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耐久跑锻炼方式 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加强并优化耐久跑练习,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习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为将来的社会活动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健康出发,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生就会对耐久跑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加锻炼,增强自身体质。
  【关键词】耐久跑 策略方法 评价方式
  耐久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中长跑的训练,提高跑的技术,增强心肺功能,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但是,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教学难度却要大于其他运动项目。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讲解、宣传、教育、研究不够,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创新、没有活力,导致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有的教师采取“极点”的教学方法来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四肢僵滞、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甚至高达220次/分等现象,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恐惧心理。二是学生认识出现偏差,始终笼罩在“苦和累”的阴影中。特别是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在练习中有很多学生偷懒,很难体验到耐久跑当中的乐趣,在训练不是叫苦就是偷懒,甚至有的直接就请假不参加了。鉴于此,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创新耐久跑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消除不良心理激发锻炼兴趣
  1.明确目的,了解意义。在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讲清耐久跑的锻炼价值,使学生明白耐久跑的练习同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习效率是紧密联系的,能够提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为将来的社会活动打下好的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
  2.理论先导,疏导学生不良心理状态。在耐久跑的练习中,许多学生都害怕“极点”出现时的感觉,错误地认为“极点”就是“极限”,不敢主动克服。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在练习前,教师应加强理论引导,使学生懂得“极点”是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所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现象,让学生作好思想上的准备。同时,向学生介绍克服“极点”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极点”时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地度过难关。比如说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的克服“极点”的方法有:首先,当“极点”出现时,让学生尽量睁大双眼,这样以增大脑的供血量,维护脑的功能。其次,让学生加大吸气深度,降低呼气频率,以使摄氧量增加。同时让学生适当减慢速度,加大摆臂力量,以缓解“极点”出现时的生理反应。这样,有助于降低生理“极点”的负作用。当学生通过这样的方法自己克服了“极点”后,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3.重视项目搭配和友伴鼓励。教师应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与耐久跑搭配,并对耐久跑练习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于按质按量完成者,可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自己决定练习的方式。这样,对学生就有较强的吸引力,使耐久跑的练习质量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在计时跑和考核时,将那些平时“合得来”的学生分在不同的小组内,让他们互相鼓励,相互带跑,这样,学生在平时结下的友情就变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励着同伴去创造更好的成绩。
  二、坚持基本原则实施科学锻炼
  1.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用靶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靶心率就是锻炼时应采用的运动强度所对应的心率范围,运动时的心率如果处于靶心率的范围内就说明运动强度适宜。发展心肺耐力的靶心率=220-年龄)65%~80%。因此中学生靶心率区间是130~165(次每分)。注意:开始锻炼时应按照靶心率的下限安排运动强度。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再适当提高锻炼强度。个别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控制在165次/分以内。女生的靶心率可略低于男生,进行有氧运动贵在坚持,最好能每周进行3~4次锻炼,每次20分钟以上。当“极点”出现时可适当加深呼吸,放慢跑速,并进行积极的心里暗示。如:坚持——坚持——再坚持,或转移注意力,如:想象优秀运动员冲刺夺冠情景,并以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跑下去,从而减少极点出现时的痛苦感。
  2.动态调整合适的负荷。耐久跑教学应该根据学生体育能力的个体差异,在时间上要求统一,但在完成量方面跨度可大些。例如12分钟的耐久跑要求男生跑2200~2600米,耐力好的跑2700米;要求女生跑1800~2200米,耐力好的跑2300米。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向学生传授运用基础心率来了解自身的机体状况,评估锻炼效果。基础心率不变或渐趋降低,说明运动负荷适当,身体机能良好。如果提高了运动负荷基础心率就会略有增加,若基础心率不稳定或增加偏多,说明运动负荷偏大,必须及时调整。
  3.渐进与持久的辩证统一。耐久跑应该量力而行,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这样就违背了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宗旨。比如在第一学期,学生通过学习原地摆臂,体会摆臂与呼吸的结合,先练习小步跑,再由小步跑转入中速跑。注意跑与呼吸的正确结合。适当增加一些高抬腿跑,连续的单脚跳等辅助练习。在第二学期时,在第一学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弯道跑教学,弯道跑教学要与耐久跑结合进行。同时,开始出现变速跑,要求快、慢交替进行练习,发展速度耐力。在第三学期时,安排越野跑,但距离、强度要有不同安排,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运动负荷上,应当以小强度练习为主,强度控制在30%~50%之间。练习总时间在20分钟左右,练习与休息可按1:1的比例安排。另外,从体育锻炼的终生性为出发点,在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同时,也向学生讲解持之以恒的原理,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顽强的意志与毅力克服困难,坚持锻炼,并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锻炼的习惯。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锻炼实效
  耐久跑教学形式的单调、枯燥,是影响学生练习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同时,练习环境的改变,会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其他文献
解决生活的问题往往涉及数据,因此读懂数据,用好数据至关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面临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而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并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能够读懂数据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
孩子有孩子的愿望:想吃,想玩,想自由自在,还有……  家长有家长的担忧: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会不会玩过了头?……  暑期到底怎么安排呢?让我们看看周围同龄孩子的暑假生活计划吧,也许家长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王家昕的暑期目标  培养兴趣,增长见识    昕昕5岁,是个非常懂事听话的女孩。  暑假头三个星期:昕昕非常喜欢唱歌,妈妈在附近的大学里帮她找了一个培训班。每天有老师亲自到家里来给昕昕上
对环境模拟促进多感官体验在景观设计、评价和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从传统的视觉描绘来看,人们将景观看做一种多感官的现象来体验。研究表明,虽然视觉占主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