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当堂作文训练,提高他们的快速写作能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当堂作文;教学策略
认真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小学生快速完成规定的作文写作任务,最终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加强对小学生的当堂作文训练,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一、提高写作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人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中产生了特殊的体验之后,其内心深处就会产生某种触动,当这种触动无法抑制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不得不说的欲望。这种理念对于我们的当堂作文教学亦有一定的启示。当小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对作文的写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时,我们的当堂作文教学才可能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7”的具体要求是“写一次体验活动”。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当堂写作兴趣,我在正式进行写作之前要求小学生戴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眼罩,挡住自己的视线,然后像盲人一样走路、倒水、搬凳子等。做完这一切之后,我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活动体验感受写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经历过亲身体验,感受颇丰,写作的时候也会文思泉涌。
二、搜集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米再巧的女人也不能做出饭来。我们的小学语文当堂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假如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即使你是写作的高手,也往往会束手无策。因此,为了提高当堂作文训练的效果,我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具体采取了每日阅读摘抄法、五分钟速写每日练、随时记录法以及活动体验法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无米下炊”的尴尬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平时的素材积累自然非常重要,但是每次当堂作文训练之前的素材搜集则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7”之前,我事先要求同学们对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认真研读,然后再根据相关的要求搜集必要的素材,包括:相关的名言警句,阅读类似的文章等。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些上课时需要的道具。有了充分的课前素材积累,就等于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米”。这样我们的当堂作文训练就显得有备无患了。
三、丰富写作语言
当堂作文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假如小学生在平时没有相关语言和词汇的积累,那么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如此一来,小学生很可能写不出较高质量的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当堂作文训练的效果。所以说,丰富小学生的写作语言以及词汇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我认为,要想丰富小学生的写作语言,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可以要求小学生通过背诵佳句、摘抄的方法积累材料。可以要求小学生用坚持写日记的方法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等。积累多了,小学生在当堂作文写作中语言运用也会更加丰富和流畅,作文也会更加有文采。
四、训练写作技巧
当堂作文写作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技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让小学生习惯当堂进行作文写作。具体可以从快速审题、快速命题、快速选材、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等技巧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长期训练,小学生的当堂作文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对这些技巧进行多训练、多巩固,我在每堂阅读课之后,还专门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布置一个与当堂阅读教学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快速写作。既做到了“一课一得”“一得一练”,又巩固了写作技巧。此外,汉字的书写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的得分。因此,在平常的当堂作文训练中我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书写进行严格要求,尽量做到书写工整、规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快速写好作文又需要把握好文字的工整、规范,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当堂作文训练不仅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当堂作文写作。
参考文献:
[1]赵素毕.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2]黄华.作文教学新路初探[J].时代教育,2006(12).
[3]黄晓菲.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思考[J].现代语文,2007(7).
[4]郑祖国.依托“下水”作文提高作文实效[J].中学教学参考,2009
(7).
[5]王丽.如何设计作文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08(6).
[6]李文萱.也谈作文教学的练与评[J].贵州教育,2007(5).
[7]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当堂作文;教学策略
认真贯彻《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小学生快速完成规定的作文写作任务,最终形成一定的写作素养,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加强对小学生的当堂作文训练,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一、提高写作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文的自然程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我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的欲望,这时我就要倾吐。”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人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中产生了特殊的体验之后,其内心深处就会产生某种触动,当这种触动无法抑制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不得不说的欲望。这种理念对于我们的当堂作文教学亦有一定的启示。当小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对作文的写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时,我们的当堂作文教学才可能产生非常理想的效果。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7”的具体要求是“写一次体验活动”。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当堂写作兴趣,我在正式进行写作之前要求小学生戴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眼罩,挡住自己的视线,然后像盲人一样走路、倒水、搬凳子等。做完这一切之后,我要求同学们把刚才的活动体验感受写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经历过亲身体验,感受颇丰,写作的时候也会文思泉涌。
二、搜集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米再巧的女人也不能做出饭来。我们的小学语文当堂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假如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即使你是写作的高手,也往往会束手无策。因此,为了提高当堂作文训练的效果,我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尽量搜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具体采取了每日阅读摘抄法、五分钟速写每日练、随时记录法以及活动体验法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无米下炊”的尴尬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平时的素材积累自然非常重要,但是每次当堂作文训练之前的素材搜集则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习作7”之前,我事先要求同学们对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认真研读,然后再根据相关的要求搜集必要的素材,包括:相关的名言警句,阅读类似的文章等。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同学们准备一些上课时需要的道具。有了充分的课前素材积累,就等于已经准备好了充足的“米”。这样我们的当堂作文训练就显得有备无患了。
三、丰富写作语言
当堂作文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假如小学生在平时没有相关语言和词汇的积累,那么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卡壳的现象。如此一来,小学生很可能写不出较高质量的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当堂作文训练的效果。所以说,丰富小学生的写作语言以及词汇的积累是相当重要的。
我认为,要想丰富小学生的写作语言,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和积累。可以要求小学生通过背诵佳句、摘抄的方法积累材料。可以要求小学生用坚持写日记的方法来积累材料,丰富语言等。积累多了,小学生在当堂作文写作中语言运用也会更加丰富和流畅,作文也会更加有文采。
四、训练写作技巧
当堂作文写作对于小学生的写作技巧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让小学生习惯当堂进行作文写作。具体可以从快速审题、快速命题、快速选材、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等技巧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通过长期训练,小学生的当堂作文写作水平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了对这些技巧进行多训练、多巩固,我在每堂阅读课之后,还专门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布置一个与当堂阅读教学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快速写作。既做到了“一课一得”“一得一练”,又巩固了写作技巧。此外,汉字的书写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的得分。因此,在平常的当堂作文训练中我还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书写进行严格要求,尽量做到书写工整、规范,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快速写好作文又需要把握好文字的工整、规范,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写作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当堂作文训练不仅对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帮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当堂作文写作。
参考文献:
[1]赵素毕.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2]黄华.作文教学新路初探[J].时代教育,2006(12).
[3]黄晓菲.新课程作文教学的思考[J].现代语文,2007(7).
[4]郑祖国.依托“下水”作文提高作文实效[J].中学教学参考,2009
(7).
[5]王丽.如何设计作文教学[J].中学课程资源,2008(6).
[6]李文萱.也谈作文教学的练与评[J].贵州教育,2007(5).
[7]孙中华,王佩彪.作文学习中的“六多”—浅谈我的作文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