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析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级院系是高校教学工作具体实施者,其教学工作成效决定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新建本科院校二级教学单位面临质量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质量管理的跟踪反馈环节薄弱、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后评估时期,新建本科院校二级单位应强化教师的质量保障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完善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202-02
  教育部2003年启动的“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积极促使新建本科院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使其在教学基础设施、教学内涵建设和教学管理创新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评估期间的教学质量管理问题也逐渐受到各新建本科院校的关注和重视。
  二级院系是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者,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检查和评估是以二级院系为对象,其教学工作成效决定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后评估时期,重视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质量管理,构建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可以使得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水要流到头”的问题,真正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使“量”的扩张与“质”的保障有效地达到统一。
  一、高校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的内涵
  质量强校是高校发展之本。“高校的教学院系部通常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实施二级教学管理,所以加强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明确学校与各院系部各自的管理目标、分清责任、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1] 校级教学管理重在目标管理,而其二级院系的教学质量管理则应侧重教学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监控,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的宏观管理目标和相关规范要求下,二级院系结合各自的学科专业和人、财、物等资源条件,制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实施对日常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监控和管理[2]。
  二、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学院规模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新建地方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办学层次、结构以及专业也需要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不断进行调整,随之而来产生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不足、传承研究不够、教学管理队伍能力水平不能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要求等诸多问题,从而不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随着学校的发展,其二级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最初拥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两个专业,随后相续增加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酒店管理等4个专业。截至2013年秋季,该院本科专业数目总计6个。在2013年秋季教育部专家进校评估之际,该院学生规模达到2 300人,30个教学班级。学院专业的快速发展是适应区域社会经济需求以及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必然结果,但同时其教学与教学管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合肥师范学院前身为安徽教育学院,受长期成人本科教学管理方式的影响,管理工作习惯粗放式和经验化,对质量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规律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二级院系教学管理模式亟需创新和完善。
  (二)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不高
  目前,关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专项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缺乏分类分层的专业指导、专题培训和业务考核,教学质量管理多停留在经验化层次。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学校于2011年成立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并成立学校三级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其中院系一级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主要由教师兼任。合肥师范学院的二级教学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立的院教学质量管理小组,共计8人,两名为院教学秘书,其余6人皆为专任教师,此外3名教研室质量管理员人员也均为一线教师。这些一线教师虽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从事教学质量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不多,掌握不够,教学质量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此外,由于日常教学任务和教学管理的琐碎与繁重,教学质量保障活动难以细致深入的展开,有些时候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导致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能够自动、平稳和有序运行。
  (三)教学质量管理的跟踪反馈环节薄弱
  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依据。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具有导向性和全面性,需要对各个教学环节制定出符合教学规律、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质量标准,通过标准的执行直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质量管理过程上,对整个教育过程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毕业生质量等跟踪反馈等环节的控制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比如合肥师范学院的二级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每学期均会开展期中教学检查,教学管理人员将学生所反映的教学问题汇总后反馈给相关教师,教师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但由于后期跟踪反馈监控手段不足,导致这种质量监控往往流于形式。学生的毕业实习环节也同样存在监控不足的问题。
  (四)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作为校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子系统,目前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常是直接将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拿来用,但许多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本院系部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实际。甚至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据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制度,进一步造成二级院系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这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影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学校规章制度,结合二级院系特色和发展需要,亟需建立和健全二级院系的相应教学环节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三、构建新建本科院校二级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一线教师的质量保障意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教学工作的主导是教师,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工作的重点和重心是强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意义的认识,树立全员质量监控观念。调动他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和积极性,自觉自愿地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要使全体教职员工从生存和发展高度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强调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围绕教学来展开,服务于教学,有利于教学。院系应在教育观念、责任意识上充分认识,不能让院系教学工作满足于不出问题的质量标准,要切实去研究、制定政策、落实实施,把对于教学质量的要求内化到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心中。二级院系可以通过各种评价活动和各种评优活动的引导,激发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质量意识,提高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保障意识和精力投入,齐心协力投身教学,保障教学中心地位。   (二)提高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专业水平
