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退带手机进校学生”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则新闻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河北沧州一中因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学校或者在校内和课堂上使用手机,而将12名学生“劝退”。其中有2名高一学生,2名高二学生,8名高三学生。这对学生心理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那8位学生。家长已为此多次与学校沟通,并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访。
  媒体的议论主要集中在学校是否有权对带手机进校的学生做出“劝退”的决定,或者这个处分是否过重,而我则是从这一决定是否符合教育变革大趋势,是否有利于“互联网 ”时代人才培养这个视角来看待的。我不得不遗憾地说,该校这一决定是一种“短视”行为,是落后于时代的表现。这种错误的做法到底能坚持多久,我深表怀疑。
  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对今天的教与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任何人都不能熟视无睹。笔者与黎加厚教授等曾多次呼吁“应积极开展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国际上也有很多学者做出了同样的呼吁。2015年美国纽约州已解除了对中小学带手机进学校的禁令。相信这些信息校领导们不会一无所知,之所以仍坚持从严禁止的规定,无非是出于升学率的考虑,无非是向应试教育妥协的结果,而不是真正出于对学生学习更加有利、对教育事业发展更加有利的考虑。
  事实上,手机和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对教育教学也绝非一无是处。笔者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证明,手机和网络用得好、用得合适,对教育教学绝对是利大于弊。智能手机进学校,甚至进课堂已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现在已有很多像云班课、作业盒子这样的平台和各种用于学习的APP,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开展基于手机的教与学活动,这种“互联网 ”时代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打通课内课外、连接校园与社会、将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无缝连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多学校的老师都在进行手机进课堂的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笔者曾预言,智能手机有可能成为压垮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我的信心比以前更增强了。现在的高三,其实就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进行的反复机械的复习,就是用题海战术在消耗学生宝贵的青春和对学习的兴趣。连学生带手机都要禁止,几乎可视为不人道。该校为了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将处罚措施从批评、警告,一直升级到“劝退”,也阻挡不了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今后难道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我听到过很多关于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进课堂引发严重冲突,甚至闹出人命的事件,这样的悲剧还要上演到什么时候?
  是时候取消这些不合时宜的规定了!对于学生带手机进学校这样的事,与其堵,不如疏。应该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和学校,是违背时代潮流、损害孩子身心健康和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应试教育体制!当然,允许学生带手机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利用手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学习与交流,将手机和移动学习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也许有中学校长和老师说,高考制度是国家规定的,我们改不了,只能适应。想让我们放开手机禁令,先让国家取消高考再说。我想说的是,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改变,要靠我们大家,要靠我们每一个有良知、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的共同努力。即使你没有勇气抵抗,至少也不应该推波助澜。作为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快高考改革的步伐,比如可以把以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纳入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把信息素养相关内容纳入高考的考题之中,也不失为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
  山东淄博市电教馆馆长 李光良:严格执行学校规定不是问题,问题是学校规定不合时宜。学校教育,如果只是盯着升学率转圈,无视这个世界的不断变化以及未来社会对学生应有人格和能力目标的新要求,惯性思维而非面向未来,只是想方设法“钻高考制度改革缓慢的空子”,这样的学校教育显然需要提升境界,也与国家积极推进的教育信息化政策背道而驰。
其他文献
【本刊讯】2017年11月6日,兰迪学科英语在北京举行新品类定义暨产品升级战略发布会,率先定义全新品类——在线外教小组课,并发布全新升级的兰迪2.0产品。  兰迪学科英语引进了哈佛大学Eric Mazur教授提出的同伴学习(Peer Study)理念,即相比由老师单方面传授知识,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兰迪学科英语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要保证运用同伴教学法(PI理
目的:对系统化带教模式在分娩室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在分娩实习护生中选择41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例数为20名,行传统带教的模式)、观察组(例数为21名,行系统化带教的模式),分析两个小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出炉
目的:探讨PBL+CBL+L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12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习护生应用PBL+CB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在专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分阶段教学组和跟班教学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护生满意度进行测评与统计分析。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微课的创新教育方式不断地被运用到中小学课堂上。本文以视听语言为切入点,研究了影响中小学微课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中小学微课的改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课;视听语言;教育;学习者;流媒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2-0061-03  视听语言视角下对微课教育的分析  
据报道,苹果宣布计划在意大利开设欧洲首个iOs应用开发中心,提供旨在培训下一代应用开发者的课程。苹果ioS应用开发中心将为教师提供支持,提供来自苹果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班级管理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都会用到“班币”机制。比如,作业书写整洁可以得到班币,上学迟到会被扣班币等等。在奖励的背后,往往还会有相应的物质奖励,可能是一块橡皮,也可能是一张喜报。别看只是小小的一点奖品,却能带给孩子极大的鼓励和动力。  班级拍卖会的缘起  在我们班发行的“班币”,是一张印有学校吉祥物
为了充分挖掘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可示范、可推广的教学典型案例,以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联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拟于2016年6月28日-30日在上海嘉定实验小学共同主办“2016中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与创新课程研训会”,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小学教育创新与实践,传播创客教育新理念。  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示范校联盟发起校、项目实验校、会员校以及各地区教
近日,一名教师网上授课时薪1.8万元和河北沧州一中学生因带手机被学校勒令退学的新闻在网上持续发酵,其中也折射出人们对互联网教育不同的价值观。我们不妨以这些新闻作为由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