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h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于研究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手段,并探讨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对其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 至2020年5月 期间,在我院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手术治疗,B组患者40例给予针对性、精细化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复位情况。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骨折复位情况低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脊柱骨折;后路手术内固定;临床疗效;传统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64
  人的骨代谢是个动态的过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维持着骨代谢的平衡,年轻人的骨修复能力强,高年龄患者人骨修复能力会逐渐减弱[1]。而脊柱骨折多数是由于外界原因造成,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如不及时治疗,可引发瘫痪。常见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来确保患者的健康。但传统手术具有很严重的创伤性,手术切口也有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甚至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极大程度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多样性、科学性的技术,为了探讨此手术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8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析治疗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 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40例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为(49.23+4.36)岁;B组患者40例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0.32+3.9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家属同意,且签署自愿书。排除标准:患有过敏史、精神类疾病以及脏腑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A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是对患者椎管进行减压处理,然后处理患者关节囊,为患者植骨,手术后为患者使用 0.9% 的氯化钠溶液冲洗[2]。B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定方式,术前,了解患者技术骨折的实际情况,并给予CT影像及X光线检查。在患者伤椎棘突注射0.58ml 美蓝溶液,注射同时,还需要拍摄 X 线片。拍片结束之后,将针头拔出,此后结合 X 线片当中针头所在位置,对伤椎的具体位置进行定位。再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帮助患者做俯卧位,让患者的腹部悬空。将伤椎作为中心位置,将四周软组织剥离,促使伤椎的上下相邻椎体棘突和椎板等充分暴露在外[3]。然后定位椎弓,使用椎弓根探子找到椎弓根,在其中插入 4 枚定位针。在C 型臂以及 X 线的引导下,对患者定位针的方向以及深度进行探查。然后对椎弓根进行详细探查,撑开复位,借助自体髂骨、棘突碎骨或椎板对骨折缺损处进行植骨融合处理。将横连杆安装好,在其中安装负压引流[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复位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通过患者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与Cobb’s角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经两种不同的手术后,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经两种不同的手术后,A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低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脊椎骨折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由于创伤面积较大,因此许多患者术后会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如出现感染,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并发症[5]。因此,传统的手术效果并不理想,而后路手术内固定术,创伤面积小,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且具有安全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精细化的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有效减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建议提倡[6]。
  参考文献:
  [1]胡伶平,鲜思平,巫培康.分析脊柱骨折行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方法与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14):64-65.
  [2]王剑文,王京亮,皮安平,于宝新,郑泉鑫.Sextant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后路手术及前路手术对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察[J].中国医学装备. 2020,17(08):104-108.
  [3]王兴,阿尔宾.前、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04):551-552-553-554.
  [4]赵星毅,王黎明,沙卫平,朱贤.微创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40(02):122-125.
  [5]霍智铭,关宏刚,陈超,王刚,曹正霖.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 2019,9(18):230-232+245.
  [6]牛鸣纲.后路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伤椎影像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 2019,28(05):544-54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宫颈糜烂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研究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治愈37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3%,研究组患者中治愈45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比较结果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03月~2020年03月期间收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病例45例实施单纯血肿清除术;一组命名为观察组,病例45例实施血清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性关节炎,采取经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LKS评分显著提高,而观察组评分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到2020年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10例乳腺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活检病理诊断确诊。为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及扩散加权成像检测。采集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影像特征等数据。结果:患者经检测数据:准确度:107/110(97.27%);特异度:50/52(
期刊
【摘要】目的:对双源CT在胸痛三联征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的50例患者作为双源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充足和曲面充足以及容积再现技术来对图像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且要提供临床诊断。结果:所有患者都可清晰的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肺动脉及其分支、胸主动脉及胸部其他结构。结论:采用双源CT能够一次扫描完
期刊
【摘要】目的:心理治疗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治组,各40例。研究组采取心理治疗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法,常治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天、60天后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30天、60天后的HAMD评分低于常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常治组总有效率为92.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病案统计准确性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卫生管理对策。方法: 选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病案统计时115例出现误差的病案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影响准确性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卫生管理对策。结果:临床医生和编码人员是影响病案统计准确性的最主要原因,其中编码人员因素(53.04%)略高于医生因素(46.96%),编码人员因素中主要包括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甲狀腺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选取甲状腺手术患者,病例数88例,根据双盲法划分甲组与乙组(n=44),甲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乙组甲状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比诊断价值。结果:甲组诊断符合率79.54%,诊断时间为(2341.41±604.02)min,乙组诊断符合率95.45%,诊断时间为(27.48±4.14)min,数据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实施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小儿川崎病患儿50例,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应用在观察组治疗中,将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应用在对照组治疗中。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2周后TPO、IL-3、IL-6均明顯更低,治疗12个月临床有效率明显更高,随访3年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TPO、IL-3、IL-6,P>0.05。结论:小儿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06月-2020年05月入住ICU的81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比分析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及观察组采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ICU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对入住ICU患者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