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如何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尤为关键。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4年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总结了“校企互育、冬学夏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经由两届学生试点,效果显著。该模式2008年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对该模式的内容及解决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互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利用教育资源,“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以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开发“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整合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与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课程,坚持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接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为原则全面整合课程,形成多个教学模块,学生达到各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后,直接取得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结合新疆气候特点,学生冬季(酒店经营淡季)在校学习,夏季(酒店经营旺季)到酒店顶岗实习实训,坚持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两不断线,共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2004年9月该模式开始进入实践阶段, 2007年6月产生了新疆第一批由学校培养的酒店服务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经过2007和2008两届学生的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试点学生中酒店服务员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分别为96.4%与100%。
二、“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创新了“校企互育、冬学夏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针对新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划分为冬学、夏训、冬学、夏训及预就业五个阶段,在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上循序渐进,由初学者最终至熟练者。
2.构建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教育。从宏观上看,它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而组织起来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从微观上看,它是某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直接对应,形成“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礎,也使得职业教育同时突出学历性和职业性。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接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为原则全面整合课程,形成多个教学模块,理论与实践教学达到1:1,设计由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高等教育的学历要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学生达到各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后,直接取得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2004年9月,作为自治区科研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认证试点工作在酒店管理专业 04级新生中实施,由于效果显著,被劳动部誉为“新疆模式”。2006年6月该课题结题,评价等级为A级。
3.校企联合,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夏训阶段即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新疆旅游旺季时安排学生下酒店顶岗实习,既解决了酒店的实际问题,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冬训阶段即在冬季酒店淡季时,学生返回学校学习,聘请酒店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利用这段时间安排学校教师为酒店员工进行培训。
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桃李园大酒店(三星级),是典型的前店后校模式。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任务的80%以上都在此完成。同时建立了两家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酒店鉴定了实习合作协议。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都已初见成效,培养的学生在自治区酒店行业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探索,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等还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质量和运行管理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数量还需进一步充实,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3.人才培养模式及“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还需得到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
4.“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我院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加快酒店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和用人企业。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必将在今后的不断完善中为新疆酒店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彬让,朱宏斌.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76-79.
[2]余瑾,曾冬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2,(12):72-74.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互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利用教育资源,“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以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开发“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整合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与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培训课程,坚持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接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为原则全面整合课程,形成多个教学模块,学生达到各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后,直接取得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结合新疆气候特点,学生冬季(酒店经营淡季)在校学习,夏季(酒店经营旺季)到酒店顶岗实习实训,坚持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两不断线,共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2004年9月该模式开始进入实践阶段, 2007年6月产生了新疆第一批由学校培养的酒店服务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经过2007和2008两届学生的试点,已取得了初步成果,试点学生中酒店服务员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分别为96.4%与100%。
二、“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创新了“校企互育、冬学夏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针对新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划分为冬学、夏训、冬学、夏训及预就业五个阶段,在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上循序渐进,由初学者最终至熟练者。
2.构建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和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校正规课程教育。从宏观上看,它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而组织起来的系统化“专业课程”。从微观上看,它是某专业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关职业(岗位)能力直接对应,形成“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为培养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礎,也使得职业教育同时突出学历性和职业性。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接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为原则全面整合课程,形成多个教学模块,理论与实践教学达到1:1,设计由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高等教育的学历要求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学生达到各教学模块的教学要求后,直接取得毕业证书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2004年9月,作为自治区科研课题,酒店管理专业双证融通课程认证试点工作在酒店管理专业 04级新生中实施,由于效果显著,被劳动部誉为“新疆模式”。2006年6月该课题结题,评价等级为A级。
3.校企联合,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夏训阶段即在每年的5月至10月新疆旅游旺季时安排学生下酒店顶岗实习,既解决了酒店的实际问题,又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而冬训阶段即在冬季酒店淡季时,学生返回学校学习,聘请酒店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利用这段时间安排学校教师为酒店员工进行培训。
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桃李园大酒店(三星级),是典型的前店后校模式。作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任务的80%以上都在此完成。同时建立了两家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酒店鉴定了实习合作协议。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都已初见成效,培养的学生在自治区酒店行业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需进一步探索,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课程体系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等还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质量和运行管理监督机制需进一步健全。
2.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数量还需进一步充实,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3.人才培养模式及“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还需得到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
4.“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发挥不够。我院通过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对加快酒店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和用人企业。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互育、冬学夏训”人才培养模式扎根新疆、服务新疆,必将在今后的不断完善中为新疆酒店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彬让,朱宏斌.经济全球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76-79.
[2]余瑾,曾冬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2,(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