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偶像剧盛行大陆的当下,“学长”一词对于大陆年轻人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活学活用了起来,但是在大陆,往往只得学长之“形”而未得其“神”。
“防火防盗防师兄”,是大陆大学校园里的一句玩笑话,而在台湾,“防火防盗防学长”却甚有切实执行的必要。2010年5月,台湾一所中等学校传出丑闻,上年该校发生多起学长暴力性侵学弟学妹事件,6人受害,因为该校有很重的“学长制”,学弟学妹无力自救,人人自危。而因为学长制严格导致学弟学妹被欺负的事在台湾比比皆是。
在中国古代,学长是指主持学务的人。而现代“学长”是康有为万木草堂最早使用的。万木草堂以优生为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民国时期学长制衍变为高年级生以平等、友爱的精神引导和帮助低年级生,以实现良性互动和交流,学长也成了低年级生对高年级生的尊称,至今学长制在台港澳仍然流行。“学长”广义上是指学哥、学姐,狭义上是单指学哥,其对应的是学弟、学妹,“学长制”就是对学长姐与学弟妹之间的伦理关系的一些规定。
在大陆校园里,只有研究生认同“先入门为大”,比较重视师兄弟关系(即学长学弟关系),但即使有学弟妹挑战学长姐“权威”,学长姐也多一笑置之。虽然看过台湾偶像剧的大陆年轻人很多,但除了部分大学生及研究生,鲜少有人用“学长学弟”这样的称呼,即使用了,长幼尊卑的辈分及伦理色彩也不重。而在台湾,除了在大学中,在中小学、军队、监狱,甚至职场,学长广泛存在,权威很大。当然,只做坏事是不能获得尊敬的,台湾的学长有权威是有道理的,不过很多时候“权威”被用来作威作福了。
有人总结说,当今社会关系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贪过赃,一起嫖过娼。这是笑谈,却恰好是学长存在的四大土壤,即学校、军队、监狱、职场。可以想见,学长,就是负责传帮带和稳固团体关系的角色。
在校园里,学弟妹有生活上的问题可找学长姐帮忙,学长姐也会照顾学弟妹,“学长制”的建立就是为了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形成如同兄弟姐妹一般的友谊。这种关系到底会带来什么结果呢?进入社会后,学长学弟之间比较容易互相提携,若学长学弟少,就难免孤立无援。李登辉就曾提拔过康奈尔大学的学妹蔡英文;胡志强虽然强,在“台大帮”(台湾政坛存在所谓“台大帮”、“哈佛帮”等)环伺之中,这个政大生显得有点茕茕孑立,他入不了“阁”,或许与此有关。
在台湾军警界,学长却往往臭名昭著。在台军中,士官长操士官(台湾军中及社会,操是极为常用的一个词,作动词时指的是正常训练,但也包括不太合理、有整人意思的那种,作形容词则指训练太苦太累)、士官操小兵、老兵操新兵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为长官默许,还符合明文规定的“游戏规则”。如“中央警察大学学长制实施规范”对于用餐、行进、起居等细节上的学长弟行为都进行了规范。一言以蔽之,台湾军营中学弟们“学长好”、“报告”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学长骂学弟的“三字经”也不绝于耳。但这些都是小菜,除了学长受礼遇、学弟被操课之外,学长没来由地整学弟,甚至性侵学弟、逼学弟自杀才是恐怖之处。林志颖在自传《大兵日记》中便总结了操学弟20式,如“抓蚂蚁”是命令学弟去抓一公一母的蚂蚁养着,在时限里生小蚂蚁;“跨海大桥”是指身体横跨两张隔开的床,挂着或是“伏地挺身”。
