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道士下山》热映,深山隐居生活又勾起人们逃离世俗的欲望。诗人苏非殊自2009年起移居终南山,开始了向“自然”的学习之旅,他创立“物学院”,提倡“拜自然为师,向万物学习”。他说,如果你带着“隐居”的想象来到这里,无非是以一种新的假象来满足自己新的欲望,最终也只会是失望。现在的苏非殊已经离开了“热闹”的终南山,他由衷希望媒体不要把终南山写得神乎其神,给人误导。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原本住在山上的人的装神弄鬼。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学习和体会与物相处。
记者:您隐居终南山的原因是什么?据您所知,选择隐居这里的都是什么人?
苏非殊:相对“隐居”,我更喜欢“山居”这个词,它不带其他的意义,只是选择住在山上。对于我自己来说有很多原因吧,很难具体说是哪一个,是众多原因结合的结果。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自然、乡村有更深的好感;2003年我们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关于诗及艺术的流派:物主义,提倡与物相处。2008年我们在北京创办了物学院,提倡相处即学习,所有都是教授,每个人都是一个学院,同时计划在自然里设一体验、学习的地点。还有我自己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等等。相对因果关系,我更喜欢相关关系。
很多人对我说:你住在终南山,你学点佛、道多好啊。我说:佛、道上山学自然。我觉得这里有个小误会,真正认真住山的人很少去空谈佛、道,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与环境、与自然的体会及感受,去学习自然之道,而这种状态,其实才是他们在修行的状态。他们上山的目的,其实是消化、再吸收。
来终南山的人大致有三类:一个信仰方面的,就是修佛修道的人,终南山一直有这方面的传统,很多高僧大德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此隐修;二是短暂居住的,他们抽个空余的时间,比如周末、长假,来山上住几天,休息一下自己的身体,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三是自由职业的,他们的时间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比如一些艺术家,包括画画的、搞摄影的等,还有一些搞传统文化的,这几类人,在山上比较多。
记者:一说到深山隐居,人们会马上会联想到“逃离现实”。山上这类人多么?
苏非殊:在我刚去的时候,这方面的人还不多,整个住山的人也不多。近些年由于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去的人不少,整个跟走马灯似的,每年来来回回的人很多,我觉得更多的是好奇,他们大多不是主动地追求精神生活,大部分人还是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选择去山上呆上几天,这算是“逃避现实”吧。还有一些是因为媒体报道的各种修炼法门,而去山上求仙问道的。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我在山上的时候,有一个还在上高中的,高中不上了,休学一年来终南山,他说他已经找到了修仙的法门,来终南山找地方修道成仙。后来和其他人一起去了另—个地方住,再后来听说他父亲来把他接回去了。这样的人现在来终南山的不在少数,这也是我担心的。
记者:这些人能够在山上得到精神的寄托么?
苏非殊:我觉得没有,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他可能会待上一段时间就又走了。大部分人带着自己这样那样的想法来,他完全不可能放下他的心思去感受自然,他还在自己的状态里。他会发现山居生活跟他想象的距离挺大,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你是怀着这样一种期望去的,必然会大失所望。这也是很多人去了,开始说要呆多久多久,其实过不了多久就离开的原因。
长期住山的人,会慢慢形成一种很好的心态。岁数稍微大一点的修行人,修行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太那么重要了,住在山上,可能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山居生活给人带来什么变化?
苏非殊:不太好说具体的变化是什么,但变化一定是有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对我自己来说,整个的现在或者未来做事情,都会有影响。去山上,我重新发现、认识了自然和科学。
很多来山上的人,他们看山不是山,他们在信仰和文化的迷雾里,所以山上的生活,山上的一草一木,他们其实并不关心。只有当有一天,他们看山还是山了,他们才会懂得只需要在那里住着,体会身边的一事一物。在日常的生活里面,在每一个细节里面,比如每天两顿饭,砍柴、提水、烧火、做饭里面,在这简单到接近枯燥的生活里,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样他才会清静了,明了了。
记者:有小孩子来山上么?
苏非殊:有,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过,有家长带着小孩在终南山学习国学的。对于为了学国学去终南山这一点,我不认同,这又走到另一面。还有很多家长是在放暑假的时候,带着小孩在山上住一段时间。在城市里,小孩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呆在学校里,活动的空间很有限。在自然,首先它的各个物种、环境的多样性,对小孩性格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我在去大理的时候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父母带着小孩在那边学习。环境对小孩的影响是一生的。但不是说往什么方向或哪个专业上引导,是对他的性格、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人类其实一直都在受着自然的影响,想逃恐怕也逃不掉吧。
记者:离开这里会不会又打回原形了?
苏非殊:我觉得不会,因为他心里面有这个东西,它的体会和感受,这个是很难扔掉的,也忘不掉。生活环境可能改变,但他心底深处的这种早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也许从表面看上去,他跟大家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自然对人的影响,本来就不是完全天翻地覆的改变,一下子锻炼成什么什么,我觉得不需要寻求这样的结果。我更看重润物细无声。
记者:山上的生活条件怎么样,还有道士住在山洞里么?
