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虽已离开新疆,可是,他的魂却留在了新疆。兵团生活、农工身影,在他的眼前、梦里晃动。他有一种强烈的倾诉的欲望。
他是开启知青文学先河的著名作家。很多人在读了他的小说、看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他生于昆明、长在上海、现居北京,却对新疆、对兵团的一草一木,一往情深。他叫陆天明。
艰辛生活书为伴
“一踏上新疆这片土地,看到熟悉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条田,看到堆在地里的刚刚收获的包谷,所有的往事都开始复活、涌动起来。我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一定要来新疆来兵团,这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新疆。”9月16日,在石河子凯瑞酒店,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提到此次新疆之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陆天明是应中青社和新疆天业集团之邀,专程来石河子参加由中青社主办、天业集团协办的知青与边疆座谈会。
“没有支边经历的人,是无法体验这份感情的。我在新疆、在兵团生活了12年,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虽然已是67岁的人了,然而,只要提起“知青”、“支边”,就会有千言万语涌上陆天明的心头。
1964年,21岁的陆天明在激动人心的“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中,毅然从上海支边来到农七师130团。打土块、割麦子、挖渠、拾棉花,每天和农工一起劳动,和农工干同样的活,住同样的房子,吃同样的饭。麦地里长满了骆驼刺,他的手上身上满是伤痕。拾棉花,长时间弯腰让他的腰都直不起来了,他只有跪着拾;膝盖被磨破、磨烂是常事。
艰辛的劳作,并没有换来富足的生活。那时,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分到一点肉,4岁的儿子陆川饥不择食,用手抠墙皮吃。为了给孩子省下一点清油榨油饼吃,炒菜时,他和妻子只能用菜叶子蘸点油擦擦锅了事。
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偏远的地域环境,并没有让陆天明消沉。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昏黄的油灯下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书填充了我内心的寂寞,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枉费青春年华。”
当时,书非常稀少,他就把那些堆在库房里的抄家抄来的书偷偷地拿出来看。陆天明说,自己只读到高一就辍学了,文化知识底子薄,要想写出像样的东西,只有不停地读书,多读书。读书,不停地读书,成了他人生奋斗的重要方式。
说到这里,陆天明笑着叮嘱记者道:无论你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一定要多读书。陆天明坦言,人一辈子可以很小离开老师、学校、父母,后来也可能离开家庭、丈夫、老婆,但如果你要不断地让自己有活头,不断活出个名堂来,书是万万不能离开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书没有兴趣了,你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那么,这至少说明你已经没有生命力了,你的精神开始萎缩了。
在时光的流逝中,陆天明在农场安家、结婚、生子,成为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成为千千万万普通农工中的~分子。他始终没有丢弃自己的文学梦。沉醉在契诃夫、易卜生的戏剧集中,他觉得心灵始终在飞翔、驰骋。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让他只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写出了改变命运的四幕话剧《扬帆万里》,当年代表新疆到北京参加全国话剧调演。正是这部戏,让中央广播文工团看中了陆天明。
魂牵梦绕兵团情
1975年底,他告别兵团,告别新疆,来到北京,担任中央广播文工团编剧。“为了调我,中央广播文工团想方设法要来了4个北京户口,这样,我们一家四口人的进京问题全部解决了。”在那个户口就意味着粮食等各种待遇的年代,陆天明的调动引起不小的震动。求贤若渴,尽管时代不同,但对人才的渴求却是一样的。陆天明以作品说话,迈出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他用了三年多时间,在年近40岁时,创作出了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
“不能说这是我最成功的作品,但绝对是最重要的作品。”提起《桑那高地的太阳》,陆天明感慨颇多。这是他12年兵团生活积累的结晶。书里有他熟悉的兵团农场,有他深爱着的农场职工。他们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的心始终和他们在一起跳动。
小说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因而成了知青文学的开启者和代表作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陆天明说,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是在兵团农场度过的,是和最基层的农工一起渡过的。特殊的人生际遇,让他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了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百姓情怀,百姓情结,深深地在他的心里扎下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百姓心里想说的话,百姓渴望的生活,都是他竭尽全力想要去表达的。
“他们给过我爱,给过我支持;他们在我面前哭过、叫过、骂过。他们——兵团农工,深深地铬进了我的生命里。”陆天明手中的笔,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他和他们一起呼吸,和他们一起流泪,和他们一起高兴。他的小说原型,有很多来自于他们。
‘
“我动笔写反腐败主题的小说时,有人不屑一顾,认为纯文学作家没必要去写这个。可他们知道吗,百姓需要廉洁勤政的官员,作家有责任反映百姓的呼声。是百姓决定了作家应该去写什么,去如何表现生活。一个充满使命感的作家,绝对不能仅仅围绕个人喜好做文章。”陆天明说,“一个作家、艺术家对世界的关怀、对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作品最动人的地方,也是一般作品达不到的地方。”
