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艺术批评的逻辑,应先避开经验性的内容。从作品本身出发,对其展开精细分析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它也应该被看做分析的第一步。如果直接离开分析对象自身的特征去谈论作品,这无疑是虚假的,是在艺术外围漫步。
庞茂琨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以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知名,早期绘画主题以单一人物肖像为主,近年来以群体性人物关系为主要表达对象。庞茂琨的作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在早期的作品中,主要特点是高贵、典雅、古朴的画面效果,画家致力于充分并极致地刻画人物的“形”与“神”,整个画面包括空间都是人物主体为主导。而在近年来的作品中,画家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将不同人物并置在同一画面中并进行对比,另一方面用奇特的色彩將人物异性化处理。无论是早期或是后来的作品,都可以发现庞茂琨是一位非常敏感的画家,他擅长于观察人物的心理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笔者整个分析逻辑遵循现象学的方法,从对观看对象给予的最直观的信息开始,也就是从图像部分入手,因为正是通过对图像给予性内容的分析,即对观看对象(图像)进行还原,才能逐步还原到(创作)主体性的动机,最终实现对对象理性的认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庞茂琨的绘画中,空间是一种弱化表达,它是非物理性的现实空间,是被赋予了人格性的空间,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凸显出主体存在的意义。
关于艺术批评的逻辑,应先避开经验性的内容。从作品本身出发,对其展开精细分析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它也应该被看做分析的第一步。如果直接离开分析对象自身的特征去谈论作品,这无疑是虚假的,是在艺术外围漫步。也许现象学能够帮助大众更深入的理解艺术,进一步有助于艺术和艺术理论的多维度发展。
主体与空间的亲密关系
笔者将庞茂琨1983年至2007年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为“个体关照时期”。这时期的作品以个体肖像画为主,创作了几个系列,其中,彝族题材是庞茂琨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到当时西南地区“乡土绘画”的影响,庞茂琨创作了一系列和乡土有关的作品,包括《彝族女》《扬》《火把节》《苹果熟了》等。其中《苹果熟了》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4年),正因为这幅手搭凉篷蹲在地上的彝族女性的绘画,让大家知晓了四川美术学院的庞茂琨。
看过庞茂琨作品的人们,都会惊叹他的画好美,但画中的人物形象并非真实的样子,而是艺术化手法处理过的美。毫无疑问,这是艺术家构建起的一个精神(主观)世界。对于构造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说,构造世界中的元素多是(或全部)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两者如镜像关系,只不过在经过人这个镜化媒介时给予了变形转换。画家就是在把对象(模特)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画布的过程中,个人主观意识对原始信息进行了处理加工,最终图像所呈现的精神性,是生命感与身体融合的结果。
庞茂琨的人物画中,常常为了更加突出对人物的表达,而将“空间”要素作为一种暗示性的成分。例如早期的彝族女人作品《火把节》中,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端庄、典雅的彝族女人手持一把亮黄色的油纸伞,像极了西方绘画中慈祥的圣母。画面的空间是一片灰色调区域,它并没有表达出什么明确的信息来,这就更加凸显的人物主体的存在,观者的注意力始终看向那个女人。画面中的空间不再作为现实的物理性空间,而是作为人物主体的情感性成分存在,为主体服务,这样的空间意义在画家之后的作品一直存在。