苏非殊:应该说是一种很简单的生活吧。那边有很好的自然,植被丰富,并且四季分明。现在政府把村民都搬到了山外面,留在山里的人不多,有的把房子卖给或者租给去山上的人住。还有人自己盖小土房子,这几类建筑比较多,更朴实、更自然。不是简陋而是简单。一般的情况下,水、电还是都有的。现在,有些离村子远一些的,不好拉电线的,有人也装上了太阳能。
现在,住山洞的也不在少数,早先去的时候,在村子里有个住了有六七年的道长,他在山上最高的地方就找了个山洞,有一点钱就修一修。包括那条上山去的路,也是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帶着弟子一点一点修上去的。吃饭、干活、修路,才是他日常的状态。
记者:隐居的时候,会产生焦虑感么?走出山居以后未来在哪?如何承担家庭责任?
苏非殊:如果是刚去的,我想应该也还是会有的,虽说是换了一个生活的场景,但之前生活的很多习惯和影响还在,仅仅呆一小段时间,很难调整过来。如果能够呆下来,慢慢时间长了,等你跟山上的环境,和自然相处得自在了,这种焦虑感会慢慢淡下来。
如果你把去山上住一段当成是学习的话,那你从哪来还会回哪去的,就比如你去一个学校学习是一样的。去学校可能是去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去山上你是去学习处理好自己的心态,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做事情,跟以前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同样是以前的事情,可能不再充满焦虑的做,而是会顺其自然的做,那可能会做的更好。
对于家庭也是如此吧。当然那些学佛修道的不在此列。
记者:媒体之前报道过一个青年画家来终南山,把简陋的房子装修成很有艺术味道的工作室。这样的例子多吗?
苏非殊:有些是这样的,但不太多。更多的还是相对简单、朴素的民居,有的更直接是住山洞。对于住山的人,他不会太在乎环境一定要把它整得多精致,如同你说的多有艺术味道,他只需要一个朴素的居所就好。而这些多了反而会为物、为美所累,妨碍人去体会自然之道。
记者:像这种很精致的房子,会用来做盈利的活动吗?您会担心他们影响到终南山的整体氛围吗?
苏非殊:当然这方面也会有的,特别是因为在终南山嘛,所以有的也会在上面开个班,讲个课什么的,讲国学,讲养生,讲传统文化,讲瑜伽,讲修行,都有。大多是在外面组织好人员,再跟这边的场所对接,收费好像也都不便宜。
我没有这种担心,现在好像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吧,都有这样的方式,各种讲学,办各种班的。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你个体跟环境的关系上,我想,人对自然、对环境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只是现在应该跟以前不一样了,应该有新的、不一样的方式吧。
记者:您隐居终南山的原因是什么?据您所知,选择隐居这里的都是什么人?
苏非殊:相对“隐居”,我更喜欢“山居”这个词,它不带其他的意义,只是选择住在山上。对于我自己来说有很多原因吧,很难具体说是哪一个,是众多原因结合的结果。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对自然、乡村有更深的好感;2003年我们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关于诗及艺术的流派:物主义,提倡与物相处。2008年我们在北京创办了物学院,提倡相处即学习,所有都是教授,每个人都是一个学院,同时计划在自然里设一体验、学习的地点。还有我自己个人生活方面的原因等等。相对因果关系,我更喜欢相关关系。
很多人对我说:你住在终南山,你学点佛、道多好啊。我说:佛、道上山学自然。我觉得这里有个小误会,真正认真住山的人很少去空谈佛、道,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与环境、与自然的体会及感受,去学习自然之道,而这种状态,其实才是他们在修行的状态。他们上山的目的,其实是消化、再吸收。
来终南山的人大致有三类:一个信仰方面的,就是修佛修道的人,终南山一直有这方面的传统,很多高僧大德都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此隐修;二是短暂居住的,他们抽个空余的时间,比如周末、长假,来山上住几天,休息一下自己的身体,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三是自由职业的,他们的时间相对来说更自由一些,比如一些艺术家,包括画画的、搞摄影的等,还有一些搞传统文化的,这几类人,在山上比较多。
记者:一说到深山隐居,人们会马上会联想到“逃离现实”。山上这类人多么?
苏非殊:在我刚去的时候,这方面的人还不多,整个住山的人也不多。近些年由于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去的人不少,整个跟走马灯似的,每年来来回回的人很多,我觉得更多的是好奇,他们大多不是主动地追求精神生活,大部分人还是因为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而选择去山上呆上几天,这算是“逃避现实”吧。还有一些是因为媒体报道的各种修炼法门,而去山上求仙问道的。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我在山上的时候,有一个还在上高中的,高中不上了,休学一年来终南山,他说他已经找到了修仙的法门,来终南山找地方修道成仙。后来和其他人一起去了另—个地方住,再后来听说他父亲来把他接回去了。这样的人现在来终南山的不在少数,这也是我担心的。
记者:这些人能够在山上得到精神的寄托么?