关注现实,情系百姓,让陆天明的作品始终浸透着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把自己一点点地融进了兵团这片土地里。
“新疆、兵团,是那种去过了就会永远不忘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拥有新疆那种特有的情调。连队路边种的白杨树,几十米高,笔直笔直的;到了秋天,叶子全部变成棕黄色,像一棵棵火炬一样耸向天空,树后面就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滩。还有蓝蓝的天空,让人心醉。在那种环境中,心一下子就会开阔起来,感觉人和大地、天空,自然融为一体。”说这话时,陆灭明的眼睛中流露出千般眷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天明又一次回到了当年生活过的团场、连队。看到他们生活依然艰苦,他抱着他们失声痛哭。这一情景被在场的一位记者拍了下来,后来刊登在了一家杂志上,不少读者看到后打电话给他,对他表示理解、认同。
“兵团人太不容易了,他们应该享受富裕的生活。”此后,陆天明无论走到哪里,都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哪里。他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兵团,关注兵团的发展。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兵团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工大多住上了楼房,不用为衣食发愁了。再触及这类题材时,他的笔下多了几分轻松,少了几分沉重。
文字力量显魅力
“他是一个思想型、信念型、苦行型的人。他忧国忧民,他期待着热烈的奉献和燃烧,他完全相信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文学的力量、语言文字的力量。”作家王蒙曾经这样评价陆天明。
陆天明以一个作家特有的责任意识,以对现实的冷静思考,推出了一部部泣血之作。
2002年间,他开始动笔写作《高纬度战栗》这部长篇小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他除了妹妹陆星儿去世时不得不短时间地搁下笔外,几乎没有离开过电脑桌一步。写到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体力透支到几乎无法再坚持下去的地步。然而,在兵团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吃苦精神,让他默默地承担着这份写作的艰辛,并一直保持着兵团人身上特有的淳朴、真诚。
尽管在创作出《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高纬度战栗》、《命运》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根据他创作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命运》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让他名声大震,但他一如既往地低调,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在他身上,也很难看到名人的“架子”。记者采访他时,他的“粉丝”们不停地请他合影留念,采访多次被打断,但每次他都微笑着一一满足他们的心愿。“人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陆天明笑着向记者解释道。
从陆天明微笑、平和的神态里,记者感受到了这个知名作家的另一种魅力。
和陆天明挥手告别时,他语气坚定地说:“虽然我离开兵团已经30多年了,但是,兵团生活永远沉淀在我的生命里。”相信这个经历过生活摔打、磨砺的人,即使在步入晚年后,也会以一个作家特有的激情、热情,回馈所有关注他的读者。
他是开启知青文学先河的著名作家。很多人在读了他的小说、看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后,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他生于昆明、长在上海、现居北京,却对新疆、对兵团的一草一木,一往情深。他叫陆天明。
艰辛生活书为伴
“一踏上新疆这片土地,看到熟悉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条田,看到堆在地里的刚刚收获的包谷,所有的往事都开始复活、涌动起来。我听到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我一定要来新疆来兵团,这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新疆。”9月16日,在石河子凯瑞酒店,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提到此次新疆之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陆天明是应中青社和新疆天业集团之邀,专程来石河子参加由中青社主办、天业集团协办的知青与边疆座谈会。
“没有支边经历的人,是无法体验这份感情的。我在新疆、在兵团生活了12年,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虽然已是67岁的人了,然而,只要提起“知青”、“支边”,就会有千言万语涌上陆天明的心头。
1964年,21岁的陆天明在激动人心的“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中,毅然从上海支边来到农七师130团。打土块、割麦子、挖渠、拾棉花,每天和农工一起劳动,和农工干同样的活,住同样的房子,吃同样的饭。麦地里长满了骆驼刺,他的手上身上满是伤痕。拾棉花,长时间弯腰让他的腰都直不起来了,他只有跪着拾;膝盖被磨破、磨烂是常事。
艰辛的劳作,并没有换来富足的生活。那时,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分到一点肉,4岁的儿子陆川饥不择食,用手抠墙皮吃。为了给孩子省下一点清油榨油饼吃,炒菜时,他和妻子只能用菜叶子蘸点油擦擦锅了事。
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生活,偏远的地域环境,并没有让陆天明消沉。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昏黄的油灯下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书填充了我内心的寂寞,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枉费青春年华。”
当时,书非常稀少,他就把那些堆在库房里的抄家抄来的书偷偷地拿出来看。陆天明说,自己只读到高一就辍学了,文化知识底子薄,要想写出像样的东西,只有不停地读书,多读书。读书,不停地读书,成了他人生奋斗的重要方式。
