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的常态在我们眼里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然而一旦当我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或是某些突然事件超出理解范围,我们的感官和心理会产生一些非常态的、非理性的微妙变化。
瞬间的停顿,使人无助、尴尬、恐慌、郁闷,甚至绝望。
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变得陌生而难以理解,他者变得冷漠面充满敌意,自己变得虚弱面透明,生命变得晦涩而无足轻重……
我们一头深深地栽进这一瞬间,仿佛时间停止了,或者说时间根本不存在。我们像掉进了无底洞,被这种灰色的、真实的感觉牢牢抓住,一面茫然地任由它占领整个大脑,一面徒劳地企图在理智的河流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然后,一道闪光、一声鸣笛或许就使我们重新恢复正常知觉,亦或许要经过一长段时间的消磨我们才重拾积极愉悦的心情,我们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这些瞬间,或许称得上凝固了的灰色生命,几乎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轻轻滑过不作停留,有的却给个人或一代人深深的重创。荒诞、混乱、无序和有序、规则、合理究竟何者才是世界和生存状态的真实本质与必然?
走进瞬间,走进一个真实的自己,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
16个瞬间的情境与语境 程小莹、叶 斌 汪 莹 吴晓晨 李志华 余 雯
情境1:电梯
叙述:你走进电梯的时候,发现里面只站着自己的领导,已经没路逃了,有几十秒钟的时间,脑子里都在想着跟领导要说的一句话,到电梯门开还是没有想起来;刚送走的客人,在电梯里又碰上了,一瞬间,客套就再一次重复,最难以重复的,是客套的心情;经常会在电梯里看见的一个人,但永远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哪里的;单身男女同处一个电梯的时候,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刻,一些细节在这时候凸现——摸一下鼻子、撸前额一簇头发、从镜子里瞄一眼对方,却发现自己的面色很难看,电梯门开的时候,就要面对来人的异样的目光……
感受:这是人际关系在时空上最浓缩的一刻;我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对方的最简洁、最直接的压力;最容易自暴自弃的一刻;最感到无聊和最乏味的一刻;也最会产生“一切都会过去管他呢”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一刻最容易捱过去,也最容易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专家点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有关系的。比如,两个相识的人如果不想有交流,见到了就会尽量离得远些;而情侣则恨不得彼此之间没有空间距离。但是在电梯中,物理距离被限定为最小,如果这时不想与人交流又不得不与人交流,那么心理上的尴尬乃至扭曲就成为必然。
情境2:举杯
叙述:绝对没有“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诗情。在任何饭局面对任何同桌,酒杯举起来的时候,是严肃的一刻。酒量虽不是很大,但说好干了,一碰杯,便下去了,让人觉着很靠得住,不然是靠不住的。当然,醉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也是有的。这时候,那没醉的人,脑子特别清醒,拾掇着自己的香烟打火机,离座时还不忘帮女人披上外套,提个小包什么的;看那醉了的,至少已经掂出那人的酒量,也就是四两半斤的:不醉的也不过是这个量,但就少喝了最后一杯,便不至于横着出去了。想那酒桌上的事儿,都是靠不住的,吆喝过了的事儿也是不好作数的。现在的情形是,的确有许多事儿,都是在酒桌上谈开的。“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酒桌上的话,几乎是至理名言。经常喝醉的男人,至少在喝酒这份上,把握了一点人际关系,省略了许多闲话。看酒桌上的人的表情,都像是赚了一大笔。其实,要真正的走近,还得等到下一回喝酒的时候。
感受:越清醒的人,越滑头;越不滑头的,越犯迷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弹性的时间和空间。互相揣摩对方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互相观察,互相制约,互相施加压力,直到互相犯迷糊的时候;很少也有互相照顾的时候;永远在面对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就是在这一刻——说服自己喝下去,说服对方喝下去,并且喝得心满意足;觉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一大堆废话。
专家点评:酒桌上除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畅意外,更多见的是心理战一一控制与反控制一一以及有意无意的宣泄。所以,想完全保持清醒的人斗智斗勇,想方设法诱使别人多喝自己少喝,喝酒成了一场心理战,像在游戏;有人借酒壮胆人借酒浇愁,此时的出击、牢骚、倾吐充满着渲泄的快感。
情境3:买单
叙述:需要买单的场合很多。摸皮夹子出来,感觉大家在看你,这时候以怎样一种手势抽出夹着的大票,是重要的。还要防止两张夹在一起没有捻开来,就用手指一捻,要做得优雅而不失风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烦的是找头,点还是不点,是个问题;几个硬币落下来,捡还是不捡,也是个问题。这时候拉卡真的是好主意,用两只手指夹住卡,指向收银员。人家只知道你是有钱的,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有多少钱——这便是买单的最高境界了。人永远要为什么而付出,买单的时候,再潇洒其实也只有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但这一瞬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其他。
感受;感觉被人掏了一下:实力雄厚的,感觉轻轻的,挠一下;实力单薄的,感觉重重的,掏空了,便赤条条地走。生活便是装满,掏空,再去装,再掏空,如此而已。付出的时候,就当是感冒,摁了一把鼻涕。总有一天,被掏空,就是这一刻,搓手。
专家点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所共有的心理状态,重要是面对自卑的态度,超越了它,你的心理就得到发展;被它压垮了,自暴自弃,你的心理就萎缩、扭曲乃至病态。中国人的心理中最特色的一个现象就是“面子”。而在面子背后,常常是群体压力之下的自卑感在作崇。
情境4加速
叙述:拔地而起的瞬间,关于飞机失事的报道不合时宜地涌入大脑,于是拼命回忆那些空难幸存者的口述,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生还几率。等飞到高空安全层,见邻座一副死里逃生状,正要戏谑两句,发现自己憋气太久,说不出话来。汽车启动的一瞬,比大脑更先感觉到加速度的是心脏,如果速度足够快,就能真切感受到心脏对重力的克服。一个厌倦生命而又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勇气自杀的人,可以通过过山车来检验,如果非常享受急速冲向地面的过程,那么生命还值得留恋。
感受:起飞和加速,即便经历过很多次,也依然是很独特的生命体验。在那样的瞬间,日常生存状态的屏障被打破,我们失去了惯常的平衡与安全感,处在完全异己的外界力量控制下,本能地预感到危险,觉得害怕。而对神经坚强的人来说,克服恐惧有时也会转化为相反的刺激,带来快感,比如赛车。
专家点评:不寻常的经验就能构成一种刺激。刺激是中性的。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带去不同的反应:有人觉得有强刺激,有人认为是弱刺激;有人相当享受,有人非常排斥。以安全为重的人永远都无法了 解那些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的人的想法,而对后者来说前者平淡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生不如死。这里无所谓对错,有的只是先天的神经类型和后天的生活方式。
情境5:排除
叙述:在这个崇尚排队的时代,比起大学食堂里的长蛇阵比萨店门外的长龙毫不逊色。排队的焦虑地偷窥着那些心满意足饕餮者,胃里似乎也起了某些化学反应。不要说银行邮局,餐饮场所的厕所也常常是排队者云集的。初时还是毕恭毕敬一副朝圣者的模样,过了一会儿已不耐烦地抖抖脚,队伍丝毫没有加速消化,不耐烦就换成了愠怒的面孔,嘴里愤愤然冒出一两声,恨不得打倒一片夺门而人。更要命的是排队领托福报名表,最早的前一天下午就排上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开领,队伍早已顺着楼梯蜿蜒到底层大厅,这时才来的,只有倒吸冷气的份了。
感觉:人口的增长与排队的长度成正比,等待已几乎失去了美好期待的内涵,而被无奈、失望甚至愤怒重新定义。这样挥霍时间是可耻的浪费,更令人恐慌的是不知不觉生命也就在这样的排队中流逝,而我们的队伍又将蜿蜒到何方?
