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体育教学中,良好的体育习惯是顺利进行教学活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也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期。小学生往往对教师言听计从,十分信任和崇敬教师,会效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更愿意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小学生一旦形成了好的课堂习惯,教师也就很容易教学。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呢?
一、课堂常规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由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4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规矩。教师平时上课时要重视各环节学生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规矩”意识,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不仅能保证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还能有效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课前常规,如集队要求学生们做到“快速、安静、整齐”,可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懒、散、慢”的消极情绪,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课中常规,如游戏和比赛时,要求严格遵守游戏和竞赛规则,一旦违反规则,就会受到相应惩罚,由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课后常规,如归还器材要积极主动,摆放要整齐有序,以养成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和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好习惯。
二、自控好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且模仿能力和比拟性较强,因此对自我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违反或效仿他人违反课堂常规。比如,有一次教师正在给学生们示范动作时,突然有名男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憋不住了!想上廁所。”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原本肃静的课堂也喧闹起来了。教师一时也判断不准该学生是否真的“内急”,心想人有“三急”,就示意该学生去厕所了。课堂也暂时恢复了肃静。等到教师让学生们练习时,又有好几名学生要求去上厕所。很显然是从前面那名学生那里得到了“启发”,都想借故上厕所逃避练习。这时候的教师就得有相应的对策,不然,就会引起不良的“蝴蝶效应”,一发而不可收拾。教师可当众表示允许他们去,但申明清楚是有条件的。如“快去快回,限时×分钟!回来时要补上其他学生练习时两倍的练习”,或是“上厕所回来之后,给大家即兴表演一个节目”等。这样一规定,一些真需要上厕所的学生就“勇敢”地去了,那些想偷懒的学生也就“缩头缩脑”地回到队伍当中了。这样一来,那些想逃避练习的学生也就觉得“无利”可图了。借此机会教师也告诫全班学生:上体育课时,要做好课前准备,如上完厕所、不带利器、检查着装等。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堂和其他课堂是一样的,不能随便上厕所、喝水等。
三、着装好习惯的培养
平时上体育课教师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一方面是队伍显得整齐,学生之间也没有了攀比,另一方面是学生做动作不受拘束,活动起来方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往往有个别学生就是不遵守这些规矩,或穿紧身服、连衣裙,或穿皮鞋、凉鞋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一,对一些自尊性强、好面子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教师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激励”。如,“哇噻!这么漂亮的连衣裙呀!给大家来段舞蹈怎么样?”“给大家下个‘一字马’也行!”第二,对那些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的学生,教师可用简单实例比较其优劣。如,让穿皮鞋、凉鞋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比快速跑、跳远等,用事实证明较于他人跑得慢、跳得近,还有可能造成丢鞋“出丑”的现象。第三,对那些屡教不改、明知故犯的学生,可用集体的力量防微杜渐。先让大家协商制订规矩,尤其要让那些明知故犯的学生参与其中,然后大家互相监督、自觉遵守,若有人违反就以制订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第四,发挥教师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上体育课时教师必须衣冠整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言传身教地去引领学生。这样才能以身立教,使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体育课堂习惯培养的范围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仅从常规、自控和着装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课堂习惯的培养,旨在抛砖引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做有心人,从教学细节入手,从教学的点点滴滴做起,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成自然,这会终身受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养
成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的研究”(项目编
号:GS[2016]GHB1733)系列成果]
一、课堂常规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堂教学一般由开始、准备、基本和结束4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规矩。教师平时上课时要重视各环节学生常规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规矩”意识,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不仅能保证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还能有效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课前常规,如集队要求学生们做到“快速、安静、整齐”,可以有效避免个别学生“懒、散、慢”的消极情绪,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环节中。课中常规,如游戏和比赛时,要求严格遵守游戏和竞赛规则,一旦违反规则,就会受到相应惩罚,由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课后常规,如归还器材要积极主动,摆放要整齐有序,以养成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和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好习惯。
二、自控好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且模仿能力和比拟性较强,因此对自我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违反或效仿他人违反课堂常规。比如,有一次教师正在给学生们示范动作时,突然有名男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憋不住了!想上廁所。”引得全班学生哄堂大笑!原本肃静的课堂也喧闹起来了。教师一时也判断不准该学生是否真的“内急”,心想人有“三急”,就示意该学生去厕所了。课堂也暂时恢复了肃静。等到教师让学生们练习时,又有好几名学生要求去上厕所。很显然是从前面那名学生那里得到了“启发”,都想借故上厕所逃避练习。这时候的教师就得有相应的对策,不然,就会引起不良的“蝴蝶效应”,一发而不可收拾。教师可当众表示允许他们去,但申明清楚是有条件的。如“快去快回,限时×分钟!回来时要补上其他学生练习时两倍的练习”,或是“上厕所回来之后,给大家即兴表演一个节目”等。这样一规定,一些真需要上厕所的学生就“勇敢”地去了,那些想偷懒的学生也就“缩头缩脑”地回到队伍当中了。这样一来,那些想逃避练习的学生也就觉得“无利”可图了。借此机会教师也告诫全班学生:上体育课时,要做好课前准备,如上完厕所、不带利器、检查着装等。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堂和其他课堂是一样的,不能随便上厕所、喝水等。
三、着装好习惯的培养
平时上体育课教师要求学生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一方面是队伍显得整齐,学生之间也没有了攀比,另一方面是学生做动作不受拘束,活动起来方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往往有个别学生就是不遵守这些规矩,或穿紧身服、连衣裙,或穿皮鞋、凉鞋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一,对一些自尊性强、好面子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教师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去“激励”。如,“哇噻!这么漂亮的连衣裙呀!给大家来段舞蹈怎么样?”“给大家下个‘一字马’也行!”第二,对那些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的学生,教师可用简单实例比较其优劣。如,让穿皮鞋、凉鞋的学生和其他学生比快速跑、跳远等,用事实证明较于他人跑得慢、跳得近,还有可能造成丢鞋“出丑”的现象。第三,对那些屡教不改、明知故犯的学生,可用集体的力量防微杜渐。先让大家协商制订规矩,尤其要让那些明知故犯的学生参与其中,然后大家互相监督、自觉遵守,若有人违反就以制订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第四,发挥教师的表率和榜样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上体育课时教师必须衣冠整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言传身教地去引领学生。这样才能以身立教,使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体育课堂习惯培养的范围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里仅从常规、自控和着装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生课堂习惯的培养,旨在抛砖引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课堂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每位体育教师做有心人,从教学细节入手,从教学的点点滴滴做起,长期坚持不懈地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会成自然,这会终身受益。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养
成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培养的研究”(项目编
号:GS[2016]GHB1733)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