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今的学生,是叛逆的學生,怎样管理好一个个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就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本文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尝试,仅供参考。
【关键词】激情满怀 创新进步 谈话谈心
由于自身水平和能力问题,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漏洞,有的还是终生憾事,回想起来,这些不忍提及的教训,竟然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一、激情不等于效果
刚参加工作时,满怀激情,对未来、对班级、对每一位学生都信心百倍,以为靠自身的激情是能干出一番成绩的。但实际情况却让我很失望。自己激情满怀,学生却无动于衷;自己摇旗呐喊,学生却四处乱跑;自己在班会上大谈特谈,口号喊了不少,计划定了不少,可是学生那里却不声不响,致使自己很受伤,甚至大失所望。根源何在?我认为,班级工作应该两厢情愿。
单方面的冲动式的做法往往会有去无回,班主任对班级的态度有时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够从两个角度考虑,既保持自己的激情,又照顾到学生的需要;既调动自己,又激发学生;既发挥自己的优势,又找到学生的共鸣点,如此一来,呐喊的效果就会明显,年轻的优势就会凸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才会呈现在你的工作中!
二、创新不等于进步
受潮流的影响,我喜欢在班里搞一些创新。参考了很多成功班主任的经验,查看了很多刊物上的做法,甚至还结合本班的特点作了再加工,于是,大张旗鼓的创新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给同桌写一封信、给异性提一个建议、为自己制定五年或十年规划、假如我落榜了、假如我是残疾人……一连串的活动新颖别致,学生兴趣大增,班里气氛空前高涨,但是,这能算是进步吗?算多大的进步?促进了什么?提高了什么?带动了什么?
红红火火之后,留下的一片空虚。如果忽略了本班学生的基本特点,忽略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忽略了以学习为根本的出发点,创新就会显得很苍白。所以,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实实在在地搞好基本教学与管理,不折不扣地走强化落实的路子,少喊口号多抓实际,少玩花样多做实事,立足本班实际,有放有收,有紧有松,这样的创新才会更加实际、有成效,否则,很容易走上华而不实的虚无之路!
三、规定不等于合法
刚做班主任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细则,从自习到课间,从教室到宿舍,从学校到家庭,从学习到做人,规定可以说滴水不漏,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去实现了,那么我所带的班级,就是魏书生一样班级了!但是,我忽略了一点:自己的规定有很多都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自己老是想靠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来实现班级管理的飞跃,短期内效果也不错,但是,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搞得自己很被动。比如,我规定不使用手机否则开除班级,但是很多学生偏偏偷偷使用而又被发现。这种时候自己就很难处理了,我无法开除学生的班级。这样,就会让自己制定的制度“自行灭亡”。
所以,我个人认为,制度不一定要多、细,关键还是要有理有据、合情合法且留有余地。不然,学生真要和班主任理论起来,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四、谈话不等于谈心
和学生谈话,这是很多老班主任的经验。这是个法宝,用好了,利于沟通,利于学生成绩的突破。我也学着老班主任的做法,经常找学生谈话,一段时间下来,自己好像在机械地完成一件任务,没什么感觉,学生也诚恳地当着听众,十几甚至几十分钟下来,我海阔天空,从各个角度试图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上进心,可从学生临走时那木然的表情来看,我又白忙活一场。
缘何?因为谈话不等于谈心。和学生谈话,不是班主任一味地灌输和说教,也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用自己的阅历去压制,而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做有针对性的交流。因此,谈话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有针对性的,事先分析好谈话对象最近的或最主要的特点,有事则谈,无事不谈或少谈,重要的事专门谈,一般问题随机谈,心理问题静下来谈,生活问题关切地谈,学习问题严谨地谈,纪律问题严肃地谈,琐碎小事及时地谈,思想压力频繁地谈……此外,谈话不是训话,谈话不是个人演讲,听学生吐露心声比老师没完没了地说教要好。