专家点评:排队意味着旺盛的需求。你为什么会追随这种需求?是从众心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排队意味着规则和秩序。人当然会希望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是,如果没有了规则和次序,是否更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呢?这是很矛盾的,可从理性层面来看,又确实是这样的。所以,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只是希望更公平些(比如没人插队)、服务更好些(比如提供座椅),诸如此类。
情境6:遗忘
叙述:早晨出门,理了N遍的皮包还是少了一样东西,无论是进门法宝钥匙,还是买路钱包,心情都会在瞬间沉下来。抱怨自己记性的同时会有一丝沮丧,怀疑自己是否老之将至。有时突然怎么也想不起好友生日究竟是12号还是21号,准备的礼物尴尬地不知该在何时出手,于是又多了一件送不出去的礼物。最无能为力的是忘记名字,这个明星的名字明明呼之欲出,浮在眼前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偏偏舌头打了结!更狼狈的是怎么都记不起站在面前寒暄长短的人是谁,讪讪一笑,拉东扯西地应付过关,一转身——哦,这不是我老公的舅舅么!
感觉:有意识的遗忘往往适得其反:本以为忘掉某些东西,心灵不至于那么疲惫不堪,而实际却记得清清楚楚。无意识的遗忘,常常成为一个缺憾:不该遗忘的对于记忆始终是一种挑战,而最令人气愤的莫过于该记住的还是没有记住,而且总是在最需要记住的时候。这一刻,遗忘成了一种焦虑病。
专家点评:遗忘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信息太多或者太久远而被遗忘,这很自然。但如果追人深层次的心理,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很快就会忘(比如妈妈的叮嘱),而有些信息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初恋情人)。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动机性遗忘”的现象,说得是:有时我们为什么那么快就会遗忘,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根本就没想过要记住它;甚至当我们的意识在努力记忆的时候,潜意识却在努力地将这类记忆抹去。
情境7:午夜梦醒
叙述:午夜梦醒非失眠者独有,与清晨睡醒也迥然不同。午夜,在将醒未醒、头未离枕这一瞬间,现实与梦境唱着同一台戏。睁开眼,黑暗一如睡下时的模样,闭上眼也仍旧是浮光掠影的梦。噩梦乍醒固然虚汗淋淋,好梦受扰却也疑惑懊丧。不知身在何时、何处,是梦?是醒?用力掐自己两下以证实不是梦,偏偏仍会醒来。然后便是恐慌,一切都是一场春梦?于是紧张地摸索、谛听,直到摸到手表、听到枕边人的鼾声才定了神,醒了……
感觉:睡时混混然不知天高地厚,醒来时自然要进行一番回到现实的挣扎,而这时感官刺激尤其敏感,时间概念也在此时重建。白天睡觉,昏黄的天色也会混淆清晨和黄昏的记忆,由于天性对黑暗的恐惧,午夜梦醒就更容易产生分不清时空的恐慌。清醒的思维和朦胧的无意识交织在一起的瞬间,往往是对我们的精神意志力和生物本能的考验。庄生梦蝶,蝶耶?庄生耶?
专家点评;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状态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类,从而让世人知道你对自己有多么地陌生。梦反映出的潜意识、半梦半醒的前意识,这往往是最能反映个体本能欲望和直觉的,如果有个专业而富于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你就能听到自己真正内心的声音。不过,此后的问题是:你就能因此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行事吗?
