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室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向题及对策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提出,我国目前基础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传承”、“以接受式教学为主”,需要“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变得充满快乐,并让学生从探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学校为体现这一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这是令人欣喜的。然而,由于对探究性学习理解不透或者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导致在探究的课堂上教师出现一些形式化、绝对化、低效率的伪探究,学生由于不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也会出现合作探究流于形式,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一、探究及探究性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课改中对探究作出如下解释: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探究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才可能形成更强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改变原有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调查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中,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自古以来便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是通过不断的反问引导学习者自我检讨,在检讨中探究自己知识体系以外的未知领域。韦钰院士也曾指出:“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面对的不是现成的陈述性的知识或程序性的练习,而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特征的探索活动,无疑是当今科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二、存在问题
  在科学课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师生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原来小学科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枯燥的教、学生乏味的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前教师和学生由于缺乏对探究性教学内涵的真正理解,在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使科学探究教学往往不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活动流于表面,有名无实,盲目模仿。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探究性学习才能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以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蜗牛》一课为例,分别谈谈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设置“问题串”
  教师在进行“蜗牛”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用五分钟时间观察蜗牛的活动,为学生准备了一连串的问题,例如,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蜗牛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蜗牛有没有嘴巴?蜗牛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下面,你们就做个小小科学家,来探究蜗牛的奥秘吧!
  老师以“问题串”的形式,连续的设下了这么多问题来让学生探究,老师“给予”的这些问题,学生一下子难以消化,教师以为这样就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即“探究性学习”,然而,实质是学生被老师的问题牵着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空间,学生们被束缚在预设的“问题串”中,这样就限制了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能力,束缚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教师预设性的问题下进行探究就很难有生成性问题产生,探究性学习应该让学生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所以这样的“问题串”不属于探究性学习。
  2.教师发出“指令性”操作
  一位教师在“蜗牛”一课中,在探究“如何探究蜗牛是否有嗅觉”时,有学生说可以用醋。这时老师及时引入“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出示的操作要求来做一个实验,然后得出你的结论”步骤如下:(1)把自己手中的小乌龟放在玻璃瓶里;(2)在小烧杯中倒入少量的醋;(3)拿出棉签,浸入倒出的醋中;(4)用沾有醋的棉签,接近蜗牛的触角,仔细观察,蜗牛会缩回它的触角。下面给你们十五分钟时间进行探究这个问题。
  有些教师总是提前为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学生设计好探宄方案。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也常会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干预,甚至学生稍微有的一点创新想法也不容尝试,一定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步骤,而且常常为学生进行演示,这其实已经不属于学生探究,而是老师帮助学生在做,在教,学生已经不是探究的主体,失去了探究的实质意义,探究就流于这种形式,而达不到真正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也实现不了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高度统一。
  3.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
  在“蜗牛”一课中,当探究“蜗牛喜欢吃什么”时,执教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食物,要求学生自己尝试给小蜗牛喂食,观察小蜗牛喜欢吃什么,可以自由的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于是学生们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五花八门的食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苹果,鸡蛋,话梅,口香糖,青菜叶……不管蜗牛喜不喜欢吃,都往蜗牛嘴里塞。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自制力很差的学生便开始聊天,讨论其他与本节课无关的其他话题,同时也影响正在认真探究的其他学生。
  老师的放任自流和学生的盲目探究,导致学生学到的科学知识变得支离破碎,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不到乐趣所在,探究的方法也难以提升,探究成果也得不到共享和内化。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老师对新课改中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保证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的误解。
  4.学生参与“流于形式”
  当教师对《蜗牛》一课提出学习目标以及分配小组讨论问题后,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简单讨论几句就草草收场;有些学生只是在一旁独自学习,并没有参与到小组谈论中;有些学生虽然在一起讨论,但讨论的话题和主题无关。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并不均衡,小组合作交流便成为优等生或较外向的学生“表演”的舞台,他们抢先发言,争着表现。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默默地坐着,或“袖手旁观”,或“坐享其成”,很少参与或根本没参与到讨论中来。   三、原因分析
  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存在上述一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国对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老师的观念还没有彻底的转变,理解存在误区。从学生角度讲,学生并没有达到探究性学习所要求的自主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从教师方面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实质,从而会大大的影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1.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差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强调要终生学习,也是要求学生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毋庸置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探究性学习中,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自我控制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控制自己想做但不能做的事。学生面对这样新型的探究活动会感到不适应,生理和心理上都会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在与学生的合作探究中,也时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冲动,思想偏激等现象。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因此,对于教师来讲,要想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这将对探究性学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教师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更是一种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发展,探究性学习将不断向学科课程渗透,成为各学科基本学习方式之一。在目前的实践中,探究性学习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或把探究性学习仅局限于活动课程,这样就不可能全面揭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有学者认为,既然学生是探究的主体,那么教师也就没什么作用可言;探究性学习既然如此注重过程,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和评价的角色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有些教师就按照一己之言由过去的“一切皆管”变为现在的“一切不管”,以为这便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虽然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但是也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把握住师生的角色,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如果教师放弃指导,那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走经验主义道路,从而也得不到科学的探究结果。为充分发挥探究性学习的功能,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随意游离课题和放任自流,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对策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面对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也许很难清醒的意识到,或者即便意识到,也很难主动的改变自己的不好行为,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还需要教师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把学生引向科学正确的方向上。要想适应这样的科学教育改革,作为教师,不但要要努力克服现实中自身存在的各种教学问题,而且还要尽量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合作流于形式,不积极参与,以及不善于倾听等问题,才能规范教学秩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那么教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创设问题情境,妥善处理学生提出问题
  科学课上,小学生通常会对实验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对于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学生们会产生不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的。所以,如何让学生对探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就要学习教育心理学,抓住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对探究该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经常利用故事法、悬念法、游戏法、魔术法等创设学习情境,启迪学生提出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科学探宄是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而不是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很多问题,供学生参考探究。当学生在心理上有了安全感、愉悦感时,就会毫无顾忌地敢想、敢说、敢为。
  然而当学生们毫无顾忌地敢想、敢说、敢为时,这就会引发学生说出的问题肆无忌惮,形形色色,漫无边际,就要求教师要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嘴之前先动脑。
  然而,如何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相统一起来呢?
