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原因分析

来源 :人口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活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是提高社会养老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然要求.基于综合计划行为理论与态度—行为—情境理论构建的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t-ISM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因素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悖离,近30%的老年人未将需求意愿转化为实际的利用行为.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家庭、 社区与社会层面的情境因素,以及老年人的偏好因素能够很好地解释悖离产生的原因;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知程度,增强家庭养老资源,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和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均可显著降低悖离发生的概率,而老年人对传统养老模式偏好的淡化则可显著提高悖离发生的概率.其中,收入、 家庭养老资源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是影响悖离的深层根源因素,通过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健康状况等中间层间接因素,作用于居家养老服务认知度、 传统养老模式偏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率等表层直接驱动因素,最终影响到意愿和行为的悖离.
其他文献
《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两部当代农学目录学著作,堪称研究传统农书的架海金梁,是为学者入门、研究必备的案头书.但两书或囿于时代条件限制,或因书成众手,误收的情况在所难免.通过研究考辨,可知两书误收宋代农书29种,兹为揭橥以提高其著录宋代农书部分的准确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文明形态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进行了科学概括与深刻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本质上是现代性文明.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标识,对中国现代性的求索和建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实践主题.中国现代性是一个矛盾体,以动态历史的视野把握中国现代性的出场逻辑,其呈现出资本现代性和社会主义现代性“正-反-合”的辩证发展图景.中国现代性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现代性到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辩
中国的民主是一种全过程人民民主.经过建党百年来的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成熟和定型,能够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相较于西方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参与的广泛性、民主权利的真实性、民主实践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管用,就在于其能够依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能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显著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海德格尔揭示的存在的“用”根本地区别于主体-客体关系的对象化的“用”,所显明的是存在与存在者的本质关系,并展现为此在的超越和存在用人.这不仅显露着存在之用与人之用的本质关系,且所凸显的海德格尔对存在本身的追问的“转向”,指引存在之用根源性地打开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之实践的源始向度,即人之本质居留的“源始伦理学”,同时对实践本身作出了追思,使存在之用与人之用的本质关系最终得以揭示.这不仅解构了主体-客体关系对象化的“用”的主体性,即解构了实践的主体性,而且在存在论上打开了一种对“用”本身追问的源始而开放的实践路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建构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双重价值意蕴.作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间接源像,中国故事既实现了国家形象建构中民族因素和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也实现了国家形象建构的内容综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作为国家形象传播的有效载体,讲好“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等故事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讲好“什么是中国道路”“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故事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高僧人物像作为唐卡艺术中特有的一类绘画题材,在西藏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成就,而且这类题材产生之初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密不可分.对此,本文以唐卡艺术中的高僧人物像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上师”一词在宗教语境中的意义入手,结合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对“上师善知识”的理解和论述,分析不同时期高僧像的表现方式、特征.其次,从藏传佛教特有的文化特征出发探讨高僧人物像产生的文化渊源.在此基础上,以西藏绘画史角度讨论高僧人物像在唐卡艺术中的地位及价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而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第三次分配主要是社会力量、企业等行为主体在软约束作用和真实意思表达基础上,按照制度规章对合法财产、物品及服务采用无偿供给等公益手段重新配置,以期扩大慈善效益,助力共同富裕的分配方式,具有社会性、自发性、道德性和补充性特征.共同富裕至少包含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和逐步共富多重维度,以上述多重维度为基准,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耦合主要表现在第三次分配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丰富精神文化、吸纳社会参与和先富带动后
目的地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各有独特意象,且分别体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二者的审美偏好分别对应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壮美与优美范畴.目的地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主要特征是由具体意象引发个体内心触动,进而折射出的社会性别角色期望与价值导向.与西方既有品牌性别气质研究成果相比,中国旅游者对目的地性别气质的感知既有相同之处,更有独特之处,尤其体现在对目的地男性气质之“毅”、“勇”偏好和对女性气质之“婉”、“雅”偏好.
机会不平等是隐藏在我国中老年群体健康不平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促进机会平等亦是实现健康公平的焦点问题.基于Roemer机会平等理论,利用CHARLS 2011—2018年4期追踪数据,实证检验“环境”因素和“努力”因素对中老年健康的整体影响,并依托事前参数法、Shapley分解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模型测度与分解机会不平等程度,最后基于方差分解进一步衡量相对“努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中,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16岁以前居住在城镇地区及其社区环境对中老年健康具有长期正向影响,“努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中国道路”总结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吸收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优点,又总结了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继承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形成了新的结构和新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结构表现为党的领导-市场配置-人民主体的动力结构、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平衡结构和驾驭资本-解放劳动-规范权力的治理结构.这三重结构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