情境8:电话断线
叙述:路上打移动电话常常出状况:转过一个街角,或是车行经过一幢大厦,突然电话声音就消失了。口沫横飞顿止,眉飞色舞不见,一脸茫然地对着传音的小孔:“喂!喂!——”疑惑地看看电话的眼睛鼻子还在不在,“怎么搞的?”于是停了步,拉开天线竖起电话的耳朵,把音量调到最大,拿着电话原地转圈,像是接收发报一样找寻丢失的电波。有时电话讲到一半,多了一个声音,于是三方同时哇啦哇啦,“你是谁啊?”往往浪费了十几秒钟以后,大家只好无奈地挂掉电话来结束混乱,再重播号码重新取得联系。
感觉:电话断线、串线的瞬间,高速运转的一切都打了个格楞,话题思绪仿佛掉入了线团,一片混乱,一切沟通只好从原点重新开始,电话好不好、信号有没有、号码对不对、对方是谁……联系的重建仿佛是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重构。联系即刻恢复倒还安心,要是中断一段时间难免让人“胸闷”。有时故障往往莫名其妙地降临,又莫名其妙地自己痊愈,叫人不免对电子机械隔膜起来。
专家点评:心理学有个格式塔心理学流派。所谓“格式塔”是指人感觉和意识中整合的能力和倾向,比如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字的部分猜测到它们的整体;比如阿Q会努力将画押的圆画得更圆……中断、打乱、插入、意外往往会让人产生烦燥,感到压力和不满。但人生就是如此,追求完美的人会过得很不愉快。心理学将追求完美作为主要的非理性观念之一,因而郑板桥会说“难得糊涂”。
情境9:广告插播
叙述:电视里箫声袅袅,两大武林高手正一触即发,突然一个高八度的中年妇女的声音——我家的油烟机……于是紧盯着屏幕的眼神突然涣散,“又是广告……”说归说,但就这么3分钟的时间,每个人却高效率地运转起来:有的泡茶抽烟找零食,有的收拾晚餐的碗筷杯碟,有的换台打时间差,有的急急奔向洗手间,就算百无聊赖地看着报流水帐式的广告,也会蹦出两句某个广告演员的表情有多傻、某个牌子名不副实……每个人都把这“一寸光阴”当“一寸金”来珍惜,没准广告时间再长一点还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家庭效益。
感觉:“低档”广告像流水线似的令人生厌,但这个电视台变相欺诈电费的时段,往往是时间价值观念的激发点,于是我们更在乎广告的信息量和娱乐指数,更在乎观赏享受的条件,往往在下一段电视开始前做好全心投入观赏的准备,积累了更多期待,使广告时段变得丰富多彩起 来。
专家点评:有人认为广告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更进一步,是不是可以将电视视为生活的垃圾时间?现代生活的压力之下,电视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暂时不再想工作,想艰难的生活,甚至可以逃避和家人说话的压力一一当我们累得不想开口的时候。不过,心理上的副作用也因此显现:人在与电视接近的时候,与人的疏离便不知不觉地发生。
情境10:电脑死机
叙述:电脑死机往往总是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时刻。键盘上十指飞动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地打出行云流水般的行行字迹……突然屏幕一闪而黑,主机箱也“扑”的一声没了气。“啊!——”死了!我的文章!我的图片!胸中一空,悲从中来,辛苦一晚就在瞬间化为乌有!马上重新启动,急不可耐地狂按鼠标,在文件夹里寻寻觅觅——没有,没有!一股抑郁之气郁结胸口,几乎要吐出血来。还有正在遨游网上的,突然鼠标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啪啪啪”地狂按回车,没用!Ctd+Alt+Del,没用!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网页被蓝屏吞掉……
感觉:死机的一刹那,仿佛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不是被抢光了心血,就是从高速公路上被撞了下来,一下子成了没有“历史”的人。面对死了一样的蓝屏、黑屏,仿佛是对着自己夭折的孩子。还有碰上硬盘突然坏掉的,仿佛被人拆了家一样,一瞬间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此时的悔恨交加、绝望茫然远远超过心痛,咬牙切齿的咒骂也无济于事。
专零点评:点评到这里,我下意识地存了一下盘。意外的丧失确实感觉不好。所以,我很少见到因为甩了别人来心理咨询的,而通常是被恋人甩了的。因此,安全意识是很重要的,要有所留意、有所措施才行。不过,太过分也不行。中国人非常强调平衡,比如阴阳的平衡,但平衡又往往是不容易的……
情境11:世贸倒塌
叙述:2001年9月11日晚,两幢胸口破了个大洞的世贸大楼,冒着滚滚黑烟出现在电视转播屏幕上,让人目瞪口呆。飞机冲撞大楼的瞬间画面被一遍遍重播,上、下、远、近各个角度,仿佛是在观赏特技镜头。行人尖叫狂奔,小贩斛觫发抖,警察茫然四顾,包括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被一个大大的问号击倒了——“这是怎么了?”恐惧、慌乱、茫然不知所措一下子抓住了全世界的人!眼神直了,话说不出来了,所有人都感到语言的无力、行动的无力、思维的无力!还有什么能来形容、解释、应对这场从天而降的人类末日?还有什么可以相信?新千年的上空看不到太阳
感觉:天上下起“玻璃雨”,飞飞扬扬间或夹杂着轻飘飘的跳楼的身影,“雨”还没停,百层上的尖顶突然下陷,整幢大厦不是像倒掉的积木那样土崩瓦解,而是像融化掉的巧克力一样一下子软塌下来,扬起的尘埃一如天地未开时的混沌,一瞬间我们心里的什么东西也像巧克力一样软掉了……
专家点评;震惊之后,我们马上可以考察到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价值评判。有没有想过当你说“我很忙,没法帮你”时背后的潜台词?——“你的事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凭什么?凭得就是你的价值评判。那么,对于“9·11”你的价值评判是什么呢?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些价值观对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情境12:气氛隔阂
叙述:老远就听到同事的高谈阔论与肆无忌惮的笑,蹑手蹑脚一路轻盈急于得到同样的分享,殊不知真的出现后,还没等回过神来,原先热闹的喧哗与骚动已大惊失色,说了半句的把后半句硬生生咽下了肚,笑了一半的把另一半讪讪地藏进发根,抬头望着门口的眼神忽闪转向别处。一切突然180度大转弯,原本自己脸上充沛的表情一时间不知往哪搁,一张半开的嘴至此只能偃旗息鼓。冲进拥挤的地铁、电梯,门关上的一刻才发现每个人都面朝外地看着自己,一时失措地转身研究起墙壁上的广告来。
感觉:最怕就是和别人不同,旁人异样的目光往往引起对自身形象的怀疑,在别人眼光“杀人”的时候,自己的信心也荡然无存,心里的什么东西裂了一道缝。当和谐的人际关系PH值发生偏差,不合谐音符给双方造成无形的压力,往往性情懦弱的便顿时沉默、忧郁起来。
专家点评:想进入而遭拒绝会构成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的不对称性,包括双向心理距离的不对称、实际心理距离与认知距离的不对称等。所以,你有情而她无意,甚至还有瓜田李下的刻意回避。气氛的隔阂如同无形的墙,多次撞墙之后,即使你不是个内向的人也会慢慢变得淡漠、孤僻,因为你不想屡屡受伤。
