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
  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
  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作为语文教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生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经验:
  一、 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第一,通过各种方法做好课前"热身"活动。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思维没有转换过来,注意力
  不集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句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可缓解教师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又可拉近教
  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活跃教室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一旦出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
  面,就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上课前两三分钟,是一节课的热身时间,可以全权
  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活动或表演,比如即兴演讲、美文朗读、诗歌背诵、戏剧表演等。
  第二,以极富创意的课文导语创设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经验的老师,是非常重视导课的,导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形式,可因时因地而定,一般有以下几种
  :
  1、诗文名句导课。巍巍中华孕育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词家,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脍炙人口的
  名篇佳句。精选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名篇佳句,贴切自然地引出所要学的课文,能收到多种意想不到的艺术
  效果。以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我以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
  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为引语,使学生感受那种渴望失地却又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满腔爱国热情,为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创设情境。
  2、设疑造成悬念。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往往是从疑问引起的。因此,对故事性强的
  记叙文或条理清晰的议论文,可以尽力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制造悬念。如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时,我
  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请一位学生说说对狼的印象?(生答:奸诈、狡猾。)那么能不能把狼赶尽杀绝
  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文,看看文本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这个导语的好处就是巧设疑问
  ,引起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用讲故事作导语。课文中往往节选一些小说作为研习的文本,上课时以选入的文本为中心,联系
  前后内容系统的把情节交待一下,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理解。例如教读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在
  一课前把前五回的情节系统的介绍一下,让学生认识到文本在小说中的地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
  4、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语文课上,可以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可以利用它导入新课,提起学
  生的兴趣。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时,我在上课时,先出示一些西部落日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
  自然景色的特点,然后说,"作者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想到了哪些古迹?"。这样很自然的进入到"怀想
  古迹"部分的分析中,也使学生很快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情境。
  第三,驾驭课堂进程,注意课堂调控。
  课堂调控,一般包括进程节奏的控制、气氛的适当调节和学生注意力的调适等几个方面。
  1、调控课堂氛围。心理学认为,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创造力。要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最佳的心态下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
  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要尽可能的缩小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程度地和每个学生发生心灵上的沟通。
  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
  轻易做出否定的评价。而不是高高在上,应贴近学生,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
  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关怀和帮助。教师要采用亲切的教态、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结合学
  习内容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积极鼓励,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催
  促思维。教师应对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持期待成功的热情态度,并以赞许、微笑神情表露出对学生的
  信任态度,从而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
  2、优化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如何抓住中心,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内完成新课的教学
  ,是把握这一环节的关键。所以,新课的讲解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简炼的语句,准确无误地抓住关键部位,
  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突破难点,讲清重点,使学生产生顿悟,不给学生的思维带来模糊的成分。我首先让
  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自己独立尝试探索新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适当点拨,或引导学生再探究,寻找到结论,发展智能。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积极思考、讨论和
  发表意见,使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书本知识,同时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也受到了熏陶。教师还要充分
  发掘和利用语言文字的内在魅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自始自终兴趣盎然。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
  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验到创造的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尽可能多的
  尝试成功的机会,充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和成就感
  。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
  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
  理的学生,更需要鼓励,课堂上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的
  积极性。但这种鼓励最好是不定期的、看似偶然的。在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形式,
  由其他组员带动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例如在表演课本剧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都参加,
  不能让某些学生"被遗忘的角落"。
  第四,课后延趣。
  课堂教学临近尾声,教师要注意诱导性,意在言外,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
  识的兴趣。比如在鲁迅的《祝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课后编写祥林嫂的生平简历,或者展开想象,假如
  祥林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重新为她设计一下命运,课后在班上交流,看谁写的生动。通过这些交流活动
  ,使学生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二、 培养学生在课堂外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永远保持学习的欲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数,老师们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作业的数量和提高作业
  的难度,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进行"查缺补漏";白天需要起早摸黑背课文,晚上还要夜以继日写作文……
  学生承受着学习的重负,失去了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学习其它知识的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头脑早已被课业
  的重负压昏了,早已厌倦了这样的读书方式,还有什么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其次, 广泛开展
  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兴趣。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是可以将课堂上学
  到的东西运用于实际,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学生对某项活动
  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努力去参与,直至自己得到满足为止。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 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结
  合学习内容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游戏写字比赛、猜谜语等。再次,投身社会实践,
  让学生充分展示语文才能。
  实施语文教育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社会给语文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对于培
  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关注社会,让学生积极参
  与社会实践,使语文课从课内走到课外,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社会调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调查采访,然后写成调查文章。
  2、环境考察: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环境意识得到了
  提高。可以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并举办征文比赛,让学生
  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表达他们对于理想环境的憧憬。
  3、名胜古迹考察:带领学生寻古揽胜,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不仅能
  丰富学生知识,亲身体验诗人创作的感情,更能在赏玩中探究出某些值得深思的社会、人生课题。使学生
  涉取到一定的社会知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用他们的知识来解决了现实生活中遇
  到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生活的外延等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只要我们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学
  习,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变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变成愉悦心灵、提升素质、发展思维、反思历史、感受
  现实的必经途径和过程,他们就一定能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出乎寻常的快乐,就一定能够对语文產生浓厚
  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期刊
银屑病发病机制不清,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多基因背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遗传病。但近些年来更多的观点认为:活化的T细胞并不是银屑病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
2005年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1.4万亿美元,外贸规模在全球排第三,,外汇储备超过8000亿  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中国目前还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生产链条的低端  ,对外贸易大而不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  复杂,国际贸易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涉及到投资,技术,金融等经济合作。同时国际贸易的现实  也是多
期刊
美国的重金属污染责任保险的业务开展和制度构建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由重金属污染事故特别是重大重金属污染事故引发的受害人的赔偿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可能成  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因素。我们有必要全面考察剖析国外重金属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形成的根基、发展的  脉络、变化的轨迹,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重点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  (1)重金属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个别化与社会化
期刊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读出她内心对美好的渴望,对幸福的向往,感悟字里行间作者流  露出的深深地同情。  2、通过幻想和现实的对比朗读,对比对幸福的渴望和现实的严酷,体会作者的虚实结合表达方法和表达  效果。  3、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进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
期刊
期刊
一个电视娱乐节目在播放之际.遭遇前所未有的收视狂潮和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心态的高度关注.乃至升级为一种社会现象。与其说,这是一个电视节目前所未有的成功,不如说,当一个
【关键词】 小数数学教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气氛。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1.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课堂上教师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充当旁观者  的角色,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  2.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