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转化的四个通用法则

来源 :教材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学生的转化不仅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老师所一直在苦苦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把好一个“度”
  
  度,是指程度要适度。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度:软硬适中,只有这样才会让浪子回头的。现实教育中,我们对待问题孩子进行教育一般有两种:一是硬的,长期对孩子冷眼相看和武力制裁;二是软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不闻不问。结果呢?硬的造成孩子们强烈的抵制情绪,他们会故意在班上惹麻烦: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任你怎么处罚就是屡教不改。软的导致学生做事没有任何顾忌,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大肆违纪。我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尴尬境地呢?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对问题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要把握好“火候”:软硬相加,火候适中。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和错误的时候,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对其挑剔、不满,抑或训斥。而是要给予其适当的宽容,但这里的宽容不是简单的纵容,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健康的承受能力,然后根据其性别、年龄等,视错误的性质和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教育。对存侥幸心理和无所谓心理的学生,教师加大处罚力度,使学生感到震惊。强烈处罚可使学生加深印象,待其猛醒过来后,再耐心地晓之以理,使其进一步加深认识。对有悔错心理和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尽量避免公开批评教育,要采用勉励的口气与学生谈话,要先肯定学生的一些优点,唤起他们内心的进取心理后再指出其错误,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利弊。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抓好一个“时”
  
  “时”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机,二是时效。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班主任一是要把握好时机,二要讲究时效。
  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就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想做好思想工作,就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课后被老师留下、请去办公室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如同家常便饭一般。所以这些学生对老师简单的批评、说服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抗体,而且免疫力还比较强。要想对这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时,班主任必须要学会巧抓典型性事件。比如,打架事件,只要发生就会在班级集体、打架事件的当事者和其他学生心中造成震荡性效应,引起思想上的尖锐矛盾,情感上的强烈体验。这时候班主任必须如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如果能透过其目光读出其内心的思想动向。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和手段去教育和引导学生,学生就会深切感受到老师的一片苦心,明白自己的言行对老师和同学是多么大的伤害。也自然就会在错误中及时醒悟,并积极地进行自我修正。
  教育要讲时效,是指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校正应该从速,一般而言,越快越好。也就是说当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实施教育,其效果最好。因为学生犯了错误、班级发生问题后,如果班主任及时进行处理,不仅可以让“事态”得到及时控制,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内心的不安、内疚等体验更深,能使他们更清楚地看到错误造成的后果。而延迟性的处理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无能或没有办法对付自己的思想,也会让学生滋生“犯错”是不用付出代价的错觉,以至于行为更加放荡。并且延迟性的教育或多或少有点“翻旧账”的嫌疑,这样易使学生产生情绪上的反感和对立,不利于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其教育意义也就不大。
  
  三、问题学生的校正要遵循一个“序”
  
  序,即顺序。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我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
  在现实教育中,面对调皮的、犯错的学生,我们多数老师习惯的做法是:要么是对其进行一顿猛训猛尅,然后再要求其当众认错;要么就是通知家长,然后写出检查并保证永不再犯。班主任的这些做法乍一看起来是收到良好的直接效果,问题得到了快速圆满的解决:学生当时不仅承认了错误、并且也痛下决心今后会改正错误的。但是时间一久,你就会发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同样的错误他依然会再犯。这时候很多班主任都会不理解,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呢?怎么“屡教不改”呢?其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并不在学生,而是我们班主任本身。
  问题的校正是要遵循一定的顺序的:识错——认错——悔错——改错,而我们教育却恰恰忽略了这种顺序。我们的老师总是在通过我们手中的惩罚手段强行对其进行跳跃式的修正,孩子只是迫于老师的压力才被迫承认错误的,其内心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也就更谈不上心生悔改之意了。所以对待问题学生教育,班主任应该这样做:孩子犯错之后,应该先让其进行独立的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可要求其写一则违纪心理报告字数不限(不是检讨书也不是保证书),但必须要将自己违纪时和违纪后的心理叙述清楚,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其心理特点(这次违纪是有心的还是无意的),采取不同方式与之进行谈心,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弄清是非界限,这样他们就会在深刻认识自己错误的同时积极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问题学生的转化要讲求一个“法”
  