情境13:独走夜路
叙述:夜半,与朋友狂欢后挥手作别。恃着胆大路近,或是没叫到出租车,于是独自走上必经的黑暗小路。道路开始分岔再分岔,人群渐渐稀少,四周安谧无声,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年轻女孩尽量走路中间,缩在衣袖里的手冰冷的,不自觉地粗声喘气;男的似乎胆大些,夹紧皮包却故作抬手看表,加快步伐。前方憧憧的树影、偶尔传来的狗叫会惹来心动过速;如果拐入一条没有路灯、不见人影的小巷,更是步步为营。一两个路人相向而过、某个奇怪的眼神、一次蓦然回首,都会引发彼此心底的慌乱和警戒。而前面依然道路漫漫。
感觉:人类是需要群居的动物。平日独门独户、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的能力,在独走夜路时人心的惶惑、孤独与隔膜便爆发出来。也许在前一刻可以放纵自己的生命,而在后一刻则孤独怯懦,一如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笔下的小人物,惶惶不可终日。
专家点评;很多人都已经熟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人类五大需要中,安全需要是属于排在第二位的基础心理需要。所以,现代社会在鼓励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否则,整个社会的安全感的丧失,会妨碍其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以及这些需要的最终实现。
情境14:当听诊器贴上裸胸
叙述:面无表情的医生将冰冷的听诊器摁在皮肤上,立时全身不安:身体里面的这套家伙还能用么?运行正常么?万一……有过病史或性急的人会忍不住问一句:“医生,我没事吧?”瞥一眼临床,只见那人也是一副听天由命、暗自祈祷的样子,不禁苦笑。医生的手指搭在脉上,立刻就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发现带动脉搏的不是自己的心脏,而是对方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量血压的时候总是很惊奇,那个充气鼓起的布袋能够纪录某些数据,很想拿根针戳破它,因为太像逼供了——不断加压,得到身体的情报。
感受:体检的时候,身体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赤条条地,原来对自己了解的那么少!焦虑、猜疑、担心,甚至医生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会引起内心的恐慌。在这难熬的一刻,生杀予夺的大权 操之人手,最后药方的心理暗示往往比它实际的化学作用更有安神的效果。
专家点评:求医过程中有许多心理现象。比如求生本能,对权威的服从心理,安慰剂效应……年轻人普遍认可安乐死,但有谁想过真的老病将死,真实的心情又会如何?医生为什么会成为权威?是因为他的职业特征还是他的道具(听诊器、白大褂、处方单)?那些药真的有用?或许只要多喝水多睡觉就可以了。很多时候,只要权威给我们一个安慰,就能满足我们最深处的本能欲求。
情境15:出租车里的世外桃源
叙述:关上车门,突然从喧嚣转入寂静,只有计价器开始兢兢业业地运转。启动加速,车窗外蚂蚁般的人群与车辆急速后退。刚才还怕约会迟到而狠掐时间的,现在却松了下来静静欣赏车里的音乐;顾忌路人侧目而不得不行为收敛的小情侣、小姐妹,在车里大胆地继续着私密的话题;为赶考或面见上司的,也乘此安谧调整呼吸,再温习一遍大纲;无事一身轻的,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司机侃大山,聊聊结婚教子天下大势。最后,到站,付钱,推开车门,突然返回喧嚣。再次立于真实而喧闹的街头,阳光洒下,恍如隔世。
感觉:高速是现代都市的节奏,对于疲惫的都市人生而言,乘出租出行提供了一种人生小憩的际遇。车里车外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世界。茶色或白色的车窗玻璃仿佛一道神秘的幕帘,隔开了车厢里外——静与动,冷与热,闲适与匆忙,孤独与喧闹。虽然这样的二元分裂只是暂时的,然而那瞬间的停顿、沉浸与怔忡却也是人生一味无可替代的调味剂。
专家点评:从心理上而言,这一过程中有托付和分离两种作用。托付是你将责任交给了他人,并相信他能帮助你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所以你也就可以借此轻松一下。管理学上称之为“授权”。而分离是指主观感觉的抽离,独立的小环境让你似乎成为一个大环境的观察者,而不是其中的一分子。暂时的抽离能让人清醒,获得喘息的机会;抽离太久则会丧失现实感。精神病人往往就是意识抽离的典型。
情境16:地下铁里的浮光掠影
叙述:地铁的车站永远是拥挤的。人群中,买票、等车、彼此擦身,然后上车。轻微摇晃的车厢,令人晕眩的烟尘,一两张熟悉的陌生面孔矜持地缄默着;无论车厢温度如何温暖,从黑暗的隧道呼啸而来的风声都带着一股凛冽之气;嗅着身边莫名的混杂的体味,瞥见隧道里若有若无的轻微的反光。站台的明亮和隧道的阴暗直如昼夜更替,地铁里的人成了体内之物,到站穿过玻璃窗窥视他者,运动中照着玻璃窗窥视自己人,突然而至的转弯和报站声会打断两三个人的窃窃交谈和自己的臆想,就像闹钟唤醒我们的梦。
感觉:地铁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在城市的最深处,地铁乘载着无数匆忙而孤独的灵魂,疾速穿行。它以最梦幻的方式和过程实现了最现实的目的。而无数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相互碰撞,人与人之间暧昧而迷离的交往与擦身——或等待,或错失,或无所依凭——对孤独的现代都市人充满着谜一样的魅惑力。
专家点评:地下交通的空间环境允许在紧密的物理空间中保持心理空间的距离。地铁里的交流大多为肢体语言,对有些有语言交流动机的人而言这又会构成另一种压力。有人因此感慨现代人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实在太敏感了。
瞬间的停顿,使人无助、尴尬、恐慌、郁闷,甚至绝望。
就在那一瞬间,世界变得陌生而难以理解,他者变得冷漠面充满敌意,自己变得虚弱面透明,生命变得晦涩而无足轻重……
我们一头深深地栽进这一瞬间,仿佛时间停止了,或者说时间根本不存在。我们像掉进了无底洞,被这种灰色的、真实的感觉牢牢抓住,一面茫然地任由它占领整个大脑,一面徒劳地企图在理智的河流中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然后,一道闪光、一声鸣笛或许就使我们重新恢复正常知觉,亦或许要经过一长段时间的消磨我们才重拾积极愉悦的心情,我们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成为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这些瞬间,或许称得上凝固了的灰色生命,几乎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轻轻滑过不作停留,有的却给个人或一代人深深的重创。荒诞、混乱、无序和有序、规则、合理究竟何者才是世界和生存状态的真实本质与必然?