  首先,需要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总结出学生从哪几个方面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比如,“把蜗牛放在水里会淹死吗?”“哪些地方可以抓到这种蜗牛?”“我怎么抓不到这么大的蜗牛?”,这三个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问及蜗牛的生活环境,这样使得问题更明确并且具有针对性。如果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那效果会比教师自己总结归纳更有价值。
  2.探究性的引导要到位而不越位
  在探究“蜗牛是否有嗅觉”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发挥好自己的指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实验,观察蜗牛的反应情况,体验科学乐趣,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指令”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轻而易举的得出结论。
  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学生们亲密的伙伴,探究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但是不能取代学生在探究中的主体地位,过多的干涉,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探宄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指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以高科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引导也需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当学生生成具有创造性的一些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接下来的探究方向,摆脱此时的探究困境。总之,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自控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积极参与意识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操作性很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合作很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小组合作往往会只流于形式,并非做到真正的合作。因此,既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了解合作与交流的价值,尝试与其他同学合作与交流,又要解决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意义和乐趣。
  要想使合作不流于形式,教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即可,而是要在实验探究活动前,应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分配,使每个组兼有各层次的学生,这样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要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要承担一定的活动任务,担任一定的角色,要明确每一个学生的任务,落实各自的职责,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且这些角色要轮流互换,保证每个成员都体验难度不同的角色,都有组织本组活动、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发言的机会,这样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兴趣,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既要强调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又不可以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强化目标导向,动态把握课堂,教师要适时指导,避免学生盲目探究。探究活动具有一种不可预见性,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体问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这也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以让学生完全的自主探究,而是要以目标为导向,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只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以后,学生才会有目的的去发现问题,探究未知。但教师设置的目标要明确,适当,要让学生力所能及。由此也可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
  五、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结合“蜗牛”一课的实验探究活动来分析当今科学课中探究性学习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思考。
  科学的进行探究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科学学习方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小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设置合理的探宄计划,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现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具有鲜明的探索感悟和实践体验的创新性。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值得我们共同探索和实践。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努力的尝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让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更合理,更高效。
  总之,探究之路,贵在坚持,重在微妙。
其他文献
摘要:家庭消费教育对初中生的消费观念及行为的形成具有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初中生家庭在消费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家庭消费教育;问题;对策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有意识的消费道德、消费习惯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及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消费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1.对孩子过分溺爱。
期刊
摘要:物理直觉思维是指个体应用自身的知识结构,不通过逻辑思维在一定时间内得出物理问题的结论思维。物理的直觉思维在物理的研究和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和创造力。本文从物理教育中的直接思维的教育和认识功能创造的教育价值进行分析。为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育;物理教育;培养  直觉思维在众多思维模式中是最基础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物理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对学
期刊
摘要:日本在在传统文化传承和保存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至今日本仍然完善保留着和服文化,饮食,节日,古典文学,传统曲艺茶道等传统文化。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珍视着本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日本的一大特点。为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日本在幼儿期到中小学教育中,从教育法令的颁布到具体教育措施的执行都做了很多努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解;教育  一、日本的传统·文化理解教育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何
期刊
摘要: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可以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让阅读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多读书,读活书,发现阅读理解的秘密,在做阅读题时便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归纳梳理;举一反三;领陪;反思;评价;困惑  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可以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让阅读成为伴随
期刊
摘要:师生冲突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在师生冲突中,辅导员与学生的冲突更为常见。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冲突包括情感冲突、价值观念冲突以及利益冲突等几种类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都存在引发冲突的因素。如何避免发生冲突,应当如何来处理?根据冲突管理理论,对辅导员与学生冲突的管理应从预防与处理两个方面来展开。  关键词:辅导员;师生冲突;高校辅导员;学生师生冲突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排
期刊
摘要:早操锻炼是高校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本技能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早操工作j进行整理和小结,析其得失,提出建议,为今后我院早操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早操锻炼;对策研究  早操是清晨或每天上午课前进行的一项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进城农民工人口已进入家庭化阶段。但令人堪忧的是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原因,进城农民工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更需要关怀。因此,笔者从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入手,依据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分析了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思考与对策,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语言相对论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的影响。具体分析了常见的三类语篇错误:篇章主题不明确、语篇不连贯及结尾主观性强。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英语文化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相对论;中西思维差异;语篇  萨丕尔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是20世纪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个重要假说,它主张语言制约思维,思维反作用于语言,不
期刊
摘要:问题的设计离不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设置问题,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研学问题;情境创设  随着番禺区“研学后教”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有利于减轻课业负担。如何进一步通过
期刊
1.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写作,是我们日常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的使用以及教学中也不例外。  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被视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同时关于写作教育的研究也有很多。  在写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写作指导的教师所持有的,例如“什么样的作文可以称得上好作文”等,这样的观念,对于写作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日语教学中,担任写作课的即有汉语母语者(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