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挤碎了图书馆的门玻璃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把‘文革’十年所失去的时间给补回来”,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传的一句口号。重新启动的恢复高考这一政策,让百万青年绞尽脑汁找书、复习迎考,一时间,掀起了读书的滔天巨浪。
  那时候,馬路上,公交车上,大树根儿底下,公园的各个角落里,都不难找到读书者的身影。图书馆、新华书店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而这种全民饥渴阅读的状态,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经过“文革”后的一次重新启蒙。
  为了探寻当年“读书热”的境况,笔者有幸采访了上海图书馆阅览部原主任、副研究员王铭庆先生。1974年,王铭庆进馆工作,当年发生在上海图书馆的“读书热”盛况,令他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图书馆──这家全市最大的图书阅览场所,成了全社会“读书热”的一个风向标。“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图书馆工作的王铭庆强烈地感受到,一个“读书无用论”的荒唐年代已经结束了,由恢复高考而引发的全社会读书热潮正在扑面而来。
  王老介绍说,由于当时的家庭经济、住房条件等客观的限制,大批的莘莘学子涌向了上海图书馆,以寻找借阅图书或复习功课的场所。
  当年的上海图书馆在南京西路325号,原为1933年建成的旧上海跑马厅,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1949年人民政府收回跑马厅,先后改为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展览馆,1959年改为上海图书馆,1996年12月20日上海图书馆迁往淮海中路1555号新馆。
  提起1977年那时上海图书馆的情形,真是历历在目。王老激动地说,至今还记得当年上海图书馆开门时读者拥挤的历史影像:差不多每天清晨六点多,图书馆门还没有开,许多青年人就已经在门口排起了长队,队伍甚至还影响了南京路的人行道。到了开门时间,读者就像潮水一样涌入。
  令王老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涌入的人群,竟然把大门的玻璃给挤碎了。“那是英国人建造的房子,门玻璃是很厚的啊!”开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被挤到了门边上,只得大声喊道:“大家慢一点,慢一点,不要受伤!”
  许多读者早晨挤进图书馆,基本就不出去了,有的带了饭盒或者几个大饼,由于图书馆里还有热水供应,一直到晚上图书馆关门才出去。如果中途一旦出去了,你原先占的座位也就没了。二楼的普通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基本上全都挤满了读者,由于人太多,有的甚至坐在窗台上,有的连窗台位置也坐不上,就只能坐在地板上,甚至坐到图书馆室外的阳台上。
  众多的青年读者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借阅相关文化补习书籍或在做“数理化”参考书中的习题,废寝忘食地借书、看书、自学。
  王老回忆:“当时图书馆最热门的一套书就是《数理化自学丛书》,该书于196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全套分数理化共17册,这套丛书曾经一度让复习迎考的读者爱不释手!正是因为这套丛书的出现,给渴望考上大学的青年们带来了自信和希望,那些被“文革”耽误了的青年人的命运,从此有了改变。
  这样壮观的读书场面,离“读书无用论”被叫停才只有一、两年的时间,这也印证了恩格斯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王老说道,这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一场读书热潮。在这场全社会的读书热潮中,上海图书馆留下了许多痕迹,它们成为这一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而当年莘莘学子朗朗的读书声,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曲,让人们看到了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
  这股“读书热”后来延续到80年代末,读者群也发生了变化,阅读趋向注重实用,由文化补习类图书转向了经济类。
  40年前的“读书热”,恐怕会让今天的人们有些“自愧不如”。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给“读书”留出时间?在王铭庆看来,即使是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求知的过程。“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其他文献
日前,迎着母亲节的到来,著名法国时尚品牌Dior中国独家限量DIORAMA手袋上架,仅发售100只,为送给母亲的低调别致礼物增添佳选。这款手袋呈现出温柔的金屬光泽和浅粉色调,以淡金色链条配皮质肩背带,立体藤格纹图案缀以饰钉,既显沉稳又不失时尚感。
