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量激增,社会竞争激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为广泛,当代学生需要面对的人生境遇更为复杂。这就对未来人才的素质,包括情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审美教育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成为人的精神素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塑造完美人格,提升人的境界。正如席勒所说,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同时,在社会重视知识重视能力的社会舆论氛围影响下,学生求知活动日趋积极、自主,学生希望获得除了知识外的一种浓郁的感受,即一种智慧的启迪,精神上得到满足感和愉悦感。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古典诗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集中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情感、观念、智慧。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表达情感最有力的形式。优秀的古典诗词,必然是一种富有身后人文积淀、蕴含着生命哲思和智慧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所以,在高校中,使古典诗词教学成为审美情感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以达到培养人,陶冶人,造就人的教育终极目的,帮助学生积极而富有韵味的人生。
一、古典诗词艺术的审美特征
1.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书写的。诗词抒情的本质,决定了它是最富有音乐性的文学样式。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扣人心弦,有音乐的美感。诗词的音乐性是和其情感内容想一致的。情感的起伏跌宕,外化为诗词外在语言的音乐性。诗词的音乐性特征,使它达到很好的抒情的效果,并便于吟咏、记忆和流传。
古诗词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和凝练,即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精简的语言来集中反映生活,表达丰富的感情。赵冀在《瓯北诗画》中说“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
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十八个字就描绘了一幅长江水势磅礴、天门山雄奇险要的美丽画面。一个“断”字,得天门山峭而险;一个“开”字,得水势湍急而汹涌;一个“流”字,得水势浩荡,奔腾而过;一个“回”字,得江水突然阻遏而激荡而回旋。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2、古典诗词中的绘画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文学家用语言来绘色绘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来一体。古代文学家常常用一双绘画的眼睛,从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其诗词作品具有浓郁的绘画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聊聊几个字,就描画出一幅如在眼前的形象画面,给读者无尽的审美享受,并以画面渲染情感氛围,加强抒情效果。
3.古典诗词的哲理美
所谓哲理,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在优秀的诗词作品中,往往是自然与人生、感官与心灵、情感和理性相互感应、契合,诗词的激情和人生智慧相互辉映,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
我国现代美学家高尔泰说:“诗只有用诗意的形式在感受中产生出来,诗意主要属于感情的范畴。在情感中,诗就是哲理,哲理就是诗,他们的表现就是诗作品。”[1]优秀的古典诗词中,常常有耐人寻味的哲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等,都是给人某种哲理启迪的著名例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本是非常细腻的春之景,春之情,默然心会,却可以体味出哲理意味:花落燕归,去者去,来者来,人生的盛衰聚散,也不过如此。
二、古代诗词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尚书·尧典》),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诗歌抒情的特质,诗词正是因为了其强烈的抒情性而使人共鸣,让人陶醉。
1、山水情怀
山水田园诗是文人吟咏的对象之一,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吟咏,体现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并寄托自己心灵的慰藉,超脱于现实世俗功利的牵绊。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使自己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在山水中得以宣泄,从而使心灵舒展,精神快适。
2、思想情怀
思想情怀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把故园与亲人、与风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一种根深蒂固、永无分离的亲情极其浓烈而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3、爱国情怀
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文学家往往奋起而抒发一种忧国忧民的其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的精忠报国、满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可以激发审美者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气节。让读者顿生崇敬之情。
4.高逸情怀
艺术家常常超越于现实俗世之上,坚持操守高尚的情趣,读来油然而生一种浩然正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诗人热爱田园,厌倦官场,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这种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给人精神的陶冶和愉悦。
5.私爱情怀
艺术是然的心灵的表现,所以,人在社会中的各种情感都会在诗词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爱情、亲情、友情都会化为美妙的语言呈现出来。柳永的《雨霖铃》表现和恋人惜别时的缠绵悱恻,凄楚动人。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现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催人泪下。孟郊的《游子吟》纯洁真挚地吟咏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这样的感情会超越时空,引起人们的极大共鸣。
三、古典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1、诗词是个助攻文学样式中最精美的一种体裁。诗词是用精美的语言表达精美的情感。诗词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理想工具。正如别林斯基说:“诗表现在自由的人的语言中,这语言又是声音,又是图画,又是明确清晰的表现出来的观念。因此,它包含了其他一切艺术的因素,似乎一下子兼收并蓄的利用了每一种艺术的一切手段,”
2、诗词具有简短凝练的特征,情感浓烈,篇幅短小,产生的美感相对单纯,更易于审美情感的展开。诗词对人的情感塑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情感领域的扩展,二是情感性质的改造。这两方面结合使人的情感世界丰富而深刻。
3、诗词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着质的统一。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情是诗词的根本,富有情感是诗词的基本特征。通过优秀的诗词鉴赏,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与艺术家的感情产生共鸣,品诗情,赏画意,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美化心灵,从而达到个人整体素质的终极目的。
诗词是使情感固定下来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让世世代代的读者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方式。就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而言,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比诗词更优越。因此,诗词学习和欣赏是体验诗词情感内涵的过程,也是读者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互相交融共鸣的过程。因此,学习鉴赏古典诗词,是培养审美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注释:
