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H7和MYBPC3基因双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并心房颤动伴血栓一例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房颤)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最常见的临床性心律失常,对HCM整体生存、左心室功能,尤其是血栓栓塞性脑卒中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此报道1例基因突变致房颤伴血栓栓塞表现的HCM家系,并讨论HCM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诊断、基因诊断及脑卒中预防的策略。我们对包括先证者在内的有HCM和/或房颤表型的患者,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先证者及其女的DNA外显子(64 M)捕获测序结果:两者重合的变异为MYH7基因上的非同义突变c.G4066A和MYBPC3基因上非同义突变c.G1519A,且两者存在相似的心电图QRS波表现。MYH7MYBPC3基因双突变十分罕见,会使HCM患者更早合并房颤,引起心脏血栓的形成。应密切随访此类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及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终点。

其他文献
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包括心房颤动的肺静脉隔离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左心耳封堵术、经皮二尖瓣钳夹术等,房间隔穿刺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直径鞘管的使用越来越多,跨房间隔的操作也越来越复杂。房间隔穿刺可能造成一过性或永久性的房间隔缺损。本文对医源性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血流动力学影响、临床意义以及处理原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二代冷冻球囊电隔离共干肺静脉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入选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456例,其中男368例,年龄平均54.6岁,年龄范围33~85岁。根据术前左心房肺静脉CT结果分为肺静脉共干(CPV)组45例,对照组90例。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CT、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包括肺静脉电隔离时间(TTI)、隔离
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药物和有创方法对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有限,特别是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电风暴患者死亡率极高。自主神经调节治疗对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电风暴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仅能作为辅助治疗,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观察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后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行起搏治疗的易患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外科Morrow术的26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纳入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23例(8.85%)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术前术后心电图诊断、术前术后左心室壁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及有无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
依鲁替尼是第一代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耐受性好、疗效高,被视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等B细胞相关肿瘤的一线用药。但心房颤动(房颤)是其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使这一药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加深对依鲁替尼所致房颤的认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就依鲁替尼相关房颤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时有发生。围术期房颤(POAF)的发生不仅会延长平均住院日、增加住院费用,且可能带来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等风险,故针对POAF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将逐一阐述POAF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
依达赛珠单抗是达比加群酯的特异性逆转剂,国内临床应用有限。现报道1例射频消融术后、达比加群酯抗凝期间出现心脏压塞合并急性肝肾功能不良、血小板减低,在应用依达赛珠单抗后成功避免开胸手术。该例是国内较早非临床试验入组的应用病例。
冷冻球囊消融作为安全、有效且操作相对简便的介入操作,导致的支气管及肺损伤报道较少,但术后出现咳嗽、咯血的病例并不罕见。虽然多数预后良好,但也可能出现大咯血等严重并发症,应该引起重视。本文从发生率及表现形式、解剖学基础、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预防等方面,对冷冻球囊消融相关的支气管及肺损伤进行综述。
2020年5月6日至9日,第41届美国心律学会年会因为疫情原因改为线上举行。本次年会上公布了起搏电生理领域的多项重要临床研究及相关试验进展。现做一总结回顾,并将重点研究归纳为3个方面:植入性装置相关研究、消融新技术相关研究、心律失常随访及预后相关研究等,以飨读者。
心血管疾病常常合并抑郁症,而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自发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这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症患者普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上常出现心率变异性降低、QT间期延长、QT离散度增加、T波电交替,碎裂QRS波等,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而上述改变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因此抑郁症患者心电改变可成为临床预测和监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抑郁症引起特征性心电改变及其发生机制以及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