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影像学表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放疗组(58例)与联合组(50例)。给予放疗组患者调强放疗治疗,共治疗6周,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化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其中1年内死亡者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影像学表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0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放疗组(58例)与联合组(50例)。给予放疗组患者调强放疗治疗,共治疗6周,联合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化疗,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其中1年内死亡者随访追踪至死亡日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评分、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1年生存情况。结果 与放疗组比,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随访1年生存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卡氏(KPS)评分均显著升高,联合组显著高于放疗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联合组显著低于放疗组;病灶最大长轴径线、病灶最大短轴径线均显著缩短,联合组显著短于放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降低、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突出,可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缩小肿瘤直径,且治疗期间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短期生存率较高。
其他文献
新修订的《档案法》要求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档案利用机制,加强档案研究为突发事件应对活动提供文献参考和决策支持。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供档案利用,既是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档案价值的重要举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档案利用需求具有提前预备、瞬时响应、精准供给、动态感知的特征,而档案利用还存在缺乏协同服务机制、全程服务策略、深度开发模式、共享利用平台的问题。提出利用策略:一是健全“组
教学能力大赛的导向、要求和标准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革命”的风向标,具有重要学习价值。在国家、省、校、院四级赛制体系下,通过发挥职业院校层面的“引”,优秀团队的“领”,教学督导的“督”,能有效扩大教师参赛面,提高课程成果落实率,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度,呈现出学校、教师与学生都受益的局面。
<正>“量感”一词,在数学上是指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的构成要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诸多测量单位表示的量中选择出与某个实际物体相吻合的量,是可测的,可具体量化的。例如,1厘米、1平方分米有多大。另一方面是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是不易测的,不好具体量化的,例如,我们平时对事物的估测,这种量的推断更是隐性的。下面以“平行
针对常规判定工程桩入岩深度方法存在的主观性强、误差较大等问题,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宁波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实践,提出基于BIM技术辅助判定工程桩入岩深度的方法。通过BIM技术建立工程桩三维模型和硬质基岩面模型,并进行整合分析,获取每根工程桩入岩后的桩底高程,生成桩底高程图纸,指导现场桩基施工。该方法不仅提高工程桩入岩深度判定精度,且在施工前获取高精度桩深数据,对桩基施工前期准备和现场施工具有重
<正>为贯彻落实《上海市数据条例》《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促进公共数据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放,支撑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我们编制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实施细则》。现将起草情况说明如下:一、起草背景和编制说明公共数据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数据开放和开发利用,自2012年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试点探索阶段(2012年至2018年),
司法信任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微观和具体化的过程,司法公信力是司法信任累积的结果。对司法信任生产逻辑的研究,通过聚焦于主体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可以提供对司法公信力形成的过程性认知。基于以上逻辑预设,在对Y市基层人民法院的田野调查中发现,面对当事人,法官一方面需要努力建立当事人对自己的信任,另一方面则需要时刻保持对当事人的不信任,并充分利用这种不信任来开展工作。“立信持疑”是法官生产司法信任的独特逻辑。法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安全观和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包括“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安全力量布局,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等,为我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不断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安全和应急管理现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方面,过去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