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不例外。究其原因,不一而足,其中,法学本科教育的模式选择与应运对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不可忽视,凸显出法学本科教育的极大重要性和及时改进的必要性。本文以一名法学本科在校学生的视角,审视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加强法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阐述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1-0316-02
作者简介:杜江涌(1975-),男,山西太谷人,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法、家事法。
时代与现实的需求使得中国法学教育方兴未艾。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法学教育模式。传统与现代、陈规与创新,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走“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道路,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培养出真真正正具备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的法科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法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一、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12年的教学生涯、其他政法院校的多次走访与考察,使得自己对课堂教学,尤其是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有深刻的体会。问题的解决需对症下药,在我看来,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大课较多、学生与老师沟通少
作为法学专门学校的法学本科生,与100名以上的同学共享课堂是平时学习的常态,这样的课堂,往往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做笔记,少数同学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与老师交流。这样的“被动型”的学习往往是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有困惑但是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而选择沉默。同时,老师也无法了解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难以针对每个人困惑处以击破。课程结束,同学们掌握到的也只是书上已有的抽象的理论,条款,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何谈发散与应用?
(二)法学教育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法学教育理论的讲授必不可少,且夯实的理论素养有助于我们对法本质的了解,有助于法的具体实施。但目前,在各大法学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大多数的教师一味沉浸在对理论自我的解读与评判中,忽视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实际。一个理论大讲特讲,各种学说充斥课堂,其结果是:授课者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门课结束,最基本的制度缺乏微观的认识,宏观的认知也仅限于一两个授课教师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不仅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遇到实务甚至于要重新恶补法条的相关规定,导致教学与社会实务完全是两张皮,久而久之,形成“学不学一个样”、“讲得都无用”的错误认识。
另一方面,虽然学校、教师、学生都深知且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考试型人才”如鱼得水,缺乏评判实习效果的有效体系,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顽疾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观。
与此同时,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也是导致签署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现行课堂教学缺乏对基本人伦的认知
法律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法律工作者人格素养的完满性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法律从业者面临着无数的诱惑,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坚持公平,坚持法律。很多老师过度剖析现实社会司法的黑暗面,对学生司法伦理的教育有极大影响。所以,形成一种稳定的与自身利益无涉的选择取向,培养具有司法伦理素质的学生使课堂教育中不可确实的一部分。[1]
(四)课堂平淡、成绩量化不够灵活、学生积极性差
教师也是普通人,教师的教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师外化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现今的法学课堂还是很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教学观的核心——“仓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以教师为支点和唯一的主动者,把学校视作知识传授的场所,教学内容单纯来自于固定化的教材,照本宣科当教材的“搬运工”,排斥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和主动性,被动接受知识,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出评判。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性被磨灭,学生的积极性被妨碍,无创新力的教师、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常态。
(五)教学安排无体系
在接受课程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你们学了xxx吗?”“还没有啊,那学这门课有难度啊!” ——的确,课程学习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教学存在重合和脱节的现象,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前面的知识没学,后面的知识又正需理解和掌握,前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学完并未后面的做好铺垫,后面的知识又不再开设相关课程。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异于丢了芝麻又丢西瓜,在头脑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二、法学本科课堂教育的改进措施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法律人才,实现法制社会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有几点改进意见:
(一)缩小课堂规模,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50人以下的课堂教学,使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老师可以清楚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与同学互动。同学们积极与老师探讨,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外阅读大量资料来对对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为课堂加入更多的元素,从而使得学生们真正落实所学融会贯通。实现现代教学观——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生自己学。[2]
(二)独立的必修案例课、讨论课、诊所式实践
在这样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倾听者和“法律字典”。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学生的主导下,通过学生事先选取的信息和储备来完成。由教师提出问题,交由学生针对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提出解决办法,然后集思广益,在同学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归纳和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这般,教师真正做到课堂引领者的角色,教学内容来自实践能成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互学、互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增加对学生课外材料阅读与思考要求,考试成绩多方面化。
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教育”,又叫临床法学教育,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所倡导的理念都是法学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和体现,而且具有可行性,应该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加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真实的案件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法学理论,而不仅仅是个体案件的体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Mayer)先生说,“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三)改革、统一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循序渐进
制定统一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步骤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基础。对于老师,便于安排教学计划,便于同学们更加掌握自己的课程,前后贯通。对于同学们而言,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扎实基础,在基础之上了解创新。
三、结语
在大学法学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加大法学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量。可以借鉴德国与香港的对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实习与培训方式,将法学学生的实践培训或实习严格列入学生毕业要求。并且在全国高校要求统一、标准统一。
总之,现今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理清法学教育层次、明确法学教育理念,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其就业竞争力,成为真正合格的法律人。
[ 参 考 文 献 ]
[1]李道刚.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当代法学,2009(04).
[2]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02).
