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大学生主要有学习、生活环境、家庭条件、人际关系、理想与社会现实、性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因素则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 分析教育途径
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资料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0%—25.4%,2003年《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别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都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高校有关部门要根据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和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1)郁闷无聊,包括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萎靡、自由散漫、借酒浇愁等。(2)孤独痛苦。表现为形只影单,独来独往,没有知心朋友。表面上特立独行,内心寂寞痛苦。(3)自卑失落。自觉经济上、学习上、长相上逊于别人,不愿与人交往,不敢当众发表见解,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4)厌学逃避。表现为旷课逃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不敢面对现实。(5)敏感多疑。表现为斤斤计较,多愁善感,经常与同学发生小矛盾。(6)偏执冲动。表现为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容易感情用事,做事缺少理智,常常诉诸暴力、杀人。(7)自负绝望。表现为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不主动与人沟通;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绝望自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进大学后,由于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不同,有些省份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还比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上的心理优势,从而导致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中学时期以老师辅导、机械记忆为主,而大学时期主要靠学生的自学;中学的学习相对专而精,大学的学习则宽而杂。一部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的转变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
2.生活环境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大都远离家乡,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语言、生活习惯、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有父母、亲人照顾,而现在生活完全要靠自己来料理,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孤独无助等焦虑情绪。
3.家庭条件引发的心理问题。家庭富裕的学生,在家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有空调、热水器,而进入大学后,住的是集体宿舍,条件没有家里的好,从而引发心理的不适应;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看到有些学生穿名牌衣服、提手提电脑、吃好饭好菜、甚至开着跑车来上课,而自己却要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导致有些学生心理不平衡。有的贫困生怕同学们背后议论,不敢申请困难补助;有的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使他们心理负担更重。就业机会的不公也会引发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就业和择业的时候有家人亲人的帮忙而不用发愁,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要马上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相对来说会比较困难。
4.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近几年来,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观念淡漠;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考虑自己的多,顾及他人的少;表现在行动上,于已有利的事爱干,于已无益的事少做甚至不做等。加上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生活、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际交往方面的摩擦和冲突,部分学生因此会遭受挫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使学生出现自闭、苦闷、焦虑等心理问题。
5.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情绪的不稳定。部分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完美与理想化,这部分大学生带着不切实际的美好憧憬走进大学,憧憬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倍感失望。部分大学生抱有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幻想与希望,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种种完美的“设计”,然而这种“设计”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6.性方面引发的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性生理已基本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这时他们开始有性冲动和性要求,向往与异性交往,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爱情。但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又缺乏必要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在性方面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每周一哥,每周一姐”。有的因深陷感情而无法自拔,有的因恋爱失败而无法自控,从而引发烦恼、苦闷、失眠、悔恨、愤怒、自杀等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则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四个方面。
1.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开放性日益扩大,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膨胀了他们的物欲,功利主义的学习使他们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加上近几年高校年年扩招,高校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很多同学从大一起就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并为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如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从而导致大学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和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出现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 ,教育不是真正的跟着教育目标走,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放在首位,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以高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无法占到一个应有的地位。在学生性格开始定型的中学时期,本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引导,但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重压下,使中学只注重学习成绩,即使有些学生开始出现了一些心理偏差,也会因他们的成绩较好而忽略了,因而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的现象频频发生。一些老师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家庭因素。家庭成员尤其是学生的父母的言行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家庭成员是否完整(是否是单亲家庭或孤儿)、家庭气氛是否和睦、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家族是否有精神疾病遗传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4.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这是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对任何人来说,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内因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我们看到,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很多同学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切合实际的期望,并能在遭到挫折的时候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之所以在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与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开始上大学有关。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上大学以后,他们面临一个全新的需要完全自理的生活、学习环境,因而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的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保证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心理学课程的修读,使大学生掌握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如:对新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二、三年级学生要关心他们在适应环境后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大四学生则应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的问题。对男、女生则放在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等心理特点,女生则相对温和、性格内向等心理特点。这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才会收到较好效果,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机构。要建立一支经过专门培训,由政工干部、心理学和“两课”教师、校医院医生、专职咨询员组成的心理咨询队伍,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高校退休老干部和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员。要针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诊断、干预、辅导等心理咨询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必要时还可以求助社会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培养一批学生心理咨询员,鼓励学生成立有关心理方面的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班级里要挑选一些心理素质好、有热心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并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对心理委员和协会成员加以培训,使他们能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并简单处理一些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能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老师,以便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意外。
4.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除了依据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外,还应该根据教育与具体心理辅导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及行为观察,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为以班级或年级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辅导或心理讲座提供内容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测量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矫治依据,也为有关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提供必需的量化材料,使心理辅导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5.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活动。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告之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要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即能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沉着应对挫折的能力,合理合法宣泄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学会向社会求助的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良好的校风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而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良好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轻松愉悦的心境。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而言,成才不仅指专业素质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我们在清醒地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重性的同时,不能退却,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一定能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A].扩招后学生教育与管理 [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 邵芙蓉.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探讨 [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2).€爛爛爛?
