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夏天,Scarpa的运动员格雷汉姆 · 齐默尔曼
和斯科特 · 本内特(Graham Zimmerman,Scott Bennett)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探寻一条新的路线。
这里绝对是世界上最惊艳的山脉之一,
与他们合作的是喀喇昆仑地区经验最丰富的攀登高手—
来自美国登山俱乐部的史蒂夫 · 斯文森(Steve Swenson)。
他们在喀喇昆仑山脉中首登了樟宜塔峰。
格雷汉姆和斯科特还开辟了一条新线路爬上了K6西峰(7040米),
这条线路之前从未有人攀登过。
在这个世界一角进行的远征,
其计划和训练量是如此之大,
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是经过缜密筹划的、
环环相扣的才能完美实施。
这是我的帐篷,就位于我们大本营的边上,这里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深处美丽的Nangmah山谷。这个夏天,我和我最亲近的两位老友斯科特·本内特和史蒂夫·斯文森一起登了两座颇有挑战性的山峰。这个故事说起来话长,开始于2015年7月初,那天我离开俄勒冈本德市的家,用我值得信赖的斯巴鲁车载了满满一车探险用的装备。10天以后,我们终于在冷冷的冰雨中把所有东西都运到了海拔约4600米的大本营。跟我们一起到达的,还有44位浑身湿透、脾气暴躁的背夫。那10天可都是苦差事,运送装备、安排飞机、卡车、吉普车和人力。
终于抵达大本营总是令人兴奋的,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向往的起点。更让我们兴奋的是两天的辛勤工作之后,我们在山坡上扎下了帐篷平台,而太阳终于出来了,我们可以休息、适应环境,欣赏环绕在我们周围的这些绝美的高峰。背后那座美丽的山峰(山谷南侧下方)就是5800米的Shingu Charpa峰。
一旦完成了大本营的搭建,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适应环境、建造前进营地。我们最早打算攀登的两个目标就是没有人登顶过的樟宜塔峰(6500米)北侧山脊,还有K6南壁没有人攀登过的中央扶壁,剑锋直指7100米高的中峰,这里也是没有人登顶过的。这两个目标离大本营附近5400米、技术攀登上所谓的隐藏山坳都太远了,所以我们决定在山坳的远侧搭建一座前进营地,这是个好主意。
把装备和食物运送到前进营地的过程耗费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我们要来回移动、恢复、适应环境,还要跟坏天气作斗争。但是7月的最后一周,我们都就位了,终于能开始最后的适应任务,也许甚至可以开始攀登。
在我们这次行程的前半段时间里,天气总体来说并不尽如人意,每每下午,都有雷电风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本营花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然而正如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那样,被动也会让我们更主动—在大本营附近玩抱石玩得非常开心。我们在大本营附近开了15~20条V0到V5级的线路,这样我们在等到更好的天气条件登山之前,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和愉悦的心态。甚至有一天晚上,斯科特和我聊了好一阵长时间曝光照片的事,我们打算用头灯作为电刷来照亮其他练抱石的同伴。
当时机出现时,我们就攀登到前进营地去适应,勘察前往樟宜塔峰底的路线。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两点之间非常陡峭,还有很复杂的冰崩。第一次前进的尝试,花了我们两天的时间在冰的悬崖和冰缝组成的迷宫里找路。之后,我们对路线了解了,也就可以走得更快。7月底,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攀登准备,在山脚附近也布置好了一定数量的装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晴好的天气,然后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开始。
在大本营的六周里,有很多时间从冰川上攀爬。这些冰川都是从上面的山峰上滑落下来的。看到这些大家伙随着季节的变更而改变形态,那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壮丽。2015年的巴基斯坦格外炎热,从而导致了非常多的恶劣天气,包括暴风雨。这让这些变化更加显著。在Nangmah山谷东边的冰川附近,就刚刚形成了一个新的冰融性冰川湖泊,这些变化会让路线变得不稳定,而让挑战升级。
8月的第二周,我们终于收到了利好的天气预报,允许我们考虑正式攀登的事了。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两周—因为暴风雨在这片区域肆虐着,不得不按兵不动。我们忙而有序地就位,8月8日开始从前进营地向樟宜塔峰进发。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冰崩随处都是,但是一些冰隙还是可以跳过去的。从我们之前到达的最高点,我们在50度的冰雪坡面上独自前行了300米,到达了波兰山坳(Polish Col)。这里是我们之前打算从北山脊爬向樟宜塔峰这条路线的起点。史蒂夫·斯文森快速接近山坳,背后就是K6巨大的岩丘,樟宜塔峰就占据了东侧。
