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班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度过了2年多的快乐时光,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开始另外一段崭新的旅程。小学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和幼儿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每天会上几门课,每门课都会有一定的作业,孩子要自己收拾书包……这些要求孩子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时间观念、计划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可是现在很多幼儿都是被成人安排活动,尤其晚上到家以后,吃饭、散步、练琴、看书等,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是在成人的提醒和指引下进行的。对于幼儿来说,独立空间几乎没有,久而久之,他们就逐渐失去了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越来越被动。
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我们可以慢慢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并根据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渐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1
孩子想计划自己晚间的时间和活动内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认识钟点,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自己家里的时钟,发现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的规律,了解钟点的记录方法。
玩法1:孩子摆弄时钟,转动分针,观察钟面上几根指针的走动和变化。
玩法2:一家三口分别代表时针、分针和秒针,围着某个中心点转动,比如:秒针(孩子)转一圈,分针(妈妈)向前走一格,时针(爸爸)向前走一步。
玩法3:和孩子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一次性纸盘、碟片、硬纸板等)制作钟面、指针以及刻度,进一步认识时钟。
玩法4:制作一些数字卡片,父母拨动指针,孩子通过摆放数卡记录钟点,或是父母出示数卡,孩子将指针拨动到正确的位置。
游戏2 一分钟有多长
虽然孩子认识了时钟,但是其实他们对于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切实的感受,妈妈说:“快点,还有5分钟啦!”孩子会想“5分钟我还可以再玩一会儿呢”。孩子对5分钟到底是多长时间一点概念也没有。因此,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玩“1分钟”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时间与一些事情之间的联系。
玩法1:准备一个计时器,设定为1分钟,请孩子在一分钟之内做一些事情,比如将书一本一本地摞起来、叠毛巾、整理小袜子、跳绳、拍球等等,计算每一分钟这些事情完成了多少,充分感受到1分钟之内可以做多少事情。
玩法2:计时1分钟,父母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情,最后比较结果,帮助孩子发现快速做事情的方法。
游戏3 我会做标志
孩子要自己制定计划,但是却不会写很多字,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围绕计划表,如何运用简单、清楚的图像表现晚间的活动内容,就需要孩子对标志有一定的了解。
玩法1:在身边寻找标志,并且拍照或者模仿绘画,同时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个标志所代表的意义。马路上有哪些标志?超市里的标志是什么样子的?餐厅里有标志吗?……在这样的寻找中,孩子会逐渐理解标志的作用,发现标志制作的方法和规律。
玩法2:和孩子讨论家里需要标志吗?哪里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标志?鼓励孩子给家里一些地方制作标志,比如卫生间的指示标志、厨房的安全标志、物品摆放的规则标志,等等。在这样亲手制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想象、创造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游戏4 我的晚间我做主
孩子可以自己制定晚间生活的计划了。之前,家长要和孩子有约定:1.晚上睡觉时间由父母确定;2.看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手机等等)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3.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实施,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可以通过讨论进行调整。
孩子绘制自己的晚间计划,家长要提醒孩子,在计划表上必须有时间和活动两项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要求帮助他们在绘画旁用文字注明。做完以后,就可以把这张计划表贴在一个醒目的位置来实施了。
有可能孩子的计划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家长不要急于干涉,而是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与孩子讨论、交流,借助一些图书或身边的事例,想办法解决问题,让活动计划更科学、更合理。如运动类的活动时间太长是否合适?有的孩子热爱运动,可能会给自己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实施,然后和孩子讨论:这么长时间的运动后你是什么感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国王生病了》,既了解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也知道了适度运动的方法。
另外,为了增加趣味性,爸爸妈妈也可以制定一张自己的计划表,和孩子的贴在一起,在实施的过程中,互相学习,甚至还可以让孩子给家长的计划提出一些建议,这样进一步增加幼儿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调整计划的兴趣。
可是现在很多幼儿都是被成人安排活动,尤其晚上到家以后,吃饭、散步、练琴、看书等,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是在成人的提醒和指引下进行的。对于幼儿来说,独立空间几乎没有,久而久之,他们就逐渐失去了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越来越被动。
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我们可以慢慢给予幼儿一定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动,并根据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渐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游戏1
孩子想计划自己晚间的时间和活动内容,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认识钟点,所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自己家里的时钟,发现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的规律,了解钟点的记录方法。
玩法1:孩子摆弄时钟,转动分针,观察钟面上几根指针的走动和变化。
玩法2:一家三口分别代表时针、分针和秒针,围着某个中心点转动,比如:秒针(孩子)转一圈,分针(妈妈)向前走一格,时针(爸爸)向前走一步。
玩法3:和孩子一起利用家里的废旧材料(一次性纸盘、碟片、硬纸板等)制作钟面、指针以及刻度,进一步认识时钟。
玩法4:制作一些数字卡片,父母拨动指针,孩子通过摆放数卡记录钟点,或是父母出示数卡,孩子将指针拨动到正确的位置。
游戏2 一分钟有多长
虽然孩子认识了时钟,但是其实他们对于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切实的感受,妈妈说:“快点,还有5分钟啦!”孩子会想“5分钟我还可以再玩一会儿呢”。孩子对5分钟到底是多长时间一点概念也没有。因此,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玩“1分钟”的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发现时间与一些事情之间的联系。
玩法1:准备一个计时器,设定为1分钟,请孩子在一分钟之内做一些事情,比如将书一本一本地摞起来、叠毛巾、整理小袜子、跳绳、拍球等等,计算每一分钟这些事情完成了多少,充分感受到1分钟之内可以做多少事情。
玩法2:计时1分钟,父母和孩子共同做一件事情,最后比较结果,帮助孩子发现快速做事情的方法。
游戏3 我会做标志
孩子要自己制定计划,但是却不会写很多字,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围绕计划表,如何运用简单、清楚的图像表现晚间的活动内容,就需要孩子对标志有一定的了解。
玩法1:在身边寻找标志,并且拍照或者模仿绘画,同时大家一起讨论交流这个标志所代表的意义。马路上有哪些标志?超市里的标志是什么样子的?餐厅里有标志吗?……在这样的寻找中,孩子会逐渐理解标志的作用,发现标志制作的方法和规律。
玩法2:和孩子讨论家里需要标志吗?哪里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标志?鼓励孩子给家里一些地方制作标志,比如卫生间的指示标志、厨房的安全标志、物品摆放的规则标志,等等。在这样亲手制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想象、创造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游戏4 我的晚间我做主
孩子可以自己制定晚间生活的计划了。之前,家长要和孩子有约定:1.晚上睡觉时间由父母确定;2.看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手机等等)的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3.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实施,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可以通过讨论进行调整。
孩子绘制自己的晚间计划,家长要提醒孩子,在计划表上必须有时间和活动两项内容,可以根据孩子的要求帮助他们在绘画旁用文字注明。做完以后,就可以把这张计划表贴在一个醒目的位置来实施了。
有可能孩子的计划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家长不要急于干涉,而是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与孩子讨论、交流,借助一些图书或身边的事例,想办法解决问题,让活动计划更科学、更合理。如运动类的活动时间太长是否合适?有的孩子热爱运动,可能会给自己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实施,然后和孩子讨论:这么长时间的运动后你是什么感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国王生病了》,既了解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也知道了适度运动的方法。
另外,为了增加趣味性,爸爸妈妈也可以制定一张自己的计划表,和孩子的贴在一起,在实施的过程中,互相学习,甚至还可以让孩子给家长的计划提出一些建议,这样进一步增加幼儿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调整计划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