走进瞬间,走进一个真实的自己,走进一个真实的世界。
16个瞬间的情境与语境 程小莹、叶 斌 汪 莹 吴晓晨 李志华 余 雯
情境1:电梯
叙述:你走进电梯的时候,发现里面只站着自己的领导,已经没路逃了,有几十秒钟的时间,脑子里都在想着跟领导要说的一句话,到电梯门开还是没有想起来;刚送走的客人,在电梯里又碰上了,一瞬间,客套就再一次重复,最难以重复的,是客套的心情;经常会在电梯里看见的一个人,但永远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哪里的;单身男女同处一个电梯的时候,是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刻,一些细节在这时候凸现——摸一下鼻子、撸前额一簇头发、从镜子里瞄一眼对方,却发现自己的面色很难看,电梯门开的时候,就要面对来人的异样的目光……
感受:这是人际关系在时空上最浓缩的一刻;我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对方的最简洁、最直接的压力;最容易自暴自弃的一刻;最感到无聊和最乏味的一刻;也最会产生“一切都会过去管他呢”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一刻最容易捱过去,也最容易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专家点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是有关系的。比如,两个相识的人如果不想有交流,见到了就会尽量离得远些;而情侣则恨不得彼此之间没有空间距离。但是在电梯中,物理距离被限定为最小,如果这时不想与人交流又不得不与人交流,那么心理上的尴尬乃至扭曲就成为必然。
情境2:举杯
叙述:绝对没有“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诗情。在任何饭局面对任何同桌,酒杯举起来的时候,是严肃的一刻。酒量虽不是很大,但说好干了,一碰杯,便下去了,让人觉着很靠得住,不然是靠不住的。当然,醉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也是有的。这时候,那没醉的人,脑子特别清醒,拾掇着自己的香烟打火机,离座时还不忘帮女人披上外套,提个小包什么的;看那醉了的,至少已经掂出那人的酒量,也就是四两半斤的:不醉的也不过是这个量,但就少喝了最后一杯,便不至于横着出去了。想那酒桌上的事儿,都是靠不住的,吆喝过了的事儿也是不好作数的。现在的情形是,的确有许多事儿,都是在酒桌上谈开的。“感情深,一口闷”,这样的酒桌上的话,几乎是至理名言。经常喝醉的男人,至少在喝酒这份上,把握了一点人际关系,省略了许多闲话。看酒桌上的人的表情,都像是赚了一大笔。其实,要真正的走近,还得等到下一回喝酒的时候。
感受:越清醒的人,越滑头;越不滑头的,越犯迷糊。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弹性的时间和空间。互相揣摩对方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互相观察,互相制约,互相施加压力,直到互相犯迷糊的时候;很少也有互相照顾的时候;永远在面对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就是在这一刻——说服自己喝下去,说服对方喝下去,并且喝得心满意足;觉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时候,其实已经说了一大堆废话。
专家点评:酒桌上除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畅意外,更多见的是心理战一一控制与反控制一一以及有意无意的宣泄。所以,想完全保持清醒的人斗智斗勇,想方设法诱使别人多喝自己少喝,喝酒成了一场心理战,像在游戏;有人借酒壮胆人借酒浇愁,此时的出击、牢骚、倾吐充满着渲泄的快感。
情境3:买单
叙述:需要买单的场合很多。摸皮夹子出来,感觉大家在看你,这时候以怎样一种手势抽出夹着的大票,是重要的。还要防止两张夹在一起没有捻开来,就用手指一捻,要做得优雅而不失风度,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烦的是找头,点还是不点,是个问题;几个硬币落下来,捡还是不捡,也是个问题。这时候拉卡真的是好主意,用两只手指夹住卡,指向收银员。人家只知道你是有钱的,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有多少钱——这便是买单的最高境界了。人永远要为什么而付出,买单的时候,再潇洒其实也只有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但这一瞬付出的除了金钱,还有其他。
感受;感觉被人掏了一下:实力雄厚的,感觉轻轻的,挠一下;实力单薄的,感觉重重的,掏空了,便赤条条地走。生活便是装满,掏空,再去装,再掏空,如此而已。付出的时候,就当是感冒,摁了一把鼻涕。总有一天,被掏空,就是这一刻,搓手。
专家点评;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所共有的心理状态,重要是面对自卑的态度,超越了它,你的心理就得到发展;被它压垮了,自暴自弃,你的心理就萎缩、扭曲乃至病态。中国人的心理中最特色的一个现象就是“面子”。而在面子背后,常常是群体压力之下的自卑感在作崇。
情境4加速
叙述:拔地而起的瞬间,关于飞机失事的报道不合时宜地涌入大脑,于是拼命回忆那些空难幸存者的口述,希望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生还几率。等飞到高空安全层,见邻座一副死里逃生状,正要戏谑两句,发现自己憋气太久,说不出话来。汽车启动的一瞬,比大脑更先感觉到加速度的是心脏,如果速度足够快,就能真切感受到心脏对重力的克服。一个厌倦生命而又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勇气自杀的人,可以通过过山车来检验,如果非常享受急速冲向地面的过程,那么生命还值得留恋。
感受:起飞和加速,即便经历过很多次,也依然是很独特的生命体验。在那样的瞬间,日常生存状态的屏障被打破,我们失去了惯常的平衡与安全感,处在完全异己的外界力量控制下,本能地预感到危险,觉得害怕。而对神经坚强的人来说,克服恐惧有时也会转化为相反的刺激,带来快感,比如赛车。
专家点评:不寻常的经验就能构成一种刺激。刺激是中性的。作用于不同的个体,带去不同的反应:有人觉得有强刺激,有人认为是弱刺激;有人相当享受,有人非常排斥。以安全为重的人永远都无法了 解那些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的人的想法,而对后者来说前者平淡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生不如死。这里无所谓对错,有的只是先天的神经类型和后天的生活方式。
情境5:排除
叙述:在这个崇尚排队的时代,比起大学食堂里的长蛇阵比萨店门外的长龙毫不逊色。排队的焦虑地偷窥着那些心满意足饕餮者,胃里似乎也起了某些化学反应。不要说银行邮局,餐饮场所的厕所也常常是排队者云集的。初时还是毕恭毕敬一副朝圣者的模样,过了一会儿已不耐烦地抖抖脚,队伍丝毫没有加速消化,不耐烦就换成了愠怒的面孔,嘴里愤愤然冒出一两声,恨不得打倒一片夺门而人。更要命的是排队领托福报名表,最早的前一天下午就排上了,到了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开领,队伍早已顺着楼梯蜿蜒到底层大厅,这时才来的,只有倒吸冷气的份了。
感觉:人口的增长与排队的长度成正比,等待已几乎失去了美好期待的内涵,而被无奈、失望甚至愤怒重新定义。这样挥霍时间是可耻的浪费,更令人恐慌的是不知不觉生命也就在这样的排队中流逝,而我们的队伍又将蜿蜒到何方?