在樟宜塔峰的第一天,我们爬上了波兰山坳,到达了路线的基部,然后向正确的方向进发。北侧山脊的冰雪路一开始并不难爬,之后就到了一块混合攀登的区域。混合攀登的这块地方还不完全是陡峭,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雪和冰有一些松动,使得这段路有一些挑战,有一点不安全。我们在第一个垂直岩石带下面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在前进的线路上固定了80米的绳索,然后就结束了第一天的所有工作。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干活,很快就爬上了混合区和攀岩区。这一段是斯科特打头阵,他带领我们穿越美丽的混合地形—海拔6500米的樟宜塔峰北侧山脊,这一天我们把帐篷留在了第一晚搭的临时帐篷里,决定一次就完成登顶和下撤,途中不再露营了。
在顶峰,完成了北侧山脊的首登(M6, 5.10, A2 600米),这时夜幕刚刚降临喀喇昆仑山脉。这条线路包括许多段非常好的混合和攀岩的部分,还有很多高质量的岩石。登顶以后,我们在黑夜中绳降下去,在凌晨3点回到了临时帐篷。还好我们能睡上几小时,让热水好好温暖我们冰冷的肠胃。 在第一次登顶樟宜塔峰回去几天以后,我们又一次出发,准备攀登从未有人染指的K6西峰西南山脊(7040米)。我们一开始计划沿着中峰的中扶壁爬,但是就像探险任务中常见的那样,随后我们发现这条线路太远、也太危险了—线路头700米有好几座巨大的冰塔。不幸的是,天气预报里说,可用的时间窗口变短了,我们不得不削减装备携带量,抓紧机会在硕大的冰雹坠落前,尽量快速的行动。史蒂夫向来有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从樟宜塔峰登顶后的疲倦里恢复过来,不准备去爬K6了,所以只剩下了斯科特和我。
在一小段坏天气结束之后,我们出发上路,爬上一条陡峭的冰雪斜坡,以到达山脊。我们不得不在上午的中段时间行军,这意味着天气很热,雪也有隐患。当我们终于到达山脊之后,搭建了帐篷,把闹钟定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就要打硬仗了。攀登开始于一段非常棒的山脊线。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沿着山脊的顶部攀爬;其他时候,因为遇到了垂直冰面和大面积的混合攀登环境,我们就不得不在侧面攀爬。太阳升起来后,我们接近了这条线路上最主要的一处难点,这里的山脊上骤然升起两个巨大的扶壁。我们非常兴奋地在扶壁西侧发现了一系列的坡道,这些坡道被分解为很多段小的混合攀登线路。我们迫不及待地向它们进发,最后,我们到达了一大片冰原,这里直接连到了第二座扶壁的顶端。那天最后几个钟头真的很费力,我们爬了400米70度的冰面。到达第二座扶壁顶的时候,一顶很完美的临时帐篷已经搭好了,就在那等着我们。黑暗又笼罩了天地。那天我们的海拔爬升超过了800米,完成了将近一公里的技术型攀登。
第三天日出时分,我们继续出发。峰顶就在山脊的临时帐篷上方450米处。我们可以看到地形不是特别难。我们希望雪是下落的形状,这样我们就可以快上快下。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我们所愿。雪非常厚,我们不得不很努力才到达了顶峰,那时已经是下午1点了。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对于登山者来说,特别是在未登峰的峰顶,那景色真的值了。绝对动人心魄。
我们在山顶盘桓了15分钟,下午4点,回到了临时帐篷。我们不得不抓紧时间离开峰顶,因为一场风暴即将来袭。所以我们只草草塞了几口东西,眯了两个钟头,晚上8点开始从西侧继续下撤。第二天下午1点,我们终于返回了大本营。我们做了大概30组绳降和很多次穿越才从K6下撤回来—它真的能把人的精力榨干,但筋疲力尽后的隐隐的兴奋感才是最棒的体验。
雨雪一直下了两天后,背夫们才出现,我们打包好所有的装备,向公路走去,踏上回家的漫漫长路。史蒂夫和我们的厨师拉苏尔结伴下行,聊着人生和他们的友情。这两个人已经是三十多年的好朋友了,一起在喀喇昆仑山脉里消磨过好多个月的时光。在这次旅行中,他们在一起和分开的经验是我们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我对他们二人心怀万分感激之情,还感谢和他们一起在高山中时,他们教给我的那些知识。我希望将来能继续我们在美丽的国家结成的友谊,还能继续在那些惊人的山峰中让自己的登山生涯生根结果、发扬光大。
格雷汉姆·齐默尔曼(Graham Zimmerman)
28岁,嗜咖啡如命。生于新西兰,在南阿尔卑斯山脉攀登上手之后,成为新西兰攀登界的主力军。2007年从大学毕业居住在美国,足迹遍布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还走遍了美国本土的48个州和加拿大,在岩石和冰雪地区开发了很多新线路。除了登山,格雷汉姆还在MWH Geo担任项目经理和测量员,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偏远地区收集和处理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outdoor:你们有没有给这两条新线路命名?