台湾兵入伍时间往往差不了几天,但是先来一天也是大哥,尤其是快退伍时(“老鸟”),更是处处被优待,而学弟“菜鸟”被欺负到自己有了学弟,“多年媳妇熬成婆”,就可以变本加厉。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军中,阶级观念重,学长观念更重:在电视剧《新兵日记》中,班长余善仁敢当面呛孙安邦为“菜排”(“菜鸟排长”);1996年7月1日,“陆军军官学校”第31期的陆军副总司令汤曜明中将将升陆军总司令,第30期郭达沾中将被调任“国防部”督察部主任,因为要避免学弟带领学长;林镇夷一生做事只求无过,竟能凭年资挪到“参谋总长”的位子。
台军为何重视学长呢?因为老兵往往比较“精实”,能传授战技给新兵,有能力自然就有权威,没能力的年纪大也白搭,反而会被学弟欺负,在这一点上,台军倒是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但,现在台湾役期越来越短,菜鸟入伍一年还没学到东西就退伍了,学长耀武扬威的基础不再,学长权威也就慢慢黯淡了。而且实际上,在台军中,学长弟关系反而给合伙做坏事提供了基础,军中弊案迭出,有学长制的一份“功劳”。
有趣的是,在台湾监狱中,也类比同学和同袍,存在学长弟关系。陈水扁在北所时,曾在北所待过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就曾以“学长”身份帮“学弟”讲话,他说扁希望拖案,又介意黑牢环境不好,希望快点审,这种错乱一定会有,希望大家原谅。陈水扁移监北监后,媒体又大肆挖他的同房狱友的料,这位与扁互称“同学”的吴姓狱友其实也是扁的“学长”。20多年前陈水扁就蹲过监狱,出来后还常跟狱友联系,很多“同学”都挺他,但他做了“总统”就不理他们了。
在以上三个场合,社会关系都算简单,所以学长这种听起来很私人的称呼大行其道,而相比称呼名字或职务,职场人比较忌讳称呼“学长学姐”,但这种称呼并未绝迹,因为老人带新人是任何行业永恒的话题。像是在广告业,便有企业大力推行“学长制”,在各级主管指挥领导的体制外,以学长个别辅导的方式带新人。他们有明文的《学长制手册》,规定好流程,并提供小额财务补助。而在辅导期满后,则由新人填写评估表,并由相关人员选出“最佳学长”。只不过这个学长,可能离最初的学长距离颇远了。
“防火防盗防师兄”,是大陆大学校园里的一句玩笑话,而在台湾,“防火防盗防学长”却甚有切实执行的必要。2010年5月,台湾一所中等学校传出丑闻,上年该校发生多起学长暴力性侵学弟学妹事件,6人受害,因为该校有很重的“学长制”,学弟学妹无力自救,人人自危。而因为学长制严格导致学弟学妹被欺负的事在台湾比比皆是。
在中国古代,学长是指主持学务的人。而现代“学长”是康有为万木草堂最早使用的。万木草堂以优生为学长,负责指导学生,并分工管理各项工作。民国时期学长制衍变为高年级生以平等、友爱的精神引导和帮助低年级生,以实现良性互动和交流,学长也成了低年级生对高年级生的尊称,至今学长制在台港澳仍然流行。“学长”广义上是指学哥、学姐,狭义上是单指学哥,其对应的是学弟、学妹,“学长制”就是对学长姐与学弟妹之间的伦理关系的一些规定。
在大陆校园里,只有研究生认同“先入门为大”,比较重视师兄弟关系(即学长学弟关系),但即使有学弟妹挑战学长姐“权威”,学长姐也多一笑置之。虽然看过台湾偶像剧的大陆年轻人很多,但除了部分大学生及研究生,鲜少有人用“学长学弟”这样的称呼,即使用了,长幼尊卑的辈分及伦理色彩也不重。而在台湾,除了在大学中,在中小学、军队、监狱,甚至职场,学长广泛存在,权威很大。当然,只做坏事是不能获得尊敬的,台湾的学长有权威是有道理的,不过很多时候“权威”被用来作威作福了。
有人总结说,当今社会关系有“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贪过赃,一起嫖过娼。这是笑谈,却恰好是学长存在的四大土壤,即学校、军队、监狱、职场。可以想见,学长,就是负责传帮带和稳固团体关系的角色。
