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型教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举足轻重。文章从教育角度试分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师需要具备的三种教育素养,包括美学教育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及主体性教育素养。
关键词:创新;美学;传统文化;主体性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竞争在于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是否具备了教育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诚然,创新型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教育的角度试分析一二。
一、美学教育素养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德国。鲍姆嘉通的《美学》第一卷自1750年问世以来,美学界对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等内容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所不在的,美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正确地欣赏美、创造美。所以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要研究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以及其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美学问题。其中,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是对客体的反映与认识,而研究人的审美感受、美感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是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审美教育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形成了有关审美教育的某些思想。至近代,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美学教育才有了独立的体系和理论。[1]学习美学可以促进学生右脑功能的发掘,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能力,使之更富有创造性。纵观科学技术史,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离不开灵感和顿悟。灵感和顿悟都属于意象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而它们的产生往往是思考者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受外界信息刺激的结果。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经常接受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熏陶,可以培养人的敏感性和自觉洞察力,这些都利于产生灵感和顿悟。显然,教师如果具备了美学教育的能力,在教授某一门课程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内容,把美学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这将会对培养创造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2]
二、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没有优秀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儿女,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3]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应重视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对创新有利的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易传》中就有“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其中“生生日新”就是指事物产生后不断发展并且到一定程度就发生质的变革,又产生出新事物。众多学者把“生生日新”精神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张岱年先生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的‘生’的本意是创造;承认‘生生之谓易’就是把世界和人生都看作不断创新的过程;‘生生日新’的思想使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进化和变革的观念,相信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对创新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对创新更有着深刻的意义。创新需要灵感,灵感就是在长期沉浸其中之后的直觉体悟。创新思维是以想象、灵感为先导的,是不采取概念、判断、推理形式,不遵循任何逻辑规则的“顿悟”。直觉体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思维方式,即未经充分逻辑推理过程而凭直觉直接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把握。这种思维方式现在看来虽然存在许多弊端,但它对创新却具有逻辑思维无法取代的作用,这已为古今中外众多发明创造的事实所证明。因此,如果创新型教师能具备一些传统文化的素养,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一些知识渗透给学生,将有益于培养创新型人才。[4]
三、主体性教育素养
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培养和发展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所应具有的品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 “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命题认识的深化,针对“非主体性教育”提出的,它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大继承和超越,既保留了传统教育中那些反映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如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有一个观点是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丰富的个性”,给每个人以发展的权力,这是人类迈向解放自己的航道标志,而人类个性的丰富性正表现在其创造性上,个性是做出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创造是主体对外在必需的摆脱,是主体对客体的掌握和驾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虽不包含在全面发展的概念里,但却是人全面发展趋向的最高目标。所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重视人的发展、个性发展。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开展主体性教育,将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注重主体性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意义重大。马克思说过:“主体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只不过二者各自认识的客体不同罢了,所以,完整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应该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是传统的教育只是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过多的限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应试教育就是对我国现存教育弊端的集中概括。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教育被“异化”,学生被“奴化”,学校就像一座大教堂,在这座教堂里,分数和书本是至高无上的上帝,学生则是对其顶礼膜拜。针对这些弊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就提出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诸如“小主人教育”“合作教育”“成功教育”等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改革和实验,这是我国教育思想和变革观念日益深化的具体体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自觉性,树立起学生的发展是社会制约和相对独立的统一、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外因影响和内因决定的统一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承认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因材施教;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第三要给学生以“自由”,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所以,创造教育是一种更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教育。[5]
参考文献:
[1] 宋丽娟.浅谈美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7):139-140.
[2] 颜锋,刘静.科技美学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势在必行.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7):67-68.
[3] 张晓梅.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113.
[4] 刘仲林.创新的中国文化渊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4):2.
[5]龚玲.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5):3-4.