Graham Zimmerman:对这两座山峰的主峰而言,这两条线路都是首登。对樟宜塔峰而言,这更是整座山峰的首登。我觉得能在完成登顶之后为线路命名是非常特别的荣耀,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樟宜塔北山脊”和“K6西峰西南山脊”。
outdoor:你觉得一名非常好的攀登搭档应当具备什么素质?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因为你本身也是另外一个人的搭档。
Graham Zimmerman:对我来说,我希望在同一个时间点,登山的伙伴和我有相似的安全边际(我的安全边际非常之高)。我还希望他们和我一样因为线路感到欢欣鼓舞。最后,我还希望能和他们愉快相处。
outdoor:抛开天气因素,你觉得这K6新线路上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Graham Zimmerman:这条线路技术上的难题是当我们爬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在一系列扶壁间移动。这是非常漂亮的混合攀登,我们准备充分,也非常享受。之后的攀登就相对简单一些了,但是无情的斜坡角度和很深的积雪也让我们精疲力尽。登顶以后我们非常幸福。
outdoor:在K6,为了最大化地轻装快速,你们最后只携带了哪些装备?
Graham Zimmerman: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一个这样工业进步的时代,现在很多设备都能支持又轻又快的攀登。回想2008年,我和我的伙伴在亚洲第一次挑战大线路,我带的装备很少,所以我们才能做到快速移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装备太重了,我们只能带着一组绳子和很小的架子,连帐篷都没带。现在的线路我们有帐篷、两个超轻睡袋、一个独立的炉子和额外的垫子,还有三天半的食物和够四天烧的燃气。就算带着这么多东西,我们的背包都非常轻,这简直太棒了。
outdoor:持续的湿冷会引发“战壕脚”,你在这次攀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Graham Zimmerman:我之前手指和脚趾被冻伤过,所以我必须格外小心照顾它们。我要穿鞋戴手套,让它们足够暖和,我还多穿了几双袜子让脚趾保持干燥,有的时候还要用爽足粉。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攀登的时候让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安全可靠。
outdoor:和我们谈一谈你与这两个品牌的合作情况—OUTDOOR RESEARCH和SCARPA,特别是你年初才加入的SCARPA团队。
Graham Zimmerman:我和这两个品牌的合作都非常积极。他们对我都非常支持,为我提供所需的优秀产品。能和这样伟大的团队合作,我感到非常幸运。OR和我的合作已经很多年了,与 Scarpa的合作要新一点。机会来临时我超级兴奋,不仅仅因为我喜欢Scarpa在市面上推广的攀岩鞋和登山靴,而且因为这些鞋非常适合我呢。
部分登山简历
2008.7.
首登吉尔吉斯斯坦
Pamir Alai 山脉Kyzyl-Muz峰(5100米)
中北扶壁(V, 5.10, AI3, 5600米)
2010.4.
首登 阿拉斯加州
鲁斯峡谷布拉德利峰西南扶壁Vitalogy
(V, WI5, M6 , 5.9, A1 4600米)
2010.5.
新西兰年度登山家(新西兰)
2013.5.
首登阿拉斯加州
拉库纳冰川劳伦斯峰东面
(V, M7, WI4, A1, 4700米)
2013.7.
首登阿拉斯加州
启示录山脉天使峰东扶壁
(V, 5.10, 50度 3700米)
2013.12.
首登阿根廷
巴塔哥尼亚地区Aguja Guillaumet山脉
Bossanova峰(IV 5.11 , A2, 1200米)
2014.5.