在校园里,学弟妹有生活上的问题可找学长姐帮忙,学长姐也会照顾学弟妹,“学长制”的建立就是为了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形成如同兄弟姐妹一般的友谊。这种关系到底会带来什么结果呢?进入社会后,学长学弟之间比较容易互相提携,若学长学弟少,就难免孤立无援。李登辉就曾提拔过康奈尔大学的学妹蔡英文;胡志强虽然强,在“台大帮”(台湾政坛存在所谓“台大帮”、“哈佛帮”等)环伺之中,这个政大生显得有点茕茕孑立,他入不了“阁”,或许与此有关。
在台湾军警界,学长却往往臭名昭著。在台军中,士官长操士官(台湾军中及社会,操是极为常用的一个词,作动词时指的是正常训练,但也包括不太合理、有整人意思的那种,作形容词则指训练太苦太累)、士官操小兵、老兵操新兵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为长官默许,还符合明文规定的“游戏规则”。如“中央警察大学学长制实施规范”对于用餐、行进、起居等细节上的学长弟行为都进行了规范。一言以蔽之,台湾军营中学弟们“学长好”、“报告”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学长骂学弟的“三字经”也不绝于耳。但这些都是小菜,除了学长受礼遇、学弟被操课之外,学长没来由地整学弟,甚至性侵学弟、逼学弟自杀才是恐怖之处。林志颖在自传《大兵日记》中便总结了操学弟20式,如“抓蚂蚁”是命令学弟去抓一公一母的蚂蚁养着,在时限里生小蚂蚁;“跨海大桥”是指身体横跨两张隔开的床,挂着或是“伏地挺身”。
台湾兵入伍时间往往差不了几天,但是先来一天也是大哥,尤其是快退伍时(“老鸟”),更是处处被优待,而学弟“菜鸟”被欺负到自己有了学弟,“多年媳妇熬成婆”,就可以变本加厉。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军中,阶级观念重,学长观念更重:在电视剧《新兵日记》中,班长余善仁敢当面呛孙安邦为“菜排”(“菜鸟排长”);1996年7月1日,“陆军军官学校”第31期的陆军副总司令汤曜明中将将升陆军总司令,第30期郭达沾中将被调任“国防部”督察部主任,因为要避免学弟带领学长;林镇夷一生做事只求无过,竟能凭年资挪到“参谋总长”的位子。
台军为何重视学长呢?因为老兵往往比较“精实”,能传授战技给新兵,有能力自然就有权威,没能力的年纪大也白搭,反而会被学弟欺负,在这一点上,台军倒是有点像《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但,现在台湾役期越来越短,菜鸟入伍一年还没学到东西就退伍了,学长耀武扬威的基础不再,学长权威也就慢慢黯淡了。而且实际上,在台军中,学长弟关系反而给合伙做坏事提供了基础,军中弊案迭出,有学长制的一份“功劳”。
有趣的是,在台湾监狱中,也类比同学和同袍,存在学长弟关系。陈水扁在北所时,曾在北所待过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就曾以“学长”身份帮“学弟”讲话,他说扁希望拖案,又介意黑牢环境不好,希望快点审,这种错乱一定会有,希望大家原谅。陈水扁移监北监后,媒体又大肆挖他的同房狱友的料,这位与扁互称“同学”的吴姓狱友其实也是扁的“学长”。20多年前陈水扁就蹲过监狱,出来后还常跟狱友联系,很多“同学”都挺他,但他做了“总统”就不理他们了。
在以上三个场合,社会关系都算简单,所以学长这种听起来很私人的称呼大行其道,而相比称呼名字或职务,职场人比较忌讳称呼“学长学姐”,但这种称呼并未绝迹,因为老人带新人是任何行业永恒的话题。像是在广告业,便有企业大力推行“学长制”,在各级主管指挥领导的体制外,以学长个别辅导的方式带新人。他们有明文的《学长制手册》,规定好流程,并提供小额财务补助。而在辅导期满后,则由新人填写评估表,并由相关人员选出“最佳学长”。只不过这个学长,可能离最初的学长距离颇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