  一是加强学习。以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为目标,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交流和研讨,强化考核,颁发合格证书。加大组织教学质量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力度,拓宽工作视野。二是改善结构。调整、充实和稳定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将愿管理、能管理、善管理的人员吸收进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研究。设立校级“质量工程”教学质量管理专项,引导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研究,反哺教学管理。
  (三)完善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教研室是进行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组织,具体的日常工作包括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试卷的命题与批阅、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学团队建设等。教研室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教研室必将成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主要对象。若教研室缺乏生机和活力,缺乏凝聚力,则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形成学科、专业群体优势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建立教研室设置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教研室等级评定办法和奖惩制度,以此来引导、规范、约束教研室的行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估指标必须以教学质量为最高标准,注重主要教学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将定性与定量考核、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教研室主任、老师的切身利益挂钩,以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率性[3]。此外,教研室还需要建立档案,做好教学文件和资料归档管理工作。目前,合肥师范学院校质量工程项目中,正在着手“校示范教研室”的项目研究,以此抓手,必然可以有效促进教研室的规范建设与发展,以更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构建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环节杂,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建本科院校在依靠教学督导和学校领导的“随堂听课”监督等外部动力的同时,应重点寻求建立内部动力系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督导体系、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改进体系组成的五位一体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及运行机制。”[4]在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课程考核等环节,吸纳教学质量管理部门、督导部门、教师、学生等内部力量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在实践环节、毕业论文、毕业生质量等监控环节要吸纳地方政府机构、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新闻媒体等外部力量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构建多层多维、多元评价主体、全方位立体动态监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小亮,周德荣.论加强高校二级院系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6):80.
  [2] 许平华.关于实施与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8,(5):133.
  [3] 徐建平,周德俭.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教研室建设问题探讨[J].高教论坛,2006,(5):167.
  [4] 彭晓云.形成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J].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26-28.[责任编辑 安世友]
其他文献
摘 要:选取1998—2013年甘肃省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规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规模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减小,并且金融发展效率的正效应要更大一些。  关键词: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城乡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084-05  引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创业者理论只从单一视角解释创业者,因而不能指导创业者怎么才能成功。基于传统的风险理论和分工理论,创业者之所以能成功,本质不是因为他们承担了创业风险,而是他们具备某些降低创业风险的能力,依靠这些能力,他们能减少创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决策成功的概率;另外,成功的创业者能力往往不完备,他们必须借助人才资源整合能力,整合具备降低企业风险的某些能力,使得企业生存下来。创业风险来自宏观环境不
期刊
摘 要:开封市滨水景观设计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技术手段的局限,对艺术及文化要素缺乏深入挖掘,景观设计人员与使用者缺乏沟通,加之行业起步较晚,缺乏统筹管理和整体规划的经验,使得正在建设的水系工程中滨水景观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水系工程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125-04  开封市水系工程中,水体生态功能退化,
期刊
摘 要:当前管理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大多仍采用以知识输入为主的模式,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功能,无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得到提升,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在择业时无人问津的窘境。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依托,借助模块化教学两大流派(“MES”与“CBE”)的思想,尝试探索管理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效率模式,即把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理论素质、基础从业能力与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符合当代高
期刊
摘 要:大众点评在服务上的创新助其成为目前业内当之无愧的中国最具代表性的O2O领军者,成为商户点评最大平台,成为中国亿万消费者不可或缺的消费渠道。重点分析大众点评的商業模式,对客户细分、收入来源、渠道通路和重要伙伴的信息服务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大众点评;商业模式;服务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189-02  大众点评是中国
期刊
摘 要:运用过程激励理论探讨在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过程激励和过程考核的重要作用,并以《国际贸易地理》等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试点改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通过过程激励和过程考核,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促进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过程激励;过程考核;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
期刊
摘 要:论述在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是以培养基本素质为目标,形成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定位,形成了创新、实用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阐述实验教学改革使课程体系与环节、实验条件、实验方式形成了新局面和新挑战。以及在此实践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途径。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队伍;素质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走出校门,发展社区教育,为社会提供更多层次的学习途径,使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与社区合作过程中转变观念、营造氛围、完善制度保障、开放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为社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
期刊
摘 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提出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计算机方向课程,构建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培养的计算机方向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计算机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向社会输出“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可行的。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数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
期刊
摘 要:《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必修课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成果影响着学校的德育教育实际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对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克服现有的一些弊端,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旨在通过分析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