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钼靶摄影数字化摄影B超在乳腺恶性病变筛查中价值及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乳腺疾病是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特别是乳腺癌已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乳腺疾病防治工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倡导全社会、全国医务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关爱女性,加强对乳腺恶性肿块筛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女性的生命身体健康。
  【关键词】传统钼靶摄影;数字化摄影;B超;乳腺恶性病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06-1
  
  笔者在此,就普通钼靶X线摄影、数字化X线摄影、B型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作一对比,以探讨在临床中的应用。
  1乳腺结构分型特点
  乳腺的大小一般两侧对称,个人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临床上,通常将乳腺分为4型。即致密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少量腺体型及脂肪型。根据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亦分为4类:Ⅰ致密型、Ⅱ透亮型、Ⅲ索带型、Ⅳ混合型。
  2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表现
  乳腺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较硬、边界不清,单发多见,与周围多有粘连,可出现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内陷,可伴乳头溢乳或血,同侧锁骨上或腋窝可见肿大淋巴结,晚期可远处转移到肝、肺、骨等。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或有浅分叶,边界清,多光整,与周围组织少粘连,活动度较好。
  3影像技术对乳腺恶性病变(乳腺癌)敏感性和准确率的比较
  3.1X线钼靶摄影至今仍是乳腺疾病最主要的、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1],传统钼靶X线摄影或数字化X线摄影,都是依据肿瘤病理结构一系列异常X线表现来作定性诊断。恶性肿瘤病理结构X线表现为:①不规则肿块或分叶状肿块影;②肿块边缘“毛剌征”;③肿块边缘模糊、不清;④病变区结构紊乱无序或推挤、移位;⑤病变结构粘连、牵拉致周围失常、变形;⑥病变区可见点状、簇状或不规则钙化。多数乳腺癌可出现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异常表现。回顾去年搜集的93例乳腺肿块病例,传统钼靶拟诊中恶性34例,病理证实恶性病变45例,传统钼靶准确率为75.6%,与一般文献报道大致相符[2]。
  3.2数字化X线乳腺摄影是将X线信息转化为数字图象信息的一项技术,不直接用胶片作为影像载体,避免了传统屏片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是暗室技术不良,导致粘片、静电、污斑、伪影、漏光灰雾度大等而造成图像质量下降。数字化摄影具有高空间分辨率,良好的对比度及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包括窗宽、窗位调节,图像移动旋转,图像距离、密度测量等辅助技术,更有助于区分正常组织和病变,更明晰地显示影像的细微结构和微小病变,提高了乳腺癌的检出率,同时数字化摄影的照射剂量比传统屏片摄影有所降低。有人报道数字化乳腺摄影能更好地显示微小钙化、肿块、结构扭曲,皮肤、乳头影的改变[3]根据Free等在1年内对12.860张乳腺片采用计算机辅助检测诊断,结果使乳癌的检出率增加了19.5%,同时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由73%增到78%[4]。
  3.3B型超声检查自B超出现并用于临床后,很快被普及推广,成为腹盆部及乳腺检查的最主要、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超声成像是由探头发射超声波通过受检器官、组织后反射回声形成的灰阶图像,是一种断面二维图像,它克服了普通X线影像重叠的缺陷。B型超声具有下列多个优点:
  ①无放射性幅射,对年轻妇女,尤其是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合适。
  ②操作方便、灵活,可多方位、多断面实时成像。
  ③对乳腺肿块的物理性质鉴别价值很大,尤其是对良性病变病理类型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④可显示病变内部结构,确定病变范围。
  ⑤锁骨上、腋窝转移的淋巴结易显示。
  ⑥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或引流。
  文献报道,B超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7%,良性正确率为85%,对良性病变诊断超声要优于传统钼靶和数字X线摄影。
  乳腺良恶性病变B超鉴别点:
   良性 恶性
  边缘及轮廓
  包膜
  内部回声
  
  后壁回声
  肿块后回声
  皮肤浸润
  组织浸润
  CDFI 整齐、光骨、多有侧方声影
  有
  无回声或均匀回声
  
  整齐、增强、清晰
  正常或增强
  无
  无
  肿块内一般无彩色血流显示 不整、粗糙、侧方声影罕见
  无
  分布不均匀,或有点状强回声,伴“彗尾”征
  
  不整、减弱、不清
  多有衰減
  有
  有
  肿块内多有较丰富的高速低阻动脉血流显示
  
  4总结
  综合上述,我们看到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B超与数字X线摄影大致相当,差异不明显,都优于传统钼靶X线屏片摄影。数字化摄影比传统钼靶屏片摄影操作便捷,成像速度快,有助于区分病变与正常组织,能更加清晰地显示病变的细微结构、微小病变,同时受检查者的辐射剂量有所降低,所以随着数字化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化乳腺摄影将逐渐取代传统钼靶屏片摄影。但数字化X线摄影毕竟是X线检查技术,B超与其相比就显得操作更简单、方便,无辐射损伤、适应人群更广,可多方位、多断面实时成像等优势,而在乳腺恶性病变的筛查中,B超作为首选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更适合。对于早期、可疑的病变、或需了解病变整体边界的,应结合数字X线摄影或MRI进一步分析、诊断。
  参考文献
  [1] 陆忠烈,蒋伟皓,王立章,等.乳腺CA钼靶X线征像分析(附114例报告)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
  [2] 李敏建,石宇文,叶素贞,等.乳腺肿块周围结构钼靶X线表现在定性诊断中的意义,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11.
  [3] 沈茜刚,顾雅佳,唐峰,等.数字化乳腺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2009,4.
  [4] 李开艳.超声诊断临床指南(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通过对DR摄影中废弃影像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达到减少对患者重复摄影几率,有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方法:对废弃影像进行归类分析,找出相应解决方法。结果:产生废弃影像的原因主要有:1.摄影体位不标准;2.对DR摄影设备的系统操控不熟练;3.异物及其他因素;4.摄影设备系统软件出错。结论:通过对摄影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增加工作责任心,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者重复摄影的几率,降低废弃影像的产生
目的:中西医结合探讨TCM(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护理程序中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以TCM的"整体观念"作为研究方法,去探索其在临床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价值。结果:TCM的"整体观念"作为一种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药剂型发生了质的飞跃,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剂型,现在针剂、粉剂、冲剂、滴丸等新剂型已成为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无论中医院还是西医院临床都在广泛应用,但对一些了解中医比较少的临床医生,如何应用中成药?如何辨证的应用中成药?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一下几点: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不仅是医疗机构的责任,同时也是药品经营企业的责任,我公司自通过GsP认证以来积极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本文对我公司收集到的53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掌握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推动ADR报告监测工作。
门诊是医院的的窗口,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络处,门诊工作质量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精神面貌,融恰的门诊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的要求,是提高门诊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治疗依从性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问卷,分别描述脑卒中患者生理,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及治疗依从性两者的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个性内倾,存在焦虑,抑郁,怀疑等心理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结论:重视脑卒中患者个性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向性格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一2010年4与就诊于我院的硬膜外血肿患者额26例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与2005年5月一2007年1月于我
【摘要】:报告了56例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进行有针对的心理护理,指导合理的饮食,加强呼吸道的准备,特别是胃肠道的准备,保证好的睡眠。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各引流管道,观察有无肺部感染、术后胃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术后6小时即开始锻炼。本组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并发吻合口漏,8例出现肺部感染,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  【关键词】:胃癌;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
【摘要】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应用阿魏酸钠注射液15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血塞通注射液300mg加入0.9%生理盐水中250ml静脉点滴,1次/日,对照组31例,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600m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中静滴,1次/日,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