  法,就是方法。问题学生由于个性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爱化妆的,有不服从老师管理的,有迷恋网络游戏的。古人云:“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校正方法也必须是灵活多样的。在对学生问题进行校正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认知偏差,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因人而异,不仅要让学生能认识到错误,加深印象,同时还要能锻炼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比如,举行知识竞赛,可以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其竞争意识;组织小种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劳动能力,并促使其体会到“粒粒皆辛苦”道理,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辛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动员学生把用过的作业本都积攒起来,将喝过的饮料瓶收集起来,然后卖到废品回收中心,用换来的钱买班级所需的用品,以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励志电影、纪实专题片,看完后让学生及时写感受,并开班会进行讨论,以深化感官认识;也可以组织学生演话剧,这种方法既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也可以找一些名人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教育学生;还可以找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校现身说法。总之有很多方法我们可以用,只要是对孩子的成长有进步意义,我们就可以采用。
  总而言之,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对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之上灵活应用不同模式,不同套路去实施教育。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方式适当、适中、适路,问题学生就一定会得到转化。
  
  
  (作者单位:山东海阳市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放疗是目前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肿瘤周围的食管黏膜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量照射,引起放射性食管炎,这种损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放疗的剂量以
一节语文课,教师研读教材,确立教学目标的“精准度”决定着学生习得的“有效性”。字词学到什么程度,表达方式哪些需要渗透,什么时机训练学生写,什么时机训练学生表达等,这些都要通盘考虑。所以,教师研读教材成为了实现课堂有效性的关键。只有准备充分,研读到位,课堂才会生成更多的“精彩”。  一、找准关键词  首先,要清楚抓住关键词的目的是什么?抓住它们,就是要通过认真品悟这些词语,包括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
保护商标上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用生物的形象或图形作为标识的商标定义为生物商标,同时将用于商标的生物称之为商标生物。商标作为一种商品,一种无形资产,一种知识产权,特别是驰名商标,商标生物的文化、美学、传播价值为商标带来超额的"虚劳动"价值。2002—2011的十年间,中国经济总量上升到第二位,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最多的沿海5省驰名商标累积数量增长随着GDP年际呈指数增长趋势。十年间中国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温州“炒煤团”之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长篇累牍但又浅尝辄止的文章,揭开了一个个黑洞洞的井口,而其内里究竟何如,却也依然深不见底。  这是一个虽反常但必然的局面。即使是在最基本事实的掌握上,有说法称温州煤商控制了山西省60%的中小煤矿,煤炭年产量8000万吨,占山西省煤炭年总产量的1/5,全国的1/20;而浙江、温州两级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及浙江富兴电力燃料公司共同完成的调研报告则显
为研究臭氧浓度升高和太阳辐射减弱复合背景下,麦田土壤反硝化作用及N2O排放的变化,采用开顶箱(OTC)法和遮光网技术,设置3个臭氧浓度梯度及3个辐射减弱梯度,连续4a对小麦生长季麦田土壤进行臭氧浓度增加太阳辐射减弱以及它们的复合作用的试验。采用MPN(最大或然数)法测定反硝细菌的数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反硝化细菌数量和反硝化强度受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小麦成熟期收割后土壤反硝化细
一、背景梁梁,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系企业中层干部。因与丈夫离异不能给孩子一个健全的家庭而对他心怀愧疚,所以,平时对他常有纵容之处。梁梁在学校话
高原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关乎流域生态安全。随着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探讨高原湿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及温度胁迫带来的伤害,对维系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原地区典型湿地纳帕海为研究对象,将适应了纳帕海湿地气候条件的4种优势植物连同生长基质组成的植物-土壤单元,移至不同区域气候条件的拉市海湿地和昆明滇池流域,分析气候变化影响下,4种湿地植物原位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