首登阿拉斯加州
启示录山脉泰坦尼克峰西面
(V, M6, 5.8, 50度, 4000米)
2014
入围金冰镐奖(法国)
和斯科特 · 本内特(Graham Zimmerman,Scott Bennett)
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脉探寻一条新的路线。
这里绝对是世界上最惊艳的山脉之一,
与他们合作的是喀喇昆仑地区经验最丰富的攀登高手—
来自美国登山俱乐部的史蒂夫 · 斯文森(Steve Swenson)。
他们在喀喇昆仑山脉中首登了樟宜塔峰。
格雷汉姆和斯科特还开辟了一条新线路爬上了K6西峰(7040米),
这条线路之前从未有人攀登过。
在这个世界一角进行的远征,
其计划和训练量是如此之大,
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是经过缜密筹划的、
环环相扣的才能完美实施。
这是我的帐篷,就位于我们大本营的边上,这里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山脉深处美丽的Nangmah山谷。这个夏天,我和我最亲近的两位老友斯科特·本内特和史蒂夫·斯文森一起登了两座颇有挑战性的山峰。这个故事说起来话长,开始于2015年7月初,那天我离开俄勒冈本德市的家,用我值得信赖的斯巴鲁车载了满满一车探险用的装备。10天以后,我们终于在冷冷的冰雨中把所有东西都运到了海拔约4600米的大本营。跟我们一起到达的,还有44位浑身湿透、脾气暴躁的背夫。那10天可都是苦差事,运送装备、安排飞机、卡车、吉普车和人力。
终于抵达大本营总是令人兴奋的,因为这意味着一个向往的起点。更让我们兴奋的是两天的辛勤工作之后,我们在山坡上扎下了帐篷平台,而太阳终于出来了,我们可以休息、适应环境,欣赏环绕在我们周围的这些绝美的高峰。背后那座美丽的山峰(山谷南侧下方)就是5800米的Shingu Charpa峰。
一旦完成了大本营的搭建,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适应环境、建造前进营地。我们最早打算攀登的两个目标就是没有人登顶过的樟宜塔峰(6500米)北侧山脊,还有K6南壁没有人攀登过的中央扶壁,剑锋直指7100米高的中峰,这里也是没有人登顶过的。这两个目标离大本营附近5400米、技术攀登上所谓的隐藏山坳都太远了,所以我们决定在山坳的远侧搭建一座前进营地,这是个好主意。
把装备和食物运送到前进营地的过程耗费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我们要来回移动、恢复、适应环境,还要跟坏天气作斗争。但是7月的最后一周,我们都就位了,终于能开始最后的适应任务,也许甚至可以开始攀登。
在我们这次行程的前半段时间里,天气总体来说并不尽如人意,每每下午,都有雷电风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本营花费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然而正如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那样,被动也会让我们更主动—在大本营附近玩抱石玩得非常开心。我们在大本营附近开了15~20条V0到V5级的线路,这样我们在等到更好的天气条件登山之前,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和愉悦的心态。甚至有一天晚上,斯科特和我聊了好一阵长时间曝光照片的事,我们打算用头灯作为电刷来照亮其他练抱石的同伴。
当时机出现时,我们就攀登到前进营地去适应,勘察前往樟宜塔峰底的路线。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两点之间非常陡峭,还有很复杂的冰崩。第一次前进的尝试,花了我们两天的时间在冰的悬崖和冰缝组成的迷宫里找路。之后,我们对路线了解了,也就可以走得更快。7月底,我们都已经做好了攀登准备,在山脚附近也布置好了一定数量的装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晴好的天气,然后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开始。
在大本营的六周里,有很多时间从冰川上攀爬。这些冰川都是从上面的山峰上滑落下来的。看到这些大家伙随着季节的变更而改变形态,那是言语无法形容的壮丽。2015年的巴基斯坦格外炎热,从而导致了非常多的恶劣天气,包括暴风雨。这让这些变化更加显著。在Nangmah山谷东边的冰川附近,就刚刚形成了一个新的冰融性冰川湖泊,这些变化会让路线变得不稳定,而让挑战升级。
8月的第二周,我们终于收到了利好的天气预报,允许我们考虑正式攀登的事了。我们为此已经准备了两周—因为暴风雨在这片区域肆虐着,不得不按兵不动。我们忙而有序地就位,8月8日开始从前进营地向樟宜塔峰进发。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冰崩随处都是,但是一些冰隙还是可以跳过去的。从我们之前到达的最高点,我们在50度的冰雪坡面上独自前行了300米,到达了波兰山坳(Polish Col)。这里是我们之前打算从北山脊爬向樟宜塔峰这条路线的起点。史蒂夫·斯文森快速接近山坳,背后就是K6巨大的岩丘,樟宜塔峰就占据了东侧。
