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塞缪尔·贝克特是我们人类从过去走向现在与未来的恐惧症状,是一面超越光学特性的可怕镜子。哈罗德·品特称“贝克特是有史以来最勇敢、也最冷酷的作者,他越是使劲地揉我的鼻子,我越是对他充满感激”。 在贝克特那里,到底有一些什么呢?作为艺术家的他干了些什么呢?他试图想着或者实践这样的东西:“没有可表现的东西,没有可用来表现的东西,没有可作表现根据的东西,没有能力去表现,没有必要去表现,也没有义务去表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缪尔·贝克特是我们人类从过去走向现在与未来的恐惧症状,是一面超越光学特性的可怕镜子。哈罗德·品特称“贝克特是有史以来最勇敢、也最冷酷的作者,他越是使劲地揉我的鼻子,我越是对他充满感激”。
在贝克特那里,到底有一些什么呢?作为艺术家的他干了些什么呢?他试图想着或者实践这样的东西:“没有可表现的东西,没有可用来表现的东西,没有可作表现根据的东西,没有能力去表现,没有必要去表现,也没有义务去表现。”
剧作《等待戈多》的出现意味着: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一个叫贝克特的独一无二作家的诞生。《等待戈多》真是简单,似乎也极容易概括它的大意。这是个两幕剧。第一幕: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为消磨时光,他们语无伦次,东扯西拉。第二幕: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还是老一套:讲故事、闲聊、斗嘴、耍帽子、吃萝卜,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昨日来过,再次到来的波卓成了盲人,幸运儿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到死却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动。
關于“戈多是谁”的研究和争论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显然还会继续下去。戈多事实上是部分的贝克特,更多的是一个关于我们人类未来的谶语,是简单的虚无,是复杂的无限,是我们自己镜中的影子。《等待戈多》有某种捉摸不透的魔力。似乎可以这样臆测:生活中的真实可信的事件一旦服务于剧作中那些人的存在状态,这些个性化的经验就上升为人类普遍性的隐喻。它们被高度抽象化,完全蒸发掉现实生活中的水分,成为一种人类精神存在的细节。它最为迷人也是叫人最为捉摸不透之处,正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和无法缩减的模糊性。
其他文献
在秋风惭起的日子 蝉声嘶哑而不舍 去了,该去了 它曾看着怀春的花姑娘 一个个都有了结果 青皮西瓜,紫葡萄 酸酸甜甜,一串串打成包 一世聰明的蝉 它在叹息带不走 惟痴痴地唱,去了,该去了 是的,我也该回去了 回到田野去 让自己站成一个稻草人 守望着金色的秋天 向稻谷学习鞠躬 越成熟越谦虚的模样
蚕吐着真丝 運气好的话,破茧成蛾 运气差时,真丝留下,肉身无存 变成白蛾的蚕其实活不久 她有一肚子的卵需要安置 飞翔只是美丽的梦想 蚕吐真丝不是为死 而是为生 为这个种族续存 可真丝,往往要了她的命
那个瞬间留下还是转身 微笑还是哭泣,还是 忽然抱抱你 露珠摇摇倾心 第一抹朝霞是无数花开 一天刚刚开始 我从昨夜的梦中赶来 地面上纷沓的脚步声 和昨天一样 只有道路的方向不一样 目的地的距离不一样 忽然想把你的盡头 攥在手里,再慢慢放长晚风 摘一颗星星别在胸襟 往事牡荆花一样边开边谢 晚风正吹拂着水面 有什么不平静了 一片叶子 追逐着另一片叶子 夜色还没有抒情
父亲天马行空式的转行 父亲一向健康强壮,我没参加工作前家里开支全靠他赚取,地里活不能干就半路学起木匠、泥瓦匠、酿酒,心灵手巧的他学什么都快,一学就会。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母亲长舒一口气说,这下好了,你爸也能松口气了。这些年确实不易,供我上学不算,还盖起现在居住的房子。 原先住的窑洞由于时间久,下雨就掉碎末,天晴后请村里最有学问的智尚先生看过,他给出建议,尽早搬离,遇上过大的风雨雷电,窑洞就会支
对海的向往,从来比爱情更远。 入住的旅店常常临海,所以窗下即是海滩。晴雨不同,风光不一。 夜间的沙滩风很大,沙子细软,浪花拍岸的声音与风声相和,此起彼伏,仿若遥远的絮语。我们站着不说话,并肩听潮声涨落,思念浪另一岸的某某。清晨的海是小渔村风景的一部分,未见波光粼粼,只像一张老旧的相片,也似一纸泛黄的信笺,角角落落里都是时光遗落的温度。安静,不言语,暖黄入心。 南方的村镇与内陆差异很大,小渔村
午后至黄昏,奶奶会等我玩累了回家 她倚着门瞌睡着 烟草从蓝布围裙中散了下来 黄狗轻轻地吠叫几声,见是我 使劲摇着尾,我也鼓着劲 走在前头,反手帮奶奶抬着春凳 她一个人已经搬不了了 手臂上凸顯的筋像七月的藤 好了,好了,就放在门口 奶奶转身会去池边打来水,洒一地 地上就立刻扬起轻尘 我有时会去寻找蒲扇,猛扇地上的泥灰 奶奶就像在雾中一样,渐渐消失 奶奶是在多年以后的七月消失
夕阳竭力而行 一只白鹭从小河中去追 河水,没来由地兴奋 在岸边杨柳的眼里 微醺的风 常常端着小河 与落日碰杯 在岸边的步道上 为防止脚步声和阳光一起倾斜 我把自己靠岸挪了一挪 那里正好有落葉 让秋天有了温暖的轮廓 我知道,我和白鹭身在其中 是跟着一阵风过来的
第一部分 对于读书,您有什么主张? 韩少功:把书籍当作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常用的比喻。 谁都知道饮食须讲卫生,但摄入精神粮食是否也有类似的道理?如果片面理解“开卷有益”“知识改变命运”一类励志格言,一味地读读读,不分缓急主次,不分清浊良莠,会不会也读出精神上的“肥胖症”“冠心病”“半身不遂”? 对身体关切得无微不至,对心理的健康却马虎潦草——这显然没道理。也许,有关部门早该联合组建一
《烟火漫卷》 迟子建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9月,45.00元 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迟子建以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燃起浓郁的人间烟火,柔肠百结,气象万千。一座自然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一群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于“烟火漫卷”中焕发着勃勃的生机。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刘建国驾驶的爱心救护车,仿佛人性的犁铧,
十年前,我曾经这样写过:“在中国当代诗坛,蔡其矫是一页传奇,一处风景。” 十年后,作为中国诗坛的常青树,蔡其矫仍然是一页传奇,一处风景,而且更加迷人。 诗路历程充满音响 进入新世纪,蔡其矫的诗歌和他的传奇,受到诗坛内外更多的关注。 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曾阅年谱式的《诗人蔡其矫》;海峡文艺出版社于同年出版八卷本《蔡其矫诗歌回廊》,分大地系列·伊水的美神、海洋系列·醉海、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