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l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016年引起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为我省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

方法

在2016年河南省的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经病毒分离和基因定型后,选取1株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使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遗传距离(P-distance),同时对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小疏水蛋白(SH)、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编码基因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在河南省的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共采集了5份咽拭子标本,通过病毒分离共获得5株MuV分离株,进化树分析显示均为F基因型,与F基因参考株P-distance为0.047(0.046~0.049),5株分离株核苷酸P-distance为0.001(0~0.003)。选择其中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与参考基因组序列相比,P-distance为0.053(0.018~0.072),其中与F基因型最小为0.018,与疫苗株(HQ416907)相比,SH基因的第28~30位氨基酸三联体为IML,F基因影响病毒致病特征的第91、195和383位等氨基酸位点未发生突变,HN基因影响病毒免疫特征的区域发生P354Q、E356D和K464N的突变。

结论

2016年引起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MuV为F基因型,其基因特征与国内流行株较为相似。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运用急性宫颈扩张(UCD)性内脏痛模型,观察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通道1(TRPV1)阻滞剂(SB-366791)对宫颈扩张引起的内脏痛反应的影响,探索宫颈扩张性内脏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0只成年雌性未孕SD大鼠,异氟醚吸入麻醉下建立UCD模型,即经下腹部正中切口暴露宫颈,以两枚金属钩分别穿过宫颈两侧,一侧固定,一侧悬挂不同质量砝码(0、25、50及75 g)实施宫颈扩张,持续1 h
目的探讨STOX1在正常妊娠不同阶段绒毛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上海市浦东医院终止妊娠的64例正常早期妊娠者(孕早期组),其中包括32例妊娠5~7+6周(孕早A组)和32例妊娠8~11+3周(孕早B组),28例孕14~26周(孕中期组),以及45例孕37~41周(孕晚期组),共137例正常孕妇的绒毛和胎盘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技
期刊
目前,技师常用消毒橡皮筋和一次性纸板制作咬翼拍摄翼片。现介绍一种易于技师操作的、用于翼片拍摄的简易持片器及其临床应用。
期刊
背景呼吸系统中的微生态失衡可促进气道炎症、损害局部免疫力,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住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痰微生物族谱与随访后该群患者的1年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患者的痰液样本,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对微生物族谱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患者1年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获得相关的风险比(HR)。结果本
期刊
宫颈癌发病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规范的病理诊断是肿瘤确诊、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参照国内外进展,结合临床外检实际,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学组与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病理学组合作,制定了本规范,包括各种宫颈标本的接收及预处理、取材、常用诊断术语、常见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以及病理诊断报告书推荐格式等。以期提高我国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病理诊断的
期刊
目的探讨DNA识别受体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在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感染过程中对病毒反转中间体的识别以及诱导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将生物素标记的HTLV-1的反转中间体ssDNA90转染入HeLa细胞,采用免疫共沉淀试验检测cGAS与ssDNA90的相互作用;将HeLa细胞与HTLV-1阳性细胞系MT2共培养,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cGAS与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炎性半胱天冬酶的促炎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广泛参与感染性疾病的发展过程。巨噬细胞是结核分枝杆菌寄生的场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巨噬细胞焦亡有密切联系。本篇综述,回顾和讨论了关于结核分枝杆菌与巨噬细胞炎性小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巨噬细胞焦亡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了解2011—2017年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及致病菌株的同源关系。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等各类标本12 728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生物分型、血清分型及毒力基因PCR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对其中的致病性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2 728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