期刊
4月29日,今年艺术北京的VIP预展拉开帷幕。按照慣例,预展当天往往是业界人士去得最多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近距离地了解本届展商的特色。  当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北京农展馆时,恰好遇到几位以前采访过的画廊策展人,同时也是本届艺术北京的参展方走出来“透透气”。聊了几句后感觉他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其中一位告诉记者,这一下午他们画廊的作品已经定出去了七八件,都是新生代年轻艺术家的,虽然单件价格并不高,大多几万
期刊
近日,世界首个全面展示世博专题的博物馆于上海正式对外开放。这座“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经三年多建設而成,8个常设展厅包含众多难得一见的世博历史资料,展出有3000余件2010年至2015年世博会的捐赠藏品,并通过模型制作、多媒体互动手段为观众再现世博景象。  日前,青岛电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位于青岛市的水兵俱乐部旧址,该建筑于1899年设计、1902年建成,是青岛第一个礼堂、电影院,也是中国现存
期刊
相比以往,今年的艺术北京在参展商与场馆设置上自然少不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一些老牌画廊的退出、新生画廊“面孔”的出现,设计北京场馆扩容等等。根据去年艺术北京的销售情况统计,逾70%的作品价格在10万元以下。今年10万元以下的作品成主流,走“消费型路线”仍是趋势,而且整体看来,作品在成交数量上对比去年有所翻番。  去年至今,在国内艺术品拍卖二级市场尚处在深度调整期的时候,内地藝博会的陆续登场,却有逆市
期刊
日前,浙江省围绕文物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题,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政府对文保职责应有的重视。该意见指出,各级政府要把法律法规规定的文物保护职责全面列入责任清单,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并每年对本行政区域的文物保存状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意见特别强调,要确保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资金得到保障。
期刊
1977年的夏天,谁也没有意识到,一场涉及当年570万年轻人命运的决策,在平静的地表下奔涌翻腾。8月4日至8日,历经“三下三上”刚刚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当时,15名来自科学院系统和教育部所属大学的科学家参加会议。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
期刊
近日,瑞士奢侈表制造商罗曼·哲罗姆(RJ-Romain Jerome)与任天堂旗下的著名游戏《精灵宝可梦》合作,推出了一款限量手表,且全球只限量一块。对于“90后”而言,此款腕表倍顯亲切,因为其表盘上刻画了众多“宠物小精灵”,其中,皮卡丘出现在指针之上,摆出了招牌的可爱动作。
期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尽管当时仍处于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票证时代”,但中国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生活的变化。喇叭裤开始动摇数十年的整齐划一,“鸡窝”发型最为时髦;第一个国际顶尖时尚品牌范思哲來到中国,劳力士成为被伪造最多的品牌……而中国的教育,在长达10年的巨大冲击后,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1977年恢复高考,则让很多人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
期刊
除了主打的当代艺术、经典艺术等作品受关注以外,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艺术品、艺术衍生品也成了本届艺术北京最特别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人扎堆围观。  当代艺术家的身价与日俱增,他们笔下的大作往往让人可望而不可即,普通人就这样被艺术“拒之门外”。不过,像许多商家开发的印有艺术家作品的衍生品,对于热爱艺术却购买力不足的你來说,很难抵抗它们的诱惑,不假思索开启“买买买”模式。在欣赏自己心仪艺术作品的同时,买一个“
期刊
室外,五颜六色的公共艺术吸引来孩子们的玩闹与年轻姑娘的摆拍;室内,80后、90后观众结伴而行,穿梭于艺术品间享受一次时髦的旅行;再仔细看,美院毕业生正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年轻的艺术爱好者、藏家进行交流,这些洋溢着个性的作品以数万元的价格被人“占为己有”……今年的艺术北京博览会上,处处弥漫着年轻的味道。  5月2日,艺术北京最后一天。抱着艺博会还有半天多的时间就要收场、现场观众不多、可以安静地同一些画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