使用长辈名字中已有的字。在儒家思想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文化历史上,长幼尊卑的观念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百姓的骨血之中,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是可以直呼长辈的姓名而不被礼教所苛责的。“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等观念思想一直教育着中国的百姓,如今虽不像古代不说不写长辈的姓名中的字那样严苛,但对长辈用尊称确实是被视为一种礼仪、一种教养,是中国人讲礼节、尊长辈的一种表现。
(二)不雅字的避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名字伴随着人的一生,在对待名字符号方面,人们总是趋于求美求雅,力避丑俗不堪。清代的乾隆皇帝曾下诏去掉《辽史》、《元史》中因译音而出现的“狗子”“乞儿”之类的“丑名”,另改雅致雅训的新名。对于不雅字的避讳,自古至今一直延续着,只是由于文化意识与审美观念的不同对不雅字的定义有些许的偏差。对于不雅字,现以动物名的避讳、身体不雅部位的避讳、凶字的避讳这三部分为例来介绍。 1.动物名的避讳
在古代的平民百姓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识字读书的人并不多,或许在白丁的人家会出现诸如李二狗、小猫儿之类的“俗名”,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起名时越来越趋于高雅。在起名时不会使用像牛、羊、鸡、鼠之类的动物名(有些小名除外),但对于一些被神化的动物人们依然喜欢用来命名,例如龙、凤、鲲、鹏等等。
除了上述界限分明的不宜命名的“凡兽”动物和常用来命名的“神兽”动物之外,有一种备受争议的动物“龟”。在古代,乌龟与龙、凤、麒麟一起被誉为“四灵”,而且“龟”字也被取名用字。例如唐玄宗时有一位乐者叫李龟年,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也提到了此人;唐贞观年间的嗣楚王叫李龟灵;“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个侄子小名称为‘阿龟’,诗人很喜欢他,在《弄龟罗》中写道:‘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4]但是在现代,随着“龟”的内涵的俗化,乌龟的名声越来越不好,有很多骂人的话都与乌龟有关,“龟”字逐渐成为名字的禁忌。所以,如今取名用字与乌龟绝了缘。
2.身体不雅部位的避讳
在周时取名有五条原则,有一条为“信”,即“以名生为信”,也就是说以婴儿出生时的生理特征与有关情况取名。例如,“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有明显的黑块,据此取名‘黑臀’。鲁成公名黑肱,周桓公名黑肩,大概也是用此法取名。”[5]现如今,这类不雅部位的名字已消失殆尽。
3.凶字的避讳
名字是一个人的外在象征符号,在人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或许在未见面之前,名字就是给人的第一印象。长辈在为晚辈起名时,尤其是学名,都会用一些积极、阳光、大气的字,至少不会用一些带有煞气的字,诸如泪、杀、弊之类的。这是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名字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和身体发肤一样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和人的灵魂相联系的。取一个温婉的名字和取一个带有煞气的名字对人的气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固然与某些迷信思想有着莫大的关联,也与如今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
(三)名字的反避讳
除了以上所介绍的种种名字的避讳,有种奇特的姓名避讳方式是给孩子取贱名。在为孩子起名的过程中,有时会取两个名字,大名比较正式,遵循人名避讳传承下来的种种习俗,而小名则采用反避讳的方式,多以贱名为主,如“狗蛋儿、猪仔儿、小猫儿”等,“中国人认为生命中的病、死等灾难多为妖魔鬼怪作祟,而鬼怪喜欢好的名字,如果取坏名字,引起鬼怪的厌恶,就会放过他们,小孩就好养了。”[6]这实际是一种反禁忌手段,是用一个不太好的比较低贱的名字来保护孩子避免鬼怪的迫害,是一种灾难坎坷的转移。在这种反禁忌手段中也体现出中国人的迷信思想。在现代,这类的反禁忌手段一般用于农村的孩子的小名,尤其以六七十年代以前为盛,在农村的老人看来,贱名好养。
三、人名避讳文化的意义
人之取名,根于心意,沿于习尚,因时变迁。时间的流逝,文化的传承,使得在取名的过程中有所避讳成为一种古老的习俗,在这种习俗的背后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人名避讳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迷信、恐惧心理。“语言行径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和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7]基于这种心理,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名字中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人的名字和肢体、发肤一样都是人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在有的时候名字会决定一个人的气运。在现代人们取名的过程中,虽不似古代人民一般把名字作为神物来崇拜,却也有趋利避害的潜层表现。随着人名避讳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在人名的取向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心理。