说到这里,陆天明笑着叮嘱记者道:无论你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一定要多读书。陆天明坦言,人一辈子可以很小离开老师、学校、父母,后来也可能离开家庭、丈夫、老婆,但如果你要不断地让自己有活头,不断活出个名堂来,书是万万不能离开的。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对书没有兴趣了,你不想从别人那儿吸收点什么了,那么,这至少说明你已经没有生命力了,你的精神开始萎缩了。
在时光的流逝中,陆天明在农场安家、结婚、生子,成为地地道道的西北汉子,成为千千万万普通农工中的~分子。他始终没有丢弃自己的文学梦。沉醉在契诃夫、易卜生的戏剧集中,他觉得心灵始终在飞翔、驰骋。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让他只用了一个星期时间就写出了改变命运的四幕话剧《扬帆万里》,当年代表新疆到北京参加全国话剧调演。正是这部戏,让中央广播文工团看中了陆天明。
魂牵梦绕兵团情
1975年底,他告别兵团,告别新疆,来到北京,担任中央广播文工团编剧。“为了调我,中央广播文工团想方设法要来了4个北京户口,这样,我们一家四口人的进京问题全部解决了。”在那个户口就意味着粮食等各种待遇的年代,陆天明的调动引起不小的震动。求贤若渴,尽管时代不同,但对人才的渴求却是一样的。陆天明以作品说话,迈出了人生中关键的一步。
他用了三年多时间,在年近40岁时,创作出了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桑那高地的太阳》。
“不能说这是我最成功的作品,但绝对是最重要的作品。”提起《桑那高地的太阳》,陆天明感慨颇多。这是他12年兵团生活积累的结晶。书里有他熟悉的兵团农场,有他深爱着的农场职工。他们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的心始终和他们在一起跳动。
小说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因而成了知青文学的开启者和代表作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陆天明说,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岁月是在兵团农场度过的,是和最基层的农工一起渡过的。特殊的人生际遇,让他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了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百姓情怀,百姓情结,深深地在他的心里扎下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创作。百姓心里想说的话,百姓渴望的生活,都是他竭尽全力想要去表达的。
“他们给过我爱,给过我支持;他们在我面前哭过、叫过、骂过。他们——兵团农工,深深地铬进了我的生命里。”陆天明手中的笔,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他和他们一起呼吸,和他们一起流泪,和他们一起高兴。他的小说原型,有很多来自于他们。
‘
“我动笔写反腐败主题的小说时,有人不屑一顾,认为纯文学作家没必要去写这个。可他们知道吗,百姓需要廉洁勤政的官员,作家有责任反映百姓的呼声。是百姓决定了作家应该去写什么,去如何表现生活。一个充满使命感的作家,绝对不能仅仅围绕个人喜好做文章。”陆天明说,“一个作家、艺术家对世界的关怀、对人生的终极追求,是作品最动人的地方,也是一般作品达不到的地方。”
关注现实,情系百姓,让陆天明的作品始终浸透着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把自己一点点地融进了兵团这片土地里。
“新疆、兵团,是那种去过了就会永远不忘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拥有新疆那种特有的情调。连队路边种的白杨树,几十米高,笔直笔直的;到了秋天,叶子全部变成棕黄色,像一棵棵火炬一样耸向天空,树后面就是无边无际的戈壁滩。还有蓝蓝的天空,让人心醉。在那种环境中,心一下子就会开阔起来,感觉人和大地、天空,自然融为一体。”说这话时,陆灭明的眼睛中流露出千般眷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天明又一次回到了当年生活过的团场、连队。看到他们生活依然艰苦,他抱着他们失声痛哭。这一情景被在场的一位记者拍了下来,后来刊登在了一家杂志上,不少读者看到后打电话给他,对他表示理解、认同。
“兵团人太不容易了,他们应该享受富裕的生活。”此后,陆天明无论走到哪里,都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哪里。他要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兵团,关注兵团的发展。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几年兵团发生了巨大变化。农工大多住上了楼房,不用为衣食发愁了。再触及这类题材时,他的笔下多了几分轻松,少了几分沉重。
文字力量显魅力
“他是一个思想型、信念型、苦行型的人。他忧国忧民,他期待着热烈的奉献和燃烧,他完全相信真理的力量、信念的力量、文学的力量、语言文字的力量。”作家王蒙曾经这样评价陆天明。
陆天明以一个作家特有的责任意识,以对现实的冷静思考,推出了一部部泣血之作。
2002年间,他开始动笔写作《高纬度战栗》这部长篇小说。在将近两年的时间中,他除了妹妹陆星儿去世时不得不短时间地搁下笔外,几乎没有离开过电脑桌一步。写到最后两三个月的时候,体力透支到几乎无法再坚持下去的地步。然而,在兵团艰苦的环境中养成的吃苦精神,让他默默地承担着这份写作的艰辛,并一直保持着兵团人身上特有的淳朴、真诚。
尽管在创作出《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黑雀群》、《高纬度战栗》、《命运》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根据他创作的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命运》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让他名声大震,但他一如既往地低调,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在他身上,也很难看到名人的“架子”。记者采访他时,他的“粉丝”们不停地请他合影留念,采访多次被打断,但每次他都微笑着一一满足他们的心愿。“人是需要互相尊重的。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陆天明笑着向记者解释道。
从陆天明微笑、平和的神态里,记者感受到了这个知名作家的另一种魅力。
和陆天明挥手告别时,他语气坚定地说:“虽然我离开兵团已经30多年了,但是,兵团生活永远沉淀在我的生命里。”相信这个经历过生活摔打、磨砺的人,即使在步入晚年后,也会以一个作家特有的激情、热情,回馈所有关注他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