专家点评:排队意味着旺盛的需求。你为什么会追随这种需求?是从众心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排队意味着规则和秩序。人当然会希望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但是,如果没有了规则和次序,是否更难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了呢?这是很矛盾的,可从理性层面来看,又确实是这样的。所以,你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果,只是希望更公平些(比如没人插队)、服务更好些(比如提供座椅),诸如此类。
情境6:遗忘
叙述:早晨出门,理了N遍的皮包还是少了一样东西,无论是进门法宝钥匙,还是买路钱包,心情都会在瞬间沉下来。抱怨自己记性的同时会有一丝沮丧,怀疑自己是否老之将至。有时突然怎么也想不起好友生日究竟是12号还是21号,准备的礼物尴尬地不知该在何时出手,于是又多了一件送不出去的礼物。最无能为力的是忘记名字,这个明星的名字明明呼之欲出,浮在眼前的形象也栩栩如生,偏偏舌头打了结!更狼狈的是怎么都记不起站在面前寒暄长短的人是谁,讪讪一笑,拉东扯西地应付过关,一转身——哦,这不是我老公的舅舅么!
感觉:有意识的遗忘往往适得其反:本以为忘掉某些东西,心灵不至于那么疲惫不堪,而实际却记得清清楚楚。无意识的遗忘,常常成为一个缺憾:不该遗忘的对于记忆始终是一种挑战,而最令人气愤的莫过于该记住的还是没有记住,而且总是在最需要记住的时候。这一刻,遗忘成了一种焦虑病。
专家点评:遗忘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信息太多或者太久远而被遗忘,这很自然。但如果追人深层次的心理,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很快就会忘(比如妈妈的叮嘱),而有些信息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初恋情人)。心理学上有一种叫做“动机性遗忘”的现象,说得是:有时我们为什么那么快就会遗忘,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根本就没想过要记住它;甚至当我们的意识在努力记忆的时候,潜意识却在努力地将这类记忆抹去。
情境7:午夜梦醒
叙述:午夜梦醒非失眠者独有,与清晨睡醒也迥然不同。午夜,在将醒未醒、头未离枕这一瞬间,现实与梦境唱着同一台戏。睁开眼,黑暗一如睡下时的模样,闭上眼也仍旧是浮光掠影的梦。噩梦乍醒固然虚汗淋淋,好梦受扰却也疑惑懊丧。不知身在何时、何处,是梦?是醒?用力掐自己两下以证实不是梦,偏偏仍会醒来。然后便是恐慌,一切都是一场春梦?于是紧张地摸索、谛听,直到摸到手表、听到枕边人的鼾声才定了神,醒了……
感觉:睡时混混然不知天高地厚,醒来时自然要进行一番回到现实的挣扎,而这时感官刺激尤其敏感,时间概念也在此时重建。白天睡觉,昏黄的天色也会混淆清晨和黄昏的记忆,由于天性对黑暗的恐惧,午夜梦醒就更容易产生分不清时空的恐慌。清醒的思维和朦胧的无意识交织在一起的瞬间,往往是对我们的精神意志力和生物本能的考验。庄生梦蝶,蝶耶?庄生耶?
专家点评;弗洛伊德将人的意识状态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类,从而让世人知道你对自己有多么地陌生。梦反映出的潜意识、半梦半醒的前意识,这往往是最能反映个体本能欲望和直觉的,如果有个专业而富于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你就能听到自己真正内心的声音。不过,此后的问题是:你就能因此追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行事吗?