谈话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书面谈。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和老师当面交流,但是他们又最需要沟通,所以,以书面形式打开突破口,会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学生书面表达出来的内心世界才是最真实、最完整的。许多看上去平静的学生,一旦动起笔来,真的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而对这样的学生,有时你找他十次也不一定能问出他的真实想法。再者,有些问题适合当面说,也有相当一部分问题适合书面交流(限于篇幅不多举例)。总之,要做到和学生谈心,而不是简单地谈话。
五、发火不等于威严
由于个人性格原因,我有时会在班里大发雷霆,声音提上去了,阵势提上去了,威严却降下来了。有一次,我发完火后,回到办公室一个人生闷气,一个班干部到办公室找我,说了一句让我不能忘却的话:老师,你发火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偷着笑。
是啊,站在讲台上,扯着嗓子,挥舞着拳头,甚至捶打着桌子,那样子能不让人发笑吗?从那以后,我没在班里发过真脾气,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意识到发火不等于威严。
当然,该发的火还是要发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用“虚张声势”来解决,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气,而是为了提醒学生注意该注意的东西。再说了,干这么多年班主任,偶尔发一次火,要比整天怒火中烧的效果好的多。说到底,班主任的威严不是让学生怕,而是让学生敬。如果学生真怕了你,也就真的会“敬而远之”了。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具备3方面素质:第一,做一个真实的人;第二,无条件地接受学生;第三,对学生的移情理解,它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我想,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肯定都接受过这样的理论,但是,真正理解这理论,是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由此观之,我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我还有很多失败的做法不能一一列举,自己每次反思时,总会很无奈地摇摇头,为自己当时的冲动而简单的工作方法感到羞愧,于是继续寻找自己的教训,也好让自己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班主任工作,仅有好的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罗杰斯著:《问题儿童的临床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2.孔子:《论语》,中华书局,2006.10.
【关键词】激情满怀 创新进步 谈话谈心
由于自身水平和能力问题,管理上出现了很多漏洞,有的还是终生憾事,回想起来,这些不忍提及的教训,竟然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一、激情不等于效果
刚参加工作时,满怀激情,对未来、对班级、对每一位学生都信心百倍,以为靠自身的激情是能干出一番成绩的。但实际情况却让我很失望。自己激情满怀,学生却无动于衷;自己摇旗呐喊,学生却四处乱跑;自己在班会上大谈特谈,口号喊了不少,计划定了不少,可是学生那里却不声不响,致使自己很受伤,甚至大失所望。根源何在?我认为,班级工作应该两厢情愿。
单方面的冲动式的做法往往会有去无回,班主任对班级的态度有时并不一定会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够从两个角度考虑,既保持自己的激情,又照顾到学生的需要;既调动自己,又激发学生;既发挥自己的优势,又找到学生的共鸣点,如此一来,呐喊的效果就会明显,年轻的优势就会凸现,班主任工作的乐趣才会呈现在你的工作中!
二、创新不等于进步
受潮流的影响,我喜欢在班里搞一些创新。参考了很多成功班主任的经验,查看了很多刊物上的做法,甚至还结合本班的特点作了再加工,于是,大张旗鼓的创新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给同桌写一封信、给异性提一个建议、为自己制定五年或十年规划、假如我落榜了、假如我是残疾人……一连串的活动新颖别致,学生兴趣大增,班里气氛空前高涨,但是,这能算是进步吗?算多大的进步?促进了什么?提高了什么?带动了什么?
红红火火之后,留下的一片空虚。如果忽略了本班学生的基本特点,忽略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忽略了以学习为根本的出发点,创新就会显得很苍白。所以,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实实在在地搞好基本教学与管理,不折不扣地走强化落实的路子,少喊口号多抓实际,少玩花样多做实事,立足本班实际,有放有收,有紧有松,这样的创新才会更加实际、有成效,否则,很容易走上华而不实的虚无之路!
