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斯大林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和列宁之间隔着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独占统治的整个时代”[],“第二国际的基本工作是按照机会主义的路线进行的”。斯大林的这一观点,忽视了在第二国际时期,以拉法格、梅林等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左派理论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捍卫。同样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对拉法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足,他们虽然认识到了拉法格的理论缺陷,但却忽视了拉法格在理论上的其它的闪光点,其对拉法格的批判也存在着矫枉过正。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出发,对拉法格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行重新定位。
【关键词】:拉法格;历史唯物主義;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观杂乱冲击下对唯物史观的捍卫
在进入19世纪8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开始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社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虽然恩格斯在生前就意识到:“资本主义正在展示出新的前景和新的希望”,马克思在晚年也根据这些新情况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唯物史观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继谢世,这些工作也都难以为继。同时,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资产阶级学者于是借此机会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更为猛烈的攻击。
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主要有三种:一是主张唯心主义历史观,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并加以批判,以保·巴尔特为主要代表;二是将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社会中的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以普列汉诺夫的“因素论”为代表;三是利用当时在理论界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攻击,企图推翻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受新康德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影响,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打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以“回到康德去”为口号,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修正,全面否定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企图用达尔文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代替历史唯物主义,甚至发出“社会民主党必须有一个康德!”的呼号。
在此一系列复杂的形势下,拉法格先后撰写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认识问题》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针对性地回击了来自第二国际内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歪曲和否定。
二、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
作为曾经接受过马恩的直接教导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恩逝世后,拉法格自觉承担起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列宁包括整个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为了批判新康德主义,拉法格撰写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一文,回应了俄国的拉波波特对康德的唯心主义的推崇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在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充分借鉴了拉法格对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并对拉法格的论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引用这样长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拉法格怎样理解恩格斯,以及他怎样从左边批判康德。他不是批判康德主义和休谟主义不同的那些方面,而是批判康德和休谟共同的那些方面;不是批判康德承认自在之物,而是批判康德对于自在之物的看法不够唯物”[]。在1903年出版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书中,拉法格明确指出:“资本以前所未见的惊人规模大量集中,单是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资本主义已经演进到特殊阶段了”[],在充分分析美国托拉斯的基础上,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也对拉法格的帝国主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借鉴,无论是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描述,还是对帝国主义的定义,都与拉法格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中的论述极其相似。列宁也在拉法格的基础上,对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更为具体地从整体上完善了帝国主义理论体系。
不能否认的是,拉法格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显现出的经济决定论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苏联包括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视经济基础的学术传统与此不无相关,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的部分前苏联学者在历史观领域走向了极端的决定论和宿命论。
三、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偏向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战结束、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西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为代表的一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理论层面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并将原因归结为第二国际理论家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因此,他们主要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理论进行批判,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的阐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研究中存在着实证主义的倾向,这同样存在于拉法格的身上。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拉法格就甚为推崇实证主义,尽管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认识到了实证主义的错误所在,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仍不自觉地显示出了其实证主义的倾向,例如其历史观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就是很好的证明。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抓住拉法格等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这一错误进行批判,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解读,主张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马克思主义重新拉回哲学的层面。
拉法格在论述共产主义理想中表现出的人本主义倾向也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借鉴,他们在结合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极力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例如,卢森堡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时,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强调;卢卡奇在论述认识与实践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对人在其中的作用的强调。此外,拉法格在论述资本主义的“无意识”状态时,强调生产方式是造成资本主义“恶”的出现的根本所在,拉法格的这一观点也被卢卡奇吸收到其总体论思想中。
注释:
[1]《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6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48——149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67页。
[4][法]拉法格:《拉法格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3页。
【关键词】:拉法格;历史唯物主義;马克思主义
一、历史观杂乱冲击下对唯物史观的捍卫
在进入19世纪80年代之后,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强国开始迅速崛起,资本主义社会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虽然恩格斯在生前就意识到:“资本主义正在展示出新的前景和新的希望”,马克思在晚年也根据这些新情况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对唯物史观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但是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继谢世,这些工作也都难以为继。同时,马克思主义阵营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资产阶级学者于是借此机会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更为猛烈的攻击。
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主要有三种:一是主张唯心主义历史观,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并加以批判,以保·巴尔特为主要代表;二是将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社会中的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以普列汉诺夫的“因素论”为代表;三是利用当时在理论界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攻击,企图推翻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
受新康德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影响,以伯恩施坦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打着“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以“回到康德去”为口号,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修正,全面否定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企图用达尔文主义和伦理社会主义代替历史唯物主义,甚至发出“社会民主党必须有一个康德!”的呼号。
在此一系列复杂的形势下,拉法格先后撰写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认识问题》等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针对性地回击了来自第二国际内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歪曲和否定。
二、对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影响
作为曾经接受过马恩的直接教导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恩逝世后,拉法格自觉承担起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拉法格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列宁包括整个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为了批判新康德主义,拉法格撰写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一文,回应了俄国的拉波波特对康德的唯心主义的推崇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在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列宁充分借鉴了拉法格对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并对拉法格的论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引用这样长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拉法格怎样理解恩格斯,以及他怎样从左边批判康德。他不是批判康德主义和休谟主义不同的那些方面,而是批判康德和休谟共同的那些方面;不是批判康德承认自在之物,而是批判康德对于自在之物的看法不够唯物”[]。在1903年出版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一书中,拉法格明确指出:“资本以前所未见的惊人规模大量集中,单是这一现象本身就足以说明资本主义已经演进到特殊阶段了”[],在充分分析美国托拉斯的基础上,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也对拉法格的帝国主义思想进行了充分的借鉴,无论是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描述,还是对帝国主义的定义,都与拉法格的《美国托拉斯及其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中的论述极其相似。列宁也在拉法格的基础上,对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更为具体地从整体上完善了帝国主义理论体系。
不能否认的是,拉法格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显现出的经济决定论的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苏联包括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重视经济基础的学术传统与此不无相关,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的部分前苏联学者在历史观领域走向了极端的决定论和宿命论。
三、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偏向的影响
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战结束、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西欧的社会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为代表的一批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理论层面反思革命失败的原因,并将原因归结为第二国际理论家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因此,他们主要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理论进行批判,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的阐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为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研究中存在着实证主义的倾向,这同样存在于拉法格的身上。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拉法格就甚为推崇实证主义,尽管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认识到了实证主义的错误所在,但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仍不自觉地显示出了其实证主义的倾向,例如其历史观中的经济决定论倾向就是很好的证明。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就抓住拉法格等第二国际理论家的这一错误进行批判,批判第二国际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解读,主张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马克思主义重新拉回哲学的层面。
拉法格在论述共产主义理想中表现出的人本主义倾向也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借鉴,他们在结合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基础上极力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例如,卢森堡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时,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强调;卢卡奇在论述认识与实践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对人在其中的作用的强调。此外,拉法格在论述资本主义的“无意识”状态时,强调生产方式是造成资本主义“恶”的出现的根本所在,拉法格的这一观点也被卢卡奇吸收到其总体论思想中。
注释:
[1]《斯大林全集》,第6卷,第6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148——149页。
[3]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版,第167页。
[4][法]拉法格:《拉法格文选》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