情境8:电话断线
叙述:路上打移动电话常常出状况:转过一个街角,或是车行经过一幢大厦,突然电话声音就消失了。口沫横飞顿止,眉飞色舞不见,一脸茫然地对着传音的小孔:“喂!喂!——”疑惑地看看电话的眼睛鼻子还在不在,“怎么搞的?”于是停了步,拉开天线竖起电话的耳朵,把音量调到最大,拿着电话原地转圈,像是接收发报一样找寻丢失的电波。有时电话讲到一半,多了一个声音,于是三方同时哇啦哇啦,“你是谁啊?”往往浪费了十几秒钟以后,大家只好无奈地挂掉电话来结束混乱,再重播号码重新取得联系。
感觉:电话断线、串线的瞬间,高速运转的一切都打了个格楞,话题思绪仿佛掉入了线团,一片混乱,一切沟通只好从原点重新开始,电话好不好、信号有没有、号码对不对、对方是谁……联系的重建仿佛是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重构。联系即刻恢复倒还安心,要是中断一段时间难免让人“胸闷”。有时故障往往莫名其妙地降临,又莫名其妙地自己痊愈,叫人不免对电子机械隔膜起来。
专家点评:心理学有个格式塔心理学流派。所谓“格式塔”是指人感觉和意识中整合的能力和倾向,比如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字的部分猜测到它们的整体;比如阿Q会努力将画押的圆画得更圆……中断、打乱、插入、意外往往会让人产生烦燥,感到压力和不满。但人生就是如此,追求完美的人会过得很不愉快。心理学将追求完美作为主要的非理性观念之一,因而郑板桥会说“难得糊涂”。
情境9:广告插播
叙述:电视里箫声袅袅,两大武林高手正一触即发,突然一个高八度的中年妇女的声音——我家的油烟机……于是紧盯着屏幕的眼神突然涣散,“又是广告……”说归说,但就这么3分钟的时间,每个人却高效率地运转起来:有的泡茶抽烟找零食,有的收拾晚餐的碗筷杯碟,有的换台打时间差,有的急急奔向洗手间,就算百无聊赖地看着报流水帐式的广告,也会蹦出两句某个广告演员的表情有多傻、某个牌子名不副实……每个人都把这“一寸光阴”当“一寸金”来珍惜,没准广告时间再长一点还能产生更大的社会家庭效益。
感觉:“低档”广告像流水线似的令人生厌,但这个电视台变相欺诈电费的时段,往往是时间价值观念的激发点,于是我们更在乎广告的信息量和娱乐指数,更在乎观赏享受的条件,往往在下一段电视开始前做好全心投入观赏的准备,积累了更多期待,使广告时段变得丰富多彩起 来。
专家点评:有人认为广告是电视的垃圾时间;更进一步,是不是可以将电视视为生活的垃圾时间?现代生活的压力之下,电视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让我们暂时不再想工作,想艰难的生活,甚至可以逃避和家人说话的压力一一当我们累得不想开口的时候。不过,心理上的副作用也因此显现:人在与电视接近的时候,与人的疏离便不知不觉地发生。
情境10:电脑死机
叙述:电脑死机往往总是发生在最不该发生的时刻。键盘上十指飞动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地打出行云流水般的行行字迹……突然屏幕一闪而黑,主机箱也“扑”的一声没了气。“啊!——”死了!我的文章!我的图片!胸中一空,悲从中来,辛苦一晚就在瞬间化为乌有!马上重新启动,急不可耐地狂按鼠标,在文件夹里寻寻觅觅——没有,没有!一股抑郁之气郁结胸口,几乎要吐出血来。还有正在遨游网上的,突然鼠标发出“哔哔哔”的声音,“啪啪啪”地狂按回车,没用!Ctd+Alt+Del,没用!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网页被蓝屏吞掉……
感觉:死机的一刹那,仿佛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不是被抢光了心血,就是从高速公路上被撞了下来,一下子成了没有“历史”的人。面对死了一样的蓝屏、黑屏,仿佛是对着自己夭折的孩子。还有碰上硬盘突然坏掉的,仿佛被人拆了家一样,一瞬间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此时的悔恨交加、绝望茫然远远超过心痛,咬牙切齿的咒骂也无济于事。
专零点评:点评到这里,我下意识地存了一下盘。意外的丧失确实感觉不好。所以,我很少见到因为甩了别人来心理咨询的,而通常是被恋人甩了的。因此,安全意识是很重要的,要有所留意、有所措施才行。不过,太过分也不行。中国人非常强调平衡,比如阴阳的平衡,但平衡又往往是不容易的……
情境11:世贸倒塌
叙述:2001年9月11日晚,两幢胸口破了个大洞的世贸大楼,冒着滚滚黑烟出现在电视转播屏幕上,让人目瞪口呆。飞机冲撞大楼的瞬间画面被一遍遍重播,上、下、远、近各个角度,仿佛是在观赏特技镜头。行人尖叫狂奔,小贩斛觫发抖,警察茫然四顾,包括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被一个大大的问号击倒了——“这是怎么了?”恐惧、慌乱、茫然不知所措一下子抓住了全世界的人!眼神直了,话说不出来了,所有人都感到语言的无力、行动的无力、思维的无力!还有什么能来形容、解释、应对这场从天而降的人类末日?还有什么可以相信?新千年的上空看不到太阳
感觉:天上下起“玻璃雨”,飞飞扬扬间或夹杂着轻飘飘的跳楼的身影,“雨”还没停,百层上的尖顶突然下陷,整幢大厦不是像倒掉的积木那样土崩瓦解,而是像融化掉的巧克力一样一下子软塌下来,扬起的尘埃一如天地未开时的混沌,一瞬间我们心里的什么东西也像巧克力一样软掉了……
专家点评;震惊之后,我们马上可以考察到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其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价值评判。有没有想过当你说“我很忙,没法帮你”时背后的潜台词?——“你的事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凭什么?凭得就是你的价值评判。那么,对于“9·11”你的价值评判是什么呢?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些价值观对你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情境12:气氛隔阂
叙述:老远就听到同事的高谈阔论与肆无忌惮的笑,蹑手蹑脚一路轻盈急于得到同样的分享,殊不知真的出现后,还没等回过神来,原先热闹的喧哗与骚动已大惊失色,说了半句的把后半句硬生生咽下了肚,笑了一半的把另一半讪讪地藏进发根,抬头望着门口的眼神忽闪转向别处。一切突然180度大转弯,原本自己脸上充沛的表情一时间不知往哪搁,一张半开的嘴至此只能偃旗息鼓。冲进拥挤的地铁、电梯,门关上的一刻才发现每个人都面朝外地看着自己,一时失措地转身研究起墙壁上的广告来。