[1]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8
注:本文系石家庄学院2010年度社会科学研究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B024■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人民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古典诗歌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集中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情感、观念、智慧。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表达情感最有力的形式。优秀的古典诗词,必然是一种富有身后人文积淀、蕴含着生命哲思和智慧的艺术,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所以,在高校中,使古典诗词教学成为审美情感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以达到培养人,陶冶人,造就人的教育终极目的,帮助学生积极而富有韵味的人生。
一、古典诗词艺术的审美特征
1.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典诗词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书写的。诗词抒情的本质,决定了它是最富有音乐性的文学样式。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扣人心弦,有音乐的美感。诗词的音乐性是和其情感内容想一致的。情感的起伏跌宕,外化为诗词外在语言的音乐性。诗词的音乐性特征,使它达到很好的抒情的效果,并便于吟咏、记忆和流传。
古诗词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和凝练,即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最精简的语言来集中反映生活,表达丰富的感情。赵冀在《瓯北诗画》中说“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曲,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此真炼也。”
比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二十八个字就描绘了一幅长江水势磅礴、天门山雄奇险要的美丽画面。一个“断”字,得天门山峭而险;一个“开”字,得水势湍急而汹涌;一个“流”字,得水势浩荡,奔腾而过;一个“回”字,得江水突然阻遏而激荡而回旋。惟妙惟肖,美不胜收。
2、古典诗词中的绘画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文学家用语言来绘色绘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来一体。古代文学家常常用一双绘画的眼睛,从色彩、线条、构图等绘画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使其诗词作品具有浓郁的绘画美。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聊聊几个字,就描画出一幅如在眼前的形象画面,给读者无尽的审美享受,并以画面渲染情感氛围,加强抒情效果。
3.古典诗词的哲理美
所谓哲理,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在优秀的诗词作品中,往往是自然与人生、感官与心灵、情感和理性相互感应、契合,诗词的激情和人生智慧相互辉映,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
我国现代美学家高尔泰说:“诗只有用诗意的形式在感受中产生出来,诗意主要属于感情的范畴。在情感中,诗就是哲理,哲理就是诗,他们的表现就是诗作品。”[1]优秀的古典诗词中,常常有耐人寻味的哲理,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等等,都是给人某种哲理启迪的著名例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本是非常细腻的春之景,春之情,默然心会,却可以体味出哲理意味:花落燕归,去者去,来者来,人生的盛衰聚散,也不过如此。
二、古代诗词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尚书·尧典》),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诗歌抒情的特质,诗词正是因为了其强烈的抒情性而使人共鸣,让人陶醉。
1、山水情怀
山水田园诗是文人吟咏的对象之一,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吟咏,体现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并寄托自己心灵的慰藉,超脱于现实世俗功利的牵绊。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使自己的丰富复杂的情感在山水中得以宣泄,从而使心灵舒展,精神快适。
2、思想情怀
思想情怀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把故园与亲人、与风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一种根深蒂固、永无分离的亲情极其浓烈而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3、爱国情怀
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文学家往往奋起而抒发一种忧国忧民的其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的精忠报国、满腔热血的英雄气概。可以激发审美者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气节。让读者顿生崇敬之情。
4.高逸情怀
艺术家常常超越于现实俗世之上,坚持操守高尚的情趣,读来油然而生一种浩然正气。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诗人热爱田园,厌倦官场,追求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这种返璞归真的人生境界给人精神的陶冶和愉悦。
5.私爱情怀
艺术是然的心灵的表现,所以,人在社会中的各种情感都会在诗词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爱情、亲情、友情都会化为美妙的语言呈现出来。柳永的《雨霖铃》表现和恋人惜别时的缠绵悱恻,凄楚动人。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现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催人泪下。孟郊的《游子吟》纯洁真挚地吟咏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这样的感情会超越时空,引起人们的极大共鸣。
三、古典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有效途径
1、诗词是个助攻文学样式中最精美的一种体裁。诗词是用精美的语言表达精美的情感。诗词的独特的审美特征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理想工具。正如别林斯基说:“诗表现在自由的人的语言中,这语言又是声音,又是图画,又是明确清晰的表现出来的观念。因此,它包含了其他一切艺术的因素,似乎一下子兼收并蓄的利用了每一种艺术的一切手段,”
2、诗词具有简短凝练的特征,情感浓烈,篇幅短小,产生的美感相对单纯,更易于审美情感的展开。诗词对人的情感塑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情感领域的扩展,二是情感性质的改造。这两方面结合使人的情感世界丰富而深刻。
3、诗词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培养有着质的统一。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情是诗词的根本,富有情感是诗词的基本特征。通过优秀的诗词鉴赏,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与艺术家的感情产生共鸣,品诗情,赏画意,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美化心灵,从而达到个人整体素质的终极目的。
诗词是使情感固定下来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让世世代代的读者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方式。就充分地占有人的情感而言,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比诗词更优越。因此,诗词学习和欣赏是体验诗词情感内涵的过程,也是读者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互相交融共鸣的过程。因此,学习鉴赏古典诗词,是培养审美情感的有效方式,也是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注释:
[1]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8
注:本文系石家庄学院2010年度社会科学研究启动基金项目“中国古典艺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B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