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们更多地将视线投向学生的思维。关于学生思维的探索,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而人们对教师的思维关注不多。在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思维占主体地位,起决定作用。在新课程中,部分学校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教师的思维被遗忘和忽略,处于弱势状态。殊不知,无论如何改革,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原动力,在课堂中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中曾说:“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
曾祥芹在《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中也说:“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总是和语言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言语一旦脱离思维,就变成毫无意义的符号。”
给教师思维一个合理的定位,正确认识教师思维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应有之义。教师思维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点。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思维应该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包含着“显我”“隐我”,“无我之境”则是强调“无我”。从“显我”“隐我”到“无我”是教师思维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思维提出的要求。
“显我”是教师思维在传统课堂模式中的主要特征。教师思维是课堂的核心和主导。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维,一直被牵着走。
“隐我”相对于“显我”而言,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教师的思维不再是直接的、显性的,而是披上了新课程的美丽外衣。此时,表面上课堂热闹,学生各抒己见,但学生仅仅是在教师思维规定的框架内活动,依然按着教师的思维程序在运行。在二元思维体系中,教师的思维依然占着主体作用。
“无我”是教师思维的最高境界,虽不能天人合一,但也要求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思维、课堂内在规律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将学生从“物”的地位上升到“人”的地位,在这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以“人”的眼光衡量课堂和学生,教师也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并没有多少特殊的权力。一旦教师思想解放了,能把权力下放给学生,正如岳欣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思维方式发展》中所讲“当教师放弃课堂的权力,使自己无力化时,体验到的是作为实践主体的教育力量得到复兴的充实”。
也许一旦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课堂是无序的、不确定的,甚至是混乱的,但无序是学生参与的体现,不确定是课堂生成的沃土,混乱也许是课堂活力的开始。在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思维撞击的火花中,知识与知识沟通、智慧与智慧碰撞、思维与思维较量。如此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课堂这一严肃的形式当成有吸引力的操场一样喜欢上课堂。
把课堂的权力还给学生,仅是“无我”的最初形式,还应让学生学会行使权力,能够当家做主。我们不可否认学生在思考水平、理解方式、思维方法上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制约着他们行使权力的因素。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主要还应该依靠自身的感悟和努力去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地点拨与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水平逐渐提高,习惯也会逐渐养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愉悦。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没有比愉悦更好的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与愉悦之中感受到课堂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教师思维“无我之境”带来的。
但我们不需要那种满堂闹、满堂问、全讨论的伪思维的课堂模式。我们评判的标准,正如王萍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所说:“思维过程是否在课堂中,思维结果是否得到尊重,思维能力是否得到锻炼,思维品质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我们把提问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最终使学生乐学、能学、好学。
把权力下放给学生,但教师仍不要忘记自己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无我之境”并不是说教师思维的无所作为。我们仍强调教师思维有所作为,从而使学生思维积极、行动主动、思维优化,最终达到“不教”的最高境界。如何让教师思维的“无我之境”能更有效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贴近学生与生活。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地调动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要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让内容与学生贴近,与生活贴近。
2.创设情境。情境最能吸引人,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一般可以创设生活、故事、问题等情境。
3.优化语言。语言是课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教师语言简洁、形象、生动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
4.留有空白。课堂适当留有空白,然后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白,学生的创造活动就能积极地展开,如此,学生会主动地表现自我。
5.富于变化。中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和生理规律,他们渴望突破程式。在变化中,学生不断地面临挑战,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
6.反馈补偿。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思维的不成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这需要教师及时反馈补偿,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的互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有我之境”,以我观生,故生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生观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生,实则生师和谐矣。
(责任编辑 韦 雄)
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中曾说:“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
曾祥芹在《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中也说:“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总是和语言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言语一旦脱离思维,就变成毫无意义的符号。”
给教师思维一个合理的定位,正确认识教师思维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应有之义。教师思维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点。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思维应该从“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包含着“显我”“隐我”,“无我之境”则是强调“无我”。从“显我”“隐我”到“无我”是教师思维在语文课堂上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思维提出的要求。
“显我”是教师思维在传统课堂模式中的主要特征。教师思维是课堂的核心和主导。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思维,一直被牵着走。
“隐我”相对于“显我”而言,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教师的思维不再是直接的、显性的,而是披上了新课程的美丽外衣。此时,表面上课堂热闹,学生各抒己见,但学生仅仅是在教师思维规定的框架内活动,依然按着教师的思维程序在运行。在二元思维体系中,教师的思维依然占着主体作用。
“无我”是教师思维的最高境界,虽不能天人合一,但也要求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思维、课堂内在规律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将学生从“物”的地位上升到“人”的地位,在这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以“人”的眼光衡量课堂和学生,教师也仅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并没有多少特殊的权力。一旦教师思想解放了,能把权力下放给学生,正如岳欣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思维方式发展》中所讲“当教师放弃课堂的权力,使自己无力化时,体验到的是作为实践主体的教育力量得到复兴的充实”。
也许一旦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课堂是无序的、不确定的,甚至是混乱的,但无序是学生参与的体现,不确定是课堂生成的沃土,混乱也许是课堂活力的开始。在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学生思维撞击的火花中,知识与知识沟通、智慧与智慧碰撞、思维与思维较量。如此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课堂这一严肃的形式当成有吸引力的操场一样喜欢上课堂。
把课堂的权力还给学生,仅是“无我”的最初形式,还应让学生学会行使权力,能够当家做主。我们不可否认学生在思考水平、理解方式、思维方法上存在着差异,这些都是制约着他们行使权力的因素。学生自身的思维矛盾,主要还应该依靠自身的感悟和努力去解决,再辅以教师适当地点拨与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水平逐渐提高,习惯也会逐渐养成,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思维的愉悦。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没有比愉悦更好的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与愉悦之中感受到课堂的魅力。这种魅力是教师思维“无我之境”带来的。
但我们不需要那种满堂闹、满堂问、全讨论的伪思维的课堂模式。我们评判的标准,正如王萍在《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所说:“思维过程是否在课堂中,思维结果是否得到尊重,思维能力是否得到锻炼,思维品质是否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我们把提问权、评价权还给学生,最终使学生乐学、能学、好学。
把权力下放给学生,但教师仍不要忘记自己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的“无我之境”并不是说教师思维的无所作为。我们仍强调教师思维有所作为,从而使学生思维积极、行动主动、思维优化,最终达到“不教”的最高境界。如何让教师思维的“无我之境”能更有效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贴近学生与生活。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有效地调动起来,就必须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要让学生有兴趣,就必须让内容与学生贴近,与生活贴近。
2.创设情境。情境最能吸引人,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一般可以创设生活、故事、问题等情境。
3.优化语言。语言是课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教师语言简洁、形象、生动与否,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
4.留有空白。课堂适当留有空白,然后引导学生去填补空白,学生的创造活动就能积极地展开,如此,学生会主动地表现自我。
5.富于变化。中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和生理规律,他们渴望突破程式。在变化中,学生不断地面临挑战,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
6.反馈补偿。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思维的不成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这需要教师及时反馈补偿,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的互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有我之境”,以我观生,故生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生观生,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生,实则生师和谐矣。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