在樟宜塔峰的第一天,我们爬上了波兰山坳,到达了路线的基部,然后向正确的方向进发。北侧山脊的冰雪路一开始并不难爬,之后就到了一块混合攀登的区域。混合攀登的这块地方还不完全是陡峭,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雪和冰有一些松动,使得这段路有一些挑战,有一点不安全。我们在第一个垂直岩石带下面搭建了一个临时帐篷,在前进的线路上固定了80米的绳索,然后就结束了第一天的所有工作。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来干活,很快就爬上了混合区和攀岩区。这一段是斯科特打头阵,他带领我们穿越美丽的混合地形—海拔6500米的樟宜塔峰北侧山脊,这一天我们把帐篷留在了第一晚搭的临时帐篷里,决定一次就完成登顶和下撤,途中不再露营了。
在顶峰,完成了北侧山脊的首登(M6, 5.10, A2 600米),这时夜幕刚刚降临喀喇昆仑山脉。这条线路包括许多段非常好的混合和攀岩的部分,还有很多高质量的岩石。登顶以后,我们在黑夜中绳降下去,在凌晨3点回到了临时帐篷。还好我们能睡上几小时,让热水好好温暖我们冰冷的肠胃。 在第一次登顶樟宜塔峰回去几天以后,我们又一次出发,准备攀登从未有人染指的K6西峰西南山脊(7040米)。我们一开始计划沿着中峰的中扶壁爬,但是就像探险任务中常见的那样,随后我们发现这条线路太远、也太危险了—线路头700米有好几座巨大的冰塔。不幸的是,天气预报里说,可用的时间窗口变短了,我们不得不削减装备携带量,抓紧机会在硕大的冰雹坠落前,尽量快速的行动。史蒂夫向来有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完全从樟宜塔峰登顶后的疲倦里恢复过来,不准备去爬K6了,所以只剩下了斯科特和我。
在一小段坏天气结束之后,我们出发上路,爬上一条陡峭的冰雪斜坡,以到达山脊。我们不得不在上午的中段时间行军,这意味着天气很热,雪也有隐患。当我们终于到达山脊之后,搭建了帐篷,把闹钟定到凌晨两点。第二天就要打硬仗了。攀登开始于一段非常棒的山脊线。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沿着山脊的顶部攀爬;其他时候,因为遇到了垂直冰面和大面积的混合攀登环境,我们就不得不在侧面攀爬。太阳升起来后,我们接近了这条线路上最主要的一处难点,这里的山脊上骤然升起两个巨大的扶壁。我们非常兴奋地在扶壁西侧发现了一系列的坡道,这些坡道被分解为很多段小的混合攀登线路。我们迫不及待地向它们进发,最后,我们到达了一大片冰原,这里直接连到了第二座扶壁的顶端。那天最后几个钟头真的很费力,我们爬了400米70度的冰面。到达第二座扶壁顶的时候,一顶很完美的临时帐篷已经搭好了,就在那等着我们。黑暗又笼罩了天地。那天我们的海拔爬升超过了800米,完成了将近一公里的技术型攀登。
第三天日出时分,我们继续出发。峰顶就在山脊的临时帐篷上方450米处。我们可以看到地形不是特别难。我们希望雪是下落的形状,这样我们就可以快上快下。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我们所愿。雪非常厚,我们不得不很努力才到达了顶峰,那时已经是下午1点了。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对于登山者来说,特别是在未登峰的峰顶,那景色真的值了。绝对动人心魄。
我们在山顶盘桓了15分钟,下午4点,回到了临时帐篷。我们不得不抓紧时间离开峰顶,因为一场风暴即将来袭。所以我们只草草塞了几口东西,眯了两个钟头,晚上8点开始从西侧继续下撤。第二天下午1点,我们终于返回了大本营。我们做了大概30组绳降和很多次穿越才从K6下撤回来—它真的能把人的精力榨干,但筋疲力尽后的隐隐的兴奋感才是最棒的体验。
雨雪一直下了两天后,背夫们才出现,我们打包好所有的装备,向公路走去,踏上回家的漫漫长路。史蒂夫和我们的厨师拉苏尔结伴下行,聊着人生和他们的友情。这两个人已经是三十多年的好朋友了,一起在喀喇昆仑山脉里消磨过好多个月的时光。在这次旅行中,他们在一起和分开的经验是我们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我对他们二人心怀万分感激之情,还感谢和他们一起在高山中时,他们教给我的那些知识。我希望将来能继续我们在美丽的国家结成的友谊,还能继续在那些惊人的山峰中让自己的登山生涯生根结果、发扬光大。
格雷汉姆·齐默尔曼(Graham Zimmerman)
28岁,嗜咖啡如命。生于新西兰,在南阿尔卑斯山脉攀登上手之后,成为新西兰攀登界的主力军。2007年从大学毕业居住在美国,足迹遍布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还走遍了美国本土的48个州和加拿大,在岩石和冰雪地区开发了很多新线路。除了登山,格雷汉姆还在MWH Geo担任项目经理和测量员,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偏远地区收集和处理大范围、高精度的地理数据。
outdoor:你们有没有给这两条新线路命名?