关键词:创新;美学;传统文化;主体性
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竞争在于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是否具备了教育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诚然,创新型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教育的角度试分析一二。
一、美学教育素养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始于德国。鲍姆嘉通的《美学》第一卷自1750年问世以来,美学界对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等内容一直进行着热烈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现实生活中,美是无所不在的,美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正确地欣赏美、创造美。所以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规律的科学,也就是说:美学要研究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和技术美,以及其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切美学问题。其中,美感是一种审美意识,是对客体的反映与认识,而研究人的审美感受、美感与审美对象的关系,是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现实生活和教育中,审美教育主要涉及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问题,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问题,它关系到内在人性、心灵的塑造,形成了有关审美教育的某些思想。至近代,随着“美学”学科的建立,美学教育才有了独立的体系和理论。[1]学习美学可以促进学生右脑功能的发掘,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能力,使之更富有创造性。纵观科学技术史,许多重大的发现和发明,都离不开灵感和顿悟。灵感和顿悟都属于意象思维,在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而它们的产生往往是思考者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受外界信息刺激的结果。掌握基本的美学知识,经常接受艺术和美学思想的熏陶,可以培养人的敏感性和自觉洞察力,这些都利于产生灵感和顿悟。显然,教师如果具备了美学教育的能力,在教授某一门课程的同时不仅仅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内容,把美学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这将会对培养创造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2]
二、传统文化教育素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但是如果没有优秀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优秀儿女,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为世界文化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3]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应重视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对创新有利的思想,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我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易传》中就有“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其中“生生日新”就是指事物产生后不断发展并且到一定程度就发生质的变革,又产生出新事物。众多学者把“生生日新”精神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张岱年先生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的‘生’的本意是创造;承认‘生生之谓易’就是把世界和人生都看作不断创新的过程;‘生生日新’的思想使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进化和变革的观念,相信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对创新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觉思维对创新更有着深刻的意义。创新需要灵感,灵感就是在长期沉浸其中之后的直觉体悟。创新思维是以想象、灵感为先导的,是不采取概念、判断、推理形式,不遵循任何逻辑规则的“顿悟”。直觉体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思维方式,即未经充分逻辑推理过程而凭直觉直接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把握。这种思维方式现在看来虽然存在许多弊端,但它对创新却具有逻辑思维无法取代的作用,这已为古今中外众多发明创造的事实所证明。因此,如果创新型教师能具备一些传统文化的素养,在教学中把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创新的一些知识渗透给学生,将有益于培养创新型人才。[4]
三、主体性教育素养
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去培养和发展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所应具有的品质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 “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命题认识的深化,针对“非主体性教育”提出的,它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大继承和超越,既保留了传统教育中那些反映规律性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如科学性、民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中有一个观点是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人“丰富的个性”,给每个人以发展的权力,这是人类迈向解放自己的航道标志,而人类个性的丰富性正表现在其创造性上,个性是做出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创造是主体对外在必需的摆脱,是主体对客体的掌握和驾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虽不包含在全面发展的概念里,但却是人全面发展趋向的最高目标。所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重视人的发展、个性发展。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开展主体性教育,将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从师生关系上看,教师注重主体性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意义重大。马克思说过:“主体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只不过二者各自认识的客体不同罢了,所以,完整意义上的教育主体应该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是传统的教育只是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过多的限制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应试教育就是对我国现存教育弊端的集中概括。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教育被“异化”,学生被“奴化”,学校就像一座大教堂,在这座教堂里,分数和书本是至高无上的上帝,学生则是对其顶礼膜拜。针对这些弊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就提出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诸如“小主人教育”“合作教育”“成功教育”等发挥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改革和实验,这是我国教育思想和变革观念日益深化的具体体现。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自觉性,树立起学生的发展是社会制约和相对独立的统一、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外因影响和内因决定的统一的意识。具体表现为:第一要承认个性的存在及其差异的合理性,因材施教;第二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第三要给学生以“自由”,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充分发挥和发展。所以,创造教育是一种更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教育。[5]
参考文献:
[1] 宋丽娟.浅谈美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7):139-140.
[2] 颜锋,刘静.科技美学教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势在必行.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7):67-68.
[3] 张晓梅.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113.
[4] 刘仲林.创新的中国文化渊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4):2.
[5]龚玲.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主体性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