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无极限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 名: 《我爱贝克汉姆》Bend it like Beckham
  导 演: 古莲达·查达GurinderChahda
  编 剧: 古尔吉特·宾德拉Guljit Bindra
  主 演: 帕敏德·娜格拉Parminder K. Nagra
   姬拉·丽莉Keira Knightley
   乔纳森·雷·麦耶斯Jonathan Rhys-Meyers
  类 型: 体育、喜剧
  发 行:20世纪福克斯公司,获得洛加诺国际电影节观众评选奖
  
  情节简介
  
  球场内外,贝克汉姆的魅力确实都不可当,他的招牌香蕉球,更是疯魔万千球迷的必杀技。生长在英国曼彻斯特的印裔家庭,18岁的谢茜迷贝克汉姆不在话下,不但梦见自己和偶像踢球,更梦想能和偶像一样,在足球场上,踢出一片天地。一天,谢茜给当地女子足球队的队长祖丝看中,邀她加入球队。
  一支女子足球队于是静静地发生着变化,无论脚法、队形都有进步,祖丝和谢茜更成为队中的最佳拍档,球来球往,冲锋陷阵,合拍度俨如巴西的罗纳尔多和里瓦尔多,为进军美国女子足球联赛而努力——谁说女子的一双脚只会穿高跟鞋。然而,传统的父母不明白女儿怎么总是不循规蹈矩,正正经经读书,学好做一手印度薄饼——chapatti,然后像她姐姐佩琪一样,找个男朋友,到时候便结婚生子。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偷偷练球的谢茜,除了贝克汉姆之外,原来早有意中人……
  
  制作花絮
  
  一切从世界杯开始。1998年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令英国上下沸腾,古莲达·查达眼睁睁看着英国人如何为一个小小的皮球,举国为之疯狂,情绪也被牵引着,跟着的欧洲国家杯也不遑多让。古莲达于是想到把足球的活力和魅力注入电影,于是构思了这个故事。一个是迷贝克汉姆迷得要死的印裔女孩,一个是以美国女子足球员米亚·哈姆为偶像的英国女孩,在足球场上,弄出连篇笑话。
  