Graham Zimmerman:对这两座山峰的主峰而言,这两条线路都是首登。对樟宜塔峰而言,这更是整座山峰的首登。我觉得能在完成登顶之后为线路命名是非常特别的荣耀,因此我们把它们叫做“樟宜塔北山脊”和“K6西峰西南山脊”。
outdoor:你觉得一名非常好的攀登搭档应当具备什么素质?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因为你本身也是另外一个人的搭档。
Graham Zimmerman:对我来说,我希望在同一个时间点,登山的伙伴和我有相似的安全边际(我的安全边际非常之高)。我还希望他们和我一样因为线路感到欢欣鼓舞。最后,我还希望能和他们愉快相处。
outdoor:抛开天气因素,你觉得这K6新线路上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
Graham Zimmerman:这条线路技术上的难题是当我们爬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在一系列扶壁间移动。这是非常漂亮的混合攀登,我们准备充分,也非常享受。之后的攀登就相对简单一些了,但是无情的斜坡角度和很深的积雪也让我们精疲力尽。登顶以后我们非常幸福。
outdoor:在K6,为了最大化地轻装快速,你们最后只携带了哪些装备?
Graham Zimmerman: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一个这样工业进步的时代,现在很多设备都能支持又轻又快的攀登。回想2008年,我和我的伙伴在亚洲第一次挑战大线路,我带的装备很少,所以我们才能做到快速移动。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的装备太重了,我们只能带着一组绳子和很小的架子,连帐篷都没带。现在的线路我们有帐篷、两个超轻睡袋、一个独立的炉子和额外的垫子,还有三天半的食物和够四天烧的燃气。就算带着这么多东西,我们的背包都非常轻,这简直太棒了。
outdoor:持续的湿冷会引发“战壕脚”,你在这次攀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
Graham Zimmerman:我之前手指和脚趾被冻伤过,所以我必须格外小心照顾它们。我要穿鞋戴手套,让它们足够暖和,我还多穿了几双袜子让脚趾保持干燥,有的时候还要用爽足粉。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在攀登的时候让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安全可靠。
outdoor:和我们谈一谈你与这两个品牌的合作情况—OUTDOOR RESEARCH和SCARPA,特别是你年初才加入的SCARPA团队。
Graham Zimmerman:我和这两个品牌的合作都非常积极。他们对我都非常支持,为我提供所需的优秀产品。能和这样伟大的团队合作,我感到非常幸运。OR和我的合作已经很多年了,与 Scarpa的合作要新一点。机会来临时我超级兴奋,不仅仅因为我喜欢Scarpa在市面上推广的攀岩鞋和登山靴,而且因为这些鞋非常适合我呢。
部分登山简历
2008.7.
首登吉尔吉斯斯坦
Pamir Alai 山脉Kyzyl-Muz峰(5100米)
中北扶壁(V, 5.10, AI3, 5600米)
2010.4.
首登 阿拉斯加州
鲁斯峡谷布拉德利峰西南扶壁Vitalogy
(V, WI5, M6 , 5.9, A1 4600米)
2010.5.
新西兰年度登山家(新西兰)
2013.5.
首登阿拉斯加州
拉库纳冰川劳伦斯峰东面
(V, M7, WI4, A1, 4700米)
2013.7.
首登阿拉斯加州
启示录山脉天使峰东扶壁
(V, 5.10, 50度 3700米)
2013.12.
首登阿根廷
巴塔哥尼亚地区Aguja Guillaumet山脉
Bossanova峰(IV 5.11 , A2, 1200米)
2014.5.
首登阿拉斯加州
启示录山脉泰坦尼克峰西面
(V, M6, 5.8, 50度, 4000米)
2014
入围金冰镐奖(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