时间进入下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庞茂琨绘画作品中主要的对象换成了身边的人物,包括朋友、学生和亲人。他说:“因为大家不是陌生人,有一定的了解,在人物的表达上更能表现出‘真’”。从中国画论上来讲,能够达到“传神写照”与“气韵生动”。在作品《永恒的乐章》中,画面前景中,坐着一手捧录音机戴着耳机的女人,她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后面的背景看起来像是一块从墙壁延伸到地面上巨大的有折痕的布。从女人戴耳机的行为可以推测出她是主动型人格,她主动为自己选择了注意力的朝向,只与录音机(音乐)发生关系,耳机作为一种工具为她阻挡了外界的声音。人物背后的背景就像照相馆拍照使用的背景布,作用通常是为了烘托气氛,但也有定义空间的作用。但这个世界不是物理性空间世界,而是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听音乐的女人心里空间的外显表达。画家有意将空间的色彩与人物皮肤的色彩对比度降低,是想将人物与空间不作为两个隔离对象去看待,而处理成非常亲密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将空间主体化,进一步加强对人物主体的表达。而不明亮的灰色调背景,象征了画面人物此时的心理情绪。
关于该作品主题“永恒”的体现,则是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表现出来的。我们首先来看光的使用情况,这里没有强烈或明亮的光源表达,更没有清晰的光源来向,观者只能看到围绕人物周围微弱的光感。光源的存在对空间的影响是绝对的,既决定了空间意义,又象征着时间的存在。图像中使用弱光源的效果,一是模糊化了对空间的定义,不能清晰辨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二是微弱的光源表达使得对时间的判断变得不确定和模糊,无法根据光的强度和色彩判断出大概的时间段,如黎明或黄昏。然而,模糊和不确定反而滋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存在,扩大了表达的空间,因为不确定就不能被界定,这恰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感觉。事实上,这里的光源也不是现实性光源,而是一种主观性光源,忽略掉人物周围的东西,只围绕着人物,凸显出她的故事性和重要性,营造出了神秘气氛,不免引发观者的思考:是怎样的音乐让她如此忘我,又是怎样的乐章让她如此安静优雅。
主体与主体间的复调叙事关系
在2010年以后,庞茂琨的绘画作品除了他擅长的单一人物肖像画之外,开始不断尝试在同一画面中放入多个人物,并且在空间表达上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这一动机的早期创作包括了舞台系列、马戏团系列和邂逅系列等。画家“无厘头”地将多个人物奇怪地并置在一起,例如《邂逅系列二》中,同时出现了cosplay女孩、舞者、马戏团人物、动物,以及生活中的平常人和种种道具。这些人物如果单独出现在一个空间中是可理解的,当他们汇聚在同一个空间,就显得非常荒诞,会对观者理解图像的叙事产生障碍,从而无法准确判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庞茂琨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以古典主义绘画风格知名,早期绘画主题以单一人物肖像为主,近年来以群体性人物关系为主要表达对象。庞茂琨的作品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例如在早期的作品中,主要特点是高贵、典雅、古朴的画面效果,画家致力于充分并极致地刻画人物的“形”与“神”,整个画面包括空间都是人物主体为主导。而在近年来的作品中,画家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将不同人物并置在同一画面中并进行对比,另一方面用奇特的色彩將人物异性化处理。无论是早期或是后来的作品,都可以发现庞茂琨是一位非常敏感的画家,他擅长于观察人物的心理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
笔者整个分析逻辑遵循现象学的方法,从对观看对象给予的最直观的信息开始,也就是从图像部分入手,因为正是通过对图像给予性内容的分析,即对观看对象(图像)进行还原,才能逐步还原到(创作)主体性的动机,最终实现对对象理性的认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庞茂琨的绘画中,空间是一种弱化表达,它是非物理性的现实空间,是被赋予了人格性的空间,这样做的动机是为了凸显出主体存在的意义。
关于艺术批评的逻辑,应先避开经验性的内容。从作品本身出发,对其展开精细分析是首要的,也是必须的,它也应该被看做分析的第一步。如果直接离开分析对象自身的特征去谈论作品,这无疑是虚假的,是在艺术外围漫步。也许现象学能够帮助大众更深入的理解艺术,进一步有助于艺术和艺术理论的多维度发展。
主体与空间的亲密关系