[3]孙廷然.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造[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10).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01-0316-02
作者简介:杜江涌(1975-),男,山西太谷人,法学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法、家事法。
时代与现实的需求使得中国法学教育方兴未艾。高素质法学人才的培养,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法学教育模式。传统与现代、陈规与创新,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走“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道路,如何实现与国际接轨的目标,培养出真真正正具备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的法科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法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一、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12年的教学生涯、其他政法院校的多次走访与考察,使得自己对课堂教学,尤其是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有深刻的体会。问题的解决需对症下药,在我看来,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大课较多、学生与老师沟通少
作为法学专门学校的法学本科生,与100名以上的同学共享课堂是平时学习的常态,这样的课堂,往往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课做笔记,少数同学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与老师交流。这样的“被动型”的学习往往是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有困惑但是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而选择沉默。同时,老师也无法了解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难以针对每个人困惑处以击破。课程结束,同学们掌握到的也只是书上已有的抽象的理论,条款,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何谈发散与应用?
(二)法学教育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法学教育理论的讲授必不可少,且夯实的理论素养有助于我们对法本质的了解,有助于法的具体实施。但目前,在各大法学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大多数的教师一味沉浸在对理论自我的解读与评判中,忽视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实际。一个理论大讲特讲,各种学说充斥课堂,其结果是:授课者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门课结束,最基本的制度缺乏微观的认识,宏观的认知也仅限于一两个授课教师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不仅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遇到实务甚至于要重新恶补法条的相关规定,导致教学与社会实务完全是两张皮,久而久之,形成“学不学一个样”、“讲得都无用”的错误认识。
另一方面,虽然学校、教师、学生都深知且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但在目前的体制下,“考试型人才”如鱼得水,缺乏评判实习效果的有效体系,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顽疾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观。
与此同时,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只会纸上谈兵,也是导致签署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现行课堂教学缺乏对基本人伦的认知
法律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法律工作者人格素养的完满性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法律从业者面临着无数的诱惑,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坚持公平,坚持法律。很多老师过度剖析现实社会司法的黑暗面,对学生司法伦理的教育有极大影响。所以,形成一种稳定的与自身利益无涉的选择取向,培养具有司法伦理素质的学生使课堂教育中不可确实的一部分。[1]
(四)课堂平淡、成绩量化不够灵活、学生积极性差
教师也是普通人,教师的教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师外化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现今的法学课堂还是很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教学观的核心——“仓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以教师为支点和唯一的主动者,把学校视作知识传授的场所,教学内容单纯来自于固定化的教材,照本宣科当教材的“搬运工”,排斥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和主动性,被动接受知识,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出评判。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性被磨灭,学生的积极性被妨碍,无创新力的教师、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常态。
(五)教学安排无体系
在接受课程过程中,常常会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你们学了xxx吗?”“还没有啊,那学这门课有难度啊!” ——的确,课程学习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教学存在重合和脱节的现象,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前面的知识没学,后面的知识又正需理解和掌握,前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学完并未后面的做好铺垫,后面的知识又不再开设相关课程。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异于丢了芝麻又丢西瓜,在头脑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二、法学本科课堂教育的改进措施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法律人才,实现法制社会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有几点改进意见:
(一)缩小课堂规模,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50人以下的课堂教学,使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老师可以清楚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与同学互动。同学们积极与老师探讨,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外阅读大量资料来对对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为课堂加入更多的元素,从而使得学生们真正落实所学融会贯通。实现现代教学观——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生自己学。[2]
(二)独立的必修案例课、讨论课、诊所式实践
在这样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倾听者和“法律字典”。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学生的主导下,通过学生事先选取的信息和储备来完成。由教师提出问题,交由学生针对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提出解决办法,然后集思广益,在同学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归纳和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这般,教师真正做到课堂引领者的角色,教学内容来自实践能成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互学、互促、共同进步。此外,教师增加对学生课外材料阅读与思考要求,考试成绩多方面化。
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教育”,又叫临床法学教育,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所倡导的理念都是法学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和体现,而且具有可行性,应该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加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真实的案件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法学理论,而不仅仅是个体案件的体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Mayer)先生说,“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三)改革、统一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循序渐进
制定统一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步骤有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基础。对于老师,便于安排教学计划,便于同学们更加掌握自己的课程,前后贯通。对于同学们而言,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扎实基础,在基础之上了解创新。
三、结语
在大学法学教育的培养计划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加大法学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量。可以借鉴德国与香港的对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实习与培训方式,将法学学生的实践培训或实习严格列入学生毕业要求。并且在全国高校要求统一、标准统一。
总之,现今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理清法学教育层次、明确法学教育理念,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其就业竞争力,成为真正合格的法律人。
[ 参 考 文 献 ]
[1]李道刚.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当代法学,2009(04).
[2]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1996(02).
[3]孙廷然.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造[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