苏非殊:我觉得没有,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他可能会待上一段时间就又走了。大部分人带着自己这样那样的想法来,他完全不可能放下他的心思去感受自然,他还在自己的状态里。他会发现山居生活跟他想象的距离挺大,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你是怀着这样一种期望去的,必然会大失所望。这也是很多人去了,开始说要呆多久多久,其实过不了多久就离开的原因。
长期住山的人,会慢慢形成一种很好的心态。岁数稍微大一点的修行人,修行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太那么重要了,住在山上,可能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山居生活给人带来什么变化?
苏非殊:不太好说具体的变化是什么,但变化一定是有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必然的。对我自己来说,整个的现在或者未来做事情,都会有影响。去山上,我重新发现、认识了自然和科学。
很多来山上的人,他们看山不是山,他们在信仰和文化的迷雾里,所以山上的生活,山上的一草一木,他们其实并不关心。只有当有一天,他们看山还是山了,他们才会懂得只需要在那里住着,体会身边的一事一物。在日常的生活里面,在每一个细节里面,比如每天两顿饭,砍柴、提水、烧火、做饭里面,在这简单到接近枯燥的生活里,发现生活的美好。这样他才会清静了,明了了。
记者:有小孩子来山上么?
苏非殊:有,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过,有家长带着小孩在终南山学习国学的。对于为了学国学去终南山这一点,我不认同,这又走到另一面。还有很多家长是在放暑假的时候,带着小孩在山上住一段时间。在城市里,小孩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呆在学校里,活动的空间很有限。在自然,首先它的各个物种、环境的多样性,对小孩性格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我在去大理的时候也看到过很多这样的,父母带着小孩在那边学习。环境对小孩的影响是一生的。但不是说往什么方向或哪个专业上引导,是对他的性格、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人类其实一直都在受着自然的影响,想逃恐怕也逃不掉吧。
记者:离开这里会不会又打回原形了?
苏非殊:我觉得不会,因为他心里面有这个东西,它的体会和感受,这个是很难扔掉的,也忘不掉。生活环境可能改变,但他心底深处的这种早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也许从表面看上去,他跟大家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自然对人的影响,本来就不是完全天翻地覆的改变,一下子锻炼成什么什么,我觉得不需要寻求这样的结果。我更看重润物细无声。
记者:山上的生活条件怎么样,还有道士住在山洞里么?
苏非殊:应该说是一种很简单的生活吧。那边有很好的自然,植被丰富,并且四季分明。现在政府把村民都搬到了山外面,留在山里的人不多,有的把房子卖给或者租给去山上的人住。还有人自己盖小土房子,这几类建筑比较多,更朴实、更自然。不是简陋而是简单。一般的情况下,水、电还是都有的。现在,有些离村子远一些的,不好拉电线的,有人也装上了太阳能。
现在,住山洞的也不在少数,早先去的时候,在村子里有个住了有六七年的道长,他在山上最高的地方就找了个山洞,有一点钱就修一修。包括那条上山去的路,也是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帶着弟子一点一点修上去的。吃饭、干活、修路,才是他日常的状态。
记者:隐居的时候,会产生焦虑感么?走出山居以后未来在哪?如何承担家庭责任?
苏非殊:如果是刚去的,我想应该也还是会有的,虽说是换了一个生活的场景,但之前生活的很多习惯和影响还在,仅仅呆一小段时间,很难调整过来。如果能够呆下来,慢慢时间长了,等你跟山上的环境,和自然相处得自在了,这种焦虑感会慢慢淡下来。
如果你把去山上住一段当成是学习的话,那你从哪来还会回哪去的,就比如你去一个学校学习是一样的。去学校可能是去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去山上你是去学习处理好自己的心态,你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做事情,跟以前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同样是以前的事情,可能不再充满焦虑的做,而是会顺其自然的做,那可能会做的更好。
对于家庭也是如此吧。当然那些学佛修道的不在此列。
记者:媒体之前报道过一个青年画家来终南山,把简陋的房子装修成很有艺术味道的工作室。这样的例子多吗?
苏非殊:有些是这样的,但不太多。更多的还是相对简单、朴素的民居,有的更直接是住山洞。对于住山的人,他不会太在乎环境一定要把它整得多精致,如同你说的多有艺术味道,他只需要一个朴素的居所就好。而这些多了反而会为物、为美所累,妨碍人去体会自然之道。
记者:像这种很精致的房子,会用来做盈利的活动吗?您会担心他们影响到终南山的整体氛围吗?
苏非殊:当然这方面也会有的,特别是因为在终南山嘛,所以有的也会在上面开个班,讲个课什么的,讲国学,讲养生,讲传统文化,讲瑜伽,讲修行,都有。大多是在外面组织好人员,再跟这边的场所对接,收费好像也都不便宜。
我没有这种担心,现在好像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吧,都有这样的方式,各种讲学,办各种班的。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你个体跟环境的关系上,我想,人对自然、对环境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只是现在应该跟以前不一样了,应该有新的、不一样的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