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就授课方式和教学改革对学生及教师的影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实训改革在《药物制剂设备》课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探讨,并对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提出建议,旨在为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职;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S0-0066-03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GMP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只懂得药物制剂技术、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现代药品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既懂得药物制剂技术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及管理的复合型中级技能型人才。制药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手段,是实施药物生产操作的关键因素,是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笔者结合中职教学实践,拟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学生对《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谈一些体会。
中职学生现状和特点
我校生源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且成绩较差(上不了高中)的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大概是2︰5,且生源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学生一方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另一方面只重视技能训练,轻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自律性和沟通能力也比较欠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差,在校学习压力不大。
中职学生的状况和特点,决定了学生缺乏制药设备课程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纪律性较差。加上《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涉及的设备结构和原理较多,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要使中职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比较困难。
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制药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新设备不断出现,且GMP对制药设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材要反映出制药设备与制剂技术、GMP的前沿动态。国内目前没有一本关于制药设备的中职教材,且有些制药设备教材由于出版年代较早,许多内容已经落后于制药工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已经被淘汰或不符合GMP的要求,所以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内容应尽量通俗易懂。笔者主编了一本《药物制剂设备》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主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注重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关结构设计、计算及较难理解的内容尽量删去,重点介绍制药设备简单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等有关理论基础知识,力求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看得懂,学得会,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该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进行了修订,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本教材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整合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化。对教学课时进行了重新调整,减少了理论授课课时,以够用为原则,增加了实验授课课时,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有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制剂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并涉及大量制剂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使用传统的教案、板书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此前几乎从未接触过生产实际,对于制药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方法和状态缺乏直观的认识,很难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同时由于学校实训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在设备现场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笔者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药物制剂设备》教学,将图片、Flash动画、设备运行录像等多媒体形式及设备模型引入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设备、原理及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设备的简单操作,加深对设备原理的理解,以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尤其是以动画、录像和实例的形式将各制剂操作中的设备结构、操作原理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中药丸剂的制备主要有塑制法、泛制法、滴制法三种制备方法,对于这三种方法,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加以讲解。如塑制法的制备过程可以联系日常家里做汤圆的过程,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做汤圆的过程,再结合塑制法进行比较,找到两者相似的地方,加深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泛制法可以联系日常冬天滚雪球的过程,滴制法可以联系平时实验室的胶头滴管等实际例子,结合图片、动画演示和录像进行教学。对其中的实景可将学生带入药品生产一线,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更容易识记,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素材在《药物制剂设备》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可以向学生传递现代制药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对制药企业的设备、环境及人员要求等实际情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录制药品生产企业中各种药物剂型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各种制剂设备运行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将之穿插在课程教学中讲解,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药物制剂设备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实训教学改革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本领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关键因素。因此,实验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应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剂设备的参观和操作演示,了解药物剂型完整生产流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使学生建立对药物制剂生产设备的感性认识,并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主要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为今后的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药物制剂设备综合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要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液体制剂、注射剂)、生产所用设备的性能、工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维护与保养,熟悉设备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使学生接触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对设备复杂结构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训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更正,根据职业技能标准,严格职业技能考核。例如,片剂实训是综合实训中的重点项目,对于压片过程中的几点技术环节要重点训练,如进入压片室前的更衣和洁净工作、压片前对压片室及设备的检查工作、压片过程中片重和片厚调节及压片中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因素等。对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训指导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只有对问题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和解决,切实履行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严把质量关,才能使学生在实训中不断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贴近生产、工艺、装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要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实践或顶岗实习、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场所,有助于完成相应的综合技能训练项目,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要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学校与企业经常性交流的长效机制。我校已与几十家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互利互惠的有效合作,促进了办学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使学生、教师在合作中不断激发创新意识,发挥创造潜能,也使职业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要依靠一支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否建成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药剂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的要求为指导开展教学,并充分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
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现有条件,加强培养,积极引进,加强合作,专兼结合,重点放在培养现有专业教师上,利用寒暑假期间引导教师去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要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与在校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参与专业标准制定、核心职业课程开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和实践,我校《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找到了一条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路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对课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根据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制药设备和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10(3):123-125.
[2]朱国民,李菊芳.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2):6-8.
[3]李家洲,李立英.关于建设高职制药设备专业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57-58.
[4]阮健民.《制药设备》课程开发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1,(7):27-28.
[5]闫丹芬,杨世民,傅强,冯变玲,陈有亮.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J].药学教育,2009,25(1):58-62.
