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i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看似古老的历史教学也要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在所有学科中可谓“最古老”的课程,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俏然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我们历史的天空。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因为有了信息技术而变得生动形象,那些渐渐远去的历史痕迹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那些早已无人问津的古书中记载的历史文物奇迹般活了过来,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些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紧有的历史珍品通过信息技术一饱眼福;那些教科书上叙述的历史遗迹终于可以一睹为快。下面,我将自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与信息技术碰撞出的点点火花在此点亮,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得失:
   一、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并不新鲜,可是历史课堂用上多媒体就和其他学科有很多不一样。历史本是过去的,无法找回的东西。但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早已远去的历史文物以图片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生动形象。比如讲到战国的乐器编钟,无论老师三寸不烂之舌怎么讲学生肯定还是云里雾里不知道编钟什么样。但运用多媒体课件,一张简单的jpg图片就可以让学生知道编钟的形状,大小等等。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让历史活起来,让历史事件重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讲战争史时,如果用上一段战争记录片的视频,学生理解起来就会轻松许多,而且会产生过目不忘的效果。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让沉睡多年的历史走出岁月的沧桑,比如讲到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的盛况时,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把当时的盛大场景展示出来而且可以将毛主席慷慨激昂的声音也通过音频播放出来,让学生如同身临其景回到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总之,多媒体课件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还历史以真实,其声,其景,其人,都不再那么死板让学生对历史增添了几分兴趣。
  二、历史网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网络市场的发展,网站可谓千奇百怪,无所不包。这为我们历史教学也提供了不少方便。比如我们有专门的历史教学网站,如历史风云网;有与历史有关的学習网站,如中学历史学科网,有历史书籍网站可以查阅许多史书,有历史遗迹网站比如秦始皇兵马俑就有专门的网站,点击网站就如同亲身游览了一遍兵马俑。通过这些网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收获很多对历史教与学有用的信息。通过这些网站,让历史与我们紧紧相连。
  三、历史影片的观看让学生的情感升华
   赶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有了方便、快捷还可以下载随身携带的mp4,3gp等技术。我们可以在电脑、手机、mp4上看历史影片。无论是斗智斗勇的《三国》,还是刻骨铭心的《林则徐禁烟运动》;无论是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李大钊》还是无人不知的小英雄《小兵张嘎》;无论是激发斗志的《周恩来外交风云》还是让人潸然泪下的《南京,南京》都可以不出家门,随时随地与历史进行交流。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影片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发挥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如今忽略的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
  四、教学博客是现代教师展示自己的法宝
   “博客”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深入了百姓的生活,我是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没有著书立说的豪情,更没有上“百家讲坛”的才情。我只有将自己平时教学的得失一点一点记录在自己的小天地“教学博客”里面。时间久了,博客就成了一部自己的史书,记载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点滴人生,随时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还不时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主动来交流,学生和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教学博客进行有效交流,拉近了师生感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这些就是我在几年中学历史教学生涯中对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感受。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历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中学历史课堂更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我们的历史课堂才能更生动,更有趣,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观察周围的事物,可得到许多饶有兴趣的问题,从而启发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问题 有5050枚棋子,摆成每边100枚的上三角阵,要将其变为下三角阵(如图1),至少得移动多少枚棋子?    图1  分析 我们称每边有n枚棋子的三角阵的边长为n,由此阵的上三角变为下三角移动的最少棋子数为an.先从简单情况入手,请看下面示意图:    由上面的移棋过程可以看出,只要在每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独立答题。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内。  1.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说道:“……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我们的
[摘要]:本文就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作了阐述,创造氛围、耐心倾听、学会欣赏、求是尊重对待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更新观念使学生学会质疑,制造悬念并做适度调控使学生达到有效质疑。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质疑、引导、提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获取知识
有机推断题是我们在高考理科综合试题中经常遇到的题型,一旦出现就往往占有15分以上的分值,很多同学都感觉到这类试题不好做,拿不到高分,其实这类试题主要就是考察同学们对几类主要有机官能团的性质的掌握情况,只要大家搞清楚了与那几类主要的有机官能团有关的特殊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此类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一、有机官能团的定性关系  常见的实验现象与相应的结构:   (1)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褪色:碳碳不饱
【摘要】笔者在教学和听课中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无法将精心准备的课件和教学案有机的整合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寻找课件和教学案在课堂应用中的优缺点,从课件的制作和教学案的設计两方面入手,创造性的使课件和教学案一体化,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教学案;整合;生物学教学    一、现状    多媒体教学是师生共同喜爱的教学方式,教学案是课前引领学生自学预
一、问题提出  问题1:数列1,2,3…,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怎样?如何求其前项和?  二、问题分析  对于问题1:显然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公差,通项公式.其前项和  仔细观察其前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具有明显的组合数特征,对于通项公式有  于是…    …   … …   =  由此可知,对于一个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其前项和=。  而对于一个
1 “终边定义法”与“单位圆定义法”之争  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自人教A版教材采用单位圆定义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采用单位圆定义的编者认为,用“单位圆定义法”,简单、清楚,突出了三角函数最重要的性质一一周期性,以及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等.并说,“终边定义法”不够简洁,“比值”作为三角函数值,其意义(几何含义)不够清晰等。
考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达到传统教学目的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考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帮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通常的考试题中,综合应用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题型。平常教师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针对题型,总结简单实用的解题方法,教他们运用解题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但在考试过程中,往往出现部分学生记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多项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项的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让学生说得好,说得妙,感受说的乐趣呢?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一)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口语交际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
函数是一种动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模型。表示函数的方法有很多,如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解析法是用解析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一种方法,并且解析式是从“数”的方面简明全面概括了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是表示函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学会求函数的解析式。下面结合实例来共同探讨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一、待定系数法  已知函數类型或函数图象,求函数解析式时常用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