  影评链接
  
  不要结婚,要像贝克汉姆那样踢球
  严格地说,体育运动,特别是足球,是不存在文化差异的,每个人都可以玩足球,我们管它叫有脚都会踢的跑步有氧运动。但事实上,文化差异对足球的影响是存在的,女人踢球在印度人眼里看来就是光着脚让全世界所有男人看,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可谢茜却无法自拔地迷恋上了贝克汉姆,这个看似矮小的印裔英籍女孩因为天赋而加入了一个女子足球队。于是,这个原本人见人爱的足球却给谢茜的家庭生活带来不小的风波。
  理解这一点其实也不困难,谢茜生活在英国一个传统的印度家庭,却接受着英国式的开放式教育,这对影片中谢茜面临抉择时的左右为难是有直接影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差异最主要的原因,不再只有音乐,不再只有舞蹈,不再只有结婚生子,不再只有稳定的生活,这个英国的印度家庭似乎已经不是我们曾熟悉的那些人和物了,他们一些人正在被足球影响。
  家庭的反对,姐姐的婚礼,男方家庭的误解,最要好的男朋友是个喜欢贝克汉姆的同性恋,谢茜的生活一下子乱了套,她对足球的热爱造成了以上种种不安的状况。谢茜明白其中的原因,印度人就应该和印度人交往,印度女人就应该找个印度男人做男朋友,印度女人就不应该去踢球,印度女人就应该去结婚,去生育,去组织家庭。
  于是,谢茜说:“妈妈,别烦了,我不要结婚,我要像贝克汉姆那样踢球。”她偷跑出家,然后去参加球赛。但问题又接着出现了,谢茜和祖丝的友情因为球队的教练乔而出现了裂痕,他们发现他们都爱上了这个看上去帅帅的爱尔兰男孩。于是,一个英国人,一个印度人,一个爱尔兰人,他们让影片的中间部分又变成了爱情片。
  导演古莲达·查达似乎想在这部影片中讨论很多东西,而不只包括文化的差异,而且也谈到了移民问题,种族歧视,性别差异和同性恋问题。当然,其中穿插了辣妹和席莲·迪翁的歌曲,摇滚化的印度民歌和绚丽多彩的印度舞蹈。尽管影片涉及的问题很多,不过古莲达·查达很巧妙地把这些问题有机地穿插起来,让他们相互影响,最后通过简单的对话来揭示出问题的所在。古莲达·查达很多问题的探讨始终是点到为止,而没有更多的深入,所以没有使影片陷入到充满了种族问题和文化差异造成的矛盾的社会探讨电影的行列。影片巧妙地回避这些问题,自始至终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的足球故事,以及她是怎样通过足球和人们产生了联系并发生矛盾,以及最后怎样化解的过程。文化差异和种族问题被古莲达·查达轻描淡写地带过了。
  影片没有社会警示的功用,它很轻松自然,趣味无比,让观众见识了两种或者是多种不同的人文风貌和风俗习惯。看完这部影片最后的感觉就是,不管你是印度人还是穆斯林,不管你是美国人还是伊拉克人,不管你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只要你热爱足球,只要你热爱运动,只要你热爱香蕉球,只要你热爱贝克汉姆,只要你热爱生活并充满决心,那就不要顾虑,哪怕像贝克汉姆那样踢球也没关系,反正他又没有申请专利。
其他文献
南乡子·冬夜  黄 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應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赏析】  黄升是一位著名的词选家,其词如“晴空冰柱”,今读此词,颇有此感。  上片写夜寒苦吟之景状。词人生在南宋中期,早年放弃科举,遁迹林泉,吟咏自适,填词是他精神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首词看,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他还在苦吟不已。
期刊
古老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便是这宝藏中最美、最绚烂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美术形式。我们把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
期刊
同学们都背诵过课文。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背诵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老师要求必须背诵,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也有的是为了记下某个名诗、名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而我们提倡的背诵,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锻炼我们的口才。  我们要求的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
期刊
鹧鸪天·春暮  黄 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青春的伤感。作品对人物的内心刻画入微,笔触清新自然。  词的上片,写这位女主人公春昼梦初醒的无聊之状。“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起笔。“沉水香销”(沉水,即沉香,又名水沉,一种香料),炉香将要燃完,纷乱的烟
期刊
陈晓光 译    这是一所能看到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上课时从教室就能看到变化无穷的大海。  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  那是我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事情。  “起立。”  大家都站起来了。因为是新生,所以都很认真,教室出现瞬间的寂静。  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  “站起来,刚入学就是这种态度可不行!”我的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这时,传来一个声音:“
期刊
【原题回放】  在吃的问题上,孔子曾有这样的一些议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饭菜越精致越细腻越好)”,“色恶不食(颜色不好看的东西不吃)”,“臭恶不食(变质变味的东西不吃)”,“割不正不食(肉割的不方正的不吃)”……时隔两千多年,我们再来品味这些话,感到它谈论的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阅读品位,一种审美倾向,一种人生追求……  现在,请你任选一种角度,由此及彼,生发联想,写一篇5
期刊
眇①者识日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扣②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龠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选自《东坡小品·日喻》)    【难点注解】  ①眇miǎo:目盲。②扣:敲打。③扪mén:用手摸。④龠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    【短章新解】
期刊
作 者 小 传  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小镇加米施·帕腾基兴。其父埃德加·恩德是德国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米切尔·恩德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长大,从小聪颖过人。二战结束后,年轻的恩德就读于奥托·法尔肯贝尔格演艺学校。在校期间,学业突出,一毕业就活跃于南方的戏剧舞台。然而他真正的志趣却在于幻想文学的创作。不久,他即告别舞台移居慕尼黑从事专业创作。
期刊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IFS)与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NOCS)被称为是奥林匹克组织体系的三大支柱,也是奥林匹克组织的基本成员。它们以《奥林匹克宪章》为指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了既独立又统一的组织结构关系。其中,国际奥委会是指挥首脑,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进行技术辅助,国家奥委会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此三者在权力高度集中于国际奥委会的前提下,协商互惠。  国际奥委会
期刊
2008年的钟声响了,奥运的脚步近了。2008年本刊特设“图文奥运”栏目,介绍奥运知识,普及奥运文化,分享奥运理念,传播奥运精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站在五环旗下,我们共同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编 者)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密切相关。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二百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