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学府,山东安丘262100)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高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长期的数学教学工作。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有很多方法,高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地设计情境,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技巧
一、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是高中教师在教学环境的制约下,把模仿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挖掘数学认识问题的动机、内在的联系以及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情节做为主体的教学手段。作为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一些具有一定色彩的、具有形象性的场景,比如:课内游戏、角色扮演、榜样学习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学生一起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其兴趣和内在情感。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情景教学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勇于探索,大胆发散思维。因此,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很大。此外,情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构思,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因此,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开展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构造思维活动的情节时,要以探索启发为主体,不一定是遵守形式逻辑规则的严格思维,而是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拟真推理进行教学;第二,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经历潜伏——存疑——豁然开朗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试一试——不断尝试中增强信心——下决心证明——得到正确结果的过程;第三构成活动情节的类型有:(1)概念的形成过程;(2)方法的思考过程;(3)结果的探究过程。教学上应按这样的过程去设计教案,才能达到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数学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样的,学生在遇到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时,也可以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与老师、同学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问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激发,使之获得问题的答案与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强其发现问题的欲望和好奇感,使学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要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高中教师还应大量运用情境模式教学,将学生们带入一个活学活用的情境中,让他们加深对数学理念的认知、数学公式的记忆,不仅要学会如何思考数学问题,还要在问题中学会如何寻找答案,从而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与想要学习的迫切性。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银行复利存款问题作为背景:2l世纪国家提出人人都享有保险,有很多同学的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不同的保险,如分红险、教育险、理财险等,以某同学购买的从1岁起每年交1万,连交2O年,到60岁以后每年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同时前20年每年返还1000元的险种为例,要求同学们将买保险和存银行利率为4%且活到80岁作比较,究竟是保险公司赚钱呢,还是同学获利多?待学生稍思考后,数学教师可点明两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好几百万的差距,学生大惊,由此产生了认识上的冲突,因此迫切想了解所学内容,这就为新课讲授创造了心理条件。
2.启发多元思维,让生活融入教学情境中
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心理内化的过程,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突破思维障碍,促使其思维从不成熟走上成熟。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时,复习完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后,教师可以举例教室内吊在半空的电风扇、斜靠在墙边的拖把,都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提问:这些直线与地平面有何位置关系?学生回答:相交。教师再提出问题:从位置关系来看,同为和平面相交的直线,它们和地面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区别?学生回答有区别,教师即可引出答案:既然有区别,说明仅用“线面相交”来描述此时的线面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在生产实际与数学问题中,有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怎样来刻划线面相交时这种相对位置的问题。这样一问一答之间,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一个交织的构架,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数学思维活动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中,从而触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
3.学以致用,启发新思路、新结论
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特定的操作情境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折纸、度量、拼图等动手操作,常常可以启发学生的新思路,推设出新结论。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新知,由此产生问题,进而引起探究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思考,并在参与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讲“空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其活动主线为: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平面图形→分析三视图的特征→“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结论→由三视图识别出所表示的立体模型。教学的重点是能画出一些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难点是由三视图识别出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动手画图,去了解其间的“长对正”、“宽平齐”与“高相等”的相互关系,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作铺垫,这也极大地强化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特点,合理创设出具有较好教育功能的情境,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2009,(1).
[2]丁爱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0,(3).
[3]刘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考试周刊,2009,(15).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对高中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项长期的数学教学工作。问题情境教学的创设有很多方法,高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地设计情境,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技巧
一、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是高中教师在教学环境的制约下,把模仿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挖掘数学认识问题的动机、内在的联系以及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情节做为主体的教学手段。作为数学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一些具有一定色彩的、具有形象性的场景,比如:课内游戏、角色扮演、榜样学习等寓教于乐的方式,与学生一起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重点和难点,从而激发其兴趣和内在情感。
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体现出来了。情景教学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勇于探索,大胆发散思维。因此,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很大。此外,情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构思,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因此,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开展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构造思维活动的情节时,要以探索启发为主体,不一定是遵守形式逻辑规则的严格思维,而是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拟真推理进行教学;第二,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经历潜伏——存疑——豁然开朗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试一试——不断尝试中增强信心——下决心证明——得到正确结果的过程;第三构成活动情节的类型有:(1)概念的形成过程;(2)方法的思考过程;(3)结果的探究过程。教学上应按这样的过程去设计教案,才能达到数学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
二、情境教学的具体实施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数学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样的,学生在遇到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时,也可以发现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与老师、同学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在问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激发,使之获得问题的答案与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强其发现问题的欲望和好奇感,使学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内容要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高中教师还应大量运用情境模式教学,将学生们带入一个活学活用的情境中,让他们加深对数学理念的认知、数学公式的记忆,不仅要学会如何思考数学问题,还要在问题中学会如何寻找答案,从而不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与想要学习的迫切性。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教学时,可设计如下银行复利存款问题作为背景:2l世纪国家提出人人都享有保险,有很多同学的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买了不同的保险,如分红险、教育险、理财险等,以某同学购买的从1岁起每年交1万,连交2O年,到60岁以后每年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同时前20年每年返还1000元的险种为例,要求同学们将买保险和存银行利率为4%且活到80岁作比较,究竟是保险公司赚钱呢,还是同学获利多?待学生稍思考后,数学教师可点明两者之间可能会产生好几百万的差距,学生大惊,由此产生了认识上的冲突,因此迫切想了解所学内容,这就为新课讲授创造了心理条件。
2.启发多元思维,让生活融入教学情境中
学生是思维的主体,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探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心理内化的过程,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突破思维障碍,促使其思维从不成熟走上成熟。
例如,在讲解“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时,复习完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后,教师可以举例教室内吊在半空的电风扇、斜靠在墙边的拖把,都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提问:这些直线与地平面有何位置关系?学生回答:相交。教师再提出问题:从位置关系来看,同为和平面相交的直线,它们和地面的相对位置有没有区别?学生回答有区别,教师即可引出答案:既然有区别,说明仅用“线面相交”来描述此时的线面关系显然是不够的,在生产实际与数学问题中,有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这就为我们提出了怎样来刻划线面相交时这种相对位置的问题。这样一问一答之间,教师与学生构成了一个交织的构架,教师可以将优秀的数学思维活动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沉浸在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探求中,从而触发了积极的思维活动。
3.学以致用,启发新思路、新结论
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来说,特定的操作情境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几何教学过程中,折纸、度量、拼图等动手操作,常常可以启发学生的新思路,推设出新结论。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新知,由此产生问题,进而引起探究的好奇心,使之积极参与思考,并在参与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讲“空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其活动主线为:观察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平面图形→分析三视图的特征→“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结论→由三视图识别出所表示的立体模型。教学的重点是能画出一些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难点是由三视图识别出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索研究、动手画图,去了解其间的“长对正”、“宽平齐”与“高相等”的相互关系,为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作铺垫,这也极大地强化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特点,合理创设出具有较好教育功能的情境,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的研究[J].时代教育,2009,(1).
[2]丁爱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0,(3).
[3]刘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考试周刊,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