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中的“黄金”

来源 :科研成果与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i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复者血浆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文简称“新冠肺炎”)患者初有成效的报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直以来,各大媒体及新闻发布会宣布的“无特效药”的窘境好似有所缓解。但是,血浆治疗真的那么神奇吗?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从血浆治疗的原理入手,一起来揭开血浆的神秘面纱吧。
  血浆之所以能够发挥抗感染的作用,最关键的核心人物就是“抗体”。如果说一把钥匙对应一把锁,那么抗体就是其中的钥匙,而免疫学中称为“抗原”的锁芯就是钥匙存在的理由。如右图所示,呈“Y”字形的小分子就是抗体,而中间有很多突起的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是被人体免疫系统标识为“异己”的成分,如进入血流的细菌、病毒、毒素和其他异物。抗原進入人体可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其中最有价值的产物就是生成特异性的、能够识别抗原的抗体。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后,诱发机体一系列免疫杀伤行为,最终将抗原清除出体外。
  就本次疫情来说,在人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毒作为“异己”(即抗原)被免疫系统识别,诱发机体产生可结合该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而后者正是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那么,这里就有个疑问:既然病毒进入人体就会有相应的抗体产生,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自治,为何还需要别人的血浆来帮忙?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关键点:抗体的产生需要时间。人体的初次免疫应答(针对抗原机体的早期免疫反应)在抗原刺激后,需要5~10天的潜伏期,此时产生的抗体数量少,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差,这部分抗体我们称为抗感染的“先锋部队”;而抗原再次刺激(2~3天后)产生的抗体数量多,亲和力好,这才是我们抗感染的“主力军”。
  然而,很多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机体还没来得及产生高质量的特异性抗体时,患者多器官已经面临着功能不全的问题。这时,同种抗原感染(也就是感染相同的病毒)产生的抗体(康复者血浆中的病毒特异性抗体)就可以帮助重症患者清除抗原(病毒)。
  用康复者血浆中的抗体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也不足为奇。早在2003年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就有用康复者血浆治疗重症患者的案例。香港研究者曾将80个病例的治疗效果发布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会杂志《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上。该研究显示,接受血浆治疗的80例患者中,死亡率为12.5%,而同期香港与SARS相关的总体死亡率为17%。虽然,在SARS后的大规模文献回顾来看,恢复者血浆的作用因无法从患者合并症、疾病阶段或其他治疗的作用中辨别出来,未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随着医疗的发展,治疗药物的选择也在进步,而恢复者血浆输注作为在SARS、埃博拉疫情时期[1]都选用的治疗手段,其价值和在本次疫情中的疗效值得我们期待。
  参考文献
  [1] 史久华.SARS的被动免疫治疗策略[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3(04):146-148.
其他文献
推荐单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电影专业委员会  作者:老沙  ·科幻電影是哪种类型电影?  ·科幻电影是“科幻+”还是“+科幻”?  ·科幻电影拍给谁看?  ·科幻电影的科幻架构师是什么?  ·科幻电影可以个性化创作吗?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数字科普学会  成果来源:论文《建设智能化“微特电机科技博物馆” ——为新时代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服务》  论文作者:李亚芬、董天午  近1500台微特电机,创造吉尼斯纪录!走进微特电机博物馆,享受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你知道什么是微特电机吗?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装备的驱动、控制领域,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武器装备等设备的核心部件。它们贯穿在日常生活之中,可是我们对它们却很陌生。 
期刊
推荐单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苏秋芳  百蔬园的创建理念是“科技创造绿色,绿色陪伴心灵”。当下正值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百蔬园里展示的多彩多姿的蔬菜,是北京乃至全国蔬菜人的成就, 是我国乃至世界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实施,百蔬园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缩影,向普通大众展示了我国快速发展的蔬菜种植技术,以此希望能让普通大众充分感受到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为大眾带来更多观
期刊
前几天,一个正在筹拍科幻电影的朋友,在微信群聊时抛出了这么一个话题:  “最近一直困扰我的,两个假数据,中国科幻迷到底是多少?他们支持国产科幻电影的指数究竟是多大?  结论是,中国科幻迷数据造假,真正的科幻迷不超过2万人。支持国产科幻(电影)的指数和支持国足的指数基本一样。”  一年多以来,在非正式场合和朋友讨论科幻电影时,我常常表明我的一个观点:科幻电影拍给谁看?不是拍给科幻迷看的。而是拍给电影
期刊
在拙文“科幻电影五问之一”中,我说到了科幻电影不是“类型电影”,科幻是电影的一类题材而广泛地存在(叠加)于各种类型电影之中。  最近我也偶然听到了一种说法,科幻电影要“XX(类型)+科幻”,即在拍某种类型电影时加上点科幻元素或者披上件科幻外衣,就成为他们认为的科幻电影了。  关于这一说法,我亦不敢完全苟同。  回想一下,我们从曾经的“互联网+”,走到现在的“+互联网”。“+”的位置不同,主体已然不
期刊
参加过第一届和第二届力学竞赛的冯西桥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生物力学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对这两次参赛经历印象深刻。“两届竞赛我都拿了奖,这两个奖实际上对我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冯西桥说。在他看来,力学竞赛使他看到力学的考试不仅仅是像大学里面上课后那样简单的考试,它能够和生活、科技中很有趣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利用力学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习力学的兴趣;此
期刊
2020年3月,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刘静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GB-eGaln”的新型材料,首次提出“轻质液态金属物质”这一概念。所谓“液态金属”,指的是一种不定型金属,因其不定型的液体形态而具有极佳的电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由于其具有高导电性和柔韧性,液态金属在可穿戴设备和软性机器人的开发中非常重要。  据悉,这种非常规超轻材料是由复合材料镓铟合金和空心的玻璃微珠混合而成,密度极低,可
期刊
科幻电影的科幻架构师是我拍脑袋设立的一个职业类型。  我不知道在其他国家或者国内在我之前有没有这样的提法?如果没有的话,我打算去申请专利或者注册商标。凡打算在名片或者片头片尾字幕印上这个头衔的或者在公开场合这样称呼自己的,我会每人收取1元终身使用费。我估计今后20年我或许能收上来20元,当然我自己使用是免费的。  我一定会给自己使用这个头衔的。我希望我能成为中国科幻电影的科幻架构师,并在今后20年
期刊
2020年3月初,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一款新型芯片,它的体积比米粒还要略小一点,这款芯片可以实现稳定的网络传输,并且功耗只有正常连接设备的1/5000。据研究人员介绍,这款芯片消耗的功率仅有28μW,并且可以在高度为21m的范围内以2Mb/s的速度传输数据。“家用的智能设备无需再购买其他的充电装置,即使是一块纽扣电池也足够用上好几年。”其团队负责人表示。  芯片需要依靠一种被
期刊
2020年年初,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创建了一个自动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机器人原型。该机器人可以在无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为汽车充电。作为车主,只需要通过APP将机器人召唤到车辆旁边即可充电。机器人可以在停车场进行定位,并找到发出指令的汽车,然后其应用程序会自动连接到基站的“电池车”,并根据请求给对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虽然其提供的电量不足以为大多数电动汽车充满电,但应该可以提供足够的续航里程。在整個操作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