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之把握传主形象的阅读方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高考全国课标卷中,现代文阅读已经由原来的散文阅读变为小说阅读和传记阅读二选一的题型。传记阅读作为比较新的题型,在高考备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人物传记中把握传主形象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传记阅读 传主形象 阅读方法
  人物传记阅读的方法虽然与小说阅读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其独特的地点。要掌握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必须先对人物传记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一、传记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一)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记的特点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活生生的人,有真实姓名、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能够任意虚构。这也是传记和小说最大的区别。但传记同样具有文学性,它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作者通过筛选人物的生平事迹,采用艺术的手法来加以表现,并赋予自身的爱憎之情,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有史实性与文学性。
  (三)传记的分类
  (1)按叙述人称分,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评传),自传是作者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描写;他传(评传)是他人撰写的,用第三人称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和地位。有记叙和议论。(2)按创作方法分,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称为传记文学。(3)按篇幅分为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阅读的考点
  实用性文本阅读是新课标试卷中的一种新题型,它突破了多年的传统文本阅读,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应用教学原则。从取材看,传记阅读是考查重点。从内容上看,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的热点。从性质上看,发挥考生主观能动性、展现个性的试题是考查的焦点。《考试说明》中,对考点的要求主要有三点:(1)筛选与整合信息。(2)鉴赏评价传主精神品质、细节描写及语言特色。(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如文本反映出的人生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作者对传主所持的态度,或者根据传主人生轨迹谈成长成才的感悟、启示等。本文主要探讨把握传主的形象及其精神品质的阅读方法。
  三、把握传主的形象及其精神品质的阅读方法
  (一)方法一: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在他传(评传)中,一些议论性、概括性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对传主个人的评价或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的概括。以《鲁迅传(节选)》为例,“他性格活泼,机灵,自然也就调皮。”“倘在别的场合,你想他会有多顽皮!”“顽皮似乎成了他的一种天性。”“一个健康顽皮的男孩子,往往有几分野性。鲁迅虽是长在城里,却没有一般城市中少年的孱弱相。”“他的好斗的性情更有发展”这些句子都属于议论性的话语,是作者对主要人物的特征的概括。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传主鲁迅的性格特征是:活泼、机灵、调皮、好斗、勇敢。
  (二)方法二:抓基本事实(主要事件)与细节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往往从他所做的事情中可以体现出来,因此要把握传主的人物形象,就要抓住主要事件,尤其是细节。
  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中的题目:阅读《“飞虎将军”陈纳德》,回答问题:陈纳德的人格魅力是他至今仍被怀念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七七事变”后立即决定留在中国支援抗战,即使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也不撤回这件事,可以看出陈纳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过人的勇气。(2)从克服了重重困难,招募志愿者来华参战,可以看出陈纳德意志坚定,百折不挠。(3)从主动要求国民政府停发津贴,得到陈香梅的爱情,飞虎队队员每年组织悼念活动可以看出陈纳德真诚正直,善良友爱。这些主要事件和细节很好地凸显了传主的性格和品质。
  (三)方法三: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便于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此外,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也是理解传主形象的重要因素。
  例如:阅读《曹雪芹传》,从节选的这一部分传记内容来看,曹雪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中? 这对理解曹雪芹这个人物有什么意义?(6分)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曹雪芹生活在一个封建正统思想浓厚、自己的言行不为世人所理解,他的小说被封建帝王视为“邪书”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曹雪芹不为社会中强大的压力所左右,保持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这就更显示出了他在社会上的孤独、寂寞,也显示出了他的伟大,社会环境对人物具有鲜明的衬托作用。
  曹雪芹的背景,即他所处的特定时代和成长环境,对于我们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有重要的作用,更能凸显其个性。除了传主的背景外,作者的意图也是我们把握传主形象的重要依据。如《鲁迅传(节选)》中讲述了鲁迅做了不少顽皮捣蛋的事,但作者并未表露出对鲁迅的指责和不满的态度,而只是表现了少年鲁迅的活泼、调皮。在那样的年代,传主小小年纪就大闹私塾并精心准备揍武秀才,而且此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人,可见其胆气非凡、聪明仗义之处。因此,抓住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也是掌握传主形象的重要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活用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氛围、适用教学手段、精炼教学语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全面评价,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努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策略  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
多媒体CAI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突破,它在改变和影响着现今学校教育的模式.文中论述了<电工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制作<电工学>CAI课件的必要性,并针对其制作过程提出设计
【摘 要】由于新课改的全面实行,我国师范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师范高校的学生往往存在一种理论知识专业但教学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如何解决并完善这一问题,对我们本文将要探讨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创新 思考研究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除了原有优秀理论知识的传
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并懂得学生内心需求的基础上,往里面输送必需的东西,这就是“导”。导学习目标,导学习内容,导学习过程。通过“导”,导出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导出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意识。同时,课堂上必须突出“学”字,让学生从“学会”转到“会学”上来,即会运用“学法”学会知识,掌握运用技能;突出“思”字,从让学生“学答”,转到引导培养学生“学问”上来,即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大胆发问,大胆质疑;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更加突出,国际法的主体领域愈益扩大,尤其是个人、特殊群体、法人和非政府组织等在国际法中的作用和影响的日益增强,文章阐述了国际法特殊主体
孔多塞关于教育的思考并非单纯地就教育而论教育,他更多地强调了教育的价值及重要性,他把实施公共教育视为大众实现自由平等和维护共和制度的重要路径。和大革命的时代主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