感觉:最怕就是和别人不同,旁人异样的目光往往引起对自身形象的怀疑,在别人眼光“杀人”的时候,自己的信心也荡然无存,心里的什么东西裂了一道缝。当和谐的人际关系PH值发生偏差,不合谐音符给双方造成无形的压力,往往性情懦弱的便顿时沉默、忧郁起来。
专家点评:想进入而遭拒绝会构成心理压力,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的不对称性,包括双向心理距离的不对称、实际心理距离与认知距离的不对称等。所以,你有情而她无意,甚至还有瓜田李下的刻意回避。气氛的隔阂如同无形的墙,多次撞墙之后,即使你不是个内向的人也会慢慢变得淡漠、孤僻,因为你不想屡屡受伤。
情境13:独走夜路
叙述:夜半,与朋友狂欢后挥手作别。恃着胆大路近,或是没叫到出租车,于是独自走上必经的黑暗小路。道路开始分岔再分岔,人群渐渐稀少,四周安谧无声,听得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年轻女孩尽量走路中间,缩在衣袖里的手冰冷的,不自觉地粗声喘气;男的似乎胆大些,夹紧皮包却故作抬手看表,加快步伐。前方憧憧的树影、偶尔传来的狗叫会惹来心动过速;如果拐入一条没有路灯、不见人影的小巷,更是步步为营。一两个路人相向而过、某个奇怪的眼神、一次蓦然回首,都会引发彼此心底的慌乱和警戒。而前面依然道路漫漫。
感觉:人类是需要群居的动物。平日独门独户、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的能力,在独走夜路时人心的惶惑、孤独与隔膜便爆发出来。也许在前一刻可以放纵自己的生命,而在后一刻则孤独怯懦,一如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笔下的小人物,惶惶不可终日。
专家点评;很多人都已经熟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人类五大需要中,安全需要是属于排在第二位的基础心理需要。所以,现代社会在鼓励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关注贫富差距的问题。否则,整个社会的安全感的丧失,会妨碍其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以及这些需要的最终实现。
情境14:当听诊器贴上裸胸
叙述:面无表情的医生将冰冷的听诊器摁在皮肤上,立时全身不安:身体里面的这套家伙还能用么?运行正常么?万一……有过病史或性急的人会忍不住问一句:“医生,我没事吧?”瞥一眼临床,只见那人也是一副听天由命、暗自祈祷的样子,不禁苦笑。医生的手指搭在脉上,立刻就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发现带动脉搏的不是自己的心脏,而是对方脸上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量血压的时候总是很惊奇,那个充气鼓起的布袋能够纪录某些数据,很想拿根针戳破它,因为太像逼供了——不断加压,得到身体的情报。
感受:体检的时候,身体的秘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赤条条地,原来对自己了解的那么少!焦虑、猜疑、担心,甚至医生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会引起内心的恐慌。在这难熬的一刻,生杀予夺的大权 操之人手,最后药方的心理暗示往往比它实际的化学作用更有安神的效果。
专家点评:求医过程中有许多心理现象。比如求生本能,对权威的服从心理,安慰剂效应……年轻人普遍认可安乐死,但有谁想过真的老病将死,真实的心情又会如何?医生为什么会成为权威?是因为他的职业特征还是他的道具(听诊器、白大褂、处方单)?那些药真的有用?或许只要多喝水多睡觉就可以了。很多时候,只要权威给我们一个安慰,就能满足我们最深处的本能欲求。
情境15:出租车里的世外桃源
叙述:关上车门,突然从喧嚣转入寂静,只有计价器开始兢兢业业地运转。启动加速,车窗外蚂蚁般的人群与车辆急速后退。刚才还怕约会迟到而狠掐时间的,现在却松了下来静静欣赏车里的音乐;顾忌路人侧目而不得不行为收敛的小情侣、小姐妹,在车里大胆地继续着私密的话题;为赶考或面见上司的,也乘此安谧调整呼吸,再温习一遍大纲;无事一身轻的,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司机侃大山,聊聊结婚教子天下大势。最后,到站,付钱,推开车门,突然返回喧嚣。再次立于真实而喧闹的街头,阳光洒下,恍如隔世。
感觉:高速是现代都市的节奏,对于疲惫的都市人生而言,乘出租出行提供了一种人生小憩的际遇。车里车外就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世界。茶色或白色的车窗玻璃仿佛一道神秘的幕帘,隔开了车厢里外——静与动,冷与热,闲适与匆忙,孤独与喧闹。虽然这样的二元分裂只是暂时的,然而那瞬间的停顿、沉浸与怔忡却也是人生一味无可替代的调味剂。
专家点评:从心理上而言,这一过程中有托付和分离两种作用。托付是你将责任交给了他人,并相信他能帮助你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所以你也就可以借此轻松一下。管理学上称之为“授权”。而分离是指主观感觉的抽离,独立的小环境让你似乎成为一个大环境的观察者,而不是其中的一分子。暂时的抽离能让人清醒,获得喘息的机会;抽离太久则会丧失现实感。精神病人往往就是意识抽离的典型。
情境16:地下铁里的浮光掠影
叙述:地铁的车站永远是拥挤的。人群中,买票、等车、彼此擦身,然后上车。轻微摇晃的车厢,令人晕眩的烟尘,一两张熟悉的陌生面孔矜持地缄默着;无论车厢温度如何温暖,从黑暗的隧道呼啸而来的风声都带着一股凛冽之气;嗅着身边莫名的混杂的体味,瞥见隧道里若有若无的轻微的反光。站台的明亮和隧道的阴暗直如昼夜更替,地铁里的人成了体内之物,到站穿过玻璃窗窥视他者,运动中照着玻璃窗窥视自己人,突然而至的转弯和报站声会打断两三个人的窃窃交谈和自己的臆想,就像闹钟唤醒我们的梦。
感觉:地铁是一个矛盾的载体。在城市的最深处,地铁乘载着无数匆忙而孤独的灵魂,疾速穿行。它以最梦幻的方式和过程实现了最现实的目的。而无数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的相互碰撞,人与人之间暧昧而迷离的交往与擦身——或等待,或错失,或无所依凭——对孤独的现代都市人充满着谜一样的魅惑力。
专家点评:地下交通的空间环境允许在紧密的物理空间中保持心理空间的距离。地铁里的交流大多为肢体语言,对有些有语言交流动机的人而言这又会构成另一种压力。有人因此感慨现代人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实在太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