作者简介:
邬思辉(1984—),男,江西萍乡人,药剂学硕士,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S0-0066-03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GMP等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只懂得药物制剂技术、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知识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现代药品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迫切需要既懂得药物制剂技术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及管理的复合型中级技能型人才。制药设备是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手段,是实施药物生产操作的关键因素,是药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笔者结合中职教学实践,拟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及学生对《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训教学、校企合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谈一些体会。
中职学生现状和特点
我校生源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且成绩较差(上不了高中)的学生,男女生比例悬殊,大概是2︰5,且生源主要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学生一方面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另一方面只重视技能训练,轻视文化理论课的学习,自律性和沟通能力也比较欠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差,在校学习压力不大。
中职学生的状况和特点,决定了学生缺乏制药设备课程涉及的基础学科知识,缺乏空间思维能力,学习兴趣低,缺少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纪律性较差。加上《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涉及的设备结构和原理较多,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要使中职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程比较困难。
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制药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新设备不断出现,且GMP对制药设备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材要反映出制药设备与制剂技术、GMP的前沿动态。国内目前没有一本关于制药设备的中职教材,且有些制药设备教材由于出版年代较早,许多内容已经落后于制药工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已经被淘汰或不符合GMP的要求,所以无法满足目前的教学需要。
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材的内容应尽量通俗易懂。笔者主编了一本《药物制剂设备》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主要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级技术型人才的特点,注重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关结构设计、计算及较难理解的内容尽量删去,重点介绍制药设备简单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方法等有关理论基础知识,力求通俗易懂,使学生容易看得懂,学得会,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该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根据生产实际进行了修订,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要求,本教材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适度整合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强化和操作技能的熟练化。对教学课时进行了重新调整,减少了理论授课课时,以够用为原则,增加了实验授课课时,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有了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制剂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并涉及大量制剂生产设备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使用传统的教案、板书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此前几乎从未接触过生产实际,对于制药设备的结构及操作方法和状态缺乏直观的认识,很难理解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同时由于学校实训条件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在设备现场进行教学的要求。因此,笔者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药物制剂设备》教学,将图片、Flash动画、设备运行录像等多媒体形式及设备模型引入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设备、原理及例子,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设备的简单操作,加深对设备原理的理解,以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尤其是以动画、录像和实例的形式将各制剂操作中的设备结构、操作原理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生动活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中药丸剂的制备主要有塑制法、泛制法、滴制法三种制备方法,对于这三种方法,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的例子加以讲解。如塑制法的制备过程可以联系日常家里做汤圆的过程,通过提问,让学生描述做汤圆的过程,再结合塑制法进行比较,找到两者相似的地方,加深对这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泛制法可以联系日常冬天滚雪球的过程,滴制法可以联系平时实验室的胶头滴管等实际例子,结合图片、动画演示和录像进行教学。对其中的实景可将学生带入药品生产一线,配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形象和生动,更容易识记,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素材在《药物制剂设备》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可以向学生传递现代制药企业生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使学生对制药企业的设备、环境及人员要求等实际情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录制药品生产企业中各种药物剂型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各种制剂设备运行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将之穿插在课程教学中讲解,可以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药物制剂设备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实训教学改革
实验实训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高本领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区别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院校的关键因素。因此,实验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中应增加实验教学的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制剂设备的参观和操作演示,了解药物剂型完整生产流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使学生建立对药物制剂生产设备的感性认识,并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主要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为今后的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实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药物制剂设备综合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要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液体制剂、注射剂)、生产所用设备的性能、工作过程及注意事项、维护与保养,熟悉设备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法。使学生接触实物,亲自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对设备复杂结构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训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要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更正,根据职业技能标准,严格职业技能考核。例如,片剂实训是综合实训中的重点项目,对于压片过程中的几点技术环节要重点训练,如进入压片室前的更衣和洁净工作、压片前对压片室及设备的检查工作、压片过程中片重和片厚调节及压片中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因素等。对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训指导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只有对问题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和解决,切实履行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严把质量关,才能使学生在实训中不断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校企合作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水平,为社会输送贴近生产、工艺、装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要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实践或顶岗实习、直接参加生产和实际工作的场所,有助于完成相应的综合技能训练项目,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要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建立学校与企业经常性交流的长效机制。我校已与几十家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互利互惠的有效合作,促进了办学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使学生、教师在合作中不断激发创新意识,发挥创造潜能,也使职业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要依靠一支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否建成具备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药剂专业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的要求为指导开展教学,并充分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
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现有条件,加强培养,积极引进,加强合作,专兼结合,重点放在培养现有专业教师上,利用寒暑假期间引导教师去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要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并与在校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参与专业标准制定、核心职业课程开设、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和实践,我校《药物制剂设备》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实验实训教学的改革,找到了一条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路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对课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根据企业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雪梅.《制药设备和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10(3):123-125.
[2]朱国民,李菊芳.高职类制药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2):6-8.
[3]李家洲,李立英.关于建设高职制药设备专业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57-58.
[4]阮健民.《制药设备》课程开发探索[J].中等职业教育,2001,(7):27-28.
[5]闫丹芬,杨世民,傅强,冯变玲,陈有亮.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J].药学教育,2009,25(1):58-62.
作者简介:
邬思辉(1984—),男,江西萍乡人,药剂学硕士,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专业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