[3] 李明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犞V菝禾抗芾砀刹垦г貉Пǎ?000,12(4).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中国青年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 分析教育途径
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中国青年发展报告》资料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0%—25.4%,2003年《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研究报告》的调查显示,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别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两个文件都明确指出了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此,高校有关部门要根据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育途径,做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腾飞和伟大复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当前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下:(1)郁闷无聊,包括抑郁、焦虑等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精神萎靡、自由散漫、借酒浇愁等。(2)孤独痛苦。表现为形只影单,独来独往,没有知心朋友。表面上特立独行,内心寂寞痛苦。(3)自卑失落。自觉经济上、学习上、长相上逊于别人,不愿与人交往,不敢当众发表见解,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4)厌学逃避。表现为旷课逃课、迟到早退、不交作业,不敢面对现实。(5)敏感多疑。表现为斤斤计较,多愁善感,经常与同学发生小矛盾。(6)偏执冲动。表现为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容易感情用事,做事缺少理智,常常诉诸暴力、杀人。(7)自负绝望。表现为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别人,不主动与人沟通;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绝望自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进大学后,由于全国各地的高考录取分数不同,有些省份之间的录取分数差距还比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上的心理优势,从而导致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中学时期以老师辅导、机械记忆为主,而大学时期主要靠学生的自学;中学的学习相对专而精,大学的学习则宽而杂。一部分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的转变产生了心理上的不适应,从而产生焦虑等心理问题。
2.生活环境方面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大都远离家乡,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甚至是不同国家的同学生活在一起,语言、生活习惯、气候、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在家有父母、亲人照顾,而现在生活完全要靠自己来料理,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孤独无助等焦虑情绪。
3.家庭条件引发的心理问题。家庭富裕的学生,在家有自己完全独立的生活空间,有空调、热水器,而进入大学后,住的是集体宿舍,条件没有家里的好,从而引发心理的不适应;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看到有些学生穿名牌衣服、提手提电脑、吃好饭好菜、甚至开着跑车来上课,而自己却要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导致有些学生心理不平衡。有的贫困生怕同学们背后议论,不敢申请困难补助;有的因勤工助学而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使他们心理负担更重。就业机会的不公也会引发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就业和择业的时候有家人亲人的帮忙而不用发愁,家庭条件差的学生,要马上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相对来说会比较困难。
4.人际关系引发的心理问题。近几年来,独生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不断增大,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观念淡漠;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考虑自己的多,顾及他人的少;表现在行动上,于已有利的事爱干,于已无益的事少做甚至不做等。加上大学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生活、性格、兴趣爱好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际交往方面的摩擦和冲突,部分学生因此会遭受挫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使学生出现自闭、苦闷、焦虑等心理问题。
5.理想与社会现实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情绪的不稳定。部分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完美与理想化,这部分大学生带着不切实际的美好憧憬走进大学,憧憬与现实的差距使他们倍感失望。部分大学生抱有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幻想与希望,对自己大学生活进行种种完美的“设计”,然而这种“设计”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6.性方面引发的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由于性生理已基本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这时他们开始有性冲动和性要求,向往与异性交往,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和爱情。但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的经验,又缺乏必要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在性方面出现了一些异常行为。“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每周一哥,每周一姐”。有的因深陷感情而无法自拔,有的因恋爱失败而无法自控,从而引发烦恼、苦闷、失眠、悔恨、愤怒、自杀等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则来自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四个方面。
1.社会因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开放性日益扩大,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膨胀了他们的物欲,功利主义的学习使他们得不到学习的乐趣,加上近几年高校年年扩招,高校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所面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社会上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很多同学从大一起就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并为此而放弃很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做自己本不喜欢做的事,如花很多的精力去准备让自己感到非常烦躁的各类证书考试,从而导致大学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和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出现心理问题。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影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 ,教育不是真正的跟着教育目标走,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放在首位,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以高升学率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无法占到一个应有的地位。在学生性格开始定型的中学时期,本该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引导,但在“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的重压下,使中学只注重学习成绩,即使有些学生开始出现了一些心理偏差,也会因他们的成绩较好而忽略了,因而大一新生刚入学就因为心理问题而退学的现象频频发生。一些老师的不健康心理和行为也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家庭因素。家庭成员尤其是学生的父母的言行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家庭成员是否完整(是否是单亲家庭或孤儿)、家庭气氛是否和睦、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家族是否有精神疾病遗传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4.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这是产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对任何人来说,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内因才是根本的决定因素。我们看到,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很多同学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和切合实际的期望,并能在遭到挫折的时候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之所以在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与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人开始上大学有关。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上大学以后,他们面临一个全新的需要完全自理的生活、学习环境,因而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形式的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保证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心理学课程的修读,使大学生掌握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高校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如:对新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二、三年级学生要关心他们在适应环境后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大四学生则应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的问题。对男、女生则放在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等心理特点,女生则相对温和、性格内向等心理特点。这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才会收到较好效果,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成立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心理咨询中心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机构。要建立一支经过专门培训,由政工干部、心理学和“两课”教师、校医院医生、专职咨询员组成的心理咨询队伍,也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高校退休老干部和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员。要针对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通过鉴别、诊断、干预、辅导等心理咨询程序与技术,消除其心理不适,防止心理疾病,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必要时还可以求助社会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培养一批学生心理咨询员,鼓励学生成立有关心理方面的社团。要充分发挥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在班级里要挑选一些心理素质好、有热心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并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对心理委员和协会成员加以培训,使他们能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并简单处理一些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能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老师,以便及时处理,防止出现意外。
4.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除了依据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外,还应该根据教育与具体心理辅导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及行为观察,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为以班级或年级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辅导或心理讲座提供内容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心理测量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矫治依据,也为有关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提供必需的量化材料,使心理辅导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5.采取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活动。要经常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告之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以及预防和矫正办法。要利用墙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小册子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即能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沉着应对挫折的能力,合理合法宣泄自己情绪的能力以及学会向社会求助的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可使长期处于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良好的校风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而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良好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轻松愉悦的心境。
心理健康对于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对于大学生而言,成才不仅指专业素质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我们在清醒地意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重性的同时,不能退却,只有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我们一定能把大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 [A].扩招后学生教育与管理 [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 邵芙蓉.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探讨 [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2).€爛爛爛?
[3] 李明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犞V菝禾抗芾砀刹垦г貉Пǎ?000,12(4).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国际联络部课题组.中国青年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