三、规定不等于合法
刚做班主任时,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依据学校的相关规定,我制定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细则,从自习到课间,从教室到宿舍,从学校到家庭,从学习到做人,规定可以说滴水不漏,如果按照我的想法去实现了,那么我所带的班级,就是魏书生一样班级了!但是,我忽略了一点:自己的规定有很多都是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自己老是想靠学生的理解和配合来实现班级管理的飞跃,短期内效果也不错,但是,在出现问题时,往往会搞得自己很被动。比如,我规定不使用手机否则开除班级,但是很多学生偏偏偷偷使用而又被发现。这种时候自己就很难处理了,我无法开除学生的班级。这样,就会让自己制定的制度“自行灭亡”。
所以,我个人认为,制度不一定要多、细,关键还是要有理有据、合情合法且留有余地。不然,学生真要和班主任理论起来,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四、谈话不等于谈心
和学生谈话,这是很多老班主任的经验。这是个法宝,用好了,利于沟通,利于学生成绩的突破。我也学着老班主任的做法,经常找学生谈话,一段时间下来,自己好像在机械地完成一件任务,没什么感觉,学生也诚恳地当着听众,十几甚至几十分钟下来,我海阔天空,从各个角度试图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上进心,可从学生临走时那木然的表情来看,我又白忙活一场。
缘何?因为谈话不等于谈心。和学生谈话,不是班主任一味地灌输和说教,也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用自己的阅历去压制,而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做有针对性的交流。因此,谈话应该是有计划、有准备、有针对性的,事先分析好谈话对象最近的或最主要的特点,有事则谈,无事不谈或少谈,重要的事专门谈,一般问题随机谈,心理问题静下来谈,生活问题关切地谈,学习问题严谨地谈,纪律问题严肃地谈,琐碎小事及时地谈,思想压力频繁地谈……此外,谈话不是训话,谈话不是个人演讲,听学生吐露心声比老师没完没了地说教要好。
谈话的另外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书面谈。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和老师当面交流,但是他们又最需要沟通,所以,以书面形式打开突破口,会有很好的效果。有时,学生书面表达出来的内心世界才是最真实、最完整的。许多看上去平静的学生,一旦动起笔来,真的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而对这样的学生,有时你找他十次也不一定能问出他的真实想法。再者,有些问题适合当面说,也有相当一部分问题适合书面交流(限于篇幅不多举例)。总之,要做到和学生谈心,而不是简单地谈话。
五、发火不等于威严
由于个人性格原因,我有时会在班里大发雷霆,声音提上去了,阵势提上去了,威严却降下来了。有一次,我发完火后,回到办公室一个人生闷气,一个班干部到办公室找我,说了一句让我不能忘却的话:老师,你发火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偷着笑。
是啊,站在讲台上,扯着嗓子,挥舞着拳头,甚至捶打着桌子,那样子能不让人发笑吗?从那以后,我没在班里发过真脾气,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意识到发火不等于威严。
当然,该发的火还是要发的,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用“虚张声势”来解决,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发泄自己的怒气,而是为了提醒学生注意该注意的东西。再说了,干这么多年班主任,偶尔发一次火,要比整天怒火中烧的效果好的多。说到底,班主任的威严不是让学生怕,而是让学生敬。如果学生真怕了你,也就真的会“敬而远之”了。
罗杰斯认为教师应具备3方面素质:第一,做一个真实的人;第二,无条件地接受学生;第三,对学生的移情理解,它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敏于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我想,我们在大学的时候,肯定都接受过这样的理论,但是,真正理解这理论,是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由此观之,我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
我还有很多失败的做法不能一一列举,自己每次反思时,总会很无奈地摇摇头,为自己当时的冲动而简单的工作方法感到羞愧,于是继续寻找自己的教训,也好让自己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班主任工作,仅有好的出发点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罗杰斯著:《问题儿童的临床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10.
2.孔子:《论语》,中华书局,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