第二,人名避讳制度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在历史的千年变迁中,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古代的人名避讳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国讳、家讳和圣讳,在如今的生活中,虽然国讳和圣讳已不复存在,但是家讳却作为一种文化习俗传承下来。对家族长辈的尊敬与谦卑由封建家长制变换为一种孝道礼仪被延续下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为晚辈取名的过程中,对长辈名字的避讳实质上仍有一种宗法观念作为支撑。对于长辈、敬崇之辈名字的避讳中所蕴含的宗法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第三,为人名避讳为探索消亡的历史提供了线索。人名避讳制度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社会现实因素对这种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人名避讳制度的盛行,也为我们探索消亡的历史提供了线索。透过历代人名避讳制度的不同特点,可以窥见历朝历代政治上皇权专制的轻重,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开放与交流程度以及思想自由气氛的浓厚程度等等。在宋代,圣讳主要以避孔子讳为主,可以看出孔师儒学在宋朝的地位以及儒学对于维持封建统治的巨大作用;依据宋人、辽民、金人及西夏百姓互讳的历史事实,可以得知当时民族关系的大融合以及文化间的交流与学习状况;及至清朝,人名避讳制度从松到紧、从疏到密,无不体现出清朝皇权的高度集中,对思想的压制以及在清朝的统治过程中对于汉民族一些统治手段的沿袭和发展;在新的时期,人们取名过程中不再有国讳、官讳,也可得知民主氛围的宽松。政治与文化的交融,使得透过文化查看历史成为可能,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解读历史的一个佐证。
第四,人名避讳在可帮助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人名避讳制度作为整个避讳制度的一个分支,在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方面也有所助益。例如为避汉高祖刘邦名讳,汉石残经碑把“邦”改为“国”,在古汉语中,“邦”和“国”为同义词故有此种替换。同时,“世”改作“代”,“人”用来替代“民”等等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同义词,从这一方面入手,对于汉语构词法和汉语词汇史研究都很有帮助。
第五,人名避讳制度的研究,对现代取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研习古代人名避讳制度,从中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与习俗,顺着历史的脉络,追溯今时人名避讳制度的渊源,把握贯穿其中的文化积淀。在现代的人名避讳制度中,对长辈名的避讳,对不雅字的避讳,以及名字的反避讳的研究,使得在取名的过程中更具有现代元素,体现着新时代的价值观及文化观。
结语
人名避讳制度作为人名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与社会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名避讳制度作为其中的一朵文化浪花,成为现代词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对历史政治文化的研习都有重要的影响。综合社会因素、语言结构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从人名避讳制度研究中窥见中国人民在取名的过程中所折射出来的民族心理及文化积淀。随着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学和心理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人名避讳现象作为一种语言结构,反映着社会历史变化的同时,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载体,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也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名系统所蕴涵的不同文化思想内涵。在中国,由于其漫长的封建历史以及儒家等各种文化学派的影响,形成了凸显迷信及宗法皇权的古代人名避讳制度,随着自由与民主的普及,科学的涌进,人名避讳制度在新的时代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老民俗,除此内部研究之外,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之间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文化对比研究,从而在异同中彰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3.
[2]陈垣.励耘书屋丛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54.
[3]刘俟晨.漫谈我国古今人物的姓名字号[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4).
[4]蒋栋元.汉语姓名的避讳和英语姓名的张扬[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1).
[5]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6]徐一青,张鹤仙.姓名趣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