笔者将庞茂琨1983年至2007年这一时期的作品,称为“个体关照时期”。这时期的作品以个体肖像画为主,创作了几个系列,其中,彝族题材是庞茂琨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到当时西南地区“乡土绘画”的影响,庞茂琨创作了一系列和乡土有关的作品,包括《彝族女》《扬》《火把节》《苹果熟了》等。其中《苹果熟了》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1984年),正因为这幅手搭凉篷蹲在地上的彝族女性的绘画,让大家知晓了四川美术学院的庞茂琨。
看过庞茂琨作品的人们,都会惊叹他的画好美,但画中的人物形象并非真实的样子,而是艺术化手法处理过的美。毫无疑问,这是艺术家构建起的一个精神(主观)世界。对于构造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说,构造世界中的元素多是(或全部)来自于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两者如镜像关系,只不过在经过人这个镜化媒介时给予了变形转换。画家就是在把对象(模特)从现实世界转移到画布的过程中,个人主观意识对原始信息进行了处理加工,最终图像所呈现的精神性,是生命感与身体融合的结果。
庞茂琨的人物画中,常常为了更加突出对人物的表达,而将“空间”要素作为一种暗示性的成分。例如早期的彝族女人作品《火把节》中,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端庄、典雅的彝族女人手持一把亮黄色的油纸伞,像极了西方绘画中慈祥的圣母。画面的空间是一片灰色调区域,它并没有表达出什么明确的信息来,这就更加凸显的人物主体的存在,观者的注意力始终看向那个女人。画面中的空间不再作为现实的物理性空间,而是作为人物主体的情感性成分存在,为主体服务,这样的空间意义在画家之后的作品一直存在。
时间进入下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庞茂琨绘画作品中主要的对象换成了身边的人物,包括朋友、学生和亲人。他说:“因为大家不是陌生人,有一定的了解,在人物的表达上更能表现出‘真’”。从中国画论上来讲,能够达到“传神写照”与“气韵生动”。在作品《永恒的乐章》中,画面前景中,坐着一手捧录音机戴着耳机的女人,她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后面的背景看起来像是一块从墙壁延伸到地面上巨大的有折痕的布。从女人戴耳机的行为可以推测出她是主动型人格,她主动为自己选择了注意力的朝向,只与录音机(音乐)发生关系,耳机作为一种工具为她阻挡了外界的声音。人物背后的背景就像照相馆拍照使用的背景布,作用通常是为了烘托气氛,但也有定义空间的作用。但这个世界不是物理性空间世界,而是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听音乐的女人心里空间的外显表达。画家有意将空间的色彩与人物皮肤的色彩对比度降低,是想将人物与空间不作为两个隔离对象去看待,而处理成非常亲密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将空间主体化,进一步加强对人物主体的表达。而不明亮的灰色调背景,象征了画面人物此时的心理情绪。
关于该作品主题“永恒”的体现,则是通过空间氛围的营造表现出来的。我们首先来看光的使用情况,这里没有强烈或明亮的光源表达,更没有清晰的光源来向,观者只能看到围绕人物周围微弱的光感。光源的存在对空间的影响是绝对的,既决定了空间意义,又象征着时间的存在。图像中使用弱光源的效果,一是模糊化了对空间的定义,不能清晰辨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二是微弱的光源表达使得对时间的判断变得不确定和模糊,无法根据光的强度和色彩判断出大概的时间段,如黎明或黄昏。然而,模糊和不确定反而滋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存在,扩大了表达的空间,因为不确定就不能被界定,这恰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感觉。事实上,这里的光源也不是现实性光源,而是一种主观性光源,忽略掉人物周围的东西,只围绕着人物,凸显出她的故事性和重要性,营造出了神秘气氛,不免引发观者的思考:是怎样的音乐让她如此忘我,又是怎样的乐章让她如此安静优雅。
主体与主体间的复调叙事关系
在2010年以后,庞茂琨的绘画作品除了他擅长的单一人物肖像画之外,开始不断尝试在同一画面中放入多个人物,并且在空间表达上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这一动机的早期创作包括了舞台系列、马戏团系列和邂逅系列等。画家“无厘头”地将多个人物奇怪地并置在一起,例如《邂逅系列二》中,同时出现了cosplay女孩、舞者、马戏团人物、动物,以及生活中的平常人和种种道具。这些人物如果单独出现在一个空间中是可理解的,当他们汇聚在同一个空间,就显得非常荒诞,会对观者理解图像